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祝融战共工的传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场发生在上古时期的战争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都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些传说过于荒诞离奇,尤其是共工怒触不周山,更是令人无法理解。但是通过对良渚古城遗址的研究分析,再结合众多古籍文献记载,我们有理由认为共工怒触不周山是真实历史事件,只是文字表达不严谨而造成后人的误解。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根据考古学家的鉴定,良渚文化已有万余年的悠久历史,良渚的兴盛时期在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200年,经历了一千多年持续的兴旺发展时期。
与其他古城遗址相比,良渚古城最大特色是城门竟然建在水道上,九座城门竟然有八座水门。众多的水道纵横交错穿梭其间,而且众多的手工作坊遗迹都靠近水道。这样的规划显然是充分利用水道运输,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很方便装载到船上,利用水道运输到天下各地。
古城内发现了众多手工作坊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大规模生产手工制品的基地,因而可以认为上古时期的良渚人就是传说中的共工氏。中国古代氏族的起源与社会分工有关,据《易·系辞》所载的包牺氏从事狩猎,神农氏则从事农业耕种,传说的伏羲氏以放牧为生,共工氏则从事手工制作和商业贸易。
另外,考古学家在古城北部大遮山的山脚下发现了绵延数公里,像城墙一样由人工堆积起来的堤坝遗迹。在两个丘陵之间就有用茅草包裹泥土堆砌而修筑的堤坝,把两个山包之间的低洼地带挡起来,以达到防洪的作用。当山洪爆发时,这些堤坝可以起到阻挡洪水的作用,保护莫角山的宫殿以及周围人口密集的区域免遭洪水的侵害。
堤坝与水道结合,构成一个规模庞大、多功能和多用途的水利系统,不仅可以灌溉周围稻田,还具有交流船运的作用。一般认为,修筑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需要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力。综合古籍记载以及各种传说,非共工氏莫属。正是由于共工氏在水利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因而获得了“水神共工”的称号。
不过,传说中的共工氏是延续数千年,也可能是数万年的群族,上古时期的良渚人属于哪个时期的共工氏呢?
提起共工氏,几乎是无人人不知,其中广为人们熟知的便祝融战共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传说。综合众多古籍来看,祝融战共工是上古时期各方势力围绕冀州的共工之台的控制权展开的较量。这时候的势力基本上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方以黄帝为代表,另一方则是共工氏。
这场战争的主场在北方的冀州,请看《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从上述这段古文记载来看,这场战争的起因是“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这些传说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尤其是应龙,在这些故事传说中被描绘成能够飞天入地、翻江倒海的神龙。
其实,真实的应龙只是一个人,并没有人们想象那么神奇。只是这些人物或故事都经过了后人的艺术加工,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以今天的常识来看,显得很不合理。因此,我们在探讨上古时期的历史时,就不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
还有就是对“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的理解,难道蚩尤真的能够请来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人?这世间上根本没有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人,但是,向天求雨这种现象在古代经常出现。因此,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其实就是说蚩尤在向天求雨,只是所求来雨竟然是千年难遇的特大暴雨,这是一个巧合。
蚩尤求雨是一个巧合,女魃止雨也是一个巧合。共工氏有水神之称,雨天作战对共工氏十分有利,却让北方众多部落苦不堪言。由于连续下雨,北方部落联盟在与共工氏作战中节节失利,眼看就快撑不住了,黄帝便派出女魃前来助战。《山海经》的女魃只是人,并不具备止雨的能力,不过巧的是,女魃刚到来雨就停下来了。
由于女魃的到来,加上雨也停了,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黄帝的阵营取得了优势,蚩尤就被*死了。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蚩尤的记载,自古以来争议很大。综合众多古籍来判断,蚩尤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群族的名称,是人厌人恶的坏蛋。
女魃不具备止雨的能力,为何又叫旱魃呢?
女魃虽然骁勇善战,但她是北方人,与有水神之称的共工氏相比,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擅长在水中作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旱鸭子,因而被称为旱魃。
共工氏看到了女魃的弱点,为了求胜,于是动起了歪心里,也就是传说中的共工怒触不周山。
以现有常识来看,共工氏撞塌天柱的说法确实令人费解。然而,经过考古学家的努力,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只要用简单的线条把良渚古城刻划出来,神话传说中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真相就一目了然。
为什么要用线条来刻划良渚古城?
我们知道,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出现于商朝并广泛使用。也就是说,上古时期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古人为了记录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通常会经绘图的方式刻写在石碑或者工具器皿上。
也就是说,有关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并非文字记载,而是后人是看到某个地方的石壁上有古人刻划的图像,或者一些大型的陶器上也绘有类似的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所表达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当然,他们的文字表达并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图像所表达的内容。如果我们有幸能够看到这些图像,那么就能够知道问题出来何处。
然而,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沧桑,这些图像,不管是刻划在石壁上,还是描绘在工具器皿上,都早已化作腐朽混杂在历史尘埃中而不见踪迹。不过,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让我们得以窥见共工之台的风貌。
冀州系昆之山的共工之台既然称为“共工之台”,当然就是共工氏所修建,与良渚古城应该有一些相似的风格吧?比如,在良渚古城中,雄伟壮观的宫殿区要比其他地方高出十几米,象不象一个地台呢?这大概就是共工之台台这个名称的来历吧!
如前文所述,与其他古城遗址相比,良渚古城最大特色是城门竟然建在水道上,众多的水道纵横交错穿梭其间,从城门出来的水道向外延伸连接其他水系。如果用线条来勾勒,这些水道是不是像一根根柱子支撑起古城呢?如果将良渚古城看作是天庭,这些水道就是支撑天庭的天柱。在古人看来,天柱一旦被毁,天就得塌下来。
纵横交错的水道穿棱于良渚古城
冀州的系昆之山就是传说中的昆仑,在古人眼里简直是天庭。看到良渚古城的遗址后,我们可以推知这个共工之台的一些大概。共工之台之所以受到各方势力的觊觎,它的规模肯定比良渚大得多。它能够成为天下的商品交易中心,自然有水道与大江大河相连。如果用线条来勾勒,水道就是天柱。共工怒触不周山毁掉天柱,自然与水道有关,确切来说是水道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共工氏是如何破坏水道?正常来看是堵塞。但是,共工氏堵塞水道,在对与北方部落决战时显然没有什么好处。另一种可能是毁掉与黄河相连的防洪堤坝,洪水沿着水道淹没城市,依据有三种:
根据《大荒北经》的记载,这时候冀州连续下雨,河水暴涨。
根据良渚古城遗址进行判断,共工氏居住的地势较高,洪水泛滥时只淹没对手,对自己有威胁不大。
毁掉堤坝造成中原地区被洪水淹没,这才有后来的大禹治水,与后来的史实相吻合。
女魃的地盘由于被洪水淹没,最终也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所以才会有“魃时亡之,所欲逐之”的说法。“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就是说女魃遭到共工氏追*,回不来了。女魃所到之处基本上不雨水并不是因为她的本身,而是因为她专门选择雨水稀少的地方作为逃亡的路线,因为她知道,这种地方对她不利,但对共工氏更不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一线生机,大不了双方同归于尽。
共工氏虽然打败了女魃,但由于破坏防洪堤坝造成了中原地区被水淹,人民群众因此而失去了家园,于是北方众多氏族部落便联合起来讨伐共工氏。这时候黄帝已经去世,而应龙、女魃又下落不明,于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颛顼就被推举为北方盟军的首领。《淮南子·天文训》就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当然,《淮南子》的记载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书的作者也许是为了吸引读者注意而过分夸张,当然也有可能是误解,如前文分析,共工怒触不周山实际上是破坏防洪堤。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条线索:共工与颛顼争帝。
也就是说,这场大战从“黄帝乃令应龙攻冀州之野”开始,已经持续好几代人了,直到颛顼的子孙后代才彻底将共工氏打败,请看《史记·楚世家》的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了解包括《史记》在内的众多古籍记载就知道,不论是颛顼或者帝喾,他们的势力范围在北方,而楚国却远在南方,楚人的先辈们是如何从北方的黄河流域跑到南方的江汉流域的呢?要知道,古老的神州大地到处都是荒芜之地,从黄河流域到江汉流域,中间有大别山阻隔。楚国的先辈们从黄河流域来到江汉流域,不可能翻越中部的崇山峻岭,只能是沿着东部平原,也就是运河的两岸南下。
颛顼的子孙为何要跑到南方的江汉流域呢?《史记·楚世家》讲得很清楚,他们是追*共工氏才到达南方的。在这场大战中,良渚人属于共工氏的阵营,共工氏失败后,良渚人遭到北方联军的追*。良渚人看到北方的大军来势凶猛,知道自己取胜无望,只有弃城逃跑。
北方联军占领南方后,联军内部因分享胜利果实而发生内讧,陷入混乱,在《帝喾如何从颛顼子孙手中夺权?》这篇文章中已作详细讲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