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年(公元前203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刘邦惊惧,与郦食其共谋削楚大计。
注意,这一段,古今学者向有争议。
争议点,在郦食其与张良的本事,谁更大。
一方认为,郦食其,比张良更厉害。且忠贞不二。
一方认为,张良之谋,朝秦暮楚,嫉妒心大,尽藏私心。
我个人观点,是这样的……,大家在阅读的同时,自己也加入一些思考,结果,自有分晓。
一、王者天下,背后倾轧!当时,楚汉相争,刘邦受困荥阳。
郦食其说,大王:
商汤灭夏,封其后于杞;
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
今暴秦,失德弃义,侵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其后,无立锥之地。(注意,张良本是韩国贵族,世代相韩。秦灭六国,张良身怀国仇家恨,和楚国将门之后的项羽,实为一个情况)
大王如果能(划重点)——复立六国之后,封其爵印。此一举,六国君臣百姓,皆感恩戴德,莫不美其义举,先后称臣。楚,又有何患,早晚俯首听命。
郦食其这招,各有利弊。
利六国之后,各回封地,天下归心。
弊天下之势,重回春秋,争霸不断。
且,和刘邦打天下的兄弟,他们,背井离乡,所为何来!
左右皆可为,没有所谓真正的最厉害。
时移势易,顺势而为,乃王者思维。
郦食其,此招,此时,可为。
刘邦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催促郦食其,赶紧去刻公章,一个诸侯配上一个。甚好。
二、张良之谋,剑指何人?这一边,郦食其还没出发,张良来了。
刘邦此时,正在吃饭。
于是,邦哥也问了张良一毛一样的话:
嗨~,伙计被困荥阳,怎么办?刚刚郦食其为我想了一个法子,你听听看,如何?
注意以下,张良的一字一句:
张良说,“是谁为大王出此下策?大王,您大势已去!”
汉王问:“为毛,这么说?”
张良,仔仔细细,前前后后,字字句句,拼足八点,刀刀砍向郦食其。
哪八点,大家也听听,是否有理:
其一,商汤灭夏,封其后于杞,那是因为,商汤自度,能制桀于死地。试问大王:能制项王于死地吗?不能!
其二,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地,武王认为,能拿到纣王人头。试问大王:能拿到项羽人头吗?不能!
其三,武王进入殷商之地,尽表当地贤人,又释放箕子,封比干之墓,大快人心。试问大王:您今日,做到这么炸裂的影响吗?不能!
其四,广开粮仓,大散银钱,以资贫穷。试问大王:您能散其府库,助力贫困吗?不能!
其五,殷商国亡,偃旗息鼓,天下由此,再无兵事。试问大王:能不再用兵吗?不能!
其六,不征用战马,示天下太平。试问大王:天下太平吗?没有!
其七,不征用牛力,不再为战争输送粮草。试问大王:能做到吗?不能!
其八,天下游士,离其亲人,背其祖坟,远走他乡,几无故旧。所有和汉王打天下的人,盼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有一个封赏之地。
果若,大封六国之后,贤士归其土。
试问大王:今日,谁还帮陛下夺天下!
再想想,楚国依旧很强,各诸侯,见风使舵。如此二臣,汉王又如何盘算?
诚用郦生之计,大王大势去矣!
一番言语,刘邦,放下筷子,无心再食。
大骂道:竖儒几败而公事!(意思是:我Cao!这傻缺差点坏了LZ的好事)
刘邦的口气,向来很难听。
刘邦厌恶儒生,众所周知。
曾经,还把自己的尿,尿在一位儒生的帽子里。
如此背景之下,郦食其,作为一位老儒,以其高洁与广智,是少之又少被刘邦终身器重之人。
张良,如何不紧张。
三、大江滚滚,千帆竞渡有人说,这个背后,尽是党派之争。
纵观,张良谏议刘邦——封赏三王(英布、彭越、韩信),其本质,和郦食其封赏六国之后,收买人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信,大家往后看。
汉四年,韩信破齐,欲自立齐王。汉王怒。
张良说汉王。
于是,张良手持齐王印,授与齐王。
是不是打脸之前郦食其谏议的——授印六国之后?
另外,大家是否知道,郦食其曾经在韩信还未拿下齐地之前,已经以其雄辩之才,说服齐王降汉,未用一兵一卒。
相较之,韩信攻齐,几年未下。
如此,韩信有何脸面,自称将兵之才。
然鹅,张良,又岂能让如此大的功劳,尽挂在郦食其的身上。
汉六年,高祖刘邦,大封功臣。
张良未有战功,然高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
内里乾坤,刘邦最懂。君臣之间,无非权衡利弊。
OK,今天到此为止。
有关留侯张良,未来脱身,也没那么简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老儒,郦食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