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位于东北亚,自古以来与中国交流密切。日本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周围的小岛屿组成,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同点很多,时至今日国内很多人都对日本历史和文化充满了兴趣,比如日本战国史和日语。那么今天笔者来给各位看客介绍一下日本古代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政权更迭。
首先还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文明起源开始,据记载早在旧石器时代日本地区就有人类生存,后经过了绳纹式文化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即中国战国时期,大陆的很多农作物和青铜器文化经过朝鲜半岛传入了日本(关于朝鲜半岛的历史请查看往期分享:一文理清高句丽、高丽、新罗、百济等朝鲜半岛政权更迭)。和朝鲜半岛相似,最先接收到先进文明的地区原始文明发展越迅速,所以最接近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九州北部地区发生了激烈的社会变革,经过原始部落联盟(国家出现的必由之路,详细背景请查看往期分享: 原始社会“人人平等”?——说一说“国家”是怎么出现的)阶段,发展出了早期国家的雏形。
邪马台女王卑弥呼
前封建时代的日本:公元2-3世纪,日本女王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逐渐强盛,统治者将近30个部落,当时中国处于三国时期,卑弥呼政权数次向中国大陆魏国进贡,并接受了魏国的册封。后来位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国家兴起,由于土地肥沃,人力资源丰富,大和国家很快崛起,并统治了整个日本国家政权,日本出现第一次的统一,国家首领为大王(天皇)。由于当时的政权是通过贵族统治全国,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矛盾如土地兼并逐渐爆发出来,公元6世纪左右,日本多次日本多次发生叛乱。后来隋唐时期朝鲜半岛由新罗统一,并将日本势力彻底赶出朝鲜半岛,日本失去了接触先进文明的机会,统一政权岌岌可危。
大化改新:公元593年,日本圣德太子曾经积极推动日本社会变革,但变革未曾触及当时日本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部民制度而不深刻,后随着圣德太子去世而告吹。后日本政局越演越烈,天皇开始与大贵族以及大批从唐朝留学归来的有识之士谋划改革的事情,并于公关645年发动政变,一举铲除了影响朝政的旧贵族阶级,开始了“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时期中臣镰足
大化改新的具体措施可以总结如下“土地国有,班田收授,废除世袭,改革官制”,具体说就是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整顿吏治,还对威胁皇权的贵族势力进行了整治,此后国家大权收归天皇手中。由于本次变革深刻触及了当时盛行的奴隶制度并废除,日本得以迅速发展并步入了封建社会队伍。
奈良平安时代:奈良时代开始于公元710年,天皇将首都迁到平城京(今奈良),到公元794年结束,持续80多年。奈良时代的天皇注重农耕,奖励垦荒,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此外,当时的日本推崇儒学,加强与唐帝国的交往,著名的鉴真东渡变出自奈良时期。奈良时代的日本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均处于空前发展的状态,国泰民安。虽然如此,但很多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中央皇权因为内讧而分散,地方班田制度难以为继,这为日本盛世埋下了隐患。
奈良时代剧照
公元794年,日本天皇迁都于平安京(今京都),进入了持续将近400年的平安时代。总结来说,这一时期的土地制度彻底失去效力,大规模的土地私有化和土地兼并发生,到大约11世纪,日本统治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班田制彻底废除。而中央层面,外戚贵族干政,天皇权威逐渐失去,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豪强贵族趁机“拥兵自重”,守护自己的土地,广收人手作为独立的军事集团,这种武装力量的基本成员称为“武士”,是政治斗争中的重要力量。而由于这些集团均以自家庄园为起点,这都为之后的日本战国常被戏谑为“村斗”埋下伏笔。
平安时代武士装扮
镰仓幕府:随着平安时代的各势力斗争,逐渐在日本国内形成了两股力量,一方是关西平氏,一方为关东源氏。关西平氏势力强盛,一度把持朝政,但随着核心人物平清盛的去世而萧条。公元1185年,以源赖朝为首的关东源氏击败平氏,把持军国大权。公元1192年,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在镰仓设立将军幕府,开始了持续将近一个半世纪的“镰仓幕府”时代,这标志着天皇大权不再,名存实亡,而武家开始统治全国。
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
镰仓幕府时代,将军是实际上的一国之主,而武士作为将军的“家臣”,存在着主仆关系。镰仓幕府时代初期,将军幕府对日本的各集团、各阶层进行了调整,因而平安时代存在的社会矛盾得以缓解,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将军幕府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出现了危机,再加上武士数量众多,幕府财政难以为继,镰仓幕府走向了最后的时刻。
室町幕府:公元1333年,胸怀大志的后醍醐天皇趁镰仓幕府混乱联合大批不满武士讨伐镰仓幕府并战胜,天皇重新掌权,年号建武,史称“建武中兴”(这个地方和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建武盛世”要做好区别)。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336年武士贵族足利尊氏废除天皇,入主京城,也自立“征夷大将军”,开始了持续200多年的“室町幕府”统治。但是室町幕府并未统一日本,后醍醐天皇逃出后不甘失败,在南方吉野重新建国,形成了日本古代的“南北朝”时期。
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
战国之始:室町幕府的统治并未稳定太久,将军幕府中同族和亲信任命为各国守护大名,权限极大,形成了类似唐朝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这些大名积极扩张势力,割据一方,室町幕府威望下跌,成为了类似于东周时期周王室一样名存实亡的“天下共主”。公元1467年,因为将军继承人的问题,各地大名分为两个阵营,开始了持续十年的大战,史称“应仁之乱”,此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时期:应仁之乱后,日本“下克上”的社会现象频繁发生,各国守护大名实力下降,被战国大名取代。和守护大名不同的是,战国大名不在将军幕府体制之内,各自以军事实力为尊,在这种情况下,很快日本被分裂为数十个国家,其中实力强盛的有伊豆国的北条、甲斐国的武田、三河国的松平(德川)、九州的大友与岛津、四国的长宗、越后国的上杉、中国的毛利、尾张国的织田和美浓国的斋藤。由于各地大民均意识到安邦治国的重要性,所以在长期的战乱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稳定,实在是很难得。
日本战国时期
日本战国时代中期,社会斗争开始向全国性统一转变,其中以远江的今川、尾张的织田和三河的德川斗争最为激烈。今川试图通过打压德川,联合北条和武田消灭织田,以迈出实现统一大业的一大步。尴尬的是,织田家主织田信长急袭敌军,在桶狭间擒*今川家主,史称“桶狭间战役”。后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在青洲组成联盟,倾力向关西发展。经过织田信长的努力,织田家控制了日本列岛中的一半国家,并于1568年攻占了京都,并于1573年废除了室町幕府,织田信长“挟天皇以令大名”。后织田氏在长筱战役战胜强大的武田氏,日本统一大业似乎即将要实现。
战国大名织田信长
日本统一:公元1582年,织田信长在大业将成之前被家臣明智光秀*害,后织田信长手下大将丰臣秀吉迅速集结织田势力,继续开始统一大业。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经过多年经营,终于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大业。丰臣秀吉针对室町幕府的问题深刻改革社会制度,重构社会秩序,稳定民生发展,日本再次焕发勃勃生机。然而在丰臣秀吉晚年因为日本改革成功而狂妄自大,把目标转向了中国的明朝和朝鲜半岛,后多次在中朝联军的打击下失败,丰臣秀吉也忧愤去世。后德川家康趁机上位,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打败了丰臣家,收下了统一天下的盛果。
丰臣秀吉
德川幕府: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实际统一日本,在日本江户建立幕府,为第一代德川幕府将军,开始了持续260年的德川幕府统治。德川幕府统治对日本而言仍旧是封建政权的更迭,所以在西方资本主义疯狂殖民时期,日本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德川幕府为了维持统治,下令“闭关锁国”,只允许和中国与朝鲜半岛有往来,但后来被西方国家武力镇压,日本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签署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如“美日友好条约”。在内忧和外患的压力下,日本国民坐不住了,终于爆发了“倒幕运动”。
德川幕府
明治维新及之后的日本:倒幕运动的结果成功推翻了德川幕府,公元1868年,日本天皇重新掌控国内大权,定都东京,年号“明治”,日本进入了明治年代。日本天皇推行“明治维新”成功使得日本搭上了资本主义的快车。后面的近代史故事我们都熟悉,今天就先不说了。
总之,和朝鲜半岛的发展类似的是,古代日本发展的契机也是中国,包括封建社会的建立。经过大化改信后的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和之后的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最终达到了明治时期。然而不同的是,近代之后的日本走向了和中国不同的发展道路。现如今中国与日本友好发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希望两国今后能够以史为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这里是文盲说史,分享更多精彩有趣的历史故事给各位,不想错过精彩那就请关注我吧♪(^∀^●)ノ。如果您有宝贵的意见或者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不胜感激。
本文所用图片皆下载自百度图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