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作品被誉为“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词风慷慨悲壮、沉郁顿挫,让人读完心情为之振奋。辛弃疾形成这种词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颇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在辛弃疾词中随处可见具有军事意象的词汇,比如刀、剑、箭、枪、弓、马、旌旗、战鼓等等,在这些词汇中,“剑”的意象令人印象深刻。
据统计,在辛弃疾众多的词作中,提到“剑”的诗词颇多,高达二十余首,为何辛弃疾这么喜欢用“剑”字呢?剑在辛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词风上的意义从风格上来看,辛弃疾以“剑”为利器,彻底突破了委婉柔媚的宋词风格,将豪迈词风又一次推上了顶峰。
唐代以诗为正宗,虽然晚唐时,词渐渐进入到士大夫的眼中,但却只是一种游戏之作,是悲伤儿女情长、春秋代序的“诗余”,温庭筠、韦庄等人的词作,莫不都是如此,于是,“花间”成了词中的“正宗”,词为艳科,几乎是当时所有文人的共识,在士大夫看来,闺房秀户、秦楼楚馆才是词之内容所在,这就造成了无比柔美婉转的词风。
词到五代时,风格上渐渐发生了转变,像冯延巳、李煜等人,虽然也以婉约低沉为主,但是内容不再仅仅吟咏闺阁之事,而是将自己的人生感慨寄托其中,具有人格化的情感,像“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句子,都是真实感情的抒发,具有极深的魅力。
北宋初年,晏殊、张先、柳永、秦观、晏几道等人,也都是擅长写词的名家,但词风仍以婉约为主,只有范仲淹、苏轼等人,才会偶尔出几首“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的阔达豪迈之作。“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等佳句,变革了低沉温柔的词风,显示出壮阔豪迈的激情。
但之后,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都走了婉约一路,直到辛弃疾,才彻底打破了词只能抒发柔情的传统。辛弃疾词中,“剑”字意象的壮阔豪迈,便是突出的表现。
他在《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一词中写道,“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这首词表现了辛弃疾愿意为祖国奋勇当先,甚至*身成仁的情怀,但却壮志难酬,全篇充满了金戈铁马的气概,“倚天万里须长剑”,可以说毫不保留了地表现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充满了刚健勇武的男儿志气,这与“花间”的柔情是有着强烈对比的。
再如,《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中,辛弃疾写道,“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宝剑拔出,光芒四射,直插云霄,这种豪迈激昂、气势如虹的气概,是辛弃疾独有的豪迈,“剑气横秋”,更加深了这种豪迈之情。
又如,《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中,“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以楚汉纷争为背景,写汉初风云际会,君臣遇合,一战而成汉朝的一统,借古伤今,充满了对眼前南北分裂的无穷悲伤,“剑指三秦”,可以说也是辛弃疾心中的理想。
总之,辛弃疾借“剑”抒发豪情的这种风格,是对婉约词风的一种冲击和突破,“剑”中豪情,展现了一个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感情上的意义辛弃疾词中,“剑”字承载的意义颇为丰富,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意气风发、持剑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气概;另一种是遭遇挫折,宝剑入匣,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压抑。
辛弃疾出生于山东,当时正是金国的统治区,辛弃疾从小在祖父的教育下,耳濡目染,对金国是非常仇恨的,年轻时便立下了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远大志向。南渡前,是辛弃疾的高光时刻,不仅搞了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而且还突入敌营,擒拿叛徒,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以至于“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可以说意气风发。
他在《沁园春·甲子相高》中写道,“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大有一种跃跃欲试,扶摇直上的纵横剑气,这是辛弃疾人生前半段的辉煌时刻,那时候,他是意气风发的,因此“剑”字在他的诗词中,有不少年轻人的锐气,也让他的词显得无比锐利,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充满了一往无前的豪迈进取精神。
但是,南渡之后,辛弃疾的人生几乎再也没有明亮过,因为当时主和派把持朝政,所以导致他收复的主张毫无实施的可能,甚至还被赋闲二十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辛弃疾的心境渐渐暗淡了下去,变得灰心了,于是“剑”在词中,所承载的味道也变化了,不再是意气风发的锐气,而是宝剑不能出窍的愤懑。
辛弃疾在《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一词中,悲伤地写道:“……短檠灯,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无用,照影落清杯。多病关心药裹,小摘亲鉏菜甲,老子政须哀。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这是一种无人赏识,被弃之不用的凄凉。战国时期,士人冯谖寄居在孟尝君门下,曾多次弹铗,其实目的便是试探孟尝君对自己的态度,经过考察,冯谖认为孟尝君是自己的“明主”,于是在孟尝君需要的时候,多次帮他度过了危机。冯谖弹铗,是渴望才华被欣赏和任用的一种表现,可辛弃疾却说自己的宝剑都要生青苔了,可见其被长久地弃之不用。
在另一首《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中,他同样表示了类似的感情,“……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辛弃疾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通过宝“剑”尘封的象征表现了出来。
可见,不同时期,辛弃疾用“剑”所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与其当时的状态和心境,有着极强的关联。宝剑在手,收复失地,是辛弃疾一生的追求,可这种追求,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实现。辛弃疾这把锐利的“宝剑”,永远尘封在了南宋这偏安一隅的政权当中,青苔遍布,沉寂无声,但在他的词作中,这柄剑却锋芒四射,永远光耀着后世!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