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改、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的内核,其实和卡牌游戏是一致的,爽感恰恰来源于跨次元集邮。
这个周末《哥斯拉大战金刚》首映三天票房累积4.58亿,对于一部没有知名演员的纯怪兽动作片来说,这应该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在观看过程中,死忠粉的观众能看到导演Adam Wingard是尊重哥斯拉和金刚两个怪物宇宙的,影片中小栗旬驾驶的白骨化“基多拉”就是始于1966年的始祖级怪兽,而电影开篇一闪而过的大量金刚手稿图即是金刚电影的传承脉络。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爆米花电影,也难逃被议论。一些很old school的专业电影观众评价说,怪兽电影为了钱居然可以丧权辱节搞跨宇宙集邮,好莱坞还“招安”了cult片导演来赋予爆米花烂片一种更有“新意”的Cliché(陈词滥调)。
哥斯拉与金刚谁赢谁输不重要,打得精彩就够了
Emmmm,怎么说呢,这就像是班里面的差生兴高采烈掏钱集资准备周末包夜冲段,这时班里的好同学却高调走进来说我们奥数课才不需要你们这些菜鸡。
同学,大家除了在同班其实根本就不是一群人,彼此都视对方为菜鸡好吗?不同种的菜鸡之间就不要自作多情了吧。
按照好学生的说法,相声里关公大战秦琼是不是一种Cliché?
也许是,也许不是。
如果传统电影观众坚持关公不能战秦琼,那么请问王者荣耀小乔为什么可以打虞姬,黑贞德加入卡池FGO可以冲到IOS排行榜首位?我相信这种有收集癖的用户现实世界里到处都有。
某些电影尤其是漫改、游戏改编而来具有二次元基因的电影,乃至怪兽电影的内核其实和卡牌游戏是一致的。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爽感恰恰来源于跨次元集邮,而这样的观众换算成魔兽争霸、王者荣耀每天充钱的用户,其实并不在少数。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是“关公战秦琼”式对战的经典之一
在《哥斯拉大战金刚》之前,我很喜欢的烂片里有一部叫做《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为什么不行呢?如果观众就是从小玩万智牌,很好奇如果异形遇到了另一种外星怪兽铁血战士会发生什么,那就让他们开打,让渺小的人类像乒乓球观众一样左右甩动头颅好了。
然而现在的异形已经越来越有文化,让班里的差生们自惭形秽地不敢和他一起玩了。即使是为了票房,好莱坞也迟早会把怪兽们搞在一起。
为什么电影一旦票房成功就会挖空心思拍续集?
首先是出于节省宣传预算和保持优势地位的需要,对于传统观众来说已经建立口碑的电影IP是安全的,再搭配上部分新的明星作为号召,电影商就可以累计收割大量用户。
在漫威宇宙试验成功之后,好莱坞再把这种市场策略推到极致,利用漫画粉互相侵染的特质,建立漫威英雄宇宙,再用老明星拖拽培养新演员的策略造星。而这种被漫威塑造出的明星深知对方能力之恐怖,轻易不敢离开阵营。
“复仇者联盟”可谓是漫威将IP系列电影发展到极致的体现
我们取疫情前的正常年份举例,2018年票房最高的十部影片:
1.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49亿美元
2. 《黑豹》13.48亿美元
3. 《侏罗纪世界2》13.06亿美元
4. 《超人总动员2》12.43亿美元
5. 《海王》11.32亿美元
6. 《毒液》8.54亿美元
7. 《波西米亚狂想曲》8.52亿美元
8. 《碟中谍6:全面瓦解》7.87亿美元
9. 《死侍2》7.86亿美元
10.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6.52亿美元
这里面只有一部《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纯原创,其余基本是漫威、DC、哈利波特宇宙,或者是续集新编。
有追求的观众当然会Diss不思进取,电影的想象力并不仅仅止步于复制自身。
但是如果你把集换式卡牌思路乃至互动游戏式思路放进电影里来呢?
游戏粉批评《侍神令》电影最难看的一点,不在于屈楚萧演技或者陈坤周迅的出场比例,而是在于导演主创根本不明白卡牌游戏的精妙之处,拿了一堆R卡就想诈骗我的电影票钱。郭敬明的《晴雅集》在“搞基”这个原点上是接近成功的,但是它展示的卡牌对游戏粉名不见经传毫无响应情绪。
《侍神令》里大多是R级妖怪的戏份,游戏玩家喜爱的SSR级妖怪反倒出现极少
最近B站在版权节目里加入了猜剧情分支的环节,把原本单向叙述的影视作品增进到了剧情树的概念,而在美国的一些手游里,手机甚至已经成为体感延伸的附件,人物会根据手机重力位置去完成动作。这些尝试在目前来讲还没有影响到整个影视产制链条,但是他们很可能会改变未来。
这么一讲,你还会觉得怪兽跨次元电影很浅薄吗?
颤抖吧凡人们,游戏宅终将改变世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