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旁的溪景。
不知为什么,走进怀安的土地,让我想起河北雄安。“安”包含历史与时代之大意,雄安是未来之城,而怀安呢?怀安的特色在哪里呢?想来想去,怀安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里的书院。书院的美总也无法让人看透,这里有太多我不知道的东西,散发着古朴而芬芳的气息。这种气息潮水般向我涌来。这个美丽的冬天,我参加了福建《中篇小说选刊》与福州文联举办的笔会,开启了福州写作计划,有幸来到了美丽的怀安。刚刚到来,怀安是陌生的,我试图与怀安那种神秘的气息沟通,融合。可是,我的心随着淡淡的白云渐渐飘远了。我笑了,应该把云彩放走,把怀安书院固定在天上。因为,那是我应该仰望的地方。
怀安,也是怀安村,亦是福州的怀安县,今仓山区一部分,鼓楼区一部分,晋安区一部分和闽侯县的一部分,怀安县建制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宋朝的时候,怀安县还改名望县。这都不重要了,这里的特色还是书院。历史上,怀安比较著名的书院有凤山书院、瓜山书院、高峰书院、贤场书院、云程书院、新唐书院、藤山书院等等。沉默从来不主动爆发,书院是朴素的,也是幽深的。可是,她的芬芳,她的美,简直无法概括,凝思很久有时只能释放一下灵魂,能给我们带来灵感,带来营养,而时尚的风过于缥缈,让人难以捕捉。图书是沉默的,也是芬芳的,需要我们认真发掘生活之美。我们要善于采撷,善于与美对话,善于在历史的风景中找到新的风景。
怀安书院有怎样一种美呢?
我在感受怀安书院,古朴、清丽和幽香之美。是的,生命躲进花坛渐渐老去,而怀安书院渐渐从远古向我们走来。书院,不仅仅是读书,那是一片净地。书院与庙宇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从县学谈起。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怀安始建庙设学;嘉祐二年(1057),增建礼殿、学宫、讲堂、斋室,县学规模完备。那时的书院,是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学术研究机构。始于唐代,盛于宋代。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初时为朝廷刊书、藏书、修书和侍读场所,或是私人学馆,地点多设在环境清幽之处。当我们走进凤山书院的时候,小雨不停,竹林与书院被绿色遮盖,渐渐没了拘谨,人们笑声朗朗。我们感受到这里意象通明。凤山书院,俗称文昌阁。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想象朱熹当年来到凤山书院,那是什么样的情境?朱熹在这里给人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绿树生其间,幽鸟鸣相和”“名都固多才,我来友其仁”。他珍视书院如同生命。那是知识,那是光明,那是大爱,那是我们灵魂的方向。
我们走进了凤山书院,残败的城墙,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哀伤之感,还有现代人苍凉凄厉的追念。它笑看朝代的风云聚散,让我们与历史相识,给我们留下谜语,留下疑问,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我生命的一部分,已经悄悄潜入怀安书院的骨血,灵魂突然地飞起,超越了时空,并在飞翔中体味怀安书院的独特味道。
据清《凤山书院碑》记载,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建六子祠,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奎光阁,1958年书院遭到台风而再次颓废,1994年由海内外乡亲集资重建。院内有天然的奇岩怪石,蔚为壮观。风景朴拙而深奥,极有韵味,极为独特。怀安人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是怀安人。怀安人爱书院。
怀安书院接续了文脉,中华优秀文化有了渊源。
书院古朴,却意象通明,透出一种温柔淡定的平静。我们的手抓不住岁月,岁月像飘零的云朵溜走,可怀安书院却存贮了许多文化的记忆。据说,三山书院,宽敞明亮的房屋里,并建“十三本梅花书屋”,有山长谢章铤所撰楹联:“青山本是吾家物,老树不忘天下春”。书院培养了许多人才,比如研究经学的黄增,研究史学的张亨嘉,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三山书院改为全闽师范学堂简易科,也就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一碧如洗,小桥流水,绿树倒影,映衬着凤山书院的秀色,多么温馨。冬日的阳光从屋顶退了下去。和风吹着白云。周围环境优美,有袅袅的香气环绕,有多彩的蝴蝶飞舞。蝴蝶从花丛中飞起,把梦留在最深最醇的芳香里。凤山书院的格调,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特别想起众多书院掀起的历史云烟,让人觉着书院奥妙无穷,意味深长,别有风韵。
过去,我常常听人说到福建的茶。到了怀安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书院。爱茶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爱书院的人,都是热爱知识的人。生命并不宽裕,爱和恨都难以完成。生活与历史接通靠什么?靠通天的文脉啊!怀安的书院代表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大道。轻轻地走过去,就会别有洞天。走进怀安的书院,书院是安静的,华丽表情下显露寥落的人迹,精美的屏墙,滋生的幽兰,苔痕青青,凉意徐徐,茶香与书香延续着怀安人的梦想。这样的书院是活的,是有灵魂的,我们仿佛看见历史的痕迹,判断出它的内在情感。书院的起落和曲折经历就像银幕,上演了古往今来怀安人的波澜和传奇。
书院既让我们想到历史,同时也让我想到前进的路。
怀安书院好像越来越暗淡的景物,但是,书院的前方好像有价值连城的宝藏,这宝藏的获得需要艰辛的跋涉,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数孤寂的夜晚,苦读并品尝愁绪。于是,便有了人在途中的思考。
那不是归人,是匆匆过客。
众多书院齐争辉,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怀安是怎样的盛景啊!书院传播智慧与爱,读书的人,传播大爱与吉祥。读书的人,爱得真而深,真了,深了,便会体味到书院的独特。我愿怀着炽烈的爱去欣赏怀安的书院。所以,我希望自己有一颗琴心,驻留在书院。只有到了怀安书院,历史文脉中的一切尽收眼底。深入到历史文化深处,飘荡着岁月的风情。怀安书院上太阳升起,好像世界被重新分娩了一次。书院的众多有趣的故事,意象通明。我站在这儿,就可以傲视群雄了。
灯光、明月和繁星散发着晕光,夜来无眠,我的心像飘忽的光。在今天的物质生活中,当我与庸俗的日子绝望拉锯的时候,必然的忧伤如期而至,此时,我就格外崇敬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哲人,还有书院的主讲,他们的心灵漂浮在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依然前行,这是怀安书院最大的秘密。我们在书院悟出了一些朴素的道理:苦,才是人生,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梦想,需要苦苦追寻才能实现;幸福,需要你苦心经营才能拥有。书院以它无与伦比的壮阔,告诉人们书的芬芳永不消散的秘诀。怀安书院依旧放声歌唱,尽管有的书院已经没有痕迹了,但我知道,书院留下的灵魂终会带我们去远方,或更远的地方。
书院的珍藏会在漫长的岁月里发酵,香飘万里。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世界向怀安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那些文化拓荒者。以凤山书院为起点,历史的记忆,思想的浪花,就这样在新时代网织着一个立体的形象。书院为生命珍存,也为生命而歌唱,不离不弃,鞠躬尽瘁,至死不渝。我想着,书院有多少种颜色呢?
书院是稳固的,同时也是自由的,风是自由的,路随风动。其实,人生如戏。我们渴望知道,又不愿相信,那无法预见的命运。人生就是一本书,读也好,珍存也罢,自有味道。我们是天地的过客,许多事情我们做不了主,越想抓牢的,越是离开我们最快。福州人,怀安人品的是茶,是生活,是人生的掂量,读得是整个世界。在怀安书院傍晚的微光里,看上去像一个梦。人生啊,看清看淡多少,痛苦就会远离我们多少。我自己的一些烦恼事,在抒写怀安书院时候猛地想明白了。我看见两个孩子,站在凤山书院遥望大路,一遍遍遥望,我猜想着孩子们的真实感受。他们是怀安人,还是另外地方来的游客的孩子?他们是激励自己,还是别有雄心?孩子轻轻地问:“那是什么?庙吗?”一个老者微笑着说:“是书院!”两个孩子沿着书院奔跑起来。
怀安书院在喧嚣中睡去了,读书的人啊,人也在疲惫中成熟了,成为自信从容、旁若无人的精神巨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逝去的方向,文化和精神的痕迹是清晰的,隐藏在怀安书院充满传奇的脉道上,也掩藏在美丽的人生里。
怀安书院啊,威严中透着温情,魅力无穷。
今天,怀安书院又有新故事了,其实,我们面临重重困扰而不绝望,正因为我们在怀安书院找到了世界和谐的人文精神。怀安人要重新出发了。我回想所有落在怀安书院上的阳光。这种罕见的纯粹性,才使这一文物有某种无从想象的丰富和华贵。这山上的书院让人想到了一种奇迹。看不到借鉴,也看不到模仿。我好好端详着怀安凤山书院,让人能永远不忘记。人不要把高尚隐藏,生命需要自然的芬芳。山与书院活脱脱有了生命,会终生难忘。
书院是一束光,照亮了人心。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曾经闯入我的梦乡。远方的人啊,愿你在万水千山之外都能听到怀安书院清越的心音。日、月、星、辰,在它的名字里,展示着各自的光芒,共同照亮一个民族复兴的征程。怀安书院是芬芳的,闪光的,让我们尽情呼吸着,抬头仰望。我芬芳的心情与之辉映。(关仁山)
关仁山,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书画院副院长。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中宣部第十一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及香港《亚洲周刊》华人小说比赛冠军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