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柳湾墓地已经发掘出土的2万多件彩陶中,专家们发现了319种不同形状的符号和图案。许多像现在的文字,如“工”、“北”、“中”、“巾”;有的则是简单的几何形,如“+”、“-”、“×”、“|”等等。绘有万字纹符号的柳湾彩陶一共有28件,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在我国各地发现的岩画中,如内蒙阴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四川珙县岩画、西藏、青海等地岩画,都画有太阳神或象征太阳神的画像。太阳神一般头部作圆形,光芒四射,或人物执太阳,或画圆日形,并画有“卐”符号。《辞海》说:卐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的历史上均出现过。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曾使用。”
农耕时期的特殊语言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期发源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发达的原始农耕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彩陶是其典型的代表器物,彩陶纹饰多样,蕴含丰富。这一时期,先民们制作彩陶不仅限于用来作为炊具、容器,还被当做生产工具、祭祀用品和点缀生活的工艺品。绚丽精美的红山文化彩陶,突出地代表了当时社会取得的文明发展成就。
红山文化彩陶纹饰、图像内容丰富,蕴含深邃。据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其彩陶纹样多达二、三十种。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些“装饰图案”,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这一结论已逐步被打破。考古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早期,图饰符号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就已经成为人类传递情感和思想、分享信息和经验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和传承载体。古人云“有诸于内,必形于外”,就是告诉人们,所有特殊的甚至玄妙的外在形式,必然蕴含着主人要表达的内涵、信息。已经破解的红山文化彩陶纹饰内涵证明,其内容绝大多数蕴含着有关天体宇宙、阴阳变化、万物生灵、繁衍生息等重大题材,蕴含着人类早期活动孜孜不倦、勤于探索的奥秘。
图5符箓彩陶瓶红山文化类型龙乡博物馆藏(图源:李远国)
内蒙古赤峰市龙乡博物馆藏的一件红山文化彩陶瓶,此瓶通高35.5厘米,口径12.5厘米,腹围45厘米;平口、直腹、筒型;腹中部有左右各一枚圆形穿耳,平底,底径与口径相等。全器从口沿到底部通体以朱砂、墨绘制的纹饰图像,色彩浓艳,笔画粗壮,书写规整,极为庄重。从图像的总体形式和书写风格分析,可以推定这件彩陶瓶上的图像,就是道教最早的“符箓”图文。
从器物造型看,此器与红山文化目前所见的陶器的器型不同,既不是炊器也不是储器,应该是一件与宗教行术时有关的礼器或法器,平口直筒形便于存放、取用符、咒或竹木符简。从图像的结构形式看,彩陶瓶纹饰从上到下浑然一体,极似汉字篆体(九迭篆)的结构布局,整齐严谨,庄重大方,其文字构成极为复杂,但上下连贯,左右相依,笔划屈曲多变,繁而不乱,多而不杂,其书写风格与《道书》所说“云篆”相符,即“符如行云,字如篆书”,是远古时期“符箓”图像中最为规范的“云篆”。
从“符箓”特征分析,该器以黑、红两彩作为“阴阳之道”的象征,红色表示阳,黑色表示阴。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的天体宇宙观和道教倡导的“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的宇宙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表明,符箓道术是红山文化祭祀中重要的行祭形式,道教的起源与其一脉相承。
道教活动的重要工具
道教是一个“重生”的宗教,十分关注民众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它们通过各种宗教活动,广泛地参与社会的生活,其中符箓便是道教救民禳灾、安邦济国的重要工具。如安镇社稷,救度国祚,调和阴阳,祷雨祈晴,禳灾祛疾,保生祈寿,超亡度灵,各种科仪法会,都离不开符箓,符箓已成了道教活动及古代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份。正如张继先所说:“吾家法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福。”(《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张宇初天师指出:“符箓弥多,皆所以福国裕民,宁家保己。是以历代崇奉皈依者,皆获感应,随所祷叩,旋有异征,其太上设教之验,信不诬矣。”(《道门十规》)也就是说,符法的功用一是用于祈福求祥、安邦镇国,这是它作用于社会的功能——福国裕民;一是用于驱邪治病、修道成真,就是它作用于个人的功能——宁家保已。这就是道教符箓的基本功用与文化要素。
道教符箓法是以气论为核心的。按照气生万物的世界观,道教认为从天、万物、人,乃至形形色色的东西,都是由于阴阳二气运化而产生的结果,作为通灵达神的符咒也不例外,它们都是先元气演变而成的。《云笈七签》卷七说:“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即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也。以道之精气布于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动运,安镇五方。然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像符书之异。符者,通取云物星辰之势。书者,另析音句诠量之旨。图者,画取灵变之状。然符中有书,参以图象;书中有图,形声并用。”符箓依元气运化而成形,符者合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气,合彼之气,神所无形而形于符,作此而彼应,此感而彼灵,果非于符乎?天以龙汉开图,结气成符;人以精神到处,下笔成符,天人孚合,同此理也。书符之法,不过发先天之妙用,运一气以成符。”道教符箓法强调神气为用,三宝合炼。五代谭峭指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气相乘而声。”“声导气,气导神,神导虚,虚含神,神含气,气含声,相导相含。”(《化书》)《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说:“字者气所结也,符者字之精也。咒者字之理也,含者字之音也,以丹染纸,字之与符,托此而形容也,以口念咒,由此而感召鬼神,气之灵也,气之和也。”
他们依精气神而施行符咒,如果不持内炼功夫而仅徒外饰,“朗诵行持,只在口而在心”,则经咒皆为平常之文经,岂能灵验?《太极祭炼内法仪略》卷下说:“凡太上一切经、一切咒,皆说人身中至妙造化,今人尽作言语诵之,惜哉!”修诵咒术,要有静坐默念功夫。卷中曰:“默念者,心念也,谓无声而动意也。如能于静室中闭目寂默,坐一更余,乃默念行持作用,是为内炼,静坐愈久,则愈妙愈玄,胜如朗诵行持实万万倍。祈雨、祈晴、祈雪诸法,一切要紧处,皆在坐功作用。”《道法会元》卷八五亦说:“千咒何如一点虚,念中无念妙中居,登坛号召为行用,咒乃名曰祝将书。”这些都说明了咒术的要害。
修炼时的“助力者”
道教符箓之术被广泛运用于人体修炼与生命领域,有存想符簶的入静法,有吞服符图的内养法,有佩带符图的护身法,有书符召灵的感应法,有化符治病的符水法,其形式和内容尽管变化多端,但究其根本,起决定作用的都是人的意念——元神的功能。因此,天地人体之元气,亦可运化,打入符中。符以灵光为根本。所谓“灵光”,是指在静定内修中体证的元神与精气。当你具备了通神达灵的灵光之后,符咒朱墨等外在形式亦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了。正如《清微道法枢纽?法序》所说:“莫问灵不灵,莫问验不验。信笔扫将去,莫起一切念。道者,灵通之至真;法者,变化之玄微。道因法以济人,人因法以会道,则变化无穷矣。当知法本真空,性源澄湛,了一心而通万法,则万法无不具于一心。返万法而照一心,则一心无不定于万法。如是当知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道法枢纽》亦曰:“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今之行持者不明道法之根源,妄于纸上作用,以为符窍。殊不知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当于身中而求,不可求于他也。”又说:“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吾独谓一点灵光,通天彻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可虚空,可水火,可瓦砾,可草木,可饮食,可有,可无,可通,可变,夫是谓之道法。”(《道法会元》卷一)
在修道者看来,符箓便是天地造化、阴阳消息的运动轨迹,是人天合一,形神妙契的全息摄影。《道法会元》卷一说:“符者,阴阳契合也,唯天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矣。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符箓的灵验与否,归根结底是在于自我至诚内修中证得的元神。只要在内炼时达到气机发动、天人感应的境界,一些修真者会在先天(无意识)的状态下画出各种符图。这些由高道大师们画符图,往往会产生一些奇妙的现象,诱发某些特异功能,人们觉得玄妙莫渺,故谓之“神授”、“天降”之灵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