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记者 钱祎
此心安处是吾乡。今天的浙江,平安,如此清晰可见;平安,如此真实可感。
15年前,*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省委审时度势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部署。全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步推进、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同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步增强的“平安大道”。
新时代,新起点,整装再出发。新一批“平安金鼎”颁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形成,浙江各地一个个平安建设的盆景汇聚成一道道风景,平安浙江这张暖心的“金名片”正擦得越来越亮。
15年一以贯之,15年砥砺前行,15年众志成城。15年来,浙江一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刑事发案、信访总量、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始终保持“零增长”,成为全国最安全、社会公平指数最高的省份之一。
织密“一张网”
“大平安”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平安浙江,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题中之义。
世纪之交,浙江较早遇到“成长的烦恼”:面对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这一“门槛”,经济发展了,“求富”和“求安”如何共进,成为重大课题。
敢为人先的浙江人,率先踏上探索之路。2004年5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浙江成为全国最早提出并全面部署“大平安”建设战略的省份。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如今手中必备两张报表,一张是经济报表,一张是平安报表。
“大平安”,不仅是治安好、犯罪少,更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建设“大平安”,重点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
眼下,台州路桥活跃着600余名专职网格员。他们每天走访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提供便民服务、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把基层情况及时传递给党委、政府,筑牢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织好“一张网”,管好万千事。从2007年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最先试点“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到2014年全省建立“一张网”网格体系;从2016年台州打造“全科网格”到2018年全省全面规范提升,一张密布全省的服务“大网”已经结成,浙江以“全科网格”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底座。活跃在6.9万个网格上的30余万名专兼职网格员,在收集平安信息、服务群众的同时,也将平安浙江建设的决心和信心送入了千家万户。
层层织密一道道“滤网”,不仅要把社会治理的触角深入到基层,还要不断延展平安建设的广度。从教30多年的黄卫国,退休后成了绍兴市校园伤害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守护孩子们的平安健康;缙云人麻孟飞从部队转业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在银行从业20多年的蒋小兰,现在是杭州市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获得银行机构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如今,各行各业扮演着不同角色,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人人共建共治共享平安成为浙江大地随处可见的景象。
善政良治激发出更多活力。村规民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这种“一约两会三团”的创新工作机制起源于桐乡,社会治理不由政府包办,多元主体参与、群众监督,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在“三治融合”等理念的带动下,各地因地制宜,杭州“武林大妈”、湖州“平安大姐”、温州“综治八大员”以及无数活跃在大街小巷、网上网下的群众,纷纷成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中坚力量。15年来,平安建设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200多万群众主动加入到了平安志愿者队伍中来,各个品牌调解室遍地开花,平安建设赢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
抓好民生事
从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入手
生活在今天的浙江,居家越来越安心,出行越来越放心,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不久前,金华市民周先生价值3000元的电瓶车,在金华市区八一南街丹溪路口被偷,9个小时后就找了回来。金华江南公安分局联合基层派出所建立合成作战运行机制,发生在辖区内的盗窃电瓶车、街面抢夺等大小民生案件,全部被列入合成作战范围,受到当地群众点赞。
“这么小的事,会有人管吗?”这个问题,在各地已经有了生动的答案。群众小事,就是民生大事。群众最关心什么,就解决什么;群众最痛恨什么,就攻坚什么。紧扣“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目标,我省全面实施高水平建设平安浙江三年行动计划,从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入手,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的办法,推进平安建设专项工作,逐项确定牵头部门、制定实施方案。
为把社会治安防控网织得更密更牢,各地各部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努力适应人民群众对平安浙江、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去年11月以来,浙江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游戏赌博、民间借贷8个领域的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暗访、随机回访、跟踪随访、抄告交办等形式,推动事关群众安全的问题隐患整改到位。
几组数据勾勒整治成效。2018年,全省“两抢”案件、盗窃案件立案分别比上年下降38.8%、27.3%;火灾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32.5%;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安全感满意率、知晓率、参与率分别达到96.84%、87.88%、60%。
几项举措压实行动落地。我省创新平安考核办法,首次推行过程性指标考核和省考市、市考县分级考核;组织开展“钱潮”系列集中统一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力度,首次将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平安暗访内容;强力推动出租房“旅馆式”管理和消防安全进社区,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事故责任查究制等。
几大发布回应群众期待。浙江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平安指数”,涵盖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治安安全、经济金融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和突发公共事件等方方面面;每月推出平安报表,以列表分析、双色预警、问题点评等形式,对全省平安建设整体状况和主要指标动态情况进行月体检、月通报,社会传播力、影响力大,人民群众关注度高。
平安不平安,百姓说了算。以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切身的利益和诉求为重,是平安建设的不变导向。随着一些新型犯罪的滋生,我省不断加大惩治力度,重点整治电信诈骗、网络*、非法集资等令群众深恶痛绝的新问题,持续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火墙”。
顺应新形势
智慧治理迈出新步伐
“把建设平安浙江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贯穿于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这是2004年8月4日,省委建设平安浙江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观点。
建设平安浙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15年过去,平安建设在与时俱进的脚步中,不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历久而弥新。
创新智慧治理,浙江以政务服务网为依托,以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为骨干,建设了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社会治理业务协同平台。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2016年G20杭州峰会开幕……让世界近距离感受到了平安建设给浙江带来的稳定有序平安,推进了平安浙江朝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治理迈出新步伐。
在丽水松阳,我们看到,乡镇干部手绘的2000多张民情地图不断升级,成为“全民情电子地图”,打开电脑就能查阅每个村民的家庭状况、每个村的管理现状、每个企业或商铺的经营信息等。
在绍兴柯桥,我们看到,杨汛桥镇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基本形成“权责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体、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智慧治理格局。
在温州瓯海,我们看到,以问题为导向,打通壁垒、整合资源,建成平安瓯海综合体,让矛盾纠纷迅速找到有效解决途径。
“互联网 ”催生的社会新变革,促使各地平安建设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江干公安以物联多维感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以清流智能实战平台为载体,推动“在线警务”机制改革,提炼出感知上线、数据运算和行动落地3个环节。与传统警务相比,“在线警务”使各项部署更科学,警力投放更精准,治安掌控更有力,被称为警界“最强大脑”,使5分钟处警率达到94%。
站在新的起点上,建设平安浙江肩负起新的使命。
近年来,我省深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的全面改革。
杭州互联网法院审判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使打官司“一次不用跑”成为现实;浙江移动微法院在全省上线,实现了“手机打官司”全覆盖;省检察院建成“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群众控告、申诉和举报;省司法厅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公证机构创新跨国远程视频办证……平安建设正在打响一场效率革命。
15载风云激荡,思想一脉相承,蓝图接力赓续。随着今年新一批“平安金鼎”出炉,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建设,将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贡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