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天生是英雄,英雄来自平凡。他们帮助他人,传递爱心,为武汉人民带来温暖;他们奋斗奉献,为战胜新冠肺炎贡献力量。他们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一个个平凡的他们,组成了一个伟大的中国。因为有他们、我们,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高考热角度]
角度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非典来临,全社会守护90后;新冠肺炎来临,90后守护社会。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面对新冠肺炎,青年勇于担当,绝不退缩,奋战抗疫前台,成为时代奉献者,成为青春奋斗者。
角度二平凡孕育伟大。普通人也可以不普通,成为英雄。他们成为志愿者,与新冠肺炎斗争;他们捐献钱物,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成为时代靓丽风景线。他们因奋斗而不普通,他们因奉献而伟大。
角度三爱国永流传。每个中国人都深爱着祖国,每一个华侨都眷恋着故土。疫情来临,海外侨胞与武汉同呼吸,共命运。他们自发组织,捐钱捐物,只为武汉胜利,中国胜利。
角度四知识改变命运,科学战胜疫情。新冠肺炎爆发,一些人不免恐慌。我们读书,充实自己,更自信,不恐慌;我们了解疫情特点,掌握科学防控知识,就能有效隔绝病;我们科学防控,就能战胜疫情。科学知识帮助我们保持良好心态,拥有强大力量,战胜疫情。
[热点素材]
军队医护人员梅春丽
长时间奋战抗疫一线,发扬军人不怕吃苦的硬骨头精神,因为长时间带口罩,脸上留下口罩深深的勒痕。被口罩勒出醒目印痕,是她奋斗的勋章,是病人康复的希望,是中国人民抗击疫情胜利的象征。忘我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医护人员梅春丽是其中杰出代表。她们褪去青丝,只为更好救护;她们与病毒殊死搏斗,只为明天更加美好。胜利属于她们,属于武汉,属于中国。
高考角度
心灵美 奋斗 奉献 敬业
方舱医院读书哥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后,回武汉探望父母,没想到其家人和他相继被确诊新冠肺炎,2月5日晚上作为第一批患者转到江汉方舱医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他勇敢面对,用知识充实自己;他用乐观面对,用书籍打败焦虑恐慌,用自信感染他人。比病魔可怕的是心魔,比疾病可怕的是莫名的恐慌。有人被命运打败,有人选择打败命运。内心的安宁与强大,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读书哥是强者,内心安宁,用自己的方式打败病魔。相信通过治疗,他一定会康复出院,很多像他那样的人也会陆续康复出院。
高考角度
读书 乐观 勇敢 自信
蜘蛛猴面包的《武汉日记2020》
“蜘蛛猴面包”原本是个自由影视工作者,也是武汉本地人。关闭离汉通道的第一天早上,他就开始记录这个城市。他用镜头记录武汉民众众生相:冷清的街道,守在家中的亲人,勇敢的志愿者,坚定信念为战“疫”奔波快递小哥。《武汉日记2020》鼓舞着武汉人民,也给国人带来勇气与信心。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人民,他们勇敢坚定,同心奋战,胜利属于武汉人民,胜利属于中国人民。
高考角度
信心 奋斗 勇敢 乐观 创新 团结
吉林一对“志愿者夫妻”
涓滴细流汇聚,终能成大海。吉林一对“志愿者夫妻”,驱车1800公里,将20万双医用手套运抵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和医院西院。这对夫妻平凡而伟大,彰显人性光辉。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武汉,还有很多普普通通的百姓,以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个志愿者,无数颗爱心,汇集成爱的洪流,打败新冠肺炎。
高考角度
爱心 团结 平凡 伟大
“90后”青年奋战抗疫前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90后”青年扛起时代责任,活跃在抗疫一线。面对疫情,他们绝不后退,勇敢担当;面对病魔,他们用知识与爱心,奉献着一份力量。他们刷微博抖音,传递社会正能量;他们玩海淘,全球采购,捐献物资。贵州小伙吴斌在国外休假期间,五次飞行、三过海关、跨国运送,将购买的2万只口罩、2百个护目镜火速寄往武汉。TFBOYS组合团粉先后分两批向湖北随州捐赠23.2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青年奉献,青年力量,汇聚成大海,一定能帮助武汉战胜疫情,一定能帮助中国实现民族复兴。
高考角度
青春 价值 奋斗 奉献
汶川村民支援武汉100吨蔬菜
跨越12年,特殊报恩。2008年汶川地震,地动山摇,灾难来临。全国人民同呼吸,同命运,捐款捐物,救助汶川受灾百姓。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全国人民帮助汶川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12年后,武汉爆发新冠肺炎,汶川人民与武汉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12位村民驾驶6辆卡车日夜兼程,将100吨新鲜蔬菜运送到武汉市的9个医院和外省医疗队驻地。汶川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传递爱的力量,用生命关爱生命,汶川人民站起来了,武汉人民也一定能战胜疫情,中国必胜。
高考角度
知恩图报 团结 爱心 命运共同体
6000多万海外侨胞
血浓于水,武汉新冠肺炎爆发,海外侨胞自发组织,纷纷捐款捐物。货运飞机已满,他们承包客运飞机,上面空无一人,装满了抗击新冠肺炎急需物资。飞机装满爱心,飞到武汉,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他们捐赠的物资一波接着一波,支援武汉,支援全国各地。他们的最强口号“只要祖(籍)国需要,我们竭尽全力”鼓舞每一个国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疫情。
高考角度
爱国 爱心 团结 奉献 命运共同体
高考热语言积累
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鲜花的每一次绽放,都是无数条根须的奋力生长;果树的每一场收获,都是无数片叶子的拼命奉献。
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爱的力量亦会众人拾柴火焰高。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高考热素材|关于钟南山的一切都在这里,附时评范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
钟南山!
小鲜肉让位,流量IP一边去!
是的,连我读书不多的老母亲都说:终南山是一座名山,钟南山是一个名人!
17年前,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17年后的这个冬季,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为绝对的超级明星、全民偶像。
他的言谈举止令全网疯狂刷屏,令无数人为之振奋与动容,很多经常看偶像剧的女性朋友都说:没想到被一个老爷爷圈粉,毫无抵抗。
84岁,在这个绝对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龄,支撑他出山,承担如此大的身体与精神负荷的,绝对是医者仁心和国士风范。
84岁高龄的钟南山,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位老师这样概括: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用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一直在寻找读书之用,教育之本,或许这就是吧。
素材关键词
坚持真理,尊重事实
正直敢言,奉献无私
医者仁心,家国天下
责任使命,悲悯情怀
精神境界,道德修为
名利得失,强身健体
崇尚英雄,理性追星
…
钟南山语录
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钟南山传》开头
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什么时候,你把体质锻炼和功能锻炼看成跟吃饭、工作、睡觉一样,那么,你的境界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体育培养人的三种精神:一是竞争精神;二是团队精神;三是高效率。把体育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来,是极为可贵的。
人最关键的需要一个是呼吸的空气,一个是吃的食物,一个是喝的水。这些都不安全,什么幸福感都没有。
环保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靠政府,这是个全民的问题。
健康是一所学校,人,应该学会关爱自己。
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什么是道德标准的核心?简单一句话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别人。
空气好了,老百姓会觉得政府了不起。
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
若想身心松,三乐在其中: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评价钟南山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人民日报 微博
钟南山是一个真实、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国医生。他跟所有有责任感的医生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每周坚持出门诊看病人,每周坚持查房,一直到现在76岁了,还是如此。他说,这已经是一个习惯了!——南方日报
崇拜这样的个人,难道不比追那些网红流量明星强得多吗? 钟老说“不是为了宣扬我自己”,可我们觉得,就该宣扬他这样的老人,就该引导我们的医护职业者和广大青年都来崇拜他、致敬他、向他学习!他不用去理会那些宵小之辈的冷眼、冷颜、冷言。公道自在人心。——网友 李干事
国难思良将!钟南山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更令人景仰!此次,以84岁高龄,以身涉险,挂帅千里出征,让人无不肃然起敬、为之泪目!——网友 景桥
虽说有钟老,让人放心!但是另一个角度,一个泱泱大国,不能只有一个钟老,什么时候才能出第二个,第三个!因为钟老再健硕,也终有老去的一天!但无人知病毒什么时候还会有下一次!——网友 珊珊
无事小鲜肉,有事钟南山。国人的这种德性要改!
疫情风暴中的逆行者;和平年代真正的英雄。
钟南山事迹
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采纳。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乐观积极,心态良好
钟南山院士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求乐。
钟院士说:“1971年我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我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我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其实很早就曝出钟院士身体素质非常好,2015年时有记者采访时,钟院士和记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层楼,结果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记者采访得知,钟院士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
83岁钟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岁小伙自愧不如!
说出来可能许多人不会相信,就在最近,钟院士的健身照在网络刷屏,引起不少网友转发。
这是钟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这是一位83岁的老爷爷?完全吊打28岁小伙!
时评精选
危难之中显身手:一个偶像级英雄的两次“逆行”
来源:央广网 作者:郭长江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人们从电视、广播等各新闻媒体中了解和掌握基本防控知识时,“钟南山说动才动”“如何洗手要听钟南山”“钟南山教你正确摘口罩”等等,逐渐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导引。一时间,钟南山也成为了近期的“偶像级英雄”。在民间还流传着:“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众一心”的励志对联等。
他临危受命,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不仅在病理学、流行病学等知识领域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甚至连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细节也要亲自示范、普及。尤其是当他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时,人们对这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当看到他四处奔波,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网友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体。正是这样一个可爱、可敬,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构成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脊梁”。
危难之中显身手。钟南山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为全国医疗界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样也让全国人民再次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
一个偶像级英雄的诞生,不仅在于他的非凡业绩、过人的智慧,还在于他对祖国、对人民健康事业满腔热忱、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付出。这样的英雄,才是我们的民族引以为豪、不断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栋梁,才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钟南山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中国无数优秀知识分子的形象。相信有一天,当我们最终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钟南山的形象,以及对于科学知识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对于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精神,必将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新偶像和人生奋斗目标,会不断激励着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护佑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到那时,已做过一次支架手术的钟南山又该是怎样的一个心境呢?
84岁的钟南山,为什么刷屏?
来自:光明日报 作者:孙小婷
84岁,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不禁让网友慨叹:“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照片中,钟院士坐在嘈杂的餐车一角,他正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面前摆着文件和电脑。又是行程满满的几天,连轴转的会议、奔赴疾控中心、上媒体直播,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恐怕年轻人也吃不消。
不少网友说,“听见这个名字,犹如吃下定心丸”;但也有人表示,“年轻人也要赶快成长,钟教授如此辛苦,除了敬意,怎能没有愧疚?”
的确,照片之所以刷屏,因为它表达出了人们的复杂心情,这里面既有对这位高龄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对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敬意;也是在传递一种相信——在疾病面前对医学科学研究者的相信,对战胜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相信,更是对广大医护工作者平安归来的相信。
钟南山院士,成为这场对抗肺炎战役中的一个清晰身影。然而还有很多的医护工作者,在蓝色口罩和厚重的防护服下,被模糊成统一的形象。
人们或许辨别不清他们每一位的模样,但崇高的医师职业道德却闪烁在每一位普通的医护人员身上。
当医护人员在发热病房坚守432个小时夜以继日,人们能感受到他们身心的疲累。当同济医院志愿者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申请书,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女医生写下现代版“与夫书”时,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也是父母、孩子、伴侣,却选择在生命危险面前,兑现救死扶伤的诺言,承担医者父母的责任。
面临危险,始见英雄,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防护服后凝重的眼神、坚毅的表情,与时钟争分夺秒的身影,凌晨时依旧灯火通明的医院……这一切,让这场战役变得不再抽象。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单单是政府部门或者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
谨遵医嘱,这四个字在此时格外具有分量。
平时热衷养生、迷信野味滋补的人,要提高警惕,提升科学素养和医疗知识水平,尤其是在春节、春运期间人员流动性大,更不能轻视疫情。
无特殊事项不要去武汉,武汉市民尽量留在武汉,有疑似症状及时到医院门诊检测,每个人加强防护戴上口罩,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养成勤洗手、不吐痰的好习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在保护他人,保护那些奋战在生死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
媒体整理
以下来自中国教育报
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明确疫情还是局部大爆发,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期间几度哽咽,眼含泪光。
这一幕让无数中国人跟着热泪盈眶。
84岁钟南山院士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不论是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研究文件的照片,还是证实新冠肺炎“人传人”现象的发言,亦或是“不去武汉,不出武汉”的建议……
钟南山的出现,仿佛一剂社会情绪的镇定剂。在民众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
今天,给孩子讲讲钟南山院士的故事吧,希望能从中感受到风骨,汲取到力量。
1
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
父亲钟世藩是儿科专家,
在70岁高龄和身体多病、
眼睛几乎失明的情况下编写了儿科著作
《儿科疾病鉴别诊断》,
有50多万字。
母亲廖月琴曾担任广州肿瘤医院副院长,
是护理学专家。
跟着父母
在医院长大的钟南山
打小耳闻目睹
父母对待病人的态度。
他发现,
两人的喜怒哀乐是跟
病人病情的好坏密切关联的。
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是,
经过努力病人的病情
还是没有得到改善。
“那时就觉得,
当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
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钟南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2
钟南山小时候顽皮,
将父母给他交学校伙食费
的钱偷藏起来,
自己买东西吃。
一直撒谎瞒着父母,
直到事迹败露。
他以为父亲知道后,
一定会打他一顿。
可是父亲却没说太多,
只是说:
“南山你想一想,
这么做是不是很诚实?”
这样的质问,比打他一顿感受更深。
父亲这句话,让他明白了,
什么叫讲老实话,做老实人。
从医后,
有次跟父亲一起
遇到一个孩子,尿血厉害,
他认为应该是结核。
父亲问他一句话说:
“你怎么知道她是结核?”
一句话问住了他,
因为他从来没想过。
尿血可能是膀胱炎,
可能是结核,也有可能是炎症。
后来有一次钟南山独自看诊,
因为诊断失误,对一个女孩错误用药,
差点危及生命,回忆起这次错误,
他说:“诊断错了,我永远都忘不了”。
他才明白父亲说过的那句:
“医者人命,
没有十足的证据,
不可轻下判断。”
“父亲很少说话,
但他一般说话都有证据的”,
这是钟南山83岁时对父亲的评价。
为了把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
总结出来留给后人,
在70高龄和身体多病的情况下,
钟世藩毅然编写
《儿科疾病鉴别诊断》一书。
每天,他总是
最早去图书馆,最晚回家,
因为两眼有复视,看东西重影,
他就用手捂着一只眼睛写,
累了就换一只。
钟南山心疼父亲,
劝老人家注意身体,
每天少写一会儿。
但钟世藩不听劝阻,
反而和儿子发脾气:
“不写我干什么?等死么?”
父亲留给钟南山一句话,
他始终记着。
“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
留下一点东西,
那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3
钟南山的母亲对他的成长
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
钟南山一直珍藏着
1950年骑自行车的黑白照片:
“当时我看到别的孩子
有自行车,非常羡慕。
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对我说,
‘你要是小学毕业能考到前5名,
我就奖你一辆自行车!’
我说‘真的呀’,妈妈说‘真的’。
后来妈妈也没再提过这件事,
但11岁的我记住了妈妈的话。”
“1949年,
我在岭南大学附小
(现中山大学附小)读书,
学校因故不举行毕业考试,
但后来,学校根据平时的成绩
发了一份成绩单,我排在第二名。
我很高兴,但也不敢说什么,
因为妈妈是说考试才有自行车的。”
“而且,那一年家里生活很困难。
但是没想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妈妈还是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当时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妈妈实现了她的诺言,
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我是多么高兴啊!”
“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只要你答应的事,
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妈妈教给我的。
我现在对我的孩子、
对我的研究生也是这样,
要么不答应,
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钟南山至今定期给年轻医学院学生上大课,
他说,
你们是90后,我是80后,
我们差不多。
4
2003年被钟南山称为“特殊的一年”:
遇到很多未知的课题,无章可循,
自己一天要做出几天的工作,
包括治疗的问题、学术上的问题,
还要制订国家规划。
而引发这一“特殊”性质的就是
SARS(非典型肺炎)的爆发,
此时,钟南山已经67岁。
2002年底“非典”病例
最早在广州出现,
一时间,
“非典”病毒不可避免地
开始从广州往外扩散。
2003年4月13日,
北京召开了关于
SARS的新闻发布会,
钟南山被要求参加。
当记者问到
“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时,
钟南山忍不住了,他对媒体说:
“现在病原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
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
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
顿时场面哗然。
“非典”的真相自此
才一点点向公众揭开。
混乱和恐惧之中,
人们记住了钟南山的名字。
也因为SARS,
钟南山在公共领域范围内
更广泛地被人熟知。
在最恐慌的时候,
他的一句话,
给了人定心的力量。
“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
在抗击非典最严峻时刻,
连续工作30几个小时之后,
已过花甲之年的钟南山病倒了。
发烧等症状和当时非典的症状极为相似。
但他自己观察体会,
觉得自己得的不是非典,
就把自己隔离在家。
几天后,症状消失,
他立刻回到医院,
继续投入战斗。
他的坚持,
让广东成为世界范围内对SARS
治疗成绩最好的地区之一。
5
“非典”之后,
钟南山连续担任
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
他敢说真话的风格一直没有变。
这一特质,
让他在“两会”上变成媒体追逐的对象,
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
他都会给出自己的看法,
每一次言论几乎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
2013年全国“两会”上,
他说“雾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
2015年,
他又痛批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
不讲医德、违规使用心脏支架创收的行为,
他举例说:
“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
为病人做冠状动脉照影,
本来问题不大,
但是最后给放了5个支架。”
“我自己有一种感觉,
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
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
自己都不太受欢迎。”
钟南山说他一直记得
中学时代一位老师曾对他说过:
“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
还应生活在理想中。
人如果没有理想,
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
耿耿于怀;
但如果有理想,
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
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非典”之后,
钟南山说自己讲话其实更谨慎了。
“那些我认为很有把握的话,讲出来,
通过媒体能够让有关人员
特别是病者知道的话,
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还是推崇这个,
因为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
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
但是能够启发大家
思考就达到目的了,就很好。”
6
所谓医者,
妙手仁心。
这世上缺回天的妙手,
更缺无畏的仁心。
钟南山二者兼具,
所以,举国敬仰。
有网友说,
妈妈本来有点为疫情恐慌,
但在电视里看到钟南山,
就跟她爸说:
看到钟南山,
我心里就踏实了。
她爸说:我也是。
老百姓不会太多溢美之词,
这句
“看到你,我心里就踏实”,
就是最大的赞美和信任。
而钟先生,
也配得上这赞美,这信任。
标签:河北少年文学 转载
来源:作文、网络综合整理
声明:文章转载只为学术新闻信息的传播,不代表河北少年文学平台所持的观点。如图/文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