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习惯说》 刘蓉(清)
原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出自清代刘蓉的散文《习惯说》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翻译为:“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自己家的事情都摆不平,你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这句话要从“家和万事兴”来说,要想家和,人和,当事人要有足够的智慧,手段,胸怀以及爱心孝心。
智慧足够,才可以足够的洞察力,知道家人是怎么想的。
手段适当,才可能知道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话可以说,那些东西可以舍弃,那些事物不能够让步。
胸怀宽广,才能够做到严于律己,才能够宽以待人。
爱心孝心才能够让人感到亲切,足够让人感到可以依靠。而这些智慧,手段,胸怀,爱心孝心正是平天下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