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江南素来有三大名楼之称,它们是: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这三大名楼都是因名人墨客留下千古诗文而成名,这些诗文佳句不仅是历代读书人口中吟诵不绝的经典,有些成语、名句更是达到妇孺皆知的流传程度。
人们登楼而望,面对大好山河、无限美景,情不自禁便会想起这些千古流传的诗文,因而便有了“楼以文传,文以楼传”之说。
比如黄鹤楼,就有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饱含了空灵之感;岳阳楼也有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满了报国情怀。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贵为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则是因唐代天才王勃,一次恰逢其时的“路过”,而一举成名,从此天下闻名,游客如云,且千年之后当地仍有传说不绝于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传奇故事呢?今天我们便来一起分享《滕王阁序》这篇千古奇文的传奇与传说。
滕王阁来历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是中国古代皇家楼阁,古代汉族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华文化、艺术和传统的积淀。
滕王是唐高祖李渊的小儿子李元婴。他是李渊被迫退位后才出生的,他与侄子唐高宗李治同岁,而比哥哥唐太宗李世民小了30岁。李元婴的封地最早是在山东滕州,所以称为滕王。
其实历史上的滕王阁共有三座。李元婴在滕州时,修建了第一座滕王阁。之后他被贬到苏州,没多久便又调任洪州都督,他便在洪州修建了第二座滕王阁。后来,他又被调到四川阆中,在那里、嘉陵江畔,他又修建了第三座滕王阁。
这三座滕王阁里,最出名的当属江西南昌这座。这是他在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修建的。后历经千年,几经战火,多次被毁。但后人感怀于王勃《滕王阁序》中优美辞藻与人生意境,所以又不断地对滕王阁进行重建,当真是“因一文而存一楼”。我们现在见到的这座,是1989年重新建成的,距离原址仅百余米。
奇人王勃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是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且位列“四杰”之首。
王勃
王勃六岁便能写文章,且下笔流畅,被人誉为“神童”。九岁时,他读颜师古《汉书注》时,曾作《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错误。这个颜师古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名儒颜真卿的高祖父,足见少年王勃才思之敏。
十六岁时,王勃便科试及第,被朝廷授朝散郎、担任沛王(李贤)府修撰一职。后来,他写了篇名作《斗鸡檄 》,唐高宗读后,认为他不务正业,且有挑拨离间之嫌,于是便把他放逐。
从此,王勃开始游历巴蜀山川,写了大量诗文。后来,他返回长安,被授虢州参军。就在这段时间里,他私*官奴,幸遇大赦而未被处死,但仍二次遭贬。当然,也有记载说他私*官奴一事,是被人陷害设计的。人世海海,已无从考证。
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归途中,渡海溺水,虽被救起,但还是惊悸而死,卒年仅二十八岁。
滕王阁与王勃的那年那事
史*载,这一年洪州都督阎伯屿阎公请人重修了滕王阁。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阎公在滕王阁中设宴,恰逢年少的王勃途经此地,也受邀赴宴。
宴会上,江左名儒,士夫秀士,在朝的、在野的,一时间人才汇汇。王勃呢,因为年少,只是叨陪末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阎公举杯说道:这里是帝子滕王的旧阁,观看洪都美景的绝佳之所。屈尊列位到此,乃是为了求一位大才作《滕王阁记》,将来雕刻在碑文之上,好流传后世,请各位不必辞让。
这个阎公话虽如此,其实他是为了向大家炫耀他女婿的才学。原来,阎都督有个女婿,名叫吴子章,相传这人也有惊世之才。奈何,他生也逢时,才也逢运,就是阎公选的这个宴请的日子不恰巧,早几日或晚几日都好,偏偏选在这天,偏偏又宴请了王勃。于是,吴子章即便才情再高,遇到王勃这般天才,也只得沦为背板。
事先,阎公已经让女婿写好一篇序文,背的纯熟,适时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好卖弄下风雅。这时,阎公命下人捧笔墨纸砚来到了诸儒之前,在场的各位大多是饱读诗书之辈,有的怕当众丢脸,有的已领会阎公之意,纷纷推让。
这下人一路走到王勃面前。不料,王勃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眼见阁下湖光山色,满腹诗意有感而发,索性也不推辞,伸手拿笔便书。
这阎公看在眼中,心中却颇为恼怒,但又不好说什么。于是,他拂衣愤然离席,转到后面,却派下人来传递王勃写就的诗句。
滕王阁序笔书
一开始,传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此老生常谈。”这没什么,谁都会写。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又摇头说:“此故事也。”这就是以前的事,老掉牙的了。接着,他又听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时,这阎公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了?心里有些服气了,又不好意思明言。传吏接着报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捻须点头,说:“嗯,此人想与我结识。”当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罢,惊为天人,当即再也顾不得形象,拍案叫绝到:“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
这回,阎公是打心眼里服气了,于是他“更衣复出”,换上更正式、更华贵的衣裳。大家不难想象,他本就是在参加宴会的,穿得定然不会寒酸,这时听闻这些诗句,方知今日算是得见高人了,这才赶忙又换了衣裳,要好好结识下天才王勃。
这闫公出来后,难掩赞美之意,便对王勃说道:“观子之文,乃天下奇才!”看到您的文章,才知道这天下竟然真的有您这样的奇才啊。当即,便邀请王勃上座。王勃本因年少只在末座作陪,这时当众受邀上座,可见是多么的受尊重啊!
正当大家惊叹之际,忽然阎公女婿吴子章离席而起,高声说道:“这篇文章,是以前人写的,没什么了不起,不必洋洋得意!”王勃在一旁浅笑。
这吴子章接着说:“此乃旧作,我就可以背诵。”当即,吴子章便朗朗上口地背了起来,他也真是大才,从头到尾,竟无一字差错。众人都不免失色,他们未必相信这是旧作,但都惊讶于吴子章竟有过目不忘之才。
王勃听完,脸上不动声色,既不生气,也不着急,心里可能还要轻叹一声:“唉,才高是高了些,但这时您还要强辩,就没个意思了”。
王勃于是祭出了大*器——“捧*”,只听他慢悠悠地说道:“您啊,真是有杨修的学问,曹植的能耐,王平的阅历,张松的记性啊!”反问道:“既是先儒旧文,可有诗否?”
吴子章难为情了,只得低头没好气地轻声说道:“无诗。”
王勃当即起身离席,不假思索,运笔如飞,在文后又续下诗一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 自流。
王勃写完以后,把笔一掷,拱手告辞,扬长直奔江边乘舟而去。
阎公还待出言挽留。那边就有人说道:“咦,这结尾处怎么空了一个字没写?”众人这时也顾不上追王勃,纷纷聚拢近前,一看果然诗的末一句空了一字。阎公道:“只怕是我等轻慢了王郎,故空一字,作难大家来猜,大家就猜猜罢。”众人面面相觑。
有人便说是不是个“独”字呢,有人说是不是个“船”字,也有人猜是不是个“水”字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但阎公始终面露不喜之色,说:“独字太浅,不合诗境;船字太俗,不足论;水字又太露,毫无诗意。”众人琢磨讨论到天亮,谁也想不出这个字怎样才最佳?究竟是什么?
阎公这时问道:“此时王勃船到了何处?”手下人答:“最快到丰城了。”
阎公命令:“你快马去追王勃,带千金相赠,务必要求得此字。”那下人得了都督之命,哪敢怠慢,快马加鞭终于追上王勃,便把阎公意思说了,王勃只是笑,良久才说:“王勃乃一介书生,岂敢戏弄都督大人!我将此字写在你手心上,但你一定要握紧拳头,见了都督方可伸掌,否则此字便会不翼而飞。”王勃索了一支笔,蘸上墨,就在衙卫手心里写了一阵,令其握拳,拜别而去。
衙卫回府后,在阎公面前伸开手掌,竟空无一字。阎公颓然坐倒,自语道:“怎么会空空如也呢?真是千金难买一字啊!”猛然一惊,莫非便是一“空”字。“妙哉!好一个‘空’字!”众人随声称赞。
阎都督拍案称绝:“‘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万千感慨,尽在一个‘空’字上。”这个‘空’字用的妙,用得好啊!
万千感慨,尽在一个“空”字上
后世传说
《滕王阁序》句句精妙、字字玑珠,不仅用典丰富,而且文中哲理常引人深思。千百年来,熟读他的人,普遍认为全文不可多一词、不可少一字。后世名儒读到此篇时,大多惊叹而绝望,感叹这样的惊世之作,恐怕穷尽平生所学也无法写出,更何况王勃仅仅是在宴会上的即兴之作呢。
民间传说王勃死后,在滕王阁附近,每逢傍晚时分,便会有一只大鸟绕滕王阁低旋,隐约间天空中仿佛传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吟颂声。见到此景,大家便会猜想,这定是王勃为写出这一千古名句而自我陶醉,并在向世人显灵示傲。
大鸟腾飞
斗转星移,转眼千年。有个常在附近捕鱼的渔夫实在看不过去,对那大鸟喊道:“这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您文章写得再好,传颂千年还不够吗?就只会拿这两句出来炫耀,可即便是这两句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我虽是渔夫,也听过高永称赞您的词句——秋水长天,落霞孤鹜,千载名如故。您看,去掉了“与”和“共”这两个虚词,意境也并不逊色啊!”
那大鸟闻听此言,羞愧难当,用翅遮住脸面,尖叫一声腾空而去,从此世人再也没有见到过它。
最后,我们用元时高永的这首词,来追念一下这位初唐的英才吧。
闲登高阁,叹兴亡满目,风烟尘土。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
秋水长天,落霞孤鹜,千载名如故。长空淡澹,去鸿嘹唳谁数。
遥忆才子当年,如椽健笔,坐上题佳句。物换星移知几度,遗恨西山南浦。
往事悠悠,昔人安在,何处寻歌舞。长江东注,为谁流尽今古。(《大江东去 滕王阁 元草堂诗馀卷上》)
远眺滕王阁
(完结)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