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喝茶的习惯呢?
大家对喝茶的方式有讲究吗?
当然,我们现代人喝茶自有一套讲究,但是你知道古人是怎么喝茶的吗?
今天我就带大家从古书中寻找古人喝茶的方式和学问,这些方法值得学习哦。
1.采茶明代罗廪创作的《茶解》一书中记载如下。
雨中采摘,则茶不香。须晴昼采,当时焙。迟则色味香俱减矣。故谷雨前后,最怕阴雨,阴雨宁不采。久雨初霁,亦须隔一两日方可,不然,必不香美。采必期于谷雨者,以太早则气未足,稍迟则气散。人夏则气暴而味苦涩矣。
采茶入箪,不宜见风日,恐耗其真液。亦不得置漆器及瓷器内。
意思是说:如果雨中采摘,那茶叶就不香了。需要晴天白天采集,应该立刻焙制,迟了的话色香味大打折扣。
所以谷雨前后,最怕下雨,阴雨天宁愿不采。雨停之后,也要隔一两天才能采摘,不然一定不香。采集时间要在谷雨时节,太早则香气不足,稍晚便会气散。人们到了夏天就会性急所以味道苦涩了。
采好的茶叶放入箪(古代用竹子等编成的盛饭用的器具)中,不能风吹日晒,恐怕他们消耗真液。也不能放在漆器和瓷器内。
2.制茶明代许次纾创作的《茶疏》中记载如下。
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尚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须豫一取一铛,专用炊饭。无得别作他用。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杆叶。杆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莹旋摘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笼,纯绵大纸衬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罐收藏。
意思是说,刚刚采摘的茶叶,香气不够,必须要用火炒才会很香。但是茶叶娇贵,炒的时间不可以太长。多放茶叶在锅里的时候,手力就会不均匀,放在锅中太久,就会失去原本的香气。甚至会炒糊,那就没用了。炒茶用的器具,不能用新铁。因为铁腥味一进入,茶叶就不香了。
另外还要禁油腻,那个危害比过铁锈味,所以需要预备一个锅,专用来做饭。再预备一个锅只能用来炒茶叶。炒茶生火的木材,只能是树枝,不能用树杆和树叶。用树杆烧便会火力凶猛,用树叶烧就容易熄火。锅必须打磨后再炒。一个锅中,只能放四两茶叶。先用小火烘烤至软,再用大火。用手和木指。快速翻炒,炒至半熟即可。微微发出香气就好了。随即用小扇钞起放在竹箱里,接着用纯绵大纸衬烘干,等待冷却,放入罐子里收藏。
古人炒茶如此细致,可见茶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茶应该怎么泡?怎么泡才会好喝?
下面一书中有详细描写,十分受用。
3.火候以及煮法。明代冯可宾创作的《岕茶笺》记载如下
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不可太滚,滚则一涤无余味矣。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净,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烈,急取沸水泼之。夏则先贮水而后人茶,冬则先贮茶而后入水。
意思是说,先用上好的泉水洗干净烹器,务必新鲜务必干净。再用热水洗涤茶叶,水不可太烫,烫水清洗就没了滋味。用竹筷子夹茶在涤器中,反复清洗,去除尘土、黄叶、老梗,用手取出捏干,放在涤器盖好,过一会儿再打开,色青香烈,赶忙拿开水倒入。夏天要先装满水然后入茶,冬天就先装茶,然后入水。
古人不但对采茶泡茶有所讲究,也对喝茶的器具也很挑剔。
《岕茶笺》中还告诉了我们喝茶应该用什么器具最好,一起来看看吧。
4.喝茶器具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则适意者为佳耳。或问茶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
意思说是,茶壶窑器最佳,锡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果不能得到很多,那么适意就好。有人问茶壶大小哪个最好?茶壶以小为贵,每一位客人,一把壶。让他自斟自饮,正是得趣。为什么呢?因为壶小那么香不涣散,味道不耽搁,何况茶中的香气味,不早不晚,只有一个时间。太早就不足,太慢则已过。
看完此篇文章你是否爱上了喝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