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小历史

每天一个小历史

首页角色扮演城墙不能倒更新时间:2024-06-25

1. 舞蹈纹彩陶盆寓意何在?

1963年,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了一个精美的舞蹈纹彩陶盆。这个彩陶盆以细泥红陶制成,口沿和外壁装饰以简单的条形花纹,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盆内壁上绘有的15人分3组手拉着手起舞的形象。

这是远古人类舞蹈的再现,是古人生活一部分的生动体现。可盆中的古人为何而起舞呢?

由于舞蹈、彩舞蹈纹彩陶盆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杰作,在那个时代生产力十分低下,集体的力量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出现了捕猎时围猎野兽,吃饭时围火而坐,睡觉时环火而居的场景。这种生活方式反映在舞蹈形式中,便自然会出现集体圆圈舞了。

通常在原始社会,氏族会为庆祝某件喜庆的事而举行活动。那时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很差,获得的食物来源很有限,主要还是靠天吃饭。当粮食大丰收或者狩猎收获颇丰的时候,人们便会选择一个节日,用跳集体舞的形式来进行庆祝。此外,如果抵挡了一次外氏族人的侵犯或是和解了与外氏族的大矛盾,人们也会载歌载舞来纪念。

陶盆的时代距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了,上面的说法也仅仅是种猜测。与此相适应的,还有各种种富有想象力的解释。会不会是远古的祖先利用集体舞来用来发展男女感情,从而为婚配奠定基础?这个舞蹈会不会古人正在在进行某种宗教仪式,以期待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会不会是他们正在进行早期的体育活动,希冀增强体质以便日后获得更多的食物?

经过了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洗刷,留下的仅仅是真实历史的只言片语了,而现今能够看到又只是留下之中的冰山一角,几千年前的祖先到底想通过舞蹈表达什么寓意,或许再也无法得知确切的答案了。

舞蹈彩陶盆内的雕绘

舞蹈纹彩陶盆内壁雕绘的舞者头上的发辫状饰物和身下飘动的裙摆也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使得起舞的形象充满了动感。他们一致的动作和飘起的饰物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远古人类围成一圈,伴随着某种节奏欢快起舞的景象。尤其是每当盆中盛水,舞者与池中倒影相互交映,更添美感。

2.《山海经》是外国人写的,这可能吗?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汇集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完整总括。其风格独特,包罗万象,是研究我国上古时期文化的重要史料。同时,由于年代久远,《山海经》也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鲁迅先生称之为“古之巫书”。

就是这么人尽皆知的著作,关于它的作者是谁的这个问题,却成了学术界中千年未解的悬案之一。

早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刘歆就提出了《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他在《山海经表》中说道,“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意思就是大禹和伯益创作了《山海经》这本书。

到了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在《论衡》里提到,“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连司马迁也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从此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说法都被认为是正确无疑的。这就奇怪了,大禹和伯益,这两位是距今4000余年,即公元前21世纪的人物。《山海经》中记载的内容有发生在春秋,战国的,也就是说是书中记录有发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实,这又怎么可能呢?

宋代著名大儒朱熹看到了矛盾指出,为了解决上面这个疑问,他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看法。他认为,《山海经》是根据屈原的《天问》而作,因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主要就集中于《楚辞》的《天问》一篇。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佐证并不断发展,学界最终认定了《山海经》作于战国,成于西汉,经过几代人的创作和修改,是一部集体合作的著作。

关于这个问题,要是就此打住,那还多少有些靠谱,但近年来,但随着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印度人、古巴比伦人,甚至是美洲人和希腊人都成为《山海经》作者的可能人选。如此“百家争鸣”的情景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同时另一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明了《山海经》这本神奇的读物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和它的重要地位。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山海经》中大量存在的这些神话传说,是今天我们研究原始宗教的难得材料。在《山海经》的神话中,不仅可以看到巫师的活动,也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等。在《山海经》中,存在着大量的神奇动物的记载,这些动物主要是鸟、兽、龙、蛇之类,它们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这些动物很可能就是古人的图腾崇拜。

3. 孟姜女真的哭倒了长城?

相传,秦始皇统治时期,范喜良与孟姜女这一对新婚夫妇结婚刚三天,范喜良就被强征去修筑长城,半年里音信全无。孟姜女惦念丈夫,便历尽艰辛寻夫到长城,却得知丈夫已经累死。孟姜女失声痛哭,竟将城墙哭倒,露出了丈夫的尸骨。

故事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大家都相信了历史上真的有过这个哭倒了长城的神奇女子,更有甚者把山海关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在那里盖起了“孟姜女庙”,成为了当今著名的旅游景点。

一个纤纤弱女子,仅凭哭声就哭塌了长城,若非这里提到的长城是豆腐渣工程的及至,要不然任谁根据常识都可以判断,这种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当然,山海关也绝对不会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地点,理由很简单,因为山海关留存的长城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山海关有数百里。由此可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虽然唯美感人,但却含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只能是个传说,而非真人真事。

既然认定了这是个传说,那传说的原型又是什么呢?最新研究表明孟姜女哭长城极有可能是由杞梁之妻哭城演变而来的。这是《左传》中的一个故事。春秋初期齐庄公时,齐国人杞梁在一次战役中阵亡。杞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无依无靠,扑在杞梁的尸体上,在城下痛哭,哭了七天七夜,把城墙也哭得崩塌了。

后人在此基础上,对这个故事的不断解读和情节添加,到北宋年间,孟姜女的故事最终形成并广泛的流传。她的故事被编成评词话本,谱成歌曲杂弹;“孟姜女庙”里四时香火不断,前来立碑献匾、拜庙赋诗的上自皇帝,下至仕宦;孟姜女随之成为贞洁烈女的代表,被列入“二十四孝”的第十一孝,神化成“七仙女下凡”。到了明代中叶,各地更是盛行为孟姜女立庙的风气。

孟姜女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孟姜女哭长城”虽然只是个传说,其内容是根据历代时势和风俗的不断变化而变更的。但这个故事中蕴含着忠孝节义等极其深刻的成分。2000多年来,一代代人在讲述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中华文化中的忠贞、守节等等文化传统。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修筑长城一直是历代都要考虑的一项大工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秦始皇时修筑成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汉朝修筑起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1万多公里;到了明朝,修筑的长度更甚,最终形成了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的宏伟景象,全长达到8851.8公里。而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多指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这一段。4. 国宝九鼎被熔化了,这是真的吗?

我国古代夏朝的启统治期间,朝廷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每州设置州牧进行管理。政府令各州贡献青铜,铸成九鼎。在史书的记载中,九只大鼎镂刻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无论是从工艺美学还是从文化考古的角度看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因此这九只鼎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国宝,九州也因此成为中国的代称。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关九鼎的资料虽然不绝于历代史册,但在2000年前,它就已经不知隐身何处了。

国宝九鼎去向在哪?面对这个历史谜团,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地提出疑问。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中最早出现对九鼎去向的记叙,但两次记叙却有所出入。在本纪中司马迁记载道,“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但有意思的是,在《封禅书》中却有“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这样的一句,让我们看出连司马迁本人对九鼎的去向也是没有十足证据的。到了班固著《汉书》的时候,不仅沿袭了司马迁的两条记录,又添加了一条新的叙述,说是周显王时期,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泅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但毕竟是江水滔滔,九鼎已然无从寻觅了。周显王时期,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泅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但毕竟是江水滔滔,九鼎已然无从寻觅了。

到了清朝,流传起周王室销毁九鼎铸造铜钱的说法,这个说法是由王先谦提出的。他认为战国时期各国都对象征权力的九鼎虎视眈眈,而周王室已经实力衰微,因此便销毁了九鼎,对外则宣称不知去向,免却了麻烦。这个理论虽然听着合理,但却没有历史依据前来佐证,只能是学者本人的随意揣测。

国宝九鼎的下落在后人的苦苦探寻下始终不肯揭开神秘的面纱,研究结果要么模棱两可,要么缺乏依据,要么前后矛盾。国宝九鼎最终去了哪里?它们现在还存在吗?这些问题,我们只能等待未来告诉我们答案。九鼎:九鼎意义深刻,它象征着九州,反映着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仅九州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定鼎”一词也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指。到了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厉行改革,国富兵强的形势之下,兴兵攻击陆浑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此时向周定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从此,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此时向周定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从此,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

5. 老子出关去向何方?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开创了道家学派,留下了一部5000余言的《道德经》。老子出关,在中国思想界是一件大事,据《史记》记载,老子在关令尹喜得相伴之下,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之后“莫知其所终”。那么,老子出关以后去了哪里呢?

西出函谷关后,老子要么一路继续往西,要么折向西北或者西南.函谷关西北尽是草木不生,了无生命的荒野戈壁,老子断不会往此处去.如果折向西南,那最有可能到达的就是四川了。《蜀中广记》是四川地区地方志,当中有老子出关时对关令尹喜说“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等到尹喜按日期前往,果然看找到了老子的记载。而清乾隆年间的《雅州府志》也有多处记载老子在四川的生活,描述老子坐化在四川瓦屋山的鸳鸯地上,没有再骑牛出山。

如若老子出关后继续往西,限于当时的交通路况,既有可能就落脚在甘肃,停留隐居在甘肃临洮,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至今临如若老子出关后继续往西,限于当时的交通路况,既有可能就落脚在甘肃,停留隐居在甘肃临洮,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至今临洮县岳麓山还有“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锋塔”等与老子有关的遗迹。有学者经过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和实地走访,竟然探寻出老子在甘肃的大体行程线路:即老子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去世)。当然,老子一路向西,到了帕米尔高原,甚或是地中海地区,也都是不无可能的。老子骑牛出关寻求自身的解脱之道,却留给后人这样一个历史谜团苦苦追寻。

老子出关除了留下去向何方这个谜团外,他出关的原因也备受争议,学术界将其主要分为四种。一是周室衰微,老子明白周朝的衰微是历史规律,要做到挽狂澜于既倒,只有向西寻求更高的理论。二是政治牵连,相传老子在周敬王时期的王室内乱中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职,于是离宫隐退。三是追寻道法,老子毕生“唯道是从”,他将出关寻道看做毕生的任务。四是避让孔子儒学,不与其争高下,鲁迅和章太炎等人都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

6. 孔子是否删改过《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提到孔子删改《诗经》,保留了其中的300多篇编订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历史上所说的“诗三百”。由于司马迁以及他的《史记》在史学界具有的重要地位,“孔子删诗说”曾一度被人们相信。

《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也就是说,孔子将原本的3000多篇诗句去掉重复和不合礼义的,择取了其中的三百零五篇编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

但这是真的吗?要从3000多篇中择取305篇,这是何其浩大繁复的工程,为何从来没有被孔子的弟子提起过?那些被删掉的那上千篇诗句又在哪里呢?按理说,被孔子删去的那些周代诗歌应当有大量散佚在民间;但事实是,现有文献中引用的周朝诗歌大部分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难道这两三千篇诗歌无故失踪了吗?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孔子没有删诗,或者仅仅删去了一小部分。

其实早在唐代,就有学者(孔颖达)也对“孔子删诗说”提出了怀疑:“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

那孔子究竟有没有删改过《诗经》呢?或许,《史记》记载并没有错误,而是后人因为离司马迁那个年代太久远了,在理解《史记》中产生了误解。“三千余篇”是指最初也就是周朝时期的古诗数量,到了孔子的时代,过去已有数百年,社会上留存的诗歌已远没有原来那么多了。孔子能够看到的也不可能是最初的“三千余篇”了,他再按照一定的原则删改了其中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诗经》。

《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

“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7.《庄子》是不是庄周一人所写?

《庄子》一书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它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就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和高深的水平。《庄子》在唐代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孟子》是孟子的作品,《韩非子》韩非所写,如此比照,能否认定《庄子》这本著作就是庄子写的呢?

如今看到的《庄子》一书,是经由晋朝人郭象重新整理编定过的,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在唐代以前,关于《庄子》的作者到底是谁的疑问并没有人提出,人们都相信它是由庄子著成。到了唐代有人发现,《盗趾》、《说剑》这两篇与庄子的风格有很大出入,从而开始怀疑此书非庄子所作。到了宋代更多的篇目受到质疑,多集中在外篇和杂篇。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或许可以认为《庄子》的内篇是由庄子写成,尤其是内篇中的《逍遥游》、《齐物论》最能体现庄子哲学;外篇和杂篇则是由他人所作,可能是他的弟子或者是该学派的后来学者著成的。像《盗趾》、《说剑》这两篇则肯定不是庄子学派的思想。

当然,没有其他新证据的情况下,这也很难断定《庄子》的作者不是庄周。完全有可能《庄子》全篇都是庄子本人所作,只不过外篇、杂篇是其早期作品,而内篇是其晚期作品。毕竟,风格的不同其实并不能说明这些作品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思想家们往往有着不同的观点,这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庄子》一书年代久远,史料残缺,要明确地辨别出哪篇是庄子本人所作真的十分困难。虽说考证出《庄子》的作者固然十分重要,倒不如将《庄子》作为庄子学派思想的系统著作来研究,这样或许更有意义。

《庄子》一书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庄周在其中阐述了自己的多个核心思想。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包括“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并且是没有界限差别的,这个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随遇而安,逍遥自得,这样的理论带有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色彩。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8.杨朱和庄周是同一个人,你相信吗?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个学派纷纷涌起。在众多的思想家中,杨朱是比较神秘又颇具争议的一个人物,同时他也是当时思想界极其重要的人物,孟子所说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正说明了杨朱及其所属的学派在当时的思想界可谓占下了半壁江山。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核心人物,在《史记》中记载战国诸家的篇目中,却未提及他半个字,难道司马迁把他忘了?再如《庄子·太史公自序》引,也没有对杨朱学派进行任何评价,怎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现象呢?

20世纪初,蔡元培和日本久保天随等学者提供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研究结果令人震惊:杨朱其实就是庄周。

分析杨朱与庄周是同一人,不外乎从名字的音韵、存在的年代、主要的学说三个方面来看。在中国古代,读音相近的字是可以通用的,而杨和庄、朱和周的读音都很相近,是不是也通用了呢?《列子·杨朱》篇说:“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这里的梁王是指梁惠王,可见杨朱与梁惠王是同一时期的人;《庄子》书中屡称庄子与惠施友善,而惠施曾为梁惠王相。杨朱与孟子都与梁惠王有所交集,必然地,他们也是相同时期的人了。

最重要的是,两人的学说是否一样呢?《孟子》里曾提到,杨朱提倡“为我”,即使是“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他也不会做,其他的记载中也提及了他所创立的“轻物重生”、“全性保真”等理论。再看庄子,《庄子·养生主》篇大谈“保身”、“全生”、“尽年”,提倡人们“养其身,终其天年”,不要去做劳形疲神的事。他们的理论这样看又是多么相像啊!

如果没有下面的疑问,那几乎就可以百分百肯定杨朱与庄周就是同一人了。《庄子》书中屡次批评杨朱,《徐无鬼》这一篇记载庄子对惠施曰:“儒、墨、杨、秉(公孙龙字)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耶?”如果这里的“杨”就是庄周,那么他怎么怀疑自己呢?另有《胠箧》一篇更主张要“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庄子可能钳自己的口吗?这其中的真真假假,真的把我们弄糊涂了。

说杨朱与庄周是同一人,学术界有充足的证据和坚定的支持者;说他们不是一个人,又似乎有合理的凭借。他们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呢?看来这个谜团要继续保留下去了。

杨朱是何许人也?他是杨学的创始人,但籍贯与生卒年份已经无从求解,经考证大概与庄子同时,比孟子略早。有关杨朱的著述,后世没有流传下来,仅只在《孟子》、《庄子》、《吕氏春秋》、《列子》、《淮南子》及汉代刘向《说苑》等书中保留一些记载。因此鲁迅曾经评价杨朱时说道:“杨朱无书”。虽然如此,杨子仍不失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而其思想影响所及,历2000余载至今。

9.华佗能借助麻醉术进行外科手术,这可能吗?

神医华佗在民间传诵已逾千年,他高超的医术始终为人们津津乐道,最为神奇的医术莫过于借助于麻醉术进行腹腔手术。相传东汉末年三国期间(神医华佗在民间传诵已逾千年,他高超的医术始终为人们津津乐道,最为神奇的医术莫过于借助于麻醉术进行腹腔手术。相传东汉末年三国期间(公元二、三世纪),连年的战祸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除瘟疫流行外,还带来了外伤疾,由于缺乏麻醉药,外伤手术很难进行。华佗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发明了“麻沸散”极大程度的减轻了外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而直到19世纪40年代,西方医学家才开始使用乙醚或笑气进行全身麻醉,比中国迟了1600多年。为此,华佗也一直被后人尊称为“外科鼻祖”。鼻祖”。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固然是我们后人值得骄傲的。但若说近2000年前,华佗已经能够借助麻醉术进行肿瘤切除,肠胃吻合等大手术,你相信吗?

“麻沸散”是华佗用以麻醉病人的一种药品,在史*载中仅有其名而无具体成分,后人推断可能是曼陀罗花,但此物麻醉程度低,完全不能用作开腹这样的外科手术。当然,““麻沸散”是华佗用以麻醉病人的一种药品,在史*载中仅有其名而无具体成分,后人推断可能是曼陀罗花,但此物麻醉程度低,完全不能用作开腹这样的外科手术。当然,“麻沸散”的成分或许另有他物,但是根据现代医学观点,全身麻醉手术都必须用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是万万不能吞服的。再者,麻醉只是进行外科手术的一个前提条件,要想手术成功,同时还要求进行手术的医生需要有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对疾病有准确的诊断,还要知道如何消毒防止伤口感染,如何在手术中止血等。就是在今天,这些复杂的一系列问题也令医生感到头疼,那个时代的华佗真的能够轻松解决?的华佗真的能够轻松解决?

华佗是当时的名医,技术超群,妙手回春,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他能够进行一些小的外科手术,这应该也没有问题,但若说他能借助麻醉术进行肿瘤切除等大手术,或许就真的有些夸张了。

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在研究中严肃地指出,华佗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一个神话故事,故事原型取自于印度的佛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在研究中严肃地指出,华佗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一个神话故事,故事原型取自于印度的佛教传说,破腹断肠的记载也为抄袭印度神话之作。华佗(字元化,真名为敷)这个人的原型,可能曾在中国存在,也可能真是沛国谯县一带之人(即陈寅恪云,“盖元化固华氏子,其本名为敷而非佗”),甚至也有可能“通晓”一些养生之术。但此人后来变成了“华佗”则完全是将印度之“佗”(药王神)强加给了这位中国人。这位中国人从此走上了幸运大道,基本上成为了神医的典型,受万世之敬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