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盗我们国宝佛像的强盗 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那些盗我们国宝佛像的强盗 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首页角色扮演传世奇迹免充万万刀更新时间:2024-06-11

01

如何证明被盗海外的中国文物

曾经是中国的?

这是几乎唯一被国际认可的证据图录

1906年-1936年间,那个积贫积弱的民国乱世,我们中国丢了太多国宝。

有些是海外列强的巧取豪夺——如大批文物探险队来中国做“文物考察”,国之重器随“考察”而消失。你看得见的有敦煌之斯坦因、伯希和,你看不见的有14省127地区之国宝重器,成为永远无法归国的“海外弃儿”。

这些“弃儿”也命运不一,有些被美国大都会、大英博物馆等完好保存,如今国人还可透过玻璃展柜瞥见其华夏容颜;更多的“弃儿”落入海外私人收藏秘藏,从此石沉大海,甚至连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这些文物曾是中国的。

陈寅恪叹“吾国学术之伤心史”,如是而已。

斯坦因

到了和平年代,海外文物身份溯源与回流,几乎成了国际各大拍卖会的“公案”。然而问题来了,红口白牙,如何证明苏富比、佳士得等这些国际拍卖会上的文物,是中国被盗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本被国际认可的证据图录,就是1941年由日本法藏社出版、当时就轰动了国际学界、被梁思成和林徽因拿来当教材的扛鼎之作——《中国文化史迹》(原名《支那文化史迹》,作者为日本常盘大定、关野贞)。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古董奇书”,我们稍后介绍。先来看这本“神书”帮中国追回的国宝谜案。

1906年摄于中国陕西西安石佛寺·白石释迦如来像,后被偷运至日本,至今未归。图片来自中国画报出版社“惜分飞”明信片《残佛的沉睡: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佛像遗迹》

02

因为这本“古董奇书”

苏富比“佛首”被证明是龙门被盗之物

国家文物局介入、拍品下架

2018年,大名鼎鼎的苏富比拍卖行“佛首案”轰动一时——龙门石窟历史上流失海外最大体量的佛首,因一本书而“破案”。

“美国当地时间9月12日上午,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琼肯:中国佛教造像》专场拍卖会拍品名录上,出现的一件佛首石雕却引发争议——这件佛首与上世纪前半叶洛阳龙门石窟被盗的一座佛首高度相似。”

图为2018年苏富比拍卖图录上的佛首,苏富比官方更是用了“恢弘巨作”来形容这件石雕

有文物爱好者怀疑此次拍卖的佛首,系龙门石窟1720窟的流失文物。据当时记者获取拍卖会图录显示,“该佛首石雕被断代为唐代,高约70厘米,预估价达200万到300万美元,是此次专场拍卖会上预估价最高的一件拍品。”

图录中佛首细节放大。据苏富比图录介绍,该拍品于1955年出现在法国通运公司的拍卖图录中,后被美国收藏家史蒂芬·琼肯收藏

那么,这个证据链是怎么来的呢?

相关人员扒出了这本1941年的《中国文化史迹》,找到了关野贞于1920年代拍摄的龙门石窟“极南窟”大佛照片,其佛首与苏富比拍卖行这尊佛首形象上高度吻合。(注:苏富比图录中的佛首正面照虽然是平视角度,但从细节特征上能找到高度吻合的地方。)

图为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之龙门极南窟佛首局部,该书近2000张珍贵文物图片由中国画报出版社从日本重金购得、修复并在国内重新出版,更名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12卷,中国“佛系”文化遗迹在晚清民国的打开方式(点击链接阅读文章)

左为1941年日本法藏社《中国文化史迹》之龙门极南窟图片;右为如今龙门石窟1720窟现状

以下为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之龙门极南窟图片,与2018年苏富比拍卖图录的佛首细节对证。

证据对比1——螺髻的数量和排列一致

证据对比2——眉弓的结构、鼻尖处的白点坑、下巴右侧的凹陷等,两者都有

证据对比3——左耳垂的断面,虽然是仰视和平视两个不同的角度,但可以推测,也是高度吻合

除了影像资料意外,当时关野贞1920年代在龙门石窟对此佛像(尺寸、位置等)数据记录,也成为文物溯源的重要资料。

“……龙门西山第21窟(古阳洞)以南有大量的唐代石窟。南端有石窟,暂且称之为极南窟。洞窟宽15尺5寸5分,深11尺4寸,天井高约12尺5寸。后方中央有本尊跌坐于方座之上,但胸部以下尽遭破坏,只留下了丰满美丽的面貌。像高约五尺,左右两罗汉的头部皆失,左方躯干犹存……从此窟内部佛像的样式看,估计是高宗时期的作品。”(关野贞文)

此段中文版资料,即为1941年日文版《中国文化史迹》关于该佛像记录,后翻译整理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苏富比”佛首在1920年代影像全貌,摘自《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于2017年国内首次出版

由于证据链充足,最后国家文物局介入“苏富比佛首”事件,这尊龙门被盗佛首被拍卖行下架,也成为龙门石窟历史上流失海外最大体量的佛首案。

03

因为这本“古董奇书”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弥勒石像

被证明源归中国白马寺的“铁证”

“龙门佛首案”,仅仅是这本“古董神书”中2000多张珍贵文物图片的故事之一。

下面这张图片,拍摄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红圈的这尊佛像源于何方?眼熟?

仔细看看,下图红圈圈的这尊弥勒菩萨,是不是很像?

摘自中文版《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第5卷P53页

细节放大,左图为波士顿美术馆藏品,右图为1906年关野贞在洛阳白马寺拍摄的弥勒佛像——实为同一尊。

左图为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右图为1906年日本学者关野贞摄于洛阳白马寺

相较于左图中,波士顿美术馆惨白的墙壁和现代灯光,右图白马寺的旧砖墙——这才是这尊北魏时期弥勒菩萨像的家。这张照片,也是这尊弥勒菩萨源于中国白马寺的唯一凭证。

洛阳白马寺弥勒像全影,摄于1906年,摘自中文版《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卷5

不仅是图片证据,在1941年日文版《中国文化史迹》(中文版书名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中,日本学者关野贞于1906年详细记录了这尊弥勒菩萨像在白马寺的尺寸、相貌、年代等重要数据,并在1941年出版该书时,明确指出此中国白马寺弥勒像“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占。

“伽蓝殿内原有最秀丽的石雕弥勒菩萨像,近年被偷,流失海外,现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菩萨像高六尺四寸八分五厘,胴部特长,两膝胫部过短,整体比例失衡严重,但面相温雅,姿态修长,品味高尚,纯真挚朴。从其相貌、衣纹样式判断,应为北魏时期作品(图43)。(关野贞 文)”

细节放大。注:由于关野贞的日本学者身份,在描述诸多中国被海外所占之文物时,用了中立态度的“收藏”一词。在2017年中文版首次翻译时,保留了关野贞的原作者口吻,以留存史料价值

04

涉及中国14省127个地区

被偷至海外

中国人自己都认不得的“文物弃儿”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苏富比佛首案”还是“波士顿美术馆弥勒石像案”,能在全球重要拍卖行和博物馆“露面”的中国文物,只是万中存一的幸运儿。

还有大部分“不起眼”的被盗文物,被卖至海外私人藏家,甚至连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这些文物曾经是中国的。比如,西安香积寺石像事件,也从这本奇书开始。

下面这张图片,是被偷运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天王像,在中国香积寺砖塔旧影,摄于1906年(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这也是这尊不起眼的天王像,曾在中国香积寺的唯一身份凭证。

香积寺小砖塔,中部为天王像,摄于1906年,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不仅仅有图片证据,据1941年日文版《中国文化史迹》,关野贞在1906年还详细记录了当时这两尊天王像在香积寺砖塔中的状态:

“小砖塔有三层……初层的南面嵌插唐代石佛像,左右嵌插二天王石像,北面的壁间也安置了二天王的石像……皆显初唐豪爽的风格。”“塔壁二天王照片是笔者关野贞1906年亲自拍摄的。在那之后,二天王像被运往海外,如今归美国波斯顿美术馆所藏……”

香积寺小砖塔天王像细节,摄于1906年,图片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那这组天王像是如何被运往海外的呢?是否因为民国战乱期间,香积寺无人看管、管理松散呢?

据1906年关野贞《中国文化史迹》:“香积寺如今(1906)已废,只存荒颓的佛殿和大小两基砖塔。佛殿内除佛坛上安置着一尊小佛像以外,没有任何东西。”

香积寺· 小砖塔,摄于1906年,可见当时一片荒凉,已被文物倒运埋下隐患。图片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寺塔中裂,院宇荒凉,寺前壁上有毕彦雄撰《净业禅师塔铭》……寺僧言,是塔上坠落者。”这是1906年时,日本学者关野贞在香积寺的考证。

1906年关野贞所摄,红框之处,可见寺塔中裂。图片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那么,被盗运至美国的这两尊天王像,到底珍贵在哪里?据日本人关野贞在1906年的记载,“这块石头的下方刻有优雅别致的天像……面貌之雄伟、姿势之优美、铠甲神服的刻线之细腻、力度之强劲、手法之流丽稳健,皆充分显示出初唐的特质。”也就是说,关野贞非常明确地考证出,这两尊天王像是初唐时期精品。

被盗天王像细节放大,可见大唐遗风。图片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然而,如今走到西安香积寺,造像已空空如也。不知在美国安家的二天王像,是否会梦回大唐长安。又或许,时间太久,连梦里也回不来故土了吧?如同古人悲叹“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被盗天王像细节放大,图片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05

这本“古董奇书”藏着

毁于“破四旧”

那些你再也看不到的、消逝的故乡

除了追溯流失海外文物以外,这本“古董奇书”还有另一个泪点——毁于“破四旧”、那些你如今再也看不到的、已消逝的故乡原貌——范围囊括中国14省。

由于原书体量极其庞大、涉及中国127个地区,本文只以北京举例(相对而言,北京的古迹保护算是好的,但也难逃一劫。其他省份的对比可见一斑)。比如,毁于“破四旧”的老北京东岳庙,一场“迷信”的炸药洗劫。

北京东岳庙,摄于1920年代,图片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下图为1920年代的东岳庙· 岱宗宝殿。据常盘大定与关野贞二人在1941年整理的《中国文化史迹》,东岳庙岱宗宝殿“前边琉璃坊,左右各建一牌坊。所有殿宇、门、庑、坊都用绿琉璃。边门门楹朱红,栋梁五彩缤纷。”

1920年代的东岳庙· 岱宗宝殿,如今原殿已被毁、消逝。图片来源《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迹图集》

图为如今的岱宗殿,这是“破除迷信”特殊年代之后重修的。据载,1947年时,又有一批来自山西和东北的流亡学生住在庙里,他们以破除迷信为名进行了大规模洗劫,更加重了东岳庙的损坏程度。

今日的东岳庙· 岱宗宝殿

更让人痛心的是珍贵国宝塑像被砸(甚至被炸药炸毁)。这是1920年代被日本人艳羡的东岳庙元代塑像(要知道元代塑像其实传世极少)——据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庙内的神像据传为元代雕塑名手刘元所塑……”日本人没搬走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座塑像有点太沉了。

北京东岳庙· 东岳宝殿· 东岳大帝,摄于1920年代,此像传为元代雕塑名手刘元所塑,如今已被毁。

下图是古今对比——辣眼睛的东岳庙新塑像,蜡笔小新眉毛。据载,建国后,东岳庙先是因为附近火药厂的爆炸而被震碎了不少塑像,后来整座庙又被北京市安全局占用,从而宣告关闭。直到1995年,北京市政府才决定恢复东岳庙,庙中所驻机关全部腾退,并随后建立了北京民俗博物馆,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东岳庙已经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然而旧景已不再,那些被炸毁的元代塑像也无法再来。

06

这本“古董奇书”留下来

躲过了战乱偷盗

却没躲过和平年代“毁容修复”的它们

除了我们消逝的故乡,这本“古董奇书”还留住了我们再也看不到的故乡文物。当时一大批文物古迹因为破四旧和文化运动被毁,是心痛;而如今文化复建工作开展后,重修“毁容”的古迹更是让人心痛。北京碧云寺的造像就是“灾区”之一。

1920年代北京碧云寺,源于《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古迹图集》

下面两张图,同是碧云寺哼哈二将。右图为1920年元代版本,遒劲精美艺术造诣极高;左图是如今新修复的,拙劣的泥塑和新刷的五颜六色彩漆,配着大白牙真的很吓人……

下图为细节放大图。你看当时1920年摄的元代造像,肌肉线条清晰而暴起,望之俨然。古美如古人云,“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才是艺术啊~

1920年摄的元代造像细节,源于《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古迹图集》

再看下图为如今的修复版本。

碧云寺只是万万千万惨遭“毁容”的例子之一。中国有多少文物,躲过了八国联军,躲过了日本人,躲过了破四旧,却没逃过和平年代被修复的厄运?

07

“古董”变“白菜”

为我们的孩子

从9800元/套到68元/盒

那么,上面这本1941年由日本人出版的“古董神书”(《中国文化史迹》),在中国能看到?在2017年的答案是可以,就是太贵——

《中国文化史迹》的12卷全集,当时是用了“古董级别的价格”,由中国画报出版社从日本重金购得,重新文字翻译、图片整理而得。

然而由于此书体量太大——说明文字粗略算来大概有80万字,且所用日语也是近代日语,有点类似中国的半文半白的文体,翻译难度极大。

且纸张上杂质、水渍较多,后期处理的人力物力成本极高。(据社长手记,“……设计师潘振宇又是一位虔诚之人,像供养佛菩萨那般仔细修图,每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会收到设计师的微信,表达的基本一个意思:‘我的眼睛快瞎了!’”)当时订了9800元的定价,且只限量发行500套。

上市以后,收到了无数“真心喜欢、真心买不起”的评论。

基于此,耗费了大半年的功夫,我们终于把这套“古董奇书”,首批分了菩萨旧影、残佛旧影、古迹旧影三个主题,做成了一组《惜分飞》系列明信片——每盒60张,它们是1906-1936年间中国14省消逝、流失文物最后的“遗照”。

《菩萨的微笑》,是从1906-1936年间中国消逝或流失海外的菩萨造像中,挑出了60张菩萨微笑表情的造像旧影。

囊括中国14省,除西藏、新疆等省、自治区外,除了你所熟悉的云冈、龙门以外,还有大量你不知道、如今国内无从可见的珍贵菩萨像文物旧影,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如今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中国白马寺北魏弥勒菩萨石像。

《残佛的沉睡》,是从1906-1936年间中国消逝或流失海外的残佛造像中,挑出60张艺术价值最高、最摄人心魄的残佛旧影,基本上每一张背后都是一个故事,除了文中提到的龙门残佛,还有中国陕西西安石佛寺·白石释迦如来像,后被偷运至日本,至今未归,等等不胜枚举......

《古迹的消逝》,是从1906-1936年间中国消逝的古迹或流失海外的文物中,挑出了60张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包括消逝的古寺、古碑、古塔等遗迹旧影,重中之重是消逝的古建。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1930年代赴山西考察时,其实已经去晚了,很多古建已经被战乱所毁,后来二人所讲《中国建筑史》时,这本“古董奇书”《中国文化史迹》就是二人最重要的古建参考资料,被里那梁思成誉为“时至今日无出其右者”。

世间自有各种分飞,

而重情者惜之,

惜一刻便是一刻,

惜一生便是一生。

那些“分飞”的中国海外国宝,终于借着一本“古董奇书”和明信片,“回家”了。

• end •

图文转载自 头条

本文作者系《“惜分飞”系列明信片》责任编辑

我只是觉得好 所以转载了 而且也注明出处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