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钟馗,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尤其在江南的道教信仰中,驱魔真君钟馗帝君与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帝君并立,合称为三伏魔帝君。
关于钟馗的传说有两个版本。一为唐玄宗(即唐明皇李隆基)说,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的也是这个版本:唐玄宗病中梦见小鬼偷去玉笛和杨贵妃的绣番囊,正当愤怒之时,忽见一满面虬髯的大鬼,捉了小鬼,撕碎吃了。大鬼说自己叫钟馗,高祖年间应考武举人,因相貌丑陋落第,羞愤中撞殿前石阶而死,死后蒙高祖赐袍陪葬,立誓为大唐斩妖除魔。玄宗醒后,病竟不药而愈。他向吴道子忆述梦中所见,令他绘制钟馗的画像。吴道子果然画工了得,仅凭描述,竟画的全如玄宗梦中所见。玄宗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从此民间开始悬挂《钟馗赐福镇宅图》,用来祛邪魅保平安。
另一个版本为唐德宗说。在这个版本里,钟馗是德宗年间前来应考,主考官是吏部侍郎韩愈。钟馗文采出众,韩愈看了他的试卷,连称奇才,点为第一名。德宗将钟馗招上金殿,可见他相貌丑陋,心下不悦,不肯点他为状元。韩愈为钟馗争辩,德宗依然犹豫,这时宰相卢杞说,考生那么多,何不另选一人点为状元?钟馗听了,怒发冲冠,说有此昏官在朝岂不误国?挥拳向卢杞打去。德宗大怒,命人将钟馗拿下。钟馗盛怒之下,拔出殿前将军腰间的宝剑,自刎而死。德宗十分意外,为了笼络人心,下旨将钟馗以状元官职殡葬,且封他为“驱魔真君”,负责祛人间邪魔。经后人考证,这个说法是杜撰的,因为按韩愈和卢杞的年纪计算,二人不可能同朝为官。
除了上述的两个传说,在民间还盛传一个“钟馗嫁妹”的传说。钟馗含恨而死之后,同乡好友杜平将他安葬。玉帝感其冤屈,封他为“斩祟将军”,专管人间邪祟厉鬼。钟馗为报杜平葬他的恩义,率鬼卒于除夕前回家,将小妹嫁给杜平。
知道了上述的传说,历代以这些传说为题材的画便不难理解了。画中或是钟馗与小鬼,或是钟馗嫁妹。
南宋·龚开 《钟馗嫁妹图》
之前在《慢慢学花鸟|钟馗是石榴花神?》中写过,钟馗还被奉为五月的石榴花神,以祛五月之毒。所以以钟馗与石榴、石榴花、各种毒物为题材的画也不少。
清·任熊 《临陈洪绶钟馗图》
那只画钟馗自己的有没有?也有。不过一般除非作者写明,否则说他是张飞或李逵,也只能认了,因为外形的风格是差不多的。
清·任伯年《钟馗图》
近代·顾炳鑫《钟馗拔剑斩妖图》
我们学的时候,跟着老师画,先画脸。眼睛鼻子嘴,和之前的人物没什么不同,只是眼睛凌厉一些。接下来,老师说,来到高能时刻,看看怎么把这张脸变老!
先给他加两个大眼袋,立刻沧桑了吧。还不够,再加两条深深的法令纹。脸颊上再画两道。嗯,这下够老了。
然后咱们再把他变凶。先把他的眉毛拧着画。眉头再加两笔,拧得更厉害一些。鼻子上也加两笔,让鼻子狰狞起来。
我的钟馗,老是老了,却没如我期待的狰狞起来,反倒显得有些愁苦。接下来画胡子,我的胡子也没泼辣张扬起来,一点也不钟馗。心下生气,画衣服的时候便随意挥洒起来,线条反而轻松很多。
开始染色,怎样也调不出老师那种既鲜艳又通透的红色。多加颜料,便浓重得不通透。多加水,颜色又淡了。大概是用的颜料不够好,不过按老师的话讲(当然他说的比较委婉),我们现在这水平,用太好的颜料有点浪费。的确是这样,目前把线条练好才是根本。
老师又说,染色就可以放松点了,笔轻松一些随意涂,有些笔触感效果最好。我被这“放松”、“随意”误导了,大笔一挥,一下染到不该染色的白袖口上,不由地哎呦一声。哪能真的完全随意,还得避开袖口避开宝剑避开手!
染完衣服,才发现底部画的鞋子太胖了,且不明显,感觉把边缘加粗一些会更好。不料与衣服相接的部位太湿,一笔下去,竟然洇开了……
最终,我的钟馗成了下图中的样子。它处处败笔,几乎拿不出手,于我却是特别的存在,因为只有经过这个完成的过程,我才知道自己哪里想不明白,哪里画不明白,失望时如何继续,太大意又引发怎样的过失。绘画,和所有的经历一样,能从中不断了解自己,继而不断修正自己。
一个人物画出来,就如同一个真实的存在,于是我的钟馗也在画成的那一刻,有了自己的剧本。此时的他,虽经纶满腹,却因貌丑不能做状元,内心愤怨挣扎,一派愁苦相。此时的他尚不知道,未来的自己终将成神,荡尽人间鬼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