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析:浅谈古代“冠”的种类、制式及使用者的等级

历史解析:浅谈古代“冠”的种类、制式及使用者的等级

首页动作格斗皇家冠冕更新时间:2024-04-26
引言:

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衣冠服装就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曾说:“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难晓也。”说明当时人们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御寒,而是代表了一定地位和身份的;那么头上的冠自然也不只是为了戴在头上御寒,它也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一、皇家冠冕

一说到男子头上的饰品,我们现在立马就想到帽子,可是古代人最先想到的是冠。先秦时期的礼制明确表示了,男子在20岁时举行加冠的仪式,这叫做“冠礼”,表示这男子已经进入成年了。

冠礼

今天我们所说的“年方弱冠”就是这么来的。

“冠,弁冕之总名也。”――《说文》

当然了,这冠也不是谁想加就加的,在古代能举行加冠仪式的只有士人,庶人到了20岁时不能加冠只能戴巾。从这里大家都能看出来“冠”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汉朝后期和魏晋时期,冠更加成为了官吏的专用物品。就像皇帝的头上戴的冠,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不同的是皇帝头上的冠,叫做“冕”。可是我们大家都有个误区,认为只有皇帝头上的冠才能叫做“冕”,其实不然一些较高官员的冠也可以称作“冕”,于是“冠冕”就成了地位较高的官员的代名词了。

“祭服曰冕,冕犹俛也,俛,平直貌也,亦言文也。玄上莚下,前后垂珠,有文饰也。”——《释名》

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冕”虽说代表着所戴者的地位,但是“冕”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戴的。冕应该只能出现在祭祀或者一些重要节日典礼上。

冕的形式在各代大致相同,但在细节上也有一些小小的改动,我们就以西晋时期皇帝的冕为例看看冕的基本构造。

《古帝王图》中的晋武帝

冕的主要构件是冕莚和冕旒,冕莚就是冕板,宽七尺,长一尺二寸,前圆后方,加于通天冠上,在冕莚的前后还有下垂的冕旒,前后各有十二旒,以珊瑚珠制作而成,我们找到了唐代阎立本所画的《古帝王图》中的晋武帝画像看到,西晋时期的冕形象很符合前面描述的构造。

冕旒

东汉时期的冕旒使用的是真白玉珠,三国时期魏明帝改用珊瑚珠,西晋沿用魏制,而东晋时期缺乏珠玉,用翡翠珊瑚杂珠制作冕旒,东晋时期成帝改用白璇玉。南朝时期把冕称为“太平冠”。皇帝的冕有十二旒,太子的冕有九旒,三公为八旒,剩下的诸位大臣基本都是六旒。历史上这冕制唯一不一样的人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莚,他在继承皇位后没多久就传位给儿子宇文衍,自己封自己了一个“天元皇帝”,他戴的冕上冕旒全部加到二十四个,其他车服章旗等用具全部改加成正常皇帝规制的两倍,不过在他死后这种奇葩的规制也就废除了。

前面讲的是皇帝在祭祀或者节日庆典时的冠冕,那在朝会时皇帝戴的又是那种冠冕呢?

影视剧中曹操所戴的冠

皇帝在朝会时戴的冕名为“通天冠”,我认为这可能是古人认为“天子”是天的代言人,能通天,所以才把天子的冕称为“通天冠”。

“通天冠,本秦制。高九寸,正竖,顶少斜却,乃直下,铁为卷梁,前有展莚,冠前加金博山述,乘舆所常服也。”——《晋书·舆服志》

“通天冠金博山蝉为之,谓之金颜。”——《释问》

金博山

通天冠是皇帝专用冠冕,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冠冕前加有金博山,这金博山是指冠冕前山形的装饰物,寓意皇帝遇是当稳如泰山,《释问》中的金博山蝉,中的蝉代表这皇帝的品格高尚,从史料中分析得出,古人十分重视寓意,不管是皇帝所戴之冕的称呼,还是造型都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齐宣王画像

但是“通天冠”目前只有记载,还没有发现类似《古帝王图》那样比较典型的图画。

《女史箴图》

有人认为齐宣王的画像中所戴冠冕前部高耸,而且向前稍微倾斜的冠说是“通天冠”;还有一说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汉元帝所戴的是“通天冠”,但是我们从图片里能看出,这两种“通天冠”相差也太远了,看来要想知道真正的“通天冠”到底是什么样的,只能依靠将来的考古发掘了。

“十四年正月朔旦,帝临轩,冠太子于太极殿。旧制太子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至是诏加金博山。”——《南史》

金博山虽然是“通天冠”的标志,但却不止出现在皇帝的冠冕之上。南朝梁武帝的太子萧统在举行加冠礼的时候,被特别下召在太子的远游冠(远游冠一般是诸侯王佩戴的冠)上加金博山。

我想或许是我们后人对“金博山”理解错误了,实际上“金博山”的实际使用范围要比历史文献上记载的要更广泛一些。

一、官员之冠

冠既然代表所戴者的地位,那么一般的官员也一定有与之地位相匹配的冠饰,那我们就来看看不同官员所佩戴的冠饰到底有何不同。

(1)进贤冠

进贤冠

“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后汉书·舆服志下》

从史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进贤冠”是文职官员的专用冠饰。这进贤冠的大致结构就是前高后低,按照冠上的“梁”来划分等级。这梁可能就和现代臂章上的“杠”一样,用来划分等级,看来古人当时还是很有智慧的。

“进贤冠”这个名字起的也很形象,一梁进贤冠的使用者是朝中低级官员;二梁进贤冠的使用者是大夫、尚书、刺史、关内侯、博士等;三梁进贤冠的使用者是三公还有乡、亭侯以上有封爵位的官员或贵族;五梁进贤冠是皇帝专用的冠饰之一。在翻阅史料时无论如何我都找不到“四梁进贤冠”,我认为这可能和古人对寓意的重视所以才没有“四梁进贤冠”。因为“四”和“死”同音,古人可能认为“四”不吉利,所以才没有“四梁进贤冠”。

“进贤冠者,文官朝参、三老五更之服也。”——《新唐书·车服志》

《燕居行乐图》

甘肃五胡十六国时期壁画《燕居行乐图》中官吏戴的进贤冠的样子十分清晰,所以在文官使用的进贤冠的形制上任何史书上都没有争议。

(2)高山冠

“高山冠,一曰侧注。制如通天,不邪却,直竖,无山述展筩,中外官、谒者、仆射所服。太傅胡广说曰:高山冠,盖齐王冠也。 秦 灭 齐 ,以其君冠赐近臣谒者服之。”——《后汉书·舆服志下》

高山冠

我们看到了这高山冠的制式应该和通天冠差不多,但是没有加金博山,也没有展旒。这份史料既然来自《后汉书》那么就是东汉时期高山冠的制式,而使用“高山冠”的中外官、谒者、仆射就是一些传达消息跑腿的,也就类似于唐朝掌管的通传的人。至于为何要这些跑腿、传消息的人戴“高山冠”,我认为应该是为了在这些人传达消息的时候有利于被人看到,知道有新消息传达过来了。

这高山冠之所以没有那些金博山和展旒,和使用者的地位有着直接关系,一个传达消息的小吏所戴之冠需要修饰吗?要的只是实用。

(3)武冠

“鶡冠,武士服之,象其勇也。”—— 《古禽经》

“(武冠)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后汉书·舆服志下》

武冠

武冠这名字这么直接也就不用解释了,武冠就是武官所配的冠了,一般宫廷侍卫使用较多,而这武冠的修饰是使用的尾羽装饰,而这种鸟类领地意识极强,而且十分好斗,看来古人很在意这个寓意用特性来代表武官精神。

“侍中、常侍则加金莚,附蝉为文,插以貂毛,黄金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晋书·舆服志》

貂皮武冠

还有另外一种武冠,使用貂皮制所而成,使用者大多是皇帝的近侍。汉代人以为武冠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留下的冠戴制式,北方天气寒冷,胡人大多用貂皮护额,后人仿照胡人的貂皮护额形成了这种武冠。秦国灭赵后,将这种冠赐给了侍臣,汉朝以后依旧沿用这种配置,有时候把这种“武冠”也称为“貂蝉”。

(4)法冠

“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 铁柱卷, 侍御史、 廷尉正监平也。执法者服之侍御史、 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

獬豸

这是侍御史和廷尉正、监、平等执法官员的冠饰。传说东北荒原中有一种叫做“獬豸”的动物,头上长着一个角,能分辨出是非曲直,看到有人争论,就用它的角去碰那个无理的人,所以这“法冠”才以它的形象构造,作为执法者的专用冠饰。其实看到这我们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这古代特殊官职的冠饰都代表着与之职能相对应的寓意。这法冠最后的两角虽说和“獬豸”的形象不太贴近,但我们如果把它理解为两只“獬豸”一同执法,这样会使得执法更加公平公正。而两角相对一角而言也更加美观。

(5)樊哙冠

樊哙和刘邦

樊哙冠是皇宫宫殿侍卫专用的冠,高七寸,宽九寸,前后都是四寸,形制类似于平冕。这个冠命名为樊哙冠,和樊哙一定有很大的关系,樊哙最火的就是在鸿门宴上救出刘邦了,所以配戴樊哙冠的人作为守卫宫殿大门也是极为合适的。

冠礼

从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古代冠冕中可以发现,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员他们都有自己特定的“冠饰”和“形制”,而且这些东西都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中华文化自产生以来,就被人称为“礼仪之邦”,单从冠冕配置上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古人极为细致的按照不同官职创造出不同的冠饰,看来古人们对礼制真的是极其的重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