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的“飞拳”防空火箭筒及其当代克隆版的实弹试射

二战德国的“飞拳”防空火箭筒及其当代克隆版的实弹试射

首页动作格斗橡胶飞拳3D更新时间:2024-04-09

3D软件渲染出的“飞拳”(Fliegerfaust)B火箭筒,下面是两组火箭弹的弹夹

二战末期,随着德国空军在战争中逐步被消耗殆尽、以及战争形势对德国日益严峻,德军地面部队遭到了盟军越来越频繁的空袭。每当盟军的攻击机低空突袭开阔地上的德军部队时,地面上的德军士兵四下溃逃并用充满恐惧的目光回望袭来的盟军攻击机。盟军飞行员把这种恐惧的回望称为“德国人的目光”,对此也是见惯不怪。

面对如此不堪的战场态势,德国科学家们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这就是“飞拳”(Fliegerfaust)火箭筒,德文的字面意思是:飞行员的拳头;也被称为:空中飞拳。这是一种供单兵使用的地对空火箭弹发射器,试图为地面部队提供更密集的对空防御火力。当盟军从东西两个方向逼近德国本土时,这是德国最高统帅部最期待投入使用的武器之一。

“飞拳”B火箭筒前端,发射管上方是瞄准器,只是这张图里没有把准星、照门做出来

“飞拳”B火箭筒后端,装填时只需把弹夹从这里插入即可

“飞拳”是由德国莱比锡的雨果-施耐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的。这种武器在外观上与美国的“巴祖卡”(Bazooka)火箭筒和德国的“坦克*手”(Panzerschreck)火箭筒很相似,但与这些武器不同的是“飞拳”发射器是用来攻击低空飞行的敌机的(不过据推测,在紧急情况下该武器也可以用来对付地面目标),究其本质来说仍然不过是一种火箭筒。

这种武器是德军战后鲜为人知的武器之一,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关注。但是,它们却共同创造了一种神秘感,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再长一点,可能会产生什么武器呢?“飞拳”火箭筒显然也曾被用于地面战斗,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武器原型,因为它不但可以工作而且肯定可以*死敌人。

“飞拳”A火箭筒侧视图

3D软件渲染的“飞拳”A火箭筒及其20毫米火箭弹

“飞拳”火箭筒有三种型号,各型号都由由一组细长的发射管组成,但发射管的数量有所不同。“飞拳”A是原型号,4根发射管上下排列,但发射管之间不是平行的而是带有一定角度使其总体布局略带扇形;发射时,所有发射管内的火箭弹同时点火齐射。

“飞拳”B则是生产型号,该型号配有9根发射管,8根发射管围绕中间一根发射管呈环形排列,并且发射管相对A型被加长了,以减小火箭弹的散布,每根发射管内装一发火箭弹。该型火箭筒重量较轻,全重仅为:6.5公斤(包含装填后火箭弹的重量),火箭筒长:1.5米。

“飞拳”B火箭筒及其弹夹两侧外观

“飞拳”B型在发射时会先发射出4枚火箭弹,并在延迟0.1秒之后再发射剩下的5枚火箭弹,延迟发射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各火箭弹在飞行中受到彼此燃气喷射的干扰(也有资料说火箭弹是成对发射,发射间隔大约为0.1-0.2秒)。而且B型采用了环形弹夹供弹,可通过迅速更换弹夹以进行第二次发射。

其配用的火箭弹直径为:20毫米,弹头内装有19克炸药,由弹体后半部的小型火箭推动,全弹重约90克。而“防空飞拳”的第三种型号仅有原型,由6根30毫米口径的发射管组成,是这种武器进一步的发展型号,但尚未进入生产阶段。

“飞拳”B火箭筒及其弹夹的结构示意图

“飞拳”B火箭筒的主要缺点是技术含量太低,第三帝国的科学家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开发制导系统,所以该型火箭筒只能发射标准的无制导火箭弹。其最大射程约为500米(理论上可达2公里,但是火箭弹飞得越远精度就越差),有效射程约为180米或更少。所以,使用这种火箭筒需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良好的瞄准来应对低空快速移动的目标。

“飞拳”B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在500米外可达到直径60米的散布范围,这确实增加了火箭弹击中移动目标的几率。火箭弹的飞行速度可达350米/秒,并且由于其火箭发动机采用了倾斜式喷口可使弹体产生稳定的自旋,所以相对来说这种火箭弹的弹道比较平直。当火箭弹击中目标表面时,弹头内的炸药将被引爆并释放出大量的弹片。

柏林市中心的阿德隆酒店,注意下方废墟中被遗弃的三具“飞拳”B火箭筒

可以肯定的是“飞拳”B火箭筒曾在战斗中使用过。不幸的是, 有关该武器的真正照片很少,因为它是一个高度机密的项目。一张战斗结束后在柏林市中心的阿德隆酒店(勃兰登堡门对面)门前拍摄的照片显示,三具“飞拳”B火箭筒被遗弃在一堆废墟中。尽管1945年德军订购了10000具该型火箭筒和400万枚火箭,但真正交到德军手中的只有大约80具火箭筒。虽然该型火箭筒被投入到柏林的最后战斗中,可惜却没有使用者能活下来讲述他们使用这种武器的经历。

“飞拳”B火箭筒并没有成为第三帝国的致胜武器。但是它却是世界上第一种肩扛式的地对空火箭弹,在发射形式上或许可以算是当今俄罗斯的9K34“箭”-3和北约的FIM-92“毒刺”等肩扛式导弹系统的祖先。今天,这些便携式防空系统(MANPADS),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果你是一名游戏玩家,你很可能会在二战主题的游戏中,比如《使命召唤》和《战地》等热门的3D第一人称视角游戏中看到“飞拳”B火箭筒。尽管现在的人们对该型火箭筒知之甚少,但不妨碍玩家在虚拟世界中尽兴地把玩它。

3D游戏《战地 5》中出现的“飞拳”B火箭筒

在二战结束77年之后,美国威尔德武器研究与发展公司的乔纳森·威尔德根据现存的“飞拳”B火箭筒的相关文件和图纸成功地复制出了该型武器。制造火箭筒本身相对简单,因为它只不过是将9根管子与一个手柄和一个简单的电子点火器组装到一起而已。而真正的诀窍在于20毫米火箭弹本身,该火箭弹通过弹体后端的4个斜孔喷出的燃气来驱动弹体旋转以稳定飞行轨迹。由于弹体上没有稳定翼和制导系统,所以每枚火箭弹的飞行轨迹有些不可预测,众所周知这也是原来装备的无制导火箭弹的本来属性。

乔纳森·威尔德扛着他复制的“飞拳”B火箭筒

从纯粹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复制项目是一个绝对的胜利。考虑到这种武器最后一次使用是在柏林战役期间,所以在这之前很可能没有活人看到或听到过这种武器的发射。当然,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真实的“飞拳”B火箭筒与现在的复制品相比其性能有何不同,但至少我们拥有了比几张黑白照片更具体的实物可供研究。乔纳森说他目前正在写一本书,将详细介绍他是如何研究和复制他的“飞拳”B火箭筒的,相信会有很多军迷对这本书大感兴趣的。

乔纳森·威尔德的新书封面,现在已经出版了

下面分享些乔纳森·威尔德制作的“飞拳”B火箭筒及其火箭弹的照片:

乔纳森·威尔德手持他制作的“飞拳”B火箭筒,此时火箭筒尚未喷漆

迫不及待地开始拍摄无码高清玉照,作者也是心急火燎啊。此时火箭筒侧面的击发机构和保险都还没有安装

复制的“飞拳”B火箭筒上方安装了反射式瞄准器。对于这种散布很大的武器来说,这种瞄具似乎有些多余

喷涂上迷彩后的“飞拳”B火箭筒,已然顺眼了许多

9发20毫米火箭弹弹夹

一枚20毫米无翼火箭弹,注意弹体尾部端盖上有4个倾斜开出的燃气喷口

下面是乔纳森·威尔德制作的“飞拳”B火箭筒在野外试射的照片:

乔纳森把自制的“飞拳”B火箭筒带到野外准备实弹试射,此时火箭筒侧面的击发机构及保险等已经安装就位

“飞拳”B火箭筒的肩托,手柄,击发机构和保险片等零部件都是用3D打印钢打印成的

向下拉这个保险片,使片上的圆孔与后面的弹簧推杆对齐,这样推杆就可以在弹簧推动下向前弹出,穿过保险片上的圆孔触发前方的电子开关,以启动火箭筒后端弹夹上9发火箭弹内的电子点火器

火箭筒尾部的底板护罩/锁定环也是用3D打印钢打印成的

不过,3D打印钢里的青铜含量太高,使得焊接这种材料变得很困难

火箭弹尾部端盖上有4个倾斜喷口,中间白色的塑料插头用于连接弹内的电子点火器和外部的遥控点火系统

9发20毫米火箭弹的弹夹后端,看起来有点像左轮手枪快速装弹用的环形弹夹,这个部件也是用3D打印制成的

乔纳森制作了两种不同长度的火箭弹,短弹每枚重100克,而长弹每枚重130克

”飞拳“火箭筒被放到支架上准备试射

乔纳森在试射前检查火箭筒

一切正常

乔纳森将130克的长火箭弹装入火箭筒准备试射

拍摄试射视频时为安全起见使用了防弹盾牌

第一次试射使用了130克的火箭弹,下面是试射时的慢镜视频:

第二次试射使用了较轻的100克火箭弹,目标是一堆金字塔形的汽水罐

第二次试射使用了100克的火箭弹,下面是火箭弹射击汽水罐时的慢镜视频:

另一个角度拍摄的火箭弹射击汽水罐的视频:

火箭弹从汽水罐的正面射入引爆了罐子形成一个大破口

火箭弹从汽水罐后面穿出留下了一个弹孔

下面准备进行第三次试射,这次把”飞拳“B火箭筒的9根发射管都装上了火箭弹。

试射时拍摄视频使用的是Chronos 1.4高速摄像机

从上面第三次试射的视频可以看到,火箭弹并不是齐射出去的,尽管乔纳森把火箭弹的电子点火器设置为同时点火,但是从点火到火箭发动机完全燃烧的时间并不一致,而这势必影响到火箭弹启动发射的时间,导致所有火箭弹是以序列发射的形式飞出火箭筒的。

摄影师拿着防弹盾牌监控摄像机

试射完只找到了4枚火箭弹的残骸,这些火箭弹高速撞上后方的山岩后导致弹体破损严重,要知道这些火箭弹的弹体都是用钢管制成的

火箭弹发射后尾部钢制端盖明显变色,由于喷出的燃气中含有酸性物资,导致端盖表面就像被阳极化处理过一样

由于第三次试射时9枚火箭弹中只有7枚火箭弹点火,所以还剩下两枚火箭弹。于是决定在进行第四次试射时干脆采用肩扛发射:

第四次试射只发射了1枚火箭弹,当火箭弹离开发射管后,其尾部喷出的大量废气对脸部的冲击非常明显。如果要发射9枚火箭弹,那就很有必要戴上防护面具。

从整个试射过程来看,“飞拳”B火箭筒显然不太成功。火箭弹发动机所用的固体燃料的形状、表面积,及其本身的配方、配制工艺都会影响燃料的均匀燃料,进而影响火箭弹的飞行速度,发射精度与散布面积。对于无制导的火箭弹来说,除了本身的这些固有问题外,它还容易受到外界侧风的影响,这显然会进一步恶化其本来就不高的发射精度,把对空防御搞成了彩票似的概率问题。弹径仅20毫米的火箭弹其燃料容积很有限,所以有资料说这种20毫米火箭弹其实达不到500米的设计射程,威力堪忧。与其说用它来射击敌方的飞机,不如说在地面短兵相接的战斗中以其对付蜂拥而至的敌军更实用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