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展开,那些革命年代的红色故事依稀呈现在眼前……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旅欧学生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2年,在法勤工俭学的赵世炎、*、李维汉等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曾向中国大量招募华工。1915年蔡元培、吴玉章等在巴黎组织了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目的,号召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并成立华法教育会作为留法勤工俭学的工作机构。
从1919年3月到1920年底,中国先后有17批学生赴法,总数达1600多人。通过勤工俭学,他们对西方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有了更多了解,对中国社会的落后、愚昧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变革中国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如*、赵世炎、蔡和森、李维汉等,利用在欧洲的有利条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相继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
1922年6月,赵世炎、*、王若飞等发起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旅欧学生和工人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日后的革命积累了人才。
国民会议运动:动员青年参加革命斗争
黄埔军校中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合影。
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号召召开国民会议,反对军阀政权;1924年11月,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再次号召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也发表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这个运动。
系列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各地先后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拥护国民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反对军阀的民主运动。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积极支持并重申这一主张。
军阀段祺瑞为巩固其反动统治,于1925年2月召开御用的“善后会议”,抵制国民会议的召开。同年3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主持下,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以与“善后会议”相对立。这一运动对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反动面目、动员人民参加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五卅运动中上海学生的游行队伍。
1925年5月初,上海内外棉纱厂工人为抗议日本资本家无理开除中国工人举行罢工。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悍然枪*青年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这一暴行激起上海各界人民的愤怒,人们纷纷起来支援工人斗争。5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紧急会议,决定5月30日在租界举行反帝示威游行,并提出把工人的经济斗争发展为反帝政治斗争。5月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在租界内声援工人斗争。在随后的示威游行中,英帝国主义巡捕竟悍然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立即号召全上海人民和青年罢工、罢课、罢市,抗议屠*,并组织行动委员会领导这次斗争。
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密切了青年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的联系,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同时,在组织领导运动过程中,各地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也得到很大发展。
《中国青年》及刊登文章。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其宗旨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在大革命的发动时期,正值广大青年经历五四运动后,感到为救国而处处碰壁,陷入“梦醒之后无路可走”之境时,中共三大提出:“社会主义青年团对于青年学生应从普通的文化宣传进而为主义的宣传,应从一般的学生运动引导青年学生到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根据这一要求,青年团中央在团机关刊《先驱》停刊两个月后,于1923年10月20日出版了新的机关刊《中国青年》创刊号。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历史悠久的红色期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指引他们走上了爱国救亡的革命道路。
一二九运动:推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涨
示威学生同国民党军警搏斗。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接着向华北发动了侵略。1935年5月,日寇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要挟。国民党政府对日寇完全屈服,与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使中国在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
同年12月9日,北平学生6000余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反动军警进行镇压,许多学生被捕。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和国民党政府的卖国主义,杭州、广州等地学生相继举行示威游行,各地爱国人士纷纷成立各界救国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现抗日,形成全国人民爱国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成了推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涨的起点。
共产青年团礼拜六:为后来青少年共产主义义务劳动创造宝贵经验
广大团员青年加紧生产,拥军优属,开展“共产主义礼拜六”义务劳动。
为鼓舞红军士气,保证红军作战和生活物资的供应,1931年2月19日,共青团中央决定开展“共青团员的礼拜六”活动。在休息日(星期日、假日)动员团员做一定的工作,如搬运粮食、挖战壕,女团员缝制军衣、军鞋。此后,一个以拥军优属为主要内容的“共产青年团礼拜六”活动开展起来,并由团员发展到全体青少年,最后在各根据地中普遍推广。
1931年11月,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后,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提出“礼拜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政府实现优待红军条例——耕作红军公田,帮助红军家属耕田,帮助红军运输与收买粮食等”。为支援红军,解除红军后顾之忧,各级团组织、少先队、儿童团按照居住区域,组织耕田队、生产队,包耕包收,组织服务队定期登门挑水、打柴、做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礼拜六活动被迫中断,但它为以后的青少年共产主义义务劳动创造了宝贵经验。
整理:董大正
资料:中国共青团网
来源: 光明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