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某测控点位操作方舱内,随着“山海跟踪结束”调度口令的响起,现场掀起热烈地掌声和欢呼声。“山海”是这个航天测控站点的代号,任务中,“山海”成功实现了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黑障区的连续平稳跟踪。“山海”在这一世界性难题上的突破,意味着在后续航天员回家的路上,又多了一层无形“保护伞”。
什么是黑障区?
如果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它带偏,认为黑障区可能是地球大气层的一个组成区域。但事实上,黑障区指的并不是一个特定区域,而是当飞船或者卫星等航天器,以极高的速度穿过地球大气层时,由于飞行器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会产生高温(将近2000摄氏度),高温又会继而导致飞行器附近的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被等离子体包裹的飞行器,就会在等离子体的信号屏蔽下中断与地面的信号联络。
当航天器处于黑障区时,地面指挥人员将无法对其进行指挥联系,特别是黑障区内飞行器外部伴随着极高的温度,如果飞行器在这期间出现损坏,对于内部的航天员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地面雷达设备对其进行持续稳定的跟踪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实时监控航天器的高度、速度、姿态等,确保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但在测控领域,黑障区的持续稳定跟踪也一直是个大难题。
该测控点位多年来从事航天发射跟踪任务,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和经验,经过优化算法和跟踪策略,在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中,他们首次实现黑障区全过程跟踪,打破了雷达设备对黑障区无法跟踪的难题,并在神舟十三号返回任务中再次得到检验。但是,黑障区的跟踪还并不完美,连续性和平稳性还不够。任何的不确定性都是对航天员生命的不负责任,所以,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之前,该测控点决心继续攻克这一世界性难关。
“陈彦成同志,要提高设备跟踪和抗干扰能力,只在硬件上做文章肯定不行!”“饶工,不试试怎么知道?你有可行方案吗?”“我的意见是在算法上改进,这样更容易实现!”“你这纯粹是纸上谈兵……”
会议室内,工程师饶江滨和陈彦成正在激烈讨论,其他的技术骨干也在边听边分析,“神十四”返回任务准备中,类似的研讨会议已开展了多轮。
眼看两人争执不下,任务指挥长周新杰决定听听大家的意见,他说:“请各位技术骨干畅所欲言,只要是有利于完成‘神十四’返回任务特别是黑障区跟踪的都大胆提出来。”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两个方案同时推进。在大家齐心配合下,两人不但很快完成了自己的方案,也对对方的方案进行了验证,发现都有可取之处。新的跟踪方案由此诞生,并以此完善了应急预案。而后,团队围绕该方案又进行了大量的操作磨练,确保任务各岗位操作精准,各环节衔接紧密。
实践证明,他们的辛劳没有白费,在此次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中,该测控点位雷达跟踪能力表现出色,“山海”的声音频频出现在央视直播内,他们为神舟十四号返回任务提供了尤为关键的数据支撑。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群“山海”航天测控人,扎根戈壁,胸怀牧星耕宇的凌云壮志,做着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又甘于隐姓埋名。正是许许多多像“山海”这样的科研工作者,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才能日新月异、再创辉煌!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张虎、白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