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

首页传奇手游横扫天下返利版更新时间:2024-06-18

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人。夫乐*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字面理解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器是*人的利器,是不祥之物;战争就是创造祸殃,为人类所憎恶。所以有道的人不用它。

兵:兵器。物:自己以外的人。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君子以左边为尊贵的上位,在军队里就以右边为尊贵的上位。

兵:军队。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兵器是不祥之物,不是君子所用的东西。只是不得已的时候才去用它,即不要丢弃它,也不要把它当成宝贝,平平淡淡的对待它就行了。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人。夫乐*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即使战胜了,也不要赞美。赞美战争的胜利,就是表示喜欢*人。喜欢*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平时凡是有吉庆的事,都以左边为上位。但战时及丧事的时候则以右边为上位。偏将军们居左,上将军居右。这就是说以丧礼来对待战争。

*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战胜之后,对于伤亡的人,也用悲哀的心情去追悼他们。战争胜利了,用丧礼来对待它。

1、通俗理解

兵器是*人的利器,是灾祸的根源,是不祥之物,不要把兵器当成宝贝;战争是*人的行为,是创造祸殃的场所,会给人民带来沉痛的苦难,这种行为为人民所憎恶。所以,有道的人会不用兵器、远离战争。

凡有修养的君子都是以左边为尊贵的上位来待人接物的;而在军队里的礼节却是以右边为尊贵的上位。

兵器是不祥之物,不是君子所用的东西。只是不得已的时候才去用它,即不要丢弃它,也不要把它当成宝贝,平平淡淡的对待它就行了。

即使是战争胜利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要赞美这种行为。赞美战争的胜利,就是赞美喜欢*人的行为。嗜*成性的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平时凡是有吉庆的事,都以左边为上位。但战时及丧事的时候则以右边为上位。在军队里,偏将军们居左,上将军居右。这就是说以丧礼来对待战争。战胜之后,对于伤亡的人,也用悲哀的心情去追悼他们。战争胜利了,用丧礼来对待它。

2、从古知兵非好战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人。夫乐*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其实,老子再告诉我们,我们讨厌战争,但是,我们也不怕战争。孙子则更精辟的阐述了这一观点,孙子阐述了“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这一重要的军事理念。孙子认为:战争为不得已,但是如果战争不可避免,不战则已,战则力求全胜。

成都武候祠有一幅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是对诸葛亮“不好战但又会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人们心中诸葛亮用兵如神,脑海里展现的总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其实诸葛亮主张“攻心”和“不战而屈人之兵”而非“刀兵相见的战争”,如果要战,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诸葛亮火烧藤甲军后,会集诸将泪流满面慨叹道:“我虽有功于江山社稷,必然会折损阳寿啊!”

即便是最反对战争的老子,也非常反感“匹夫之勇”式的战争,而极力主张谋略取胜。老子说:“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霸权主义

老子认为:兵器不是好东西,战争不是好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用它们。换言之就是:捍卫和平,就可以远离战争。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冷战已经结束,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和妨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还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美英两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即是最明显的一例,就是公然的侵略行为,给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基于上述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利的诸多因素,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体说来,第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世界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关系,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第二,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应当从稳定国际关系的大局出发,用和平手段,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种分歧和争端,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第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核心是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的主权独立和国家利益,建立民主、平等、合理、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人类共同繁荣。

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人。夫乐*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厌恶凶器、厌恶战争,但当帝国主义欺人太甚的时候,我们也不怕战争,而且可以战胜一切敌人。

4、强国必强军

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8月24日,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城。僧格林沁统率清军共计达30000人,其中蒙古马队共近10000人,至通州、八里桥一带,准备与英、法联军进行决战。八里桥之战,从早上7时打到12时,战斗十分激烈。我们来看看法国人是怎样描述这场战役的。法国军官吉拉尔在《法兰西和中国》中对清军的英勇作战做了详细的描述:“光荣应该属于这些不怕死的勇士,确是应该属于他们!没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们甘愿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洒下自己的鲜血。这种牺牲精神在所有的民族那里都被看作为伟大的、尊贵的和杰出的…… 这样的英雄主义在中国军队里是经常可以看到的;而在欧洲则以误传误,竟认为中国军队是缺乏勇气的,此乃是一大谬误。八里桥之役,中国军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我们。他们的军队是由两万五千名蒙古骑兵和为数众多的民团所组成的,然而还打不过人数较少欧洲人,这也的确是事实。法国和英国的炮兵压倒了他们的箭、矛、迟钝的刀和很不象样的炮。尽管他们呼喊前进,勇猛和反复地冲*,还是一开始就遭到惨败!然而长官们和军中的勇士却前来列阵于八里桥上,这时大家就可以看到在整整一小时内,他们顶住了使他们惨遭伤亡的压倒火力。这些勇敢的,然而还不够灵活的战士,与其把战场易手,让给敌人,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僧格林沁作为清军的统帅,以英勇顽强抵抗外国侵略者的精神,奋力指挥全军作战,最后在八里桥上决战的时刻,挺身而出,骑着马站在桥中央督战。如此可歌可泣的壮烈场面,代表性地表现出了中国各族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此次战役是关系到北京安危的关键性一战,这次战役虽遭失败,但以曾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为先锋的中国军队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地抵抗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业迹将是永不泯灭的。

战斗历时4个多小时,清军伤亡2万多人,英法联军损失一说数百,一说一千余,一说12人!当我们在学习《孙子兵法》的时候,重温那场曾经横扫中亚、西亚的蒙古铁骑惨败于那些根本就没有兵法文化列强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何等的复杂。那场战役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曾格林沁非常知道敌我双方的态势,他简直是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用弓箭、长矛、大刀去与英法联军的洋枪、洋炮决战。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没有强大的国防,即便是把中国的1000多部兵法全部都倒背如流,也保护不了自己国家的!

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人。夫乐*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从来没有恃强凌弱,从来没有发动过一次侵略战争。但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弱国就要被欺负,弱国就要受屈辱,弱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

孙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也告诉我们“强国必强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教会我们的一个不是“真理”的“真理”。

韶乐

韶山,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岳麓山一脉。这里青松翠竹,秀丽苍莽,峭壁插云霄,雄伟壮观,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四岳推举虞舜为尧的继承人。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经过三年考察,尧禅位给舜。

舜帝继位后,跨黄河,涉长江,巡视四方,为民造福。巡视人员随带竹箫木鼓,每当星月皎洁或劳累休息时,箫鼓韶乐齐奏,游者步曲歌舞,驱走当日疲劳。

一日,舜帝南巡至此,见群山重叠,高峰笔削,烟云缭绕,花红映山,便令安下营来,一则欣赏山川秀丽景致,二则以此为营,巡视江南。

舜帝经常在营地举行舞会,奏韶乐“九成”,箫声悠扬,鼓角齐鸣,舜帝盘坐在山石上,高兴地看俊男俏女翩翩起舞。

动听的韶乐在白云之间回荡,感染了天地间灵物。惊动南山潜龙,探出头颅,侧耳聆听仙家乐,口角流涎,神态悠然体似轻;吸引北障猛虎,回声止步,收敛威风呈善意,垂耳息声,混身骨散卧荒坪。召来鸟王凤凰,展翅飘翔,率领百鸟朝圣地。雄狮闻乐奔来,卧伏于东,忠诚护卫着舜帝的营地。金鸡引吭高歌,傲立于南,帮舜帝司时。

据清同治刊《湘乡县志》载:“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这首神奇地使“凤为之下”的《韶乐》仙曲,在当时以其至善至美的魅力,化解了一场血战。相传,当时因四岳推举,尧命舜摄政。当时韶山位于荆州南部边远地区,界于汉、苗交界之,为苗所辖。舜帝南巡为征服三苗,将中原文化传入苗地。舜跨黄河,乘木舟竹筏,率众顺江水入长江,泛洞庭,溯湘水,至湘中,弃舟登岸,徒步西行七八十里,见一派峻岭崇山,登至最高峰,忽听鼓角齐鸣,手执弓矛的苗民将其团团围住达三天三夜之久,呐喊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形势危殆,舜帝没有动武,他以过人的胆识和非凡气魄震撼当地土著,清风徐徐,舜帝率众在所立山头三天三夜中奏起美仑美奂的“韶乐”,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弯弓搭箭、虎视眈眈的苗民在和美的乐声中一个个丢弓弃矛,伴着节奏跳起舞来,舜帝也加入到乐舞之中,一场预期的恶战化为花园锦簇的盛大舞会。

舜帝以他的智慧和行动,征服三苗,把中原文化传人苗地,以造福百姓,在这里带领人们开荒平地,教导人们耕耘播种,还把洞庭湖畔的稻种撒上,派遣大禹疏通河道,消除洪水。秋后,人们看到山上红澄澄的果实,山下金灿灿的稻谷,打心眼里感激舜帝。

舜帝南巡多年,随行人员取山中之石,为民造屋避险,舜帝议事养神于“石屋”,歌舞娱乐于山林,狩猎耕田,饱尝辛劳。他疏河平地,造福后代,勤政爱民,体察民间疾苦,受百姓尊敬。但舜帝由于经常餐风露宿,日夜奔波,操劳过度,驾崩于九嶷山。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舜帝安营奏乐之山,为韶乐之宗,合“音、召”凤凰之意,故称韶山。

点评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舜帝带着先进文化南巡,他大可以用强大的军队来征服三苗,但他没有用兵器和战争来征服他们,而是用乐器和美妙绝伦的“韶乐”来征服三苗的,是用道德文化来征服三苗的。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捩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钓鱼城

宋蒙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侵略军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发生于1259年的四川合州钓鱼城之战,则是其中影响巨大的一场战事。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后,南宋出兵欲收复河南失地,遭蒙军伏击而失败。1235年,蒙古侵略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对南宋发动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至1241年,蒙军蹂躏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则是三大战场(另两个为京湖战场—— 今湖北和河南一带、两淮战场——今淮河流域一带)中遭蒙军残破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这年蒙古窝阔台汗去世,其内部政争不断,对南宋的攻势减弱。南宋充分利用此良机, 对各个战场的防御进行调整、充实。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颇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以扭转四川的颓势,巩固上流。余玠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

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 钓鱼城即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钓鱼城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

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攻宋侵略战争。蒙哥为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与拔都等率兵侵略过欧、亚许多国家,以骁勇善战著称。1252 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

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侵宋战争。蒙哥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昌), 塔察儿、李璮等攻两淮,分宋兵力;又命兀良合台自云南出兵,经广西北上;蒙哥则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蒙哥以四川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

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之数。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蒙哥汗遣宋降人晋国宝至钓鱼城招降,为宋合州守将王坚所*。

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七日,蒙军攻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九日,蒙军猛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三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从四月三日起,大雷雨持续了二十天。雨停后,蒙军于四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二十四日夜,蒙军登上外城,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元史·宪宗纪》称“*宋兵甚众”,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退。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不克。蒙哥汗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因此,至钓鱼山后,蒙哥欲乘拉槁之势,攻拔其城,虽久屯于坚城之下,亦不愿弃之而去。尽管蒙军的攻城器具十分精备,奈何钓鱼城地势险峻,致使其不能发挥作用。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击退了蒙军一次又 一次的进攻。千户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邓州汉兵攻城,董文蔚激励将士,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直抵其城与宋军苦战,但因所部伤亡惨重,被迫退军。其侄董士元请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锐卒登城,与宋军力战良久,终因后援不继,亦被迫撤还。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诸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攻占南宋。

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蒙哥汗未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然而,面对钓鱼坚城,素以机动灵活,凶猛剽悍著称的蒙古骑兵却不能施其能。

六月,蒙古骁将汪德臣(原为金臣属)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天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5个月而不能下,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欲招降城中守军,几乎为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汪德臣因而患疾,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给蒙哥精神上以很大打击,钓鱼城久攻不下,使蒙哥不胜其忿。

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

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相形之下,城外蒙军的境况就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

据《元史》记载,蒙哥于六月也患上了病,而拉施特《史集》更明确说是得了痢疫。另《马可波罗游记》和明万历《合州志》等书则称蒙哥汗是负了伤。无论如何,蒙哥汗不能再坚持攻城了。七月,蒙军自钓鱼城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蒙哥汗逝世。据《元史》本传及元人文集中的碑传、行状等所载,不少随蒙哥出征的将领战死于钓鱼城下,由此可以想见钓鱼城之战之酷烈及蒙军损失之严重。

蒙哥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侵略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宋朝得以延续20年之久。进攻四川的蒙古侵略军被迫撤军,护送蒙哥灵柩北还。率东路军突破长江天险,包围了鄂州的忽必烈,为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也不得不撤军北返。从云南经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军,一路克捷,已经进至潭州(今长沙)城下。由于蒙哥之死,该军在忽必烈派来的一支部队的接应下,也渡过长江北返。蒙古的南北两支军队基本上是按预定计划进军的,只因西边主攻战场的失败而功亏一篑。

其次,它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侵略军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遂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古侵略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蒙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潮。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中国范围,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其三,它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哥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政策。这种带有浓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极不适应统治广大中原汉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中少有的一位倾慕汉文化的开明之士。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汉地,他大力延揽汉族儒士,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却引起蒙哥及其保守臣僚的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罢了官,其推行的汉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后,继续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的政策,把人按人种分为4个等级,使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

蒙哥汗曾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后来1279年钓鱼城以不可*城中一人为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由守将王立开城,钓鱼城才落入蒙古之手。要知道蒙古人在侵略世界的过程中*人过亿,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而且是被屠的干干净净。惟有由钓鱼城抵抗了36年而全身而退。用实力让魔鬼们放下屠刀。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成为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古战场的沙盘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点评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人。夫乐*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老子是在规劝那些“乐*人”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面对那些顽固的“乐*人”的禽兽,就必须拿起君子最不愿接近的兵器,采用君子最不愿意使用的战争手段,予以坚决的抵抗。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在13世纪宋元之际发生过这场持久战,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正是这场持久战,导致了蒙古军最高统帅蒙哥命丧城下,紧接着产生了继承人的争权,于是改变了蒙古军占领亚洲、欧洲,乃至非洲的战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