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天到来之前,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这样一次思考之旅,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作出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人类的明天,人类的明天也反过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作者 | 骆北
编辑 | 铁林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小镇郊外,盘踞着一座占地颇广的低矮建筑,灰白色的外墙毫不起眼,过往行人稀疏。
在这栋神秘的建筑里,藏着数十个巨大的液氮金属储藏桶,白色雾气沿着反射着幽光的光滑外壁流动而下,绕过桶上大大小小的把手和仪表盘,消失在死一样的寂静中,只有一个人在这里工作,他时不时打开桶盖,用卷尺测量液氮的液面高度,并适机补充。
这份工作并不孤单,在这些储藏桶里,有165个人的身体或大脑被液氮包裹,在零下196摄氏度的低温中停止一切细胞活动,生命死亡的过程被强行中止,等待着数十年或数百年后的“复活”。
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为那些想要永生的人提供了一个可能,只需花费数十万美元,就能搭上这趟时间列车,去往科技发达的未来。
有些人想要对抗自然规律,获得永恒的生命,另一些人则想要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或因病痛烦扰,对生活失去希望,或者只是单纯地想要拥抱死亡,在澳大利亚医生菲利普·尼什克的公开宣讲会上,有数十人热切地期盼能在这里学到结束自己生命的最佳办法,安详地与这个世界告别。
菲利普·尼什克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法执行安乐死的医生,1996年澳大利亚将安乐死合法化,在该法案施行的短短八个月中,他亲自执行了四例安乐死,然后,他就成为了安乐死的坚定拥护者,主张能够自主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项基本人权,而不只是某些绝症患者的特权。
在他的帮助下,年届104岁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大卫·古道尔远赴瑞士,开启了一场张扬的死亡之旅,他没有绝症,身体硬朗,子孙成群,功成名就,只剩下一个愿望,就是自主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古道尔选择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作为自己最后时刻的背景音乐。
“欢乐璀璨的圣火光芒,是来自极乐世界的女儿,圣火引领,我如醉痴狂,迈入你圣神的殿堂。”
当着全世界记者的面,古道尔精神矍铄,亢奋地唱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怀期望去赶赴这场死亡的盛宴。
在以前,生和死是伟大的自然规律,人类只能顺应,无法改变,可当科技赋予人类自主选择生或死的权利之时,这个古老的话题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引发了新的争论。
永生或死亡可以是个体的选择吗?会不会在更广阔的层面上产生各种无法预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可以自主决定,你会如何选择?除了生与死这样的终极命题,科技发展还会从哪些方面影响个体的生活?你又会作何选择?
这些问题都在科技发展的不可逆单行道上等着我们每一个人,也许不久就会迎面撞上,在明天来临之前,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未雨绸缪的思考,想一想自己该如何直面未来。
著名主持人曾宝仪也有一些这样的困惑,她经历过至亲离去的悲伤时刻,有想要亲人永远陪伴在旁的私心,也希望能在一段关系中努力摸清自身的定位,掌握爱情保鲜的秘诀。
在腾讯新闻出品的《明天之前》纪录片里,面对这些命题,她走遍三大洲,想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明天之前》是一部看似“不太接地气”的纪录片,不管是永生和安乐死,还是机器人伴侣和难民问题,都好像与普通人当下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在普通人平静的生活之外,这些趋势早已暗流涌动,随时可能如平地惊雷,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在四个议题中,AI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目前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全面的一个。
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它们是工具,是玩伴,是帮手,但正如无数科幻电影演绎的那样,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的时候,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思考彼此的定位和关系。
比如,你会不会选择机器人做你的伴侣?
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结婚率仅有7.2‰,这样的趋势似乎是世界性的,美国、荷兰、英国等不同国家都出现了相似的晚婚或不婚趋势,在日本,50岁以前从未结婚的人的比例,男性为23.37%,女性为14.06%。
原因很难一概而论,现实的因素太过复杂,房价和生活成本太高、观念改变、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建立在社会生产分工细化之上,个体的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人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满足自己几乎所有的生活需求,网购、外卖、工作、社交,个体越来越独立,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不断被弱化。
在知乎上,“为什么现在的男生都不怎么主动追女生了”的问题有25000人关注,多达6818条答案,成本太高,风险太大,是最重要的原因,在《明天之前》的《机器人伴侣》这一集中,一位嘉宾的婚姻持续了15年,最后还是分崩离析,他已经不想再和真正的女人谈感情了,另一位嘉宾则是先后有多次失败的感情经历,两人的共同选择是,让仿真娃娃作为自己生活的伴侣。
这些娃娃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像真人,能与人进行真实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带来更充足的陪伴感,在与娃娃相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构建起一个自己想要的世界,舒服,自洽,回避了建立真实恋爱和婚姻关系带来的风险和压力。
但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反对者认为,伴侣机器人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疏离,打破人类有史以来的家庭结构,美好的伴侣机器人只是资本包裹的一种*,作为一种商品,有对女性身体的财产化倾向,破坏人本身的尊严与价值,影响社会的稳定。
支持者认为,伴侣机器人只是打开了一种可能,让人们多一种选择生活的方式,就算只有一个人,也不会寂寞,娃娃并不能真正取代真实的女性,只能创造一种替代性的陪伴感,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娃娃并不会引导人产生不好的价值取向,相反,可以通过正向的设定引导使用者养成好的情绪。
冲突,这是《明天之前》每一集中都努力呈现的要素,在节目里,曾宝仪在面对与自己价值观产生强烈冲突的现象时,对自己说,“你是来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评判这个世界的。”
无可否认,我们无法预知机器人伴侣到底会给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来如同雾中之花水中之月,飘渺虚幻不可捉摸,《明天之前》只是尽可能多的呈现关于未来不同的选择,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思考参照标本。
腾讯新闻出品制片人朱凌卿则更清晰地说明了这档纪录片的初衷:“用一部纪录片去预测未来非常难,但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部片子,让观众了解到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思考如何应对,然后关注着这些事情的发展。”
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成为未来的起点,在四个议题中,技术进步带来的人类永生的可能,大概是离真实生活最遥远的一个,但不同阶层、不同经历、不同目的的人的立场和选择,比其他议题要更加多元,有更多的冲突。
这里面,有狂热的永生信仰者,像是被洗脑一样呼喊着“我要活到永远”,有支持者寥寥的政治家,以投入巨大资金到研究长生领域并把成果推广到每一个普通人身上为承诺去竞选美国总统,有各种浑水摸鱼的江湖骗子,也有为了救孩子而以身试验基因改造的普通妈妈,和严谨求实,呼吁舆论更多关注老年人健康而不是永生的科学家。
有人期望,有人担忧,永生这一命题牵涉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甚至是人的定义,都会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纪录片中,不同的思考进行着激烈的碰撞,这些思考无法阻止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永生的到来,但会影响永生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到我们面前。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选择题,我认为这会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我们可能会发现,人类不可避免地活得越来越长了,但到最后,我们可能就没有勇气来结束这一切了。”世界著名的生物伦理学家约翰哈里斯如是说。
未来已经坚定地走在来的路上,我们的选择只能影响到它的速度,快一点或慢一点,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部分都能通过政治上或科学上的手段来解决,每一次进步都是双刃剑,越多的人投入关注和思考,才能尽可能地让这把剑朝向正确的一边。
“我不能预知世界会变成怎样,重要的是自己在世界的变化中,是否起到良性的作用。以及在孩子的教育上,要交给他们思考生活、生命和什么是人、什么是爱的能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对世界的思考能力比挣钱的本事更重要。”
在线下的分享中,曾宝仪这样回答“我们的未来会变好还是变坏”这个问题。
世界的确有某些不好的趋势,在2018年7月2日刊发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上,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一个偷渡到美国的两岁小女孩相对而立,一方高大威猛,掌握权势,一方卑微弱小,命不由己。
这张照片背后,是美墨边境无数人的生离死别,普通人的命运被政治家、毒品集团、军事武装分子和蛇头线人操控,难民问题因为现实的利益纠纷长期横亘在人类共同体面前,成为全球化的巨大阻碍。
在边境的探寻中,曾宝仪第一次体会到求生的渴望,以及不同人群之间泾渭分明的对立。她和边境民兵一起巡逻,也曾对着难民母女流下眼泪,还跟着农场主一同体验“非法入境”,这是次体力与心理双重挑战的经历。
这是最真实的当下,未来的样子更多由当下的选择去决定,在技术之外,人的自身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直接由我们自己的选择所决定。
朱凌卿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这个世界看似越来越紧密,但是每个人之间,或者不同的团体之间都在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利益等原因逐渐分离。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看,《明天之前》希望探索是什么让人类彼此疏远,又是什么会把我们重聚在一起。”
在明天到来之前,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这样一次思考之旅,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作出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人类的明天,人类的明天也反过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这部探讨人类未来的生活变化和命运选择的纪录片,话题之前沿,思考之尖锐,在国内纪录片中均属少见,前三集播完之后,已经在豆瓣取得了8.3的评分,全网播放量破亿,微博纪录片榜连续两周播放量和话题量排名第一。
为什么腾讯新闻出品敢于挑战严肃话题,不断推出如《十三邀》《和陌生人说话》《星空演讲》和《明天之前》等优质内容?
这大概源自腾讯新闻所坚持的“眼界即人生”的理念。
“眼界最简单的意思就是一个视角,就是理解问题的一个维度,眼界可以促进人们思考,让他有更多元、多维度的参照性,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对他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腾讯网副总编辑、腾讯新闻出品负责人李伦这样理解“眼界即人生”。
在这样的理念下,腾讯新闻坚持出品一些深刻的内容,力图在碎片化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中屏蔽掉一些嘈杂声,打破个体的信息茧房,让用户更真实地理解世界。
这是一件很理想的事情,在明天之前,这些声音让更多普通人多一分思考,就是其最大的价值。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