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制作最开始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惠山泥人和天津的泥人张、大吴泥塑被同称为中国"三大泥塑"。惠山泥人做工精致,造型优美,注重对人物性格和表情的塑造,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
无锡的当地人对于惠山这个风水宝地有着特殊的情愫,俗语道:惠山古迹多、寺庙多、祠堂多、香客多、游人多,烂泥嬷嬷多。这里的烂泥嬷嬷指的就是惠山的泥人。惠山泥人制作的材料就是惠山当地的黑泥,从前一到农闲的时刻,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做泥人,自古就有"家家善塑,户户会彩"。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会在集市上拖个盘子,叫卖着自家做的泥人。
到了清朝时期,惠山已经出现了规模比较大的泥人作坊,大师王春林的泥人作品——五盘泥孩儿进献到了皇宫,乾隆皇帝啧啧称赞,也推动了当时惠山泥人的发展和繁荣。到了统治和光绪年间,惠山泥人的主题主要偏向于戏剧题材,惠山泥人的发展也进入了鼎盛时期。光绪年间,惠山泥人在慈禧的六十大寿上大放异彩,这个名为《蟠桃会》的作品让考佛爷喜笑颜开,从那时候开始,惠山泥人就成为了贡品。
明清泥人发展
因为泥人的制作成本低,是百姓们非常欢迎地艺术创作方式。惠山泥人地创作,和民间审美和民间习俗息息相关,而且创作题材也是和风俗礼仪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惠山开始出现"泥春牛",泥春牛的寓意就是迎接春天地到来,因为耕牛是春耕的代表。随着泥春牛的流行,样貌喜气的大阿福开始出现并且受到民间的喜爱。惠山泥人在这两件典型的作品上茁长成长起来,并且在清朝时期发扬光大。
在张岱的《陶庵梦忆》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明末的时候,惠山泥人已经因为其市场巨大广受欢迎,许多游客都会专程来到惠山购买泥人作为装饰品。后来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来到无锡惠山,看到了泥人大师王春林的作品,引起他浓厚的兴趣。乾隆不仅仅是一名帝王,还是一位在艺术上颇有天赋的设计大师,他对当时的景泰蓝、瓷器等传统工艺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仅仅是这一次偶然的邂逅,乾隆对泥人的创作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让王春林做了许多可爱的泥娃娃,并且将这些泥娃娃用金箔装饰好,全部带进了皇宫之中,赠送给了各宫的嫔妃们。据说这些可爱的泥娃娃后来一直被收藏在颐和园之中,后来被八国联军抢走。
清朝惠山泥人最为发达的时期,大街小巷之间有泥人作坊四十多家,还有数不清的泥塑大师。每到了秋季就是苏北农民采购泥人的旺季,这些农民们会用家中多出来的农产品来惠山换购泥人,一时间几百只船只蜂拥而至。泥人刚开始只是给孩子们做的玩具,后来清朝戏剧发展,渐渐出现了艺术特色比较浓郁的"手捏戏文",许多商户会将制作精细的惠山泥人当做礼品赠送。
民国时期泥人的发展
惠山泥人能在新时期延续发展,因为当时百姓们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情绪亢奋,抵制国外进口的玩物,推崇中国民间艺术。在这个时期,惠山的泥人彩塑大师和天津的粉塑艺术家有了跨越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带动了两地泥人的创新。而这个时期,因为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泥人的主题大多反映现实社会,比如泥人艺术品《丑官》就是讽刺当时的北洋军阀鱼肉相邻的丑态。
(民国时期惠山街市)
相比于当时诸多手工艺产业的萧条,惠山四十多家泥人店铺生意依旧比较火爆,1919年五四运动后,惠山的泥人销量售总产值多达十万银元。在此期间,工匠们也开始从国内外的手工艺作品之中寻找灵感,对惠山泥人进行改良。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惠山泥人之所以是空心的,便是1922年的时候,工匠们从日本的泥塑之中得到了灵感,为了让泥人看起来更为轻便和立体,将泥人的中间进行掏空。1935年,当时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的美术学生李文华,创造性地将石膏像的制作手法介绍给惠山的泥人制作大师,并且让惠山泥人可以大批量地生产,让惠山泥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无锡沦陷,惠山泥人的传承和发展一度进入了低谷期。人们生存已经成了问题,原本从事这个行业的艺术家们,十有八九都改了行,只有少数一部分在零星创作。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陈果夫曾经想要重新振兴惠山泥人产业,在惠山当地创办了"中国塑像公司",想要吸引曾经在这个行业大放异彩的手工艺匠人们重拾这一行业。但是因为当时的局势不稳,这个公司开业不过一年就宣告*。戏曲家周贻白在建国前来到无锡惠山,看到无锡惠山的泥相大多都是石膏所制,几乎很难找到手捏泥塑,而主题内容也是崇洋媚外,这位戏曲家十分痛心,写下了诗句"竞把新型仿外洋"。
惠山泥人的萧条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江苏省文化局成立了"惠山泥人辅导工作组"和相关研究所。文化局号召老艺人重新回归创作,并且招募有美术天赋的年轻人学习创作,将这门民间工艺发扬光大。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惠山的泥人制作工坊已经发展到了两百多家,从事创作的工作人员有700多名。除了反应新中国人民生活的新式泥人,曾经广受百姓们喜爱的大阿福等作品依旧在生产,今天,惠山泥人全国知名,在中国民间艺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结语
郭沫若先生曾经称赞惠山泥人是"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惠山泥人拥有独特的东方美,它们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增添着时代赋予的美学特征,将民间艺术家淳朴的艺术感悟完美地表达出来。
虽然在近代史上,惠山泥人曾经面临着巨大的挫折和挑战,但是在新中国政府和匠人的保护之下,这一项技艺得到了恢复和传承,并且流传至今,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惠山泥人以朴素之美吸引着中外收藏家,它的发展得益于无锡惠山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也是惠州人民智慧的结晶。
参考资料
徐华铛——《中国彩塑泥人》,中国林业出版社
张道一——《惠山泥人,惠山忆旧,古城·泥人·艺师》
尹慧青——《惠山泥人艺术的文化传播与审美特点》
吴若峰——《阿福故乡的神塑绝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