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天袭者(A-1 Skyraider)攻击机是美国工程师艾德·海茵曼设计,道格拉斯公司制造的一款活塞引擎螺旋桨推进攻击机。天袭者式服役时间以活塞发动攻击机来讲相当长,历经韩战至越战,直到1972年后才逐步被A-4天鹰式攻击机,A-7海盗二式攻击机等喷射攻击机取代,至于完全除役则是1985年,历经将近40年,可说是美军步入喷射机时代后硕果仅存的活塞引擎机种。
A-1攻击机的开发从二次世界大战便开始,设计概念起点与当时日本帝国海军流星舰上攻击机相当类似。美国海军在1941年起,开始研发整合当时仍有区分的鱼雷攻击机、俯冲轰炸机两种支系之舰上攻击机;获得订单者为当时曾制造出杰作攻击机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他们推出了SB2D攻击机。不过,海军在细节部分坚持了特定规格,像是起落架构型、自卫火器、引擎等,结果让SB2D出现超重现象,未能满足美国海军需求。在1943年后,美国海军开始接受单座化攻击机概念,SB2D在取消后座成员、尾部机枪后改换代号称BTD毁灭者式攻击机,性能虽然略有回升,但并不算是成功的设计。
BTD的失败,让道格拉斯感到有所警惕,因此在1944年公司向美国海军提出取消BTD-1量产计划,让这些预算挪用设计一型新攻击机;结果美国海军开出了一项很严苛的软钉子:隔天早上9点前提出设计图。这个严苛的要求在工程师艾德·海茵曼与他的两位助手协助下奇迹似的在一个晚上赶出了初步草图完成任务,美国海军因此取消了BTD的量产,使BTD只生产数十架;在1944年7月6日,新型攻击机原型以代号XBT2D-1下令制造,但美国海军再度提出一个但书,要求在9个月内完成原型机制造。
这项要求,海茵曼和他的团队再度完成。海茵曼团队设计XBT2D-1时是以BTD-1的基础构型改良,但他们发现了对飞机影响极大的关键;他们了解这架飞机每当重量减轻100磅(45.4公斤)时,起飞需求距离将会缩短8英尺(2.4米)、爬升速度每分钟增加18英尺(每秒爬升速度增加0.091米)、作战半径会增加22英里(35公里)。因此,团队设计的目标朝向以对飞机减肥为重要工作;XBT2D因此使用了结构较简单的低单翼、机翼俯冲减速版挪到机身上(节省了70磅重量)、取消内部弹舱(节省了200磅重量)、改良燃油系统(节省了270磅重量)、恢复后三点式起落架。零零总总加起来,最后XBT2D-1节省了1,800磅(820公斤)重量。不只是空重降低,海茵曼本人在设计期间亲赴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上和航空队人员共事,了解前线需求;因此XBT2D-1还简化了后勤保修的复杂度。
实际上,XBT2D-1在1945年3月18日出厂首飞,比起原定的9个月交机还要提早;1945年4月移交给美国海军航空测试中心进一步验收,这时候战争则已即将结束。虽说如此,在战争尚未结束前,美国海军先订名为BT2D毁灭者II式签下500架以上的订单;最后因为1945年8月战争结束,订单被取消,后来重新下单时已经被大砍剩277架。而XBT2D-1继续在美军测试到1946年才开始量产,并在1946年6月改名为AD-1 天袭者式,1946年底服役,1957年停产时道格拉斯共量产了3,180架,所有天袭者均由道格拉斯飞机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瑟衮多之工厂建造,美国空军测试飞行员比尔·布里吉曼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1949年时道格拉斯当时是以每日2架的生产速度拨交给美军AD-1;虽然代号后来还有再修改,但天袭者之名便跟随这架飞机服役到最后。
A-1攻击机曾经于美国海军、陆战队与美国空军服役,此外,也在英国皇家海军,法国空军,南越空军等国家服役。
A-1的设计哲学相当简洁、保守,主要就是一架拥有强劲动力的低单直翼单座攻击机,主要任务担任对地攻击。虽然A-1的账面极速并不出色,甚至不及BTD,但海茵曼与他的工程团队在这架飞机投注的心力主要集中是如何兼顾机体强度、防御力后仍让飞机不断减重,这让A-1造就了更多的操作优势。虽然A-1牺牲了飞行速度,但得到了长续航力,还具有优异的低速控制及机动性,以及惊人的载弹量;1946年服役的AD-1可在15个硬点上携带8千磅的各型弹药,酬载量等同实施400英里轰炸任务的B-17轰炸机,这等高效率、低成本,成为美军在喷射动力时代对地支援任务的致命武器,在攻击直升机出现以前无竞争者能匹敌。也因此美国海军淘汰掉F8F和F4U,却长期找不到取代A-1的机型,只能一路用到越战时代;同时,1960年代后服役的喷射战斗机重量多半让超级航空母舰以外的型号配合困难,如1950年代经过近代化工程的艾赛克斯级航空母舰便无法使用过重的新型喷射机,以二战操作规格设计的天袭者成为这类航舰在役龄步入迟暮之年之际最有效率搭配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