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蛇》、《吃豆人》、《大金刚》……闯过三关你就能拯救世界,否则所有被像素块碰过的物体都会被像素化,连当了总统的发小也和你并肩作战。
说起俄罗斯公司Full HP《像素大战》就会想起一部与之同名的电影——《像素大战》。
电影《像素大战》的豆瓣评分并不高,从故事情节的深度来看这仅仅称得上是一部满足游戏宅男游戏梦,满屏幕情怀和游戏拯救世界的大情节电影。
而从造梦的角度来看,小人物肩负重任制定拯救世界的战略计划,游戏中的女神变成现实中的情人,梦想照进现实,当游戏规则从地缘政治变成真正的“游戏规则”,这部电影无疑是对复古像素游戏以及一个时代最好的献礼。
作为一部好莱坞商业片,《像素大战》的票房却不像影片情节看起来那么轻松。以造梦工厂的成本来唤起情怀和玩家的青睐,或许醉翁之意本就不在盈利和票房,从口碑与题材来看《像素大战》的确是独一无二又无可替代的。
值得一提的是,启用亚当桑德勒这名脱口秀出身的喜剧演员作为该片的主角,以修理工的人物设定以及和总统发小在像素游戏世界入侵地球时运筹帷幄,这显然是在表现“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上最俗套的编排。
题材看似小众,但在极客文化全球盛行的今日,美式的喜剧编排和笑点似乎打破了文化差异以及次元壁,让不论是否是游戏玩家,还是深谙复古游戏内核的观众,都可以至少在观影节奏和放松感官上获得满足。
而从电影配乐的角度来说,电子音乐本身的兴盛很大程度上源于复古电子游戏内的BGM,而电音=8bit的概念在影视作品里,特别是游戏题材的影视作品里被放大成了包含“战争元素”、“英雄元素”的好莱坞式配乐。
流行元素与画面气氛相得益彰,从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游戏音乐以及游戏情节走向大众化,不论从游戏制作者、游戏玩家或是影视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这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值得欣慰的尝试。
除了《像素大战》之外的游戏类电影不胜枚举:《愤怒的小鸟》、《头号玩家》,以及以纪录片的形式来记录主机游戏历史的《电子游戏大电影》等。如果音乐为游戏烘托了气氛,那么在充满不确定性与焦虑的当下,电影则为游戏提供了更多传播的可能性。(文/疯人院李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