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自己,从来不需要靠他人

完整自己,从来不需要靠他人

首页角色扮演阿尼玛灵魂更新时间:2024-04-26

完整,透过另一个人来完成?

小时候,我们读过许许多多的童话故事。凡是故事内容出现有王子或是公主,结局往往都停在他们结婚后,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或许是因为这样,我们从小开始就被灌输一个观念,需要跟另一个人厮守终身,这样才会幸福。

除此之外,柏拉图《会饮篇》中记述的古希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观点,他认为:最初的人,跟现在长得并不一样。每个人是有两个头、还有四只胳膊和四条腿。他们可以像杂技演员一样在空中翻飞、地上快速行走,他们的力量和能力是如此强大。众神害怕人类会威胁到他们。因此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他们切成两半,他们只剩下一个头脑、两双手,也能用两条腿走路,这样力量削减许多。从此以后,每个人都开始寻找他们起初被分离开的另一半,才能重新找回原来的力量。阿里斯托芬还说,由于爱情的本质是寻找失去的另一半,所以在找到了另一半以后的人唯一的愿望便是和另一半的自己永远合二为一,这便是爱情的最终目的。

不知道是不是上述这个原因,常会听到有人用「另一半」来形容自己的伴侣,似乎我们需要另一个人才能完整。都与这些故事的概念不谋而合。

如何透过内在的整合也能完整

细想,真的是如此吗?关于这部分,分析心理学提出了另一种解方。

荣格提出了著名的一组概念:阿尼玛(anima)与阿尼姆斯(animus)。

荣格在分析人的集体无意识的时候,发现无论男女的无意识中,都有另一个异性的性格潜藏在背后。男人的阴性的一面称为阿尼玛(anima),而女人的阳性一面则是阿尼姆斯(animus)。

举例来说:

阿尼玛,在神话中的原意是灵魂、生命。而在荣格认为大部分的社会中男性形象所要求的阳刚、雄健等气质,常导致男孩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割舍阴柔、纤细、善感等特质。

这个想法是不是很像阿里斯托芬所说的,人类就此被一分为二。若由这个概念再继续延伸下去的话,寻求完整的方式,并不是向外去寻找另一个人,而是内在去探寻那些你被迫压抑的特质。例如:一个较没有办法跟自己内在情绪(anima)接触的男性,可能会将他内在较为匮乏或是发展不足的部分,投射到另一个女性身上,这个女性会透过关心他,让他感觉满足,而这样的满足是一种完整的感觉没错。

但也有可能是,这个男性透过一次次的自我探索,他慢慢接触到可以接触自己内在的阴性能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结合的过程。而这样的结合更为难得,不用藉由外在的他人来满足。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概念来看待我们的梦,过去不只一个女性个案,跟我分享他们梦到了要跟一个素未谋面的男性结婚。当时的她很讶异怎么会做了这样的梦。

在我们一起讨论的过程,都发现当时的她们正在展开一场生命的冒险,而要展开冒险是需要阳性能量。因此,这个结婚的梦也意味着她与内在的阳性能量接触。

也因此,完整自己,从来不需要靠他人。如果现在的你因为单身而感到匮乏,好想找一个人来填补空缺。都不妨可以回到内在,与自己的内在靠近,去问问自己「内在这个匮乏感怎么来的」、「我希望另一个人为我做些什么」。

有没有可能,由你自己去满足这些需要,成为自己的伴侣。长出你过去,因为集体价值被压抑的纤细、善感,抑或是果敢、冒险的特质。透过找回这些内在特质,也像是在找回遗失内在的另一半,而能重新感受的完整与幸福。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