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我们的公众舆论老是有这么一种现象,喜欢把一个人捧上天,然后再把一个人毁灭掉,有时候把人拱上神坛的人,就是破坏神坛的那帮人。工商界有这样的现象,文艺界有这样的现象,社会界还有这样的现象。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值得大家一起来反思,为什么我们的风向会变成这样?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舆论越来越要求道德意义上的完人。我们对成名的企业家,对现象级的公众人物,对任何靠注意力经济声明鹊起的人越来越苛刻了,非常多的人喜欢拿着道德放大镜看他们的一切。当然,公众人物理应受到更多的约束,也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能轻易发表无脑的评论,这是对的。只是这里面也有一个矛盾,因为你会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才华横溢的人,都往往是极具个性的人,甚至是偏执的人。
大家都知道英特尔的格罗夫有句很知名的话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苹果早期的那个震撼广告Think different 很多人都看过吧,可以说激励了整整一代人,Think different里面提到的那些大牛谁不是桀骜不驯之徒,谁不是做过惊人之举的家伙?关键的问题来了,你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的私生活,按照我们现在不少人的道德标准,几乎可以说不堪入目吗?包括乔布斯自己,很多人看过他的传记吧,
但是这些私生活上的瑕疵影响他对世界的成就。
再来看看这张照片,
这张合影不夸张的说是人类历史上智商含量最高,对过去两个世纪的人类科技发生了决定性影响的一张合影。这张合影发生在1927年,当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上,在里面的27个人中有17个获得了诺贝尔奖,坐在C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但是我又要说个但是了,如果大家拿道德放大镜看的话,首当其冲爱因斯坦就是个极品渣男,再看看后面的薛定谔大神,抱歉,他就是渣男中的战斗机。当然我没有说这两位在男女关系问题上就是好的,值得提倡的,没有这个意思,但是我想说的是人类历史上这么了不起的人物,也是经不起道德放大镜的拷问的。就像我们的杨振宁老先生,怕是世界物理的活化石了吧,他的个人成就或许可以进入物理前20了吧,但是他在国内曾经所受到的争议,从当年的爱国问题,私生活问题,经历过多少诽谤甚至是羞辱,这些往事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吧。那么好,让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按照我们现在的评判标准,这张照片里的27个人,如果时光穿越,有几个人敢移民到中国来发展?当然有人就说了,你举得这些例子都是对世界有超级贡献的人,这样的人多点宽容,多点包容是应该的,但是很多人配吗?问题就来了,我们对如此有成就的大人物都恨不得拿道德大棒敲碎他们,何况那些只是社会流量的幸运儿呢?何况我们平常的一些小人物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是我们的舆论环境出问题了,是我们评判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出问题了。
所以,今天的第二个point必须要说出来的是,为什么我们评判人物的标准总是喜欢拿道德说事?为什么这种思维习惯可能会有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呢?因为道德问题是积极主观的、定性的,是很容易非理性陷入情感正义的狂欢里的,他很容易一把抹掉一个人的所有成就,但是人是立体的,一个人是很复杂的,道德却是一维化的,是单线程的,是非黑即白的,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电视剧一样,好人坏人做个简单规律结束了。可是遗憾的是,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它往往是灰度的。所以用道德去评判一个人,往往是毁掉一个人的做法,而不是肯定一个人的做法。
所以在这个百年未有之的大变局时代,明明我们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呼唤英雄,但是又害怕英雄出格,还有一种最不合适的方式去评价英雄。这是不是很矛盾?人类历史上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会让英雄辈出?我们每个人有思考过吗?于是问题又来了,我们的舆论环境,未来应该怎么去改善呢?
第一,尽量程序正义,规则正义,而不是道德正义,情感正义。不管是大人物,小人物,对很多东西的评价,我们尽量要局限在事情本身的程序问题上,规则问题上。比如马斯克,我们对他又爱又恨对吧,
但是每一次他的出格动作,我们尽量要局限在这一次出格的言论上,不能上来拿着一根道德的大棒一把否定他的所有成就,对吗?
同样是国内的企业家也一样,造火箭的就伟大,做电商的就是吸血鬼,这种道德正义从你一张嘴就让各路英雄心凉了半截。
第二,要有一个社会共识,已经长出来的东西,尤其是初心美好的东西,不要老想着去破坏掉,毁灭掉,去纠错,去改良,而不是老想着推倒重来,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个体,一刀切的做法是很粗暴的做法,我们的历史被这样的思维方式已经被坑得够惨啊,同意吗?我们聊点跟商业无关,但又跟商业积极相关的东西。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撤稿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