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藏在中缅边境上的原始秘境,你去过了没?丨自驾地理

这个藏在中缅边境上的原始秘境,你去过了没?丨自驾地理

首页角色扮演沧源秘境更新时间:2024-04-26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1篇 作 者 投 稿 -

“倘若不是亲身前往,很难想象在国境之内,竟然还有着这么一个独特的地方:地理位置偏僻,让它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历史风貌;中缅漫长的国境线,存在着让人惊叹和意想不到的民俗遗存;璞玉般的“司岗里”佤族文化在此千载传承。”——钱玮

钱玮,《中国国家地理》认证作者,与他相识缘于《自驾地理》之前的公开投稿,这一篇,是他其中一个作品——《古老传承,秘境寻踪》!

究竟风景评价师钱玮眼中,这个坐落于中缅边境上的原始秘境,到底有多“秘”?有多美?是否值得一去?

背景图来源@钱玮

1 原始秘境在哪里?

云南临沧市的沧源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著名的佤乡。

由于沧源地处偏远,直到解放前还一直处于原始社会,解放后一举过渡到了现代社会,但也留下了极多原始社会的印记,让它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原始风貌。

沧源与缅甸有着漫长的国境线,就在这边境沿线,存在着让人惊叹和意想不到的民俗遗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将沧源的翁丁大寨,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同时也是2014年评出的“云南最美观景拍摄点”首批20个入围地点之一,沧源原生态的魅力可见一斑。

2 秘境沧源之秘在哪里?

海市蜃楼:云雾海

高空拍摄整个云雾海

沧源冬春季都会有非常壮观的云雾海。

因沧源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加之地形因素影响,冬春季常会在坝子、谷底上空形成逆温层,低海拔河谷的暖气与高海拔沿山下滑的冷空气相遇,让逆温层以下形成了厚厚的云海。

早上阳光照射后,气温升高,云海急剧翻滚、奔涌,会上演变幻莫测的云山雾海景观。

从县城驱车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上俯视山谷,早晨的阳光照耀出温暖祥和的无际云霭,可以看到云海在你脚下翻腾,村镇、道路和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当云海中,开始浮现出沧源县城的时候,真有种海市蜃楼的感觉。

与先祖对话:崖画谷

距离县城40多分钟车程的崖画谷,那里有着距今3500年历史的崖画,古代先民通过这些生动的崖画图案,将神与天地以及先民的生活场景刻画出来,有种与先祖的对话感觉,这里的崖画中蕴含着我们无法准确诠释的众多秘密。

沧源崖画会随日照时间、天气阴晴、干湿冷暖等因素不断地变幻色彩,当地佤族和傣族人说它是“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据说科学分析,崖画涂绘的颜料中有赤铁矿颜料和牛血混合等,现代颜料还无法仿制这个效果。

神奇造化:司岗里大溶洞

距离崖画不远,还有天坑和司岗里大溶洞等景点,都是自然界神奇造化景观,非常值得探访。

佤族口口相传的“司岗里”创世传说,其中提到人类是从山洞里走出来的,所以对于大型溶洞,佤族有着更加崇敬的信仰。

司岗里大溶洞是个Y字型的特大溶洞,洞内主厅非常宏大,目前开发的区域只是溶洞的很小一部分,溶洞底部还有暗河通向更深处。这里的地下溶洞和暗河,基本处于未探查阶段,也许有很多神奇和惊喜就藏在其中。

原始丛林:农瓦山谷

沧源群山之中,尚有许多没有开发过的原始森林,我们继续探访沧源的自然生态美景,来到了距离县城最近的原始丛林山谷——农瓦山谷

走进丛林山谷后,可见到硕大的董棕树以及大量树冠上垂下来藤蔓。沿着山谷小溪前进,沿途地形起伏,需不时攀扶树木和藤蔓前行,沿途尽是野趣自然的生态美景。

听说在沧源的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里,还栖息有野象和大量珍稀动植物,令人心生向往。

佤文化精华:翁丁大寨

沧源佤文化的精华,可在“翁丁大寨”见到。翁丁距离沧源县城30多公里,50分钟车程可到,这里是云南省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护区。

佤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语当中的意思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村寨多借山势而建。

翁丁寨上部有一片神林,神林里供奉的是佤族“梅依吉”神,寨子下部有鬼林,鬼林紧靠墓地,还保留有原始的人头桩遗迹

翁丁整个村寨保护得非常完好,这里有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如寨门、寨桩、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

佤族的图腾是牛,从进入村寨开始,就可以在木桩上、神树上、重要的建筑墙上,看到挂着的硕大牛头骨。

佤族的传统建筑是干栏式的,下部用来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上面才是居住的茅草屋,屋顶上会开有天窗。每当清晨和傍晚,整个村寨就会被袅袅炊烟所笼罩,非常原生态的自然生活场景。

我们特地在翁丁村寨里住了一晚,欣赏了翁丁村寨的晨曦和夕阳,美丽炊烟和那婆娑树影的奇幻光影,那是我深梦中的田园场景,原始村寨的生活让人返璞归真。

佤族人非常好客,如果主人外出或不方便接待外客(有丧事等),会在屋子门上插上绿叶树枝。除了插树枝的房子外,其他的民居建筑外来的客人都可以进入拜访,佤族常会煮茶和奉酒迎接。

佤族有喝茶、喝酒前先“滴茶”(滴几滴酒或茶到地上)的习俗,其意是敬神送鬼,对鬼神说:有茶有酒,我不敢先喝,你们喝了我再喝...完全是一种和神鬼交流仪式的生活习俗传承。

在翁丁可看到传统的佤族民俗“拉木鼓”“打歌”活动。“拉木鼓”是佤族木鼓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神林里献祭后,全村寨的村民会一起拉着木鼓,唱着歌曲,将木鼓从山上树林拉到村寨的广场,场景盛大而隆重,佤族有着很深的木鼓文化传承融在其中,给人深刻的印象。

而“打歌”是围成圆圈边演奏、边跳舞,乐手们吹着民俗乐器,村民们边跳边唱,场景非常有感染力,常常会带动访客共同加入舞蹈之中。

更多的原始小村寨

这次旅行中,除了翁丁以外,还去了中缅边境东段的嘎多月亮古寨,以及边境西段的芒黑小寨,这些村寨完全未经开发,虽然村寨里有些现代材质建造的房屋,但村寨中民风更为淳朴,也是体会沧源原生态的绝佳地点。

佤族妇女有抽烟斗的习俗,她们不管是在劳动中或在空余休闲时,都会拿出烟斗抽上几口,尤其是老年妇女,几乎是烟斗不离身。

佤族的妇女非常勤劳,在村寨里时常可以见到晒谷劳作、用头顶背搬运饲料,用传统腰机织锦的妇女。

沧源县除了佤族,还有其他多个少数民族,民族之间相处融洽,地区治安非常好。

我们驱车前往了距离翁丁较近的勐卡傣寨,傣寨中的民居是清一色蓝色琉璃瓦,屋顶上还装饰有金孔雀,村寨后面的神树林中,我们见到了巨榕独木成林的景观,留下了树下美好的佳景记忆。

沿着中缅边境道路,我们一行探寻一些原始小村寨。靠近中缅边境的一些佤族村寨,有的改信了佛教。我们造访了其中一个叫“芒黑”的村寨,寨中就有座简易的小缅寺,我们也收获了众多惊喜。

小缅寺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竹篾编的墙孔中透过的条条光线,让火塘中升起翻腾的烟雾具化了,有种恍若时间慢流的感觉。

沧源境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最出名的就是“摸你黑”狂欢节,众人会用黑色“娘布洛”药物涂料相互“摸你黑”,寓意互致祝福。

平时在翁丁,也有“摸你黑”等体验项目,来一次“以黑为美”体验的,绝对是终身难忘的经历。

边陲小县沧源,给人的感觉是如此奇特,这是一次回归人心本源的特别之旅。

看到这里,那么问题来了:

要怎么去?

从前,最快捷的方式是由昆明转机飞抵临沧机场,再从临沧市出发,途经双江县,要开4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去年年底沧源修建了机场,如今从昆明飞到佤山机场,65分钟就到了,机场距离沧源县城也就36公里,非常方便!

最后奉上沧源的旅游地图,献给想要出发的你!(据说春节期间去,沧源县节目丰富噢~)

每一个走在路上的旅行者都是探索者、发现家,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视角,相信能带给《自驾地理》读者不一样的火花!所以我们希望收到大家的精彩之作!

PS.如你也想投稿,欢迎发邮箱至:rayzhang@draphy.com或直接加小编*137014429,备注:投稿

来源/*自驾地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