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量劫宇宙

西游之量劫宇宙

首页角色扮演尘世妖仙手游更新时间:2024-06-03

对于菩提祖师身份的争议点,网友们的结论被我分成布局论,实力论和创作论三种。

在布局论中不得不提到量劫的观点。

以如来传教为切入点,说如来化身菩提祖师培养孙悟空对抗天庭。

再通过煞费苦心的完美布局,在取经之路上与天庭道教之祖太上老君斗智斗勇,最终赢得胜利的事迹,被后事称为西游量劫。

在这种背景之下,唐僧师徒几人貌合神离,上演着一幕幕无间道般的尔虞我诈。

像是摆烂的沙僧,明明有实力却总是深藏不露。

像是积极表现,却总是让领导不太满意的悟空。

还有全程捣乱,思想消极很少起到正面作用的猪悟能。

通过各种解读,让师徒四人全都显得城府颇深,老谋深算,让人不寒而栗。

曾经风靡一时的悟空传,还有吴闲云的解读西游,我也都拜读过,其独到的视角也令人眼前一亮。

而如今的网络小说也通过二位大神的解读,把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故事融合起来,竟然还独创一条量劫宇宙的时间线,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在这条量劫宇宙中,西游量劫的时间线是在封神之后。只是有人觉得西游的本质是佛道之争,根本达不到量劫的标准。

除去西游量劫,在量劫宇宙中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量劫。

第一次就是开天之劫,据说盘古苏醒后并没有立刻开天辟地,而是在混沌鸿蒙中与其他妖神一起修炼,鸿钧道祖就在此时诞生,同时诞生的是洪荒第一反派魔祖罗睺。在混沌中,魔族能无限再生,不断*扰其他妖神。盘古一怒之下开天辟地,断绝了魔族的无限再生之力,并以此击败了魔祖罗睺。自身却因为法力耗尽,即将陨落。最后将仅剩的功力传给了鸿钧,然后化身为大地万物。

第二次是龙凤大劫,开天辟地之后妖仙统领天下,龙占据大海,凤凰占据天空,麒麟占据陆地,呈三足鼎立之势。而魔祖罗睺为了统一天下,就挑拨龙凤联合去剿灭麒麟族,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战过后,龙凤麒麟三族死伤殆尽,实力锐减,罗睺阴谋得逞。之后鸿钧联合诸神讨伐罗睺,最后在不周山击*了魔祖,大劫告一段落。

第三次是巫妖大劫,鸿钧击*罗睺之后,大封天下,封东皇太一为妖族之王,统领三界。不过人间的十二祖巫由于接受了盘古精气,不服天庭妖族管束,两族矛盾日深。

一日,祖巫之间发生内部矛盾,祝融和共工大战,激战中共工撞倒不周山,导致天河倒灌,人间生灵涂炭。妖族之神女娲采石补天拯救人族,两族因此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后来天庭妖帝帝俊的十个儿子同时出现在人间,导致大地一片干旱。巫族大神后羿,持弓射*帝俊的九个儿子,以此为导火索巫族妖族之战正式开始。大战中东皇太一战死,祖巫和妖神也几乎灭绝殆尽,巫族妖族的实力一去不复返,同时失去了对三界的管制力,大劫至此结束。

第四次就是华夏初立。

巫妖大战之后,三清道祖正式建立玄门,准提接引创立西方教,三界日趋混乱。

而鸿钧也收回天庭权柄,命昊天上帝建立天庭维持三界秩序。

此后人族崛起,伏羲氏教化人类,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带领族人大败蚩尤,统一南瞻部州,同时也获得了人界的控制权。这次大劫直接导致了天庭失去了对人间界的掌控权。

第五次就是封神量劫。

为了彰显天庭权柄,昊天上帝联合三清谋划了封神量劫,为了让天庭重新统一三界,就用截教弟子九尾狐狸破坏商汤政权,布局了人间的商周之战。

期间由于通天教主是妖族后裔,希望能在封神大劫中重振妖族的辉煌,便在封神大劫中鼎力协助商纣王对抗阐教,可最后却功亏一篑,成功把封神榜变成了截教户口本。

还有一说这次大劫主要就是阐教为了斩除巫妖两族的残余势力,巩固天庭在三界的地位而实施的,而通天教主此举只是迫于压力进行的妥协。

不管如何,封神量劫之后,巫族与妖族根基被毁,再难翻身了。

接下来就是第六次量劫西游量劫。

由于西方教不满意天庭的资源分配,当时的教主也由如来取代,如来设立佛门,建立西天雷音寺,广收弟子,也吸纳了许多散修和巫妖两族的残余修者到自己门下,谋划着新的量劫,从而推翻天庭道家的统治。

不过由于天庭势力太过强大,如来便培养了孙悟空这枚棋子,通过大闹天宫事件,摸清天庭的实力,逐步实现西游量劫的计划,最终成功夺取了天庭在人间界的控制权。

天庭道教也因为长期的腐败和傲慢的姿态,所以低估了孙悟空的实力,导致了失败的苦果,最后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与佛家共同管理人间界。

至此神仙量劫进入了平稳期,再无灭世级别的量劫了。

回过头看这段量劫宇宙的设定,确实挺吸引人的。

即便其中的许多桥段有些瑕疵,可作为现代网络小说的一个通用体系,也是非常不错的。

只是要是用这个体系去解读西游记,那就真的有些牵强了。

首先那些大神们被创造出来的时间节点是不对的,比如鸿钧老祖,他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西游记早就已经成书了。

并且在封神演义中,是没有天庭这个概念的,也没有玉帝。

其次西游记的神仙体系并没有太多的原创和魔改,大部分都是用当时社会公知的神仙为背景创作的,所以用封神那种原创的神仙体系去解读是不适用的。

最后,在佛道对抗这个观点上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因为在西游记原著中,如来的形象被塑造成一名城府特别深的政客形象,他想传教没错,他想让人间界信奉佛法没错,但他从来没想过与天庭为敌。

就像在天庭中,如来表现出来对玉帝的态度是谦卑恭敬的,还有是金兜洞那一回,为了收服青牛,如来白白送给了太上老君无数的金子。还有派观音去寻取经者时,要低空飞行,低调行事。

这些都证明了如来并不想与天庭为敌,不想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只是想传教而已。

不过这也是如来高明的地方之一,当他成功将教会推广之后,凡间的信徒数量就会极大地丰富佛教的实力。

而在人间信仰不断流失的天庭,也会对其实力有着颠覆般的影响,这就是信任危机。

并且如来这种布局连我们都能看出来,那些活了几百上千年的神仙看不出来?

我想不是天庭看不出来,而是他们太过于腐败和傲慢,不会相信一个外来的教派能够撼动天庭在人间的地位。

从这里不得不感慨西游立意的伟大,相比之下封神真的差了一大截。

神仙是在崇拜思想里被创造出来的,而在人们的认知里,天庭的神仙地位肯定是要高于凡人的,对于天庭而言凡人就相当于神仙养在家里的宠物。

试想一下,假使有一支教派,想发展一批流浪的猫猫狗狗成为成员,那么作为高高在上的人类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这时候人类的想法其实就和天庭仙人们是一样的。

回过头来看,对于传教这件事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道家,而是当时的皇帝。

在人间虽然神仙也是有地位的,但是县官不如现管,皇帝毕竟还是说得算的。

所以如来传教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控制当时的皇帝,而不是去对抗天庭道家。同样的他也从未这样做过,要不然那些有背景的妖怪还能逃得掉吗?

综上所述,在西游这盘棋里,和如来对弈的不是天庭的玉帝和老君,而是唐王李世民。

第二种实力论:很多朋友都觉得菩提实力强横,一定不是一般人,一定是哪位神仙显化的,而且当时的神仙都能掐算前世今生,肯定都知道菩提的身份。

我想说,在神话小说中神仙的能力大小是限于作者的想象力,神仙确实被描述为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算出一个人的前世今生。

可假使玉帝能算出那么远的事,不会用这么狼狈的方式去降服孙悟空吧?

当然有朋友会说,这都是玉帝设计好的,故意让孙悟空大闹天宫的。

说实话,孙悟空大闹天宫肯定是玉帝逼迫的,这点毋庸置疑,但要说玉帝早就知道这件事,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要是早就知道孙悟空会闹天宫,那第一次招上天庭就不会让他当弼马温了。

从孙悟空降生,一直到他大闹天宫,玉帝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任何提前算出来的迹象,这就可以表明他根本没有那么强大的预知能力。

或者说在当时的作者概念里,神仙即便能知道一个人前世今生的所有事,那也是有选择知道的,有些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所以在原著的文字中,天庭根本不知道菩提祖师这个人,更没必要去找菩提祖师的麻烦。

因此我同意一些网友们所说,菩提就是小说中的世外高人,他就是他自己,不是其他任何人。

要说菩提现实中的原型,那么首推五祖弘忍,因为这段故事就是六祖慧能的得道经过。

而在西游记原著中,菩提就是菩提,不是其他任何神仙。

那么菩提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肯定很强,到底有多强?可惜作者没有给他表现的机会。

他的实力有多强也许无法判定,但是菩提祖师的品德性格,在原著中是无人能及的。

在李连杰的电影中华英雄中,陈真评价船越文夫时说,船越先生武功第一,是他的武功修为,不是他的*人伎俩。

这句话就很适合评价菩提祖师。

原著孙悟空拜师的这段文字很少有人去细读,里面有很多被人们所忽略的细节,都是在描述菩提品德的。

在这一点上86版电视剧要背锅了,电视剧里的菩提祖师高高在上,教孙悟空好像就是在完成一件任务一样。

而原著中的许多描写并非这样,菩提祖师教导孙悟空的原因一方面是仙缘,另一方面是出于怜悯。

原著中猴子从花果山出发,先到南瞻部州晃悠了八九年之久,发现南瞻部州的人都是名利之徒,没有一个肯修长生的。

所以就依着前次的方法,扎了个木筏子飘到了西牛贺州。在这里遇到了一名樵夫,得知山里有一座三星洞能学道。

猴子来到了三星洞之后,一看洞门太庄严气派,他应该是有些自卑了,不敢进去,就跳在树上吃了几颗松果。

这时洞门一开走出个仙童,说菩提祖师让他来接一下访道者。

从这段描写上就能看出,菩提祖师是位非常慈爱的仙长,他算到悟空会来投师,也算到悟空不敢自己进去,这才让童子出来接一下。

试想一下,孙悟空在没有学会仙法时只不过是一只普通的猴子,人类会怎么对待他?为了生存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屈辱?

这里86版电视剧表现的很好,把悟空在人间受到的嘲笑,以及在人间学人的模样的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过就是不够惨。

悟空在南瞻部州有多惨,后面他自己说过。

而悟空非要缠着樵夫带他来三星洞的原因,就是他怕祖师不收留他。

想一想这里的猴子还挺可怜的,好好的花果山不待,要来这里受苦受罪。

进到仙门,看到庄严慈悲的菩提祖师,悟空被震慑住了,倒身下拜一直口称师父。

这里86版电视剧本意是想表现猴子的好动性格,其实原著里猴子在这里的时候已经看尽人生百态,访仙求道的心非常坚定了,不会那么轻浮。

原著里的菩提祖师并没有像电视剧版本中那样高高在上,拒人以千里之外,而是非常的和蔼可亲,一边询问悟空的出身,一边观察他的品性,一边缓解他的恐惧心理。

接下来的一问一答,尽显菩提仁慈幽默的师长本色,我总结不好,给大家看看原文吧。

原文:

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什么道果!”

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什么?”

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

猴王道:“我也无父母。”

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非常非常的可惜,这一段剧情86版西游记没有拍出应该有的效果。

一开始祖师问猴子是哪人,猴子说是东胜神州的,祖师立刻装作恼怒要把他赶出去,然后也很轻易地就原谅了他。

在问悟空姓什么的时候,悟空说我无性,别人骂我我也不恼,打我我也不嗔,就赔个礼儿罢了,一生无性。

说这些话的时候,悟空其实是带着怨气的,菩提看出悟空的怨气,就说不是这个性,问他父母姓什么。

猴子说自己无父母,菩提祖师就打趣他说,你是树上生的吗?

这一幕画面,像极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仙长,在遇到一位非常有天赋的徒弟时,所表现出的幽默和耐心。

我之前一直提到,我认为杨慎是西游记的原作者,假如以此为前提的话,那么从这一段剧情上看,菩提祖师应该是杨慎的师父李东阳。或者也有可能这一段是杨慎徒弟所修改,菩提祖师既是杨慎本人。

最后祖师给悟空取名字说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这里也是在给孙悟空信心,告诉他现在他可以摘掉兽字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在外面受了那么多委屈,听到这的时候,我一定会被祖师感化,死心塌地地跟着老师学本领。

在后来教七十二变的时候,祖师也是这样的口吻,说这七十二变不能教你,你虽然像人但是少腮,没有腮帮子。

悟空也不含糊,说我虽然少腮,但是有个素袋,也能将就着用。

从这里开始,悟空已经找回自信,不再是那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无性之人了。

只能感慨菩提祖师品德高尚,有教无类。

我认为单凭这几段描述,菩提所表现出来的仙风道骨不是原著中的老君和如来能比的,他做到了真正的有教无类,众生平等。

丑陋的猴子,砍柴的樵夫,只要心地善良的人,祖师都会给予帮助和教化,这才是真正有德行的仙师。

曾听道教有一句话叫道化贤良佛化愚。

道家圣典是道德经,所以道家十分注重德行的修行,授徒也非常的严格。不但要看这个人的天赋,还要看他的品格。在对徒弟考察很长时间后才会传其正道,就是怕对方生出不良,危害百姓,祸及师门。

而佛家的核心是因果,用未来的果报来规劝甚至恐吓老百姓,叫他们行善积德。

这也是佛能感化愚人和恶人的原因,因为人们会对未来的事产生恐惧。

佛经里记录了大量的因果故事,这些故事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非常能打动人。佛家就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化了许多深陷泥沼的普通人,这必然是善举。

在西游原著中,如来想传教到南瞻部州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他觉得南瞻部州的百姓都是愚民。

道家想得道升仙,那就必须靠自己明悟的方式觉醒,能点化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心,也就是灵台方寸,斜月三星。

而佛家要成佛,必须要学会忍让,学会以德报冤,不求现在得到认同,但求未来解脱苦难。

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提倡远离尘世,把治理凡世的事交给儒家。

这也是三家鼎力,却又互不干涉的共存原则。

菩提的存在确实映射着三教合一的思想,想要三教合一,必须要以某一种思想为主,让另外两者舍弃原有的规则。

而菩提在教导悟空的时候,就是以道家为主,辅以儒和佛。

前七年的洒扫应对之礼是儒家,秘传的大品天仙诀和躲三灾之法是道家,而与佛家相关联的恐怕只有名字了吧。

悟空的名字是从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中选的,悟空排在了第十位。

这里插一句我的观点,之所以这样排也是有隐喻的,因为杨慎是正德年间成为状元的,正德皇帝正好是第十位皇帝,所以悟空排在了第十位。

对菩提祖师身份猜测的最后一个论点,就是创作论。

有很多朋友在评论里说,菩提有可能是如来,有可能是通天教主,有可能是准提道人,有可能是道祖太上老君。

当真正看过原著小说对这些人物的塑造后,我敢肯定的说,这些说法都会不攻自破。

没有一个大能者对待悟空的态度是和菩提祖师一样的。

因此我更认同的是菩提就是菩提,谁也不是,就是一位修为高强的世外高人。

至于他映射了现实中的谁,那才是有争议的。

原著中孙悟空真正修炼的时间并不长,好像也就是三五年光景。

可悟空的道心却一直非常坚定,在南瞻部州的八九年里受尽屈辱,依然没有放弃,这才遇到了菩提仙师,学成了一身的本领。

不过这些本领都是悟空自己修炼的成果,是他一直积累出来的修行。

菩提祖师只不过在关键的节点帮悟空打通了任督二脉。

所谓一窍通百窍通,猴子最大的依仗不是菩提祖师,而是他自身的坚定信念以及天赋。

最后,对于菩提身份的问题,我的观点就是,菩提就是菩提,不是任何人。

至于菩提祖师的实力有多厉害,我认为菩提的修为是整本西游中最高的,借用一句话,这里的修为指的是祖师道德品质的修为,不是*人的伎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