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孩因不想去培训班被母亲猛踹”——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3岁男孩因不想去培训班被母亲猛踹”——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首页动作格斗猛踢英雄更新时间:2024-06-03

一位妈妈,因为3岁多的孩子去培训班的态度不积极,竟粗暴动手,直接猛踹孩子,导致孩子下体破裂出血入院。

这个事件出处在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

节目中介绍,年仅三岁的小孩,被早教班、英语课、美术课、平衡木和钢琴课围绕。

三岁的小孩应该学的是启蒙、生活常识、行为礼貌,剩余就是任其快乐玩耍,健康成长。

而不是在这个年纪就被这种教育压得喘不了气。

这样的教育,对孩子其实是摧残,而不是培养。

这是一种暴力沟通,而这种沟通方式会给孩子和家长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但很多家长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在对孩子使用暴力。

那如何意识并改正这种方式呢?

一、父母对孩子的5种常见暴力模式

以下这几种是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的常见模式,意识到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暴力沟通,是做出改变的第一步。

1. 操纵

有时父母会说:“你这么不听话,爸妈的心都伤透了。” 这时父母是把自己置于劣势的,让孩子觉得:是我的行为导致了父母难过,我应该对所有事情负责。

通过情感上操纵,父母回避掉了自己的责任,也在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生活。


2. 进行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可怕的生物,可能在每个人的童年中都出现过:“你看看那谁家孩子,你怎么就不行!”

暴力沟通不只是打骂,还有可能是让孩子一直身处于比较之下的自卑中。

3. 强制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便是强者。家长们会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我是你爸/妈,我的职责就是管教你。

父母常常希望树立一个威严的形象,有些家长甚至以“孩子很怕我,我一瞪眼ta就不敢说话了”为荣,因此在言语中总是盛气凌人,把请求以命令的语气发出:“回你自己屋去!现在!”


4. 身体暴力

因为孩子不听话,父母照着孩子身上就是一巴掌,家长会解释:“我也不想打你的,但你做得太过分了!” 就像前文中的这位妈妈一样,解释自己是因为在情急之下,没忍住,才打孩子两下。这一切都是暴力的原因,但不能成为理由。


5. 冷暴力

例如,工作累了一天,回家根本不想再理睬孩子;生孩子气的时候,不想搭理孩子,;当孩子道歉的时候,故意拒绝或冷漠对待。

这些或有意或无意的忽视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在乎自己,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

二、这些暴力沟通,都是没有效果的

当父母用暴力进行沟通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而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父母可能会因为自己粗暴的态度而产生愧疚,觉得自己不是合格的家长。

父母们也许常说:“打在你身上,痛在我心里”、“妈妈每次训完你之后都很后悔的”这种话。

但是,没有经过反思的愧疚往往会重蹈覆辙,这些父母还是会习惯性地使用暴力沟通。

最后孩子也许会因恐惧而显得乖巧,接受批评,但它不能让孩子真正的成长、认同并爱父母。

为人父母,之于孩子最重要的意义和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孩子心底里那个放松、温暖,最值得依靠,最能给他们提供支持的港湾。

小的时候,这个港湾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抚慰,让他们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探索这个世界。

长大以后,孩子面对了人生的坎坷、挑战和艰辛,这个港湾可以给他们修复,让他们平静。

极端的暴力教育,没有办法帮助孩子获得真正的自主感,健康的自尊和足够的能力感。这些都是帮助孩子能积极学习的能力。

想要孩子学习积极,家长最应该做的,还是顺应孩子的普遍发展特点,结合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征和爱好,在观察中去用心引导。

希望家长始终记得,要有技巧地鼓励孩子去坚持,而不是强逼,甚至采用暴力。

结语

成长和学习是一生的事,家长在做决定,引导的过程中,应该经常提醒自己,把眼光放长。想想,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什么。人生说到底还是孩子自己的,家长需要合适引导,但也不要投射太多,更不能把孩子当成发泄情绪的工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