他是名留学生,仰慕唐风,和李白等诗人是诗友,想回国却没回去

他是名留学生,仰慕唐风,和李白等诗人是诗友,想回国却没回去

首页传奇手游乘风醉苍天无限刀更新时间:2024-09-24

澹澹的沧水,竦峙的山岛,海阔也天空,一位白发老者站立船头,一边感慨着“少小离家老大回”一边泪眼迷离的遥望东方,茫茫东海,日出之处就是阔别多年的故乡。

37年前,十九岁的他远离家乡,满怀对大唐文化的仰慕,坐着海船,乘风破浪,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风尘仆仆去了大唐。

他肩负重任,异国求学。

当时日本正是向大唐派遣留学生的繁盛时期,已经派出了几批遣唐使,整个日本学习中国的热情有增无减,使团规模越来越大。从最初派遣一两百人到现在五百多人,这第九次派遣遣唐使团的五百多人中就有这位老者,曾经的少年。

他就是阿倍仲麻吕。

开元五年(717年),二十岁的阿倍仲麻吕随使团进入大唐都城洛阳,在东都洛阳,他看到大唐都城之繁华,文化之昌盛,又受到大唐玄宗热情接待而“幕中国之风”不愿离去。玄宗还赐名“晁衡”于他。从此,改名晁衡,留在洛阳。

没多久,唐玄宗安排他进入国子监读书。

国子监,大唐国立贵族学校,学生皆为贵族子弟,师资各方面都很强。晁衡从小就接触汉文化,更是喜欢汉文学,在国子监更加激发了他对大唐文化的好学心。他很努力,很勤奋,学问日益增长,还结识不少诗文朋友,和中国读书人相比也属于饱学之士。

开元十三年(725年),诗人储光羲来到洛阳“闲居清洛滨”,进入东都国子监太学读书,结识了晁衡,成为朋友,时常唱和诗文。当晁衡国子监毕业时,他曾作《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一诗表示祝贺。

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

吾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

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

落日悬高殿,秋风入洞房。

屡言相去远,不觉生朝光。

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度。不仅体现对留学生学习的重视,还体现在对留学生才华的赏识和重用上,以及整个社会氛围。从国子监毕业后,晁衡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一举考中进士。

考中进士的晁衡有了为官的资格。唐朝的进士主要是补充文官的空缺。文官既要有施政能力,也要擅长诗文,毕竟是大唐,从上到下飘着诗文风,包括整个社会都崇尚吟诗弄乐。

实际上,晁衡也是一位才华横溢、为人潇洒的诗人。他一路为官,一路结交了不少著名诗人和名士,如王维、李白等人都有过密切往来,时常唱和,有不少佳作。

阿倍仲麻吕诗碑

然而,不知不觉中,异国他乡闯荡多年,自己业已老去,内心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难以抑制。一个夜晚,他看着圆圆的月亮,发出皎洁的月光,不觉勾起故乡奈良旧景,思绪万千,挥笔写下《望月望乡》一诗,思念故乡。

翘首望苍天,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此后,他不断向唐玄宗报告请求回国。几次请求终于打动了唐玄宗,答应他随回国的日本遣唐使使节一起返回日本。

同时,唐玄宗还为即将回国的他举办了大型告别宴会。得知晁衡回国消息的诗友们炸了锅,纷纷写诗相赠送行。

挚友王维写下《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一诗送行。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诗人包佶写下《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一诗送行。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

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

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大唐玄宗举办的告别宴会、诗人朋友们话别赠诗等等一切友好行为让晁衡感动不已,甚至感动涕零,无法只用言语表达,于是,他激动地挥笔写下《衔命还国作》送给大唐朋友们。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10月,晁衡等人乘坐四艘船驶往日本。然而,不幸的是,船队途中遭遇风暴,晁衡所在船只与其他船失散。

王子武作品《李白与晁衡》

晁衡遇难溺死的传闻传到了大唐,在南方漫游的李白闻知,悲痛不已,泪流满面写下《哭晁卿衡》深切悼念挚友。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不幸中的万幸,晁衡没有死,他所在的船只只是失联,漂流到了安南(今越南)沿岸,但不幸又遭遇了海盗,大部分人被*害,只有晁衡等十余人死里逃生。

天宝十四年,755年6月,晁衡和其他十余名幸存者历经艰险,再度踏上大唐土地。从此,他的余生留在了大唐,再没回国,直到大历五年(770年)辞世。

-作者-

张建楠,喜欢唐诗、宋词,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学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