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小说是成人的反叛空间,还是“精英化”的漫画作品?

图像小说是成人的反叛空间,还是“精英化”的漫画作品?

首页动作格斗漫威英雄上帝之战安卓版更新时间:2024-06-10

艾薇·哈蒙德在某个未来伦敦的冷寂夜晚游荡街头,撞上心怀不轨的秘密警察,被一个披着斗篷、头顶高帽,戴着盖伊·福克斯假面的男子救下。她未曾想到的是,自己就这样卷入了一场反抗行动之中。从震撼整座城市的爆炸轰鸣声开始,追求自由的民众暴动正悄悄酝酿,盖伊·福克斯假面成为了每个反抗者梦寐以求的面容。

《V字仇*队》描绘的是一个关于自由社会的故事。“这是我们拥有的最后一寸领土,在那小小的一寸里,我们是自由的。那一寸,虽然微小、脆弱,却比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值得拥有,”书中的反抗者这样写道。政治阴谋、媒体宣传和极权统治等等深刻论题完全建立在简洁鲜明的图画上,颠覆了不少人对图像阅读的认知和想象。

虽然图像小说

(graphic novel)

在大多数国人眼中不甚熟悉,但其中的一些作品早已耳熟能详,比如后被改编成电影的《V字仇*队》。欧美国家的大型书店中,图像小说往往能够占有单独的区域。这个概念并不特别明确的词汇通常用来暗示此类图文作品比西方传统幽默讽刺或者低幼的漫画严肃且偏重文学性,目标是给普通成人读者阅读,隐含着内容更复杂、更有企图心的意涵。

成长的漫画和成年人的反叛

漫画家杰夫·史密斯说:“‘图像小说’实际上也无非是漫画。但是两者又存在不同,‘图像小说’表明它应该是具有完整的开端、发展和结局的小说。”这句话充分揭示了图像小说的重要特征,即图像小说拥有着一种反叛传统西式漫画幽默轻松内容和连载特性的严肃本质。

图像小说一词最早现于美国,并在图像阅读大规模发展的上世纪70年代逐步流传开来。从推广一种“新文化”的角度上,这个新词的创造可谓是意义重大——美国漫画历史极为漫长,报刊出版频繁,普及程度极高,使得早期对漫画的偏见长期支配主流文化。早期的漫画

(comics)

一词原意即为幽默内容的图画,主要指报刊上登载的偏向孩童趣味的连环画,甚至有一段时间,漫画被直接称为“搞笑”

(funnies)

。虽然随着漫画产业的发展,逐渐有一些作者开始发展严肃漫画,但漫画依旧主要被认为是儿童或者青少年读物,严肃的作品中或多或少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卡通化、幽默化特性,且缺乏剧情的完整性。

图像小说的兴起与美国漫画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地下漫画潮流密不可分。彼时美国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陋现象和政府美妙动听的宣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影视、正统漫画一派歌舞升平,故事的结局完全老一套的皆大欢喜。青年们开始发现 “美国梦”的虚伪,希求从文艺创作上进行反叛。呼啸整个社会的嬉皮士风潮造成了成千上万册自主发行的地下漫画内容上的成人化和政治性:反战、公民权利、社会主义、女权、迷幻药和毫无顾忌的性元素。许多地下漫画由于出版不稳定,时间跨度往往很大,有时候甚至长达一年,不适合连载而选择了单期完结,这也给后来大众默认的图像小说的单行本形式创造了雏形。

1968年,地下漫画家罗伯特·克拉姆出版了第一本独立漫画《精力漫画》。这本薄薄的漫画因为其讽刺而疯狂的颠覆性的内容而迅速知名。

《精力漫画》第一期

地下漫画的风潮甚至影响到了主流漫画领域。1974 年,漫威公司开设新刊 《地下漫画》

(Comix Book)

并接受投稿。不少优秀的地下漫画家,如崔纳·罗宾斯

(Trina Robbins)

,S·克雷·威尔森

(S. Clay Wilson)

和《鼠族》作者阿特·斯皮格曼

(Art Spiegelman)

等都供过稿。

随着嬉皮士狂热的结束,地下漫画也逐渐衰落,斯皮格曼说:“风风火火的运动已经退化成一种生活方式。地下漫画成了只与性、吸毒者、廉价的快乐相关的陈词滥调。”但这种单册出版,故事相对完整的成人性作品显然给了图像小说不少启示。

自此之后,图像小说的普及愈发明显。成年人的梦从漫画这一传统的青少年阵营中拔地而起。70年代后期,不少著名漫画纷纷以“图像小说”自居且独立出版,其中,《与上帝的契约》使“图像小说”的概念广为流传,作者威尔·艾斯纳

(Will Eisner)

因此被誉为“图像小说之父”。与此同时,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图像小说作品和成人化漫画杂志也在不断发展,和美国的图像小说作品相互影响。其中,法国另类科幻漫画杂志《金属狂啸》出版并引进美国就是一个绝佳案例。图像小说的作者们尽情描绘着政治、*、犯罪、爱情、背叛、中年危机……并试图在更宽泛的题材选择中创作出更有深度的内容。

严肃内容的图像化回归

这是一个图像无孔不入的时代。电视、电影、网络上的图片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整个文化领域也在逐渐向视觉化转型。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对近代“读图”逐步侵吞“读书”领地的状况进行了评价。他认为,在抽象、间接的文字文本与直观、形象的影像之间,追求感官刺激的现代人自然会选择后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图像小说这一名词的出现十分耐人寻味,因为它在十分富有视觉刺激的通俗艺术表现形式——漫画中,强调了完整,严肃内容的回归。一方面,这表达了不少艺术家开始利用漫画这一流行艺术形式表达深邃内涵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表达了漫画试图通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严肃性”转型而达到自我突破所做出的努力。

其实,通俗图像作品的严肃文化的风潮不仅出现在欧美,也出现在了亚洲。“日本的图像小说”剧画发源于50年代,是由辰巳嘉裕等人提出的一种漫画流派,有别于当时盛行的卡通画风,追求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和叙事的严肃性。

二战之后早期的日本非常贫困,电视等媒体并不普及,便宜的漫画成为了青少年主要的消遣之一,这使得漫画蓬勃发展并迅速成熟。同时,重建和快速发展时期价值体系的混乱以及60-70年代民权运动导致一些漫画作者开始选择更加现实、深刻的主题并创立“剧画”流派。

尽管现在剧画不再是一个特殊分类,早已被漫画体系所容纳,但其对日本漫画的题材成熟度和画风写实化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促成了不少涉及严肃历史纪录/人物传记/政治观念传播的作品出现。手冢治虫的漫画《三个阿道夫》

(原名:アドルフに告ぐ,直译为《昭告阿道夫》)

就通过希特勒相关的故事以广阔视角反思二战中的种种问题,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台译本《三个阿道夫》

文化艺术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而作为波普文化的漫画能够在现代流行开来可谓是一种必然:视觉文化的易读性和美感对普罗大众来说具有天然亲和力,通过将高雅的艺术变得平易近人而促成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的形成,对文化的整体发展大有裨益。但视觉文化对感官刺激的强调又昭示着它是一种具有强烈商业诉求的文化形态,因此极容易呈现出浅薄、媚俗乃至反智的一面。比如早期的美国漫画基本就以展现力量强大的超级英雄战胜恶人为主,人物形象单薄肤浅,几乎没有复杂的感情冲突,对暴力过分强调。

因此,图像小说和剧画可谓是普遍水平过于肤浅的“通俗化大众图文作品”中严肃内容的再度探索,明确了大众图文作品主题的多样性,丰富了其价值取向,客观上带来公共图像阅读的更多可能。

正如《绿灯侠》第76期里,画家尼尔·亚当斯

(Neal Adams)

冷峻的写实风格下,一位黑人长者对绿灯侠说:“我知道许多关于你的事迹。你为蓝皮肤的人工作……你帮助橙色皮肤的人……你为紫皮肤的人做了许多事!只有一种肤色你从来不曾关心——黑人!”

《绿灯侠》

这一幕成为美国漫画史上最经典的画面之一:承载着“无所不能”的梦想的超级英雄首次对社会政治问题展现出了自己的软弱与无力。自此之后,宗教冲突、女权主义、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等话题都开始在大众漫画中反复出现,被加以讨论。从青少年幻梦和幽默小品中成长起来的漫画,通过“图像小说”彰显了其成熟锋利的部分:一面反射和反思现实的镜子。

反思:分裂“漫画”的一种精英化营销手段?

热爱《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粉丝往往会苦恼,该怎么跟别人解释自己为之疯狂的漫画并不像《喜羊羊与灰太狼》一般幼稚呢?

人们认为漫画通常是低龄和肤浅的。而“图像小说”这一名词被不少人认为是造成漫画污名化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自从“图像小说”这一术语诞生以来,一直充满争议。在当代,图像小说绝非一个专业的学术名词,和漫画之间也不存在特别明确的分野。举例而言,日本漫画到底是否能算作图像小说,迄今为止学界依旧没有定论。在美国,还有不少日本漫画被冠以图像小说之名出版和推销。

图像小说的形式上没有与漫画产生巨大区别,题材上和表达手法上的界限又比较主观,显得模糊不清。尽管有人提出依靠图文的比例多寡和“文学性”来区分图像小说与漫画,但其比例相当难以拿捏。这种定义似乎只是将内容成熟的作品“分裂”出漫画种类,强行制造区隔,客观上带着对漫画艺术的污蔑和鄙夷。作家丹尼尔·雷伯恩认为,图像小说一词只是华而不实的漂亮话,好比称一个清洁工为“环保工程师”;其次,“图像小说”这个说法实际上代表着它愧于承认自己的特性,即“这是漫画书”。

不仅如此,图文小说定义用词上的缺陷性也引起了不少反思和讨论。从内容上来看,图像小说中的小说

(novel)

一词含有虚构的意思,但非虚构类作品又是当代图像小说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如传记/回忆录,历史,图像书

(graphic essay,即用图画形式说明抽象道理,或者科学、社会现象)

、纪实漫画/新闻漫画

(即用图画记录新闻事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Joe Sacco关于波黑战争、巴以问题的漫画)

等等。况且,图像小说这一名词以“图像”形容“小说”,常常让初次接触者误以为作品会以文字为主,因此产生了不少误会。

此外,尽管没有人能否认最初图像小说的出现让相对冷门的作者与题材有了接触小众读者、开拓新市场的机会,但到了图像小说成熟发展的今天,这一名词存在着由于商业利益而被广泛滥用的情况——不再指向严肃性内容,而是沦为了不少出版商营销的常见噱头。

创作过影响力极大的图像小说《V字仇*队》的知名漫画家艾伦·摩尔曾表示,图像小说不过是一个营销术语,其实“漫画”这一术语已经足够好了,“图像小说”只是意味着“昂贵的漫画”,是商家炒作和提高价格的一种手段。DC漫画或者漫威漫画的出版商为了“博眼球”,不管作品有多糟糕,仍然会贴上“图像小说”的标签。比如,《女绿巨人》这部一共六期的传统英雄漫画合订本封面上,就赫然打着“图像小说”名号。这种狡猾的商业手段既达到了用新鲜概念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又为提高定价找到了借口。

《V字仇*队》

比起平民化的漫画来说,标为“图像小说”的作品往往有着更加精美的装帧和更加高昂的价格,可以说是一种“高级而奢侈”的漫画作品。“图像小说”标签有时可以吸引来那些本来对漫画没什么兴趣的读者。这一切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一种针对中产及以上阶级的精英化营销手段,显现出了对部分经济状况不够优越的平民读者的排斥。

不过与此同时,图像小说的高质量印刷确实又让作品更加艺术化,且让画家们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在作品中运用油画、水彩和抽象画变成了可能,一些出版社还专门使用相片级质量的纸张来印刷作品,使其更加具备美感和收藏性。图像小说如何在艺术品和通俗文化的暧昧间隙中生存发展,依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阿莫

编辑:徐悦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