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始建的皇家宫殿,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北隅,汉明帝永平三年至八年(公元60-65年)建造。
北宫的范围大致为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200米,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建筑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作为当时最高水平的宫殿,表现的最为明显。
由于木结构技术的发展,梁柱构架的稳定性提高,促使原来以土结构为核心的土木混合结构向以木结构为骨*土木混合结构转化。
北宫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宫殿,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北隅,汉明帝永平二年至八年(59-65年)建造。 北宫的平面接近长方形,四面筑围墙,面积约0.924平方公里。宫城辟三门,在南门外立阙。宫内有多座建筑。其中最高大的是德阳殿,居全宫西侧,台基高二丈,东西近百米,可容万人。其他建筑还有崇德殿、宣明殿、含德殿、章德殿以及芳林园、濯龙园等。北宫与南宫之间有“复道”相通,以备缓急。 南宫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宫殿,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南隅。 南宫的平面接近长方形,四面筑围墙,宫城辟四门,宫内有多座建筑。其中最高大的是前殿,居全宫正中,其他建筑还有乐成殿、灵台殿、嘉德殿、和欢殿以及玉堂殿、宣室殿 ,云台等。南宫与北宫之间有“复道”相通,以备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