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崔简,少敏慧,好异术。尝遇道士张元肃晓以道要,使役神物,坐通变化。唐天宝二载入蜀郡。
郡有吕谊者,遇简而厚币以遗,意有所为。简问所欲,乃曰:“继代有女,未尝见人,闺帷之中,一夕而失。意者,明公蕴非常之术,愿知所捕,瞑目无恨矣。”简曰:“易耳。”即于别室,夜设几席,焚名香以降神灵。简令吕生伏剑于户,若胡僧来,可执之求女,慎无伤也。简书符呵之,符飞出。食顷间,风声拔树发屋。忽闻一甲卒进曰:“神兵备,愿王所用。”简曰:“主人某日失女,可捕来。”卒曰:“唯东山上人,每日以呪水取人,得非是乎?”简曰:“若然,可速捕来。”卒去须臾还曰:“东山上人闻之骇怒,将下金刚伐君,奈何?”简曰:“无苦。”又书符飞之。倏忽有神兵万计,皆奇形异状,执剑戟列庭。俄而,西北上见一金刚来。长数十丈,张目叱简兵,简兵俯伏不敢动。简剑步于坛前,神兵忽隐,即见金刚骇矣!久之,无所见。忽有一物,猪头人形,著豹皮水裈,云:“上人愿起居仙官。”简踞坐而命之。紫衣胡僧趋入。简让曰:“僧盗主人女,安敢妄有役使!”初,僧拒诈。吕生忽于户间跃出,执而尤之。僧迫不隐,即曰:“伏矣!贫道行大力法,盖圣者致耳,非僧所求。今即归之,无苦相逼。向非仙官之命,君岂望乎?愿令圣者取来。”俄顷,见猪头负女至,冥然如睡。简曰:“宜取井花水为桃汤,洗之即醒。”遂自陈云:“初睡中,梦一物猪头人身摄去,不知行近远,至一小房中,见胡僧相凌。问何处,乃云天上也,便禁闭无得出。是夜,有兵骑造门,猪头又至,云:‘崔真人有命。’方得归,然某来时,私于僧房门上涂少脂粉,有三指痕,若以此寻可获。”
吕生厚遗简,而阴求僧门所记。余数月,游东岩寺,入曲房,忽见指迹于门扇,遽追之,僧宿昔已去,莫知所之。寺与吕生居处,可十里有余耳。
博陵人崔简(博陵是崔氏郡望,博陵崔门第非常高),从小就很聪明,喜欢道术。曾遇道士张元肃教他道术精要,能驱使鬼神,随地变化。天宝二年,崔简到了蜀郡。
郡中有个叫吕谊的 人,遇到崔简后,就送给他很多钱,似乎有什么事要拜托崔简。崔就问他有什么事,吕谊就说:“我只有一个独女,在自己闺房之中,也无人进出,却一夜间就失踪了。我估计你有非凡的法术,希望能抓到盗我女的人,让我知道他是谁,我死也无憾了。”崔简说:“这事容易。”就于夜间,在吕家的另一间房里,摆上案几席位,点上名贵的香来降神。崔简又叫吕生拿着剑藏在门后,嘱咐他如果看到有胡僧来了,就抓住他,找他要女儿,但一定不要伤害胡僧。
然后崔简画符并大声下令,符就飞了出去。一顿饭时间后,就有狂风拔树拆屋。忽然见一个穿着铠甲的神卒进来,说:“神兵已经准备好了,愿听大王差遣。”崔简说:“主人的女儿在某天失踪,可将盗贼捉来。”神卒说:“只有东山的那个和尚,整天用邪术捉人。莫非又是他?”崔简说:“如果是他,就速速将他捉来。”神卒去后很快就回来了,说:“东山的和尚听到要抓他,很生气,要请金刚下来捉你,怎么办?”崔简说:“无妨。”又画了一道符飞出去。很快就有上万神兵,都长得奇形怪状,手执兵刃站在庭院中。
一会儿,西北角上来了一个高达数十丈的金刚,瞪着眼睛怒斥崔简的神兵,神兵都俯伏在地不敢动。崔简仗剑在神坛前走着禹步亲自行法,神兵忽然就消失了,随即就发现金刚害怕了!很久之后,也没看见有什么。忽然就有个猪头人身的怪物,穿着豹皮做的短裤,说:“上人愿意前来拜见仙官。”崔简叉腿坐着(踞坐是极不礼貌的行为,表示蔑视对方)令和尚速来,一个穿着紫衣的胡僧很快就进来了。崔简斥责他说:“和尚盗取主人的女儿,你怎如此狂妄,敢干这种事!”
刚开始和尚百般抵赖。吕谊忽然从门后跳出来,抓住和尚并斥骂他,胡僧被迫得不敢再隐瞒,就说:“招了!贫僧只是施展了大力的法术,盗女的是那个圣者(指猪头人身怪),不是贫僧叫他*。现在就把她送回来,不要再苦苦相逼。刚才如果不是仙官的命令,你根本找不到女儿。我这就命令圣者去把你女儿送来。”
没一会儿,就见那个猪头怪背着女儿来了,女儿还昏迷不醒,就象睡着了一般。崔简说:“应该用井水和着桃木煮成汤,给她洗一下就醒了。”女儿醒来后,就自己说:“当初睡着时,梦见被一个猪头人身的怪物捉去,也不知走了多远,到了一个小房间里,被一个胡僧欺凌。问他这是哪里,他说是天上,我就被关起来不得出去。今夜,先是有骑兵打上门来,然后猪头人又来,说:‘崔真人有请。’我才得以回来。但我回来时,悄悄地在胡僧房门上涂抹了一点脂粉,留有三个指痕,如果按此寻找,应该可以找到他。”
吕谊重谢了崔简,却在暗中寻找和尚门上的记号。几个月后,去东岩寺游玩,进入厢房后,忽然在右侧门板上发现了指印,立即追问谁住在这里,胡僧却早就走了,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东岩寺与吕谊家,大约有十来里远。
《通幽记》是陈邵所著,内容以志怪为主,多短篇。陈邵,晚唐人,生平不详。
《东岩寺僧》出自《通幽记》,载于《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五,“幻术”类。胡僧用妖术掳人女儿,苦主找到道士,双方斗法,最后还是修仙的胜过了修佛的,僧道斗法,写得有声有色,背后反映的却是唐代佛道两教激烈的斗争情况。唐历代皇帝,在崇佛与崇道间反复摇摆,反映在民间,自然就是佛道两教间矛盾与冲突十分激烈。此文算略有揭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