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形体,千年历史,百年古镇霸什村

万年形体,千年历史,百年古镇霸什村

首页角色扮演霸城乱主更新时间:2024-04-28

霸城古镇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霸城一村和霸城二村。霸城一村和霸城二村原来是一个自然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6公里,居住与耕地面积15平方公里。地址在北洛河下中游,洛河从中一穿而过,一半沙土地,一半壤土地。村落依沙傍水座落在洛河南边。村落零乱复杂,要走完霸城两村,得走上十里路,所以人们称霸城村是十里烂霸什,而且远近闻名。

霸什村东邻王谦村,南连田园村,沙里村(布沙庄子),西捱东里村。洛河以北赵家庄,蔡邓村,王家庄,畅家村以及南营。现在霸什村的人口,两村共有4600多人,主要的姓氏有,邢、靳、赵、刘、党、杨,另外还有屈、耿、张、王、李、胡、杜、雷。人杰地灵,村风文明,村貌乱而规整,中间一条东西通村公路。公路两旁是街道,街道有大饭店两家,小吃店十处,其它百货日用店八家,排列有序。每逢阴历見八有集会,霸什村周边十里八村的人都来上会,非常繁华热闹。霸什村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辣椒、胡萝卜等,而且胡萝卜远近闻名,畅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果树栽培的有,桃、杏、李、核桃、冬枣等其它杂果作物。

现在的霸什村大部分人家,是因一九六四年、六五年、六六年、三年洛河瀑涨搬迁上来的,还有一部分人外迁。原来霸什村的古风古貌也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这个百里闻名的十里烂霸什的,风、神、韵依旧存在,而且远近闻名。自然的变化,人们的传说,历史的見证,人为的改变,都充分证明了霸什村的人民从千年到現在。代代人勤劳,智慧,勇敢,聪明,创新,敢与天抗争的淳朴精神。

早在一万七千多年以前,地球又运转到第五球纪,燥火纪,全球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地震。高山由地球中的崖浆喷塑而成,大海又因地球中空洞而又自然凹陷下去。地球上的河流,大川,湖泊也在这次地壳运动中形成了,黄河、渭河、洛河也在其中。那时候东去河南的黄河、渭河、洛河因三河口的三门峡地段不很畅通。所以自陕西,山西交界黄河壶口以南,黄河滩、洛河滩、渭河滩形成了一个时令湖。霸什村这个地方基本成了黄、洛、渭三河三角洲的最东端。现在的王谦、沙底、官渠、滩下的村庄,全都处在一片汪洋之中。霸什村的东南方向,南方向,西南方向全是一望无际的不毛沙丘,又因常年东北风起,刮得沙丘弯向西南。后来又因三河时令湖水位上涨的影响,在沙丘中低凹处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池泊。这个荒凉的景象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有了人烟,大约在公元前七百多年。

公元前七百多年以前,经过了夏、商两个朝代,霸什村这个地方仍然是一片水域荒漠,沙水互侵,时有时无。莫要说人烟,就连野兽飞禽也无法生存。到了周代后期,春秋战国时期,霸什村才有了人烟。但是因三河时令湖和沙丘的影响,稀少的人烟时有时无,人们仍然过着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到了战国,七雄争霸,大约在公元前四百零七年左右,诸侯魏国,为了向西拓展疆土。魏文候拜吴起为大将,攻占了霸什村,当时取名西河,并在西河建立了行辕,修建了练兵场。当时的霸什村仍然沒有多大变化,还是三面环水,一面依沙丘,形成一个枣核型。东西长大约有一千五百米,中间连五百米都沒有,村东头南北宽不足百米,后来人称东厓(nai)头。村西头南北也不到三十米,南边是沙丘,北边下面是水,人们在沙丘与水域之间东西走出了一条小道。厓(nai)高有十丈有余,上下全凭一架桔槔供人进出,所以后来人称槔厓(nai)。吴起在西河的二十年间,在不断地向外扩张疆土,同士兵同吃同住,同老百姓同吃苦同劳动。为了建设西河,在巷中间起沙找土,建窑烧砖瓦,窑址在现在的霸城二村一组老巷道南,通村公路北边。吴起在西河的二十年中,同老百姓开展了一系列农耕作业,有种植、打渔、狩猎,织造等?

公元前三百八十年左右,魏武候既位,他怕吴起在西地发展强大,称王称霸。撤了吴起的西河镇守之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吴起,将府邸改成庙宇,供奉起了吴起。庙址和练兵场在现在的霸城二村一组巷东头,霸城一村二组巷北边。庙门口的一对石狮子现在保存在大荔县民政局,听老人说石狮子是用兰田玉雕刻的。

大约在公元前二百至三百年之间,霸什村这个荒凉的地方,时不常来一支游猎民族。这是一支羌族犬戎部落,他们意为雪狼是白犬,以白犬代表民族的象征。他们很强悍,从不定居,游猎在关中东部大荔一带。秦建立以后,他们才定居下来,建了一个犬戎国,设了国都,现在的羌白镇。但是他们过着耕猎两栖的生活,后来人们称大荔戎国。

公元前大约一百六十五年左右,由于三河时令湖的改变,水位不断地上涨。洛河经过霸什村的河段,变成了东南西北形。人们为了保护村台,长年累月的褁衭沙包,在村台北厓(nai)塄子上筑垻,后来西河改为灞上。古代传说中有这么一句话,站在灞上望陡门,近在咫尺难结亲。陡门就是现在的伯士斗门村,春秋战国时期龙首渠排水口。七雄争霸,后来秦统一了六国。秦始皇为了彻底地控制六国,注重了东部的发展。放松了陕西关中东部的发展,这个时候霸什村南边的沙丘,不断地向北村台上移动,霸什村里又一次失去了人烟。

汉代,霸什村仍然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东边、北边还是一望无际的三河时令湖,南边沙丘沙秃草稀。人们根本无法生存,所剩无几的人家又离乡背井,逃离外边。村落也在长期的风雨飘摇中,面目全非,杂草丛生。公元前一百五十年左右,汉武帝刘彻继位前,有一天刘彻在宫外玩耍,无意中遇见了前朝宦官,赵高的曾孙女赵子悔。两个人两小无猜,一见钟情。赵子悔是一个才女,长的秀气,又聪明伶俐,刘彻看上了赵子悔。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公元前一百四十一年,汉武帝刘彻继位。又因赵子悔给刘彻出了一些、强国富民的好办法。后来在选后妃时,遭到了强硬派太后王娡,连同朝里的文武官员逼宫,宁是拆散了二人。太后王娡又怕二人复合,密密地将赵子悔流放到霸什村这个荒凉的地方。赵子悔刚烈不认命,她以茅草为被褥,以野菜为饭食。一个人艰难的度日,当时洛河沿上的刺蓬菜救了她。过了一年后,刘彻知道了赵子悔流放的地方,以出游打猎为由,经常来看望赵子悔。刘彻给赵子悔修建了房子,派了宫女和兵丁,也给了大量的生活用品。虽然沒有宫中奢侈,但她还是有忧有虑,长期以泪洗面。赵子悔不忘自己的祖先,将宫女与兵丁赐姓为赵。后来自己又有了皇子,因为沒有在宫中生,到底沒有认祖归宗,就这样刘赵两姓人彻底落在了霸什村。

传说归传说,这样的传说从无考证。直到一九六四年,当时的霸城二大队一小队,也就是刘党社。在巷北边厓(nai)塄子上打红薯窖时,挖出了一洞古墓。墓座南朝北,长五米左右,宽不到三米,深两米。墓砖兰颜色,票砖,砖长不到三十公分,宽二十公分左右,厚六公分。砖的正面有一个人手掌的五指印,墓型单棑圆拱,不相互交错,一棑一棑的拱建。出土的文物有,陶瓷罐八只,陶钟一个,瓦灶两具,瓦灶有前锅后锅,灶台上有锅铲锅刷。出土的还有六枚五铢钱,当时墓砖已经失散,大部分陶瓷罐已经流失,只剩下一个陶钟保存至今。陶钟肚子凸圆型,肚子中相对有两只环,两环之间有相同的两副浮雕。有,龙、虎、马、猴、犬、蛇六种动物,栩栩如生。下边围绕着雕了一圈鱼,有二十多条,再往下还有几条。二零零八年在西安市,东二环陶瓷博物馆,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鉴定,确为西汉年间。这个陶钟与西安市碑林博物馆,汉代陶钟一模一样,但是那个品相略逊了些,没有这个规整。

汉隋以来,洛河随着黄河、渭河水位下降,村南沙丘中的池泊,也随着不断地缩小。万年沉淀的池泊,生物也不断地灭绝与复生,显露出来了大面积肥沃的土地。人们又在露出来的土地上种了庄稼,栽植了树木,大部分是榆树,从此之后,霸什村的人民又过上了富足无忧的生活。这个时候的霸什村仍然是三河的三角洲,居住的人口也不超过百人。到了隋代中期天下大旱,霸什村的人们实在无法居住。当时所住的刘赵两姓人家又逃到了外地,就这样霸什村又一度荒凉起来。后来又因隋唐争天下,李杨两家战争不息。一部分刘姓人家又搬回到了霸什村,又建起了村舍,大约在公元六百多年左右。

盛唐以来,大约在公元六百三十年左右,天下太平,百姓已经安居乐业。回到霸什村的人民进一步稳定了下来,实打实地建筑了住所,安心长期生活。三河的时令湖也不断地缩小,水位也逐渐下降,村南沙丘中的池泊也随之缩小。在原来的池泊畔上,长出了相当茂密的小草,除了种庄稼之处,还是一处养殖的好场地。当时国泰民安,已无战事,刀枪入库,马放沙苑,唐朝在这里办起了养马场。唐太宗李世民以对有功之人养老为由,命秦琼与敬德在霸什村作了饲马监,实际是削弱二人的权力。二人在霸什村里建起了府邸,并把霸什村村南的一个大池泊,起名叫"马子池"。马子池在春秋战国时期,东起沙王顶,(现在的西寨周家俺子。西至落雁滩,(现在的官池沙里村的布沙庄子)。东西长将近十里地,南北宽也有五里地。到了唐代马子池东西长不过五里地,南北宽也只不过三里地。现在的马子池,在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时,连同霸什村的坷涝庄、秦家庄划分给了西寨公社。一九七四年,霸什村的人想要回属于自己的马子池,打官司也没有要回。现在的马子池已经干涸,流露出来了东西长一千米,南北五百米宽的沃土良田。

唐代时期,在霸什村的马子池畔,上演了一场尉迟恭敬德月下访白袍。事情是这样的,当年作战时,唐军中一名白袍小将救了李世民。元帅张士贵说是他的女婿何宗宪,救了李世民,在宫殿上李世民让敬德前去辩认。敬德上前将何宗宪一撸,便撸死了何宗宪,李世民大怒,之后让敬德寻找白袍小将。在那时候张士贵已经将白袍小将,薛仁贵贬到霸什村放马。八月的一天晚上,敬德在马子池畔赏月,看见不远处有一兵卒自个纳闷。就上前去询问,薛仁贵以为是张士贵的人逮他就跑。敬德上前一扑子撸住,薛仁贵稍微一转身,便把敬德甩了一个大跟斗。当时敬德立马断定,这就是李世民要找的白袍小将薛仁贵。后来薛仁贵被封为并肩一字王,我到现在也沒有弄清楚,西寨的仁礼村薛姓的人家,是不是薛仁贵外室的后代。

宋元时期,黄河、洛河、渭河还沒有完全归道。只是时令湖缩小了点,但还是露出来了不少河滩地。现在的王谦,沙底已经流露出来了,在那时还是沒有人烟。就这样验证了千年一句话,水漲漫灞上,水落見沙底。时令湖的不断缩小,三河畔上也流露出来了、不少肥沃的土地。霸什村村南沙丘中的池泊、也不断地缩小与消失。逃出去的人和其他人、也不断的迁移了进来,在沙丘中安居乐业,种植了庄稼,养起了牛羊。元代时期,蒙古人打下了天下,让一些蒙古族人内迁。大约在公元一三零零年,迁移到大荔地区的人有,答姓、拜姓与帖姓。官池的帖家、拜家就是那时候迁移过来的蒙古族人。霸什村的一部分刘姓人家又迁了回来,他们又重整家园。这时候霸什村已达到了三百多口人,但是人们还是过着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艰苦生活。

明代,大约公元一三七零年,三河基本归位。三河的时令湖大大的缩小,三河的水基本能经过三门峡东流而去。明朱元璋平定天下,洪武年间,已无战事,天下太平。朝庭为了减少开支,将大量的军人实行屯田职田。一部分军人就地职田,在无人居住的地方建起了不少营寨。一部分军人拖家带口迁移到外地屯田,这些人彻底当上了农民。霸什村的党姓人家,也是从山西大槐树底下迁移过来的。当时一同过来的还有穆、齐、胡等人家,他们这些人都是大将常遇春的部将与士兵。迁移到霸什村的党姓人家,兄弟二人,老大叫党继奎,老二名字不祥。老二是个文化人,原先在常遇春部队里当主簿,一迁移过来就任了朝邑县县令。老大也当上了霸什村的什户长,将村灞上村改为霸什村,一直叫到如今。以后老大的儿子党士廉又中了举,也任过朝邑县县令。所以说朝邑大寨子的党姓人家,和霸什村的党姓人家是同宗。现在霸什村的党姓人家,还保存着科举牙签“举人十八注”的科举证明。

明代中期,大约在公元一五零零年左右,霸什村又迁移来了靳姓人家,落脚在党姓人家东边的半坡上。那时候的霸什村地势如枣核型,东西两头小,中间稍宽一些。又加之南边的沙丘、因刮风北移,进来的人家实在无法居住。靳姓三户人家只能住在半坡上,开了一条南北巷,而且南高北低。后来靳姓人家为了平衡巷道,在离巷道南边三十六丈处,修了一座土塔,名震平塔。到了一九六八年霸城一村二组人上迁时,拆了土塔,塔原址在巷道中间偏北。这时候战事平息,军队屯田职田已经结束,国家为了控制秦地的经济命脉,又在三河上修了漕运。当时的渭河上修了好几处码头,并在渭河岸边修建了粮仓。收交陕西的粮税,后来渭河滩上的仓头仓西就是遗址。

明嘉庆年间,大约在公元一五四零年,刘党两姓人家的人口巨增,分支也开始庞大。为了更好的管理,修建了一座三官庙,作为村集体办公用地。三官庙,时年开光,立每年清明节为庙会,以至流传至今。原庙址在现在的霸城二村一组,和二组巷中间往北坡底下。三官庙座南朝北,南靠老厓(nai),占地六亩。两层殿朝北,对面有一座土戏台,中间开有东西山门。前殿是村政办公的地方,后殿供奉着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听老人说三官庙里的神很灵验,香火也特别旺盛。一九五五年初级社时,村里在三官庙里开有综合加工厂,有油坊,铁工,主要是制造架子车滚珠。机器有锅拖机,加工轧棉花和其它动力加工。直到一九六五年洛河瀑漲才将庙拆除,盖了霸城二大队大队部和戏楼。

大约在一五六三年左右,以前的霸什村刘赵两姓一部分又搬回到了霸什村。因村台被南边的沙丘侵小,村台上已经无地建房,只能落居在村北底下河滩上。还有一部分人落居在东里村,所以东里村的刘赵两姓人家,是原来霸什村里人。到了明代后期,大约在一六三零年左右。霸什村周边的村寨不断地增加,人口也不断地增长。村与村建立了来往。农业生产迅速地得到了发展,各村经济也不断的上升。加之三河漕运不断升级,洛河上又建起了漕运码头。山西的煤炭源源不断的从黄河南下,又从洛河西上,以至到岱王庙码头。就这样串连了黄河、洛河、渭河漕运的交通枢纽。从而解决了大部分陕西关中东部,与山西、河南货物的运输问题,拉动繁荣了三省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那个时候在洛河上的摆渡人,和漕运货船上的船老大,有一种暗语,“有狗沒狗,沒狗来两个”。意思是货船上有沒有货主,沒有的话来点煤炭。沒有货主时,在两船交会时,货船上的船老大,就会使劲地往摆渡船上枛煤炭块。就这样的运输方式,一直延续到了一九六四年,历时三百多年。那些拉纤放船的人全部都是河南人,因洛河涨水,从岱王庙迁移了上去,就是现在的城关镇秦豫村。

清代初期,霸什村周边的村寨增加。北有洛河横穿,南有沙丘侵扰,霸什村已经居以咽喉要道。东从黄河滩,南马、柿园、官渠、刘家、沙底、王谦。西去东里、西里、石槽、马坊、苏胡、王马。南从西寨、泊子、仁礼、马坊头、梁园、耿园、田园。往北通过两处渡口,洛河北边赵家庄、蔡邓、王家庄、畅村、南营等这些地方。东西行走与南来北往,都得必须通过霸什村。由其是东里村人,赶上四轱辘车到南安地里去,必须通过现在的霸城二村,一组和二组巷中间十字路口。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了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时、才自己开路。

社会的发展,朝代的变更,清代大约在一七零几年。霸什村的人家相继的增加,周边的村庄和人也不断地增加。霸什村为了更好的管理村政,刘党两姓联合靳姓赵姓,和其他姓氏人家。以保佑村民为由,修建了一座关帝庙,名老关庙。以至到一九六七年霸城一大队上搬时,拆了庙,盖了大队部与戏楼。老关庙实际是关羽关帝庙,因霸什村的刘姓人家,在历史上一直称关羽为老关。老关庙的遗址在现在的霸城二村、一组巷东头。老关庙座北朝南,修建在立陡齐厓(nai)之上,两层殿。殿堂前边地方不太开阔,有一亩地大小,庙后是十几丈高的齐厓(nai)高壁。庙东边也是十几丈高的齐厓,下边是通往下边村庄和河滩的大路,庙西边是一片荒地。殿堂两边,东晨钟,西暮鼓,庙里的钟非常驰名,听老人说有两千四百斤重。当年在往钟架上挂钟时,五十几个壮汉,用了三天时间也沒挂上去。一天大家正愁着想办法时,忽有一位白胡老者来到钟前。笑道:你们这么多人连一口钟也挂不上去,饭白吃了,有人生气的反问,你能成你挂。白胡老者道:我人老了,土擁到牙楂骨齐了,说罢人就不见了。大家这时才知道是关老爷显灵,最后用堆土增高法,才把钟挂到钟架上。清明节那天试钟,村上派了八个骑马好手。早晨卯时,从庙门口出发,分别奔向四面八方,以试钟声远近。中午午时,由村上七位年长有地位的人撞钟,连撞三下。这个时候八个骑手都听见了钟声,最远的一个人已经走到了潼关东边,所以霸什村老关庙撞钟时,潼关能听到。后来回民动乱时烧毁了庙堂,砸坏了钟,后来的两层殿堂是后盖的。一九六七年拆庙后挖土时,发现有地下室,里边全是烧红的土,这才证实了这一点。

清代乾隆年间,霸什村的人口大辐度的增加,能工巧匠不断地迁移进来。霸什村又迁移来了两支邢姓人家,还有杨姓、王姓、姚姓等人家。村与村联姻颇多,村与村之间,人与人之间来往频繁。周边的村庄,四处八码头的人擁来做卖买。一下子使霸什村的农工商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漕运也不断的加大了货运量,当时的霸什村已经形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古镇。霸什村的人为拓展经济体系,来应付东来西去,南来北往的客商,商量着在滩下建一座庙,作为办公地方来管理。又把村里的人家,以姓氏分成为四个社区,又把庙起名叫四社庙。时年开光立会,立每年阴历腊月十八日为庙会,以至会延续至今,二百七十多年。东南社:也叫东厓(nai)头,以邢、杨、屈、耿姓为主,他们住在村台的最东头,现在的霸城一村一组人。西坡社:也叫南北巷,以靳、姚姓为主,住在村台中间的东半部,连接着东南社。还有巷北头下边坷涝巷,现在的霸城一村二组和三组人。解放前还有一部分坷涝巷的人,为了做庄稼便利,迁移到了霸什村南马子池西畔,现在的坷涝庄。东赵社:在庙紧东边,所以叫东赵社。以赵姓为主,也有部分王姓。这些赵姓人家是第三次返回霸什村里的人,现在的霸城一村三组。刘党社:以刘、党两姓为主,还有部分秦姓,王姓人家。居住在村台的中间,共分五个区域,北头,腰巷,南头,洞底下,坡底下。北头是现在的霸城二村一组和二组老巷,腰巷是三组老巷。南头是四组与十一组老巷,洞底下是五组原来的巷,现在人家已经南移。坡底下是霸城一村四组和五组,在庙端西,也叫十字路口。除了刘党社的北头,腰巷和南头外,其他的都是因河涨迁移了上来,还有一部分人迁移到了羌白,焦家与南德。四社庙里的管事,是由四个社区人家选举轮流担任,解放前后,刘党社的党宏任最后一任管事,姚华堂任管账先生。

四社庙位于霸什村贸易中心,庙门端对村台从老关庙下来的路。东边紧捱东赵社,西边是东西南北通路的十字口,也是赵与王两姓的交会处,再往西是刘党社的坡底下。庙占地五亩,庙后河滩上有八十亩庙田,收益作为庙日常费用开支。庙一共有四座建筑,座北朝南,前后南北一条线。门房三开间,两边盖有耳房,当时门房作为开会办公场所。门前台阶上有两尊大石狮子,每尊狮子底下垫有一石座子,左右朝南。过了门房后面十二丈处,筑一香火台,东西长三丈六尺,南北宽两丈四尺,台高七尺。从台阶上了香火台,一层殿中间两边,放置着两个莲花形石香炉。过了二层殿就是后殿,后殿两边也建设有耳房,后殿里供奉着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塑像,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前殿和二层殿都有穿插小圆门,一边一个,后殿后边是七尺高的砖台阶。四社庙的管理一直到解放后,解放后,在一九五二年时。霸什村在四社庙里办起了冬学,也就是冬季人闲下来办的识字班,当时邢孟均等人任教。一九五三年又改成了霸城小学,以庙为主体,向西扩展,盖了教师宿舍与灶房。当时的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十个班,一二三四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五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学生达到了四百多人。教室不够在庙中间空地上,盖了一座教室,又利用了老关庙,老爷庙作为教室。那时候的王谦村、田园村、耿园村的五六年级学生,也在霸城小学背馍上学。我上学时只记得两任校长,石心德、雷宏昌。四社庙的小学一直到一九六六年,涨河时才拆搬,到一九六八年才彻底搬迁完毕。四社庙门前的两尊大狮子,当时被河泥埋沒。二零一七年时,霸城一村人在原址上挖了出来,后来被县上拉走。雄狮子口中含的石球,在一九六二年由五年级学生,郭金明、陈计生弄走。

到了清晚中期,又有一支邢姓人家迁移到了霸什村。因为未超过八户人,只能叫邢半社,现在的霸城二村六组和七组。又到了一七七几年,又有一支杨姓人家迁移到了霸什村,住在了村西边,东里村东边。解放前这支杨姓人家所属大荔县管,直到一九五八年三县合并时,才划分到了霸什村。就是现在的霸城二村九组与十组。解放前夕,霸什村的人已经达到了两千人左右,但是居住仍然分散,百年从无改变。加之人家姓氏复杂,成了实实在在的十里烂霸什,而且远近闻名。后来西坡社坷涝巷的靳姓人家,和刘党社洞底下秦姓人家。为了农业生产的方便,南挪到马子池西畔,三年以后阴历六月十九日敬神正式入庄。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时,连同马子池一并划分到了西寨公社,现在的坷涝庄和秦家庄。

清代时期,霸什村人杰地灵,能人倍出,农工发展迅速,商贸繁荣昌盛。在封建迷信的影响下,人们又修了不少庙,敬起了神灵。有城徨庙,马王庙两处,城徨庙在刘党坡底下,原霸城一村五组巷中。马王庙一处在刘党社北头巷南边,一处在东南社东头厓(nai)下边。还有一处神洞子,供奉着托塔天王李靖,在刘党社洞底下。一九六六年文化革命时,被民警段敬堂毁掉。西杨堡的底下杨家,两巷之间也修有老爷庙,供奉着关云长关老爷。村南沙坡地里还修有虫王庙,只有一间小房朝南,里边供奉着虫王伯乙考,伯乙考右手托一只雁斑鸠。刘党社坡底下还有楠妈庙,从千年到解放前夕,霸什村一共有十座庙,但是保护到人民公社化前只有六座庙。

清代后以至到解放前,霸什村面貌依旧,沒有多大变化,村政办公仍旧在四社庙。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天下大旱,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到了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霸什村方围圆又遭了温疫。由其是西寨一带,那时候流传着一句口角:早上得病上午死,下午埋人代烧纸。到了解放跟前,陕西以东战争连绵,逃难的人越来越多。霸什村又迁移来了,郭、王、黄、杜、李等人家,解放后一部分人家被遣返。

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九五二年打土豪分田地,才使一些贫顾农生活有了保障。一九五三年又从个体发展到互助组,形成了富贫相帮的生产模式。一九五五年又成立了农业初级社,农民这时才走上了农业生产集体化道路。一九五六年又转化成为高级社,为成立人民公社打下了基础。一九五八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农民彻底的走上了集体化道路。沙底人民公社,霸城生产大队,大队部设在楠妈庙。霸城生产大队所属十个生产小队,第一小队东南社,第二小队西坡社,现在的霸城一村一组和二组。第三小队东赵社,第四小队十字口刘党社坡底下,现在的霸城一村四组和五组。第五小队刘党社的北头,第六小队刘党社的腰巷和南头,现在的霸城二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和十一组。第七小队刘党社的洞底下和邢半社,现在的霸城村五组、六组。第八小队西杨堡的庙东庙西,现在的霸城二村七组和八组。第九小队,底下杨家南巷,第十小队底下杨家北巷,现在的霸城村九组和十组。那时七小队的一部分和八小队属于上岸杨家,巷道中间有一座家庙,后来又分成为庙东庙西。

那个时候中央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后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三面红旗。农村在社会主义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灯塔的照耀下,实现农了业快速的发展。当时的农民的积极性特别高张,干活吃苦耐劳。由其是干部,工作劳动一切走在前,才使粮食产量比农业合作社时翻了几番。霸城生产大队被评为全国农业生产模范大队,五小队被评为全国农业生产模范小队。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四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为了恢复生产,又把霸城大队分成两个大队:霸城一大队,霸城二大队。霸城一大队在原来的基础上,一二三小队不变,把原四小队分成了两个小队,四小队和五小队。一共五个小队,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将小队改叫成了小组。霸城二大队,把原来的五小队分成两个小队,刘东、刘西。六小队分成了两个小队,腰巷、南头。七小队分成了两个小队,洞东、洞西。八小队分成了两个小队,庙东、庙西。九小队和十小队不变,叫南巷、北巷。一共十个小队,现在全部改叫为小组。一九六四年,由于三门峡的原故,到一九六六年三年涨了三河。滩下的村庄和田地也全部淹沒,人们已经无法生产生活。从一九六七年开始,霸什村的人民向村台南边沙坡里面搬迁。霸城一大队五个小队全部搬迁,还有一部分东南社,西坡社的人,迁移到了羌白的焦家与南德。霸城二大队,除了刘党社北头、腰巷、南头四个小队沒有搬迁外,其他的六个小人队也全部搬迁。同时搬迁的还有学校、商店、大队部和集体企业。就这样霸什村的三官庙、四社庙、老关庙、老爷庙以及百年形成的商贸中心、毁于一旦。万年的形体,千年的村庄,百年的古镇,以自然的水患抹去了。霸什村的古风古貌,过去的美好景象一去不复返了,留下了人们的回意,留下了人们的想往。但是作为霸什村的后代,我们有三个不能忘。一是曾经生我们养我们,远近闻名的十里烂霸什不能忘,勤劳的祖先发祥地和居住地。二是霸什村就是霸什村,尊重历史,永远不能忘,以后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后辈人都要知道自己的根基在霸什村。三是霸什村城徨庙门前的对联不能忘,上联:“恶者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则灭”,下联:“善者不昌祖有余孽孽尽则昌”。

本文历史资料搜集三十年以来,大部分是由霸什村里的老一辈传说所记载。其中有老学究,知名人士,学者提供:邢孟均、靳志义、姚华堂、靳子游、党七三、王安武、杨拉征、党怀仁等老一辈。

党起云于二零一八年整理,二零二零年修稿!v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