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游览琅琊台的帝王们

历史上游览琅琊台的帝王们

首页角色扮演帝禁传更新时间:2024-04-29

历史上巡游琅邪台的帝王们

山高仅有182米的琅邪台,为何吸引历代帝王们流连忘返?原因主要有五点:

一是琅邪台依山傍海,海天自然风光优美,是观海胜地,很早就被古人欣赏;

二是琅邪台初为天然而成的三层山台,符合古代东夷古人祭天,祭地和祭祖习俗,因此成为东夷地区的天然祭台。故人祭天,多选择临山一高地"燔柴"而祭,琅邪三层之台是祭天地祖宗的理想之地,莒县和良渚两地都出土鸟立三层台上的玉片可证。《左传》记载,前525年,郯国国君访鲁,对鲁国国君叙述鸟图腾由来:郯莒等国都是少昊氏帝鸷之后,帝鸷即位时有凤鸟飞至礼台之上,所以下属各官皆以鸟命名;

三是琅邪台下有众多良港,琅邪港是春秋战国五大港口(琅邪,转附即今烟台,碣石即秦皇岛,会稽即浙江绍兴,句章即浙江宁波)之一,交通便利,南通吴越,北抵幽燕,东达日韩。

四是琅邪为沿海大都会,先后为齐邑,越都,楚琅邪郡,秦琅邪郡,汉琅邪郡,汉琅邪国治所,是山东半岛沿海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州,莒,齐,吴,越,楚,秦等国文化融合区。

五是自战国至秦汉,琅邪为燕齐方士入海的集聚地,是研究长生文化的大本营。

总之,集观海胜地,古老祭台和求仙海起航港等于一身的琅邪台,自然吸引帝王们乐此巡游。战国以来,燕齐方士们集聚琅邪出海求仙,使琅邪台名气更大。帝王们巡游琅邪台,不仅可以饱览山海盛景,还可以彰显各自实力宣示威严,或实现长生夙愿等,使得琅邪台蒙上多层神秘色彩。帝王们的巡游,又使琅邪台声名鹊起,名人雅士也纷至沓来。

1, 齐国君主游览琅邪

齐桓公游琅邪 最早想巡游琅邪台的是齐桓公。齐桓公在管仲帮助下富国强兵,威震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首霸。《管子》载,齐桓公为显示自己功德,告诉管仲要乘船经转附(今烟台芝罘),朝舞(今威海荣成)南至琅邪,巡游山东半岛,管子力谏。当时琅邪仅为齐国的一小块飞地,还是沿袭姜太公四时祠而来。琅邪东有莱国,北为莒国,属于跨国远游,是否成行,《管子》记载并不确切,似乎象齐桓公想封禅泰山一样。而后世臧否不一。

齐景公游琅邪 第二个巡游琅邪台的是齐景公。《左传》记载齐景公继位第九年(前539年)"侵介根"(莒国旧都,今胶州。前721年已迁都今莒县),10年后再夺取莒国东部领土("田于莒"),琅邪一带全部属齐国。齐景公在位58年间诸多建树:前530年齐景公与晋昭公借宴会投壶挑战晋国霸权;前526年发兵攻打徐国,逼迫徐国依附于齐;前523年第三次兴兵伐莒,莒国国君弃城而逃; 次年出兵平定卫国内乱扶持卫灵公;当鲁国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合兵攻打鲁国都城,鲁昭公逃亡齐国时亲自慰问,并送上25000户做奉养之用。

齐景公系列举措赢得诸侯赞誉和敬畏,称雄一时。在此背景下,为显示齐国实力,炫耀自己业绩,齐景公效法春秋五霸之一的先祖齐桓公,再次扬帆游琅邪台,先游少海(今胶州湾),再经成山头西至琅邪,耗时半年多依然不归。对前来屡次劝归的众臣们以*戮相威胁。臣属只好诈称国都有人谋夺君位,齐景公才怏怏而归。齐景公眼里的琅邪,魅力胜过东吴的温柔之乡,比刘备乐不思蜀早近千年。此事《晏子春秋》,刘向《说苑,正谏》,《孟子,梁惠王下》等古籍均有记述,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田齐威宣闵王游琅邪问题 田齐威王,宣王和闵王或筑琅邪台,或巡游琅邪台,多为百家注疏之说(详在《琅邪台渊源》篇),未见其他史*载,或真实或附会待考。

二,勾践游大珠山和灵山岛问题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录》记载:越王勾践迁都琅邪后,曾游灵山岛等,灵山岛故称勾游岛。封氏认为大小朱山本为大小州山,大小州山之地本为姜姓州国封地故称。越人发音以"州"为"朱",故称为朱山。《列仙传》言汉代吕后时期,会稽人朱仲贩珠宝而隐居。《胶州志》载隐居隐居大珠山,后改称珠山。

古籍中关于越国公子为免遭*害而逃居山洞让王一事,多种古籍记载,说法不一。

考越王朱勾,其父不寿被*,逃入山中让王的可能为州勾,大珠山中有"朱朝洞"。游大珠山及灵山岛的应该也是此人。州勾被越人搜出后,为越王37年。

出土文物有"越王州勾剑"和"越王州勾戈"等,因让王而逃入山中的应该是州勾,而游历灵山岛的也应该是越王州勾,即《史记》之"越王朱勾"。越王勾践迁都琅邪第四年去世,不可能游灵山岛,况且"勾游岛"名字中之"勾",非勾践独有。另外,在琅邪期间灭滕,灭鄫,灭郯,灭邾4国,削莒国东部领土等扩张行为,都是越王州勾所为(详在《大珠山的朱氏情缘》和《越都琅邪》篇)。

三,秦始皇父子四次东巡琅邪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位12年,5次出巡天下,三次到琅邪。《史记》载:

第一次于前221年。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先上峄山立石,再登泰山封禅立石,禅梁父立石。然后经山东北部海岸过黄(县),腄(福山),芝罘立石,由成山至琅邪,大乐之,留三月。迁民3万户琅邪台下。免除12年赋税,修筑琅邪台。并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然后经彭城,祭祀,泗水捞鼎,南渡淮水,至衡山和南郡。欲浮江祠湘山湘君,遇大风不得祠。始皇大怒,命刑徒3000伐光湘山树木,由南郡武关返回咸阳。

第二次东巡琅邪是始皇二十九年(前218),秦始皇东行郡县至阳武博浪沙遇盗,天下大索十日。豋芝罘刻石2块。遂至琅邪驻跸,然后从上党返回咸阳。

第三次东巡琅邪是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前210),始皇出游,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从,右丞相去疾守咸阳。十一月至云梦,望祠九嶷山舜祠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颂秦德。后过吴地江乘渡,从海上北至琅邪驻跸。而方士徐福等入海求神药十年没有结果,花费太多,恐遭秦始皇谴责,于是便告诉秦始皇:蓬莱仙药本来可以求得,然而经常遇到海中鲛鱼阻拦,所以未能求得。并请求派好弓弩手随往出海,见到大鲛鱼,以连弩射之。后来秦始皇梦中与人状海神相战。问占梦博士,博士说:水神不可见,经常以大鲛鱼为替身出现。皇上应该祷告祭祠,除去恶神,而善神就会出现来保佑您得到仙药。于是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等人的说法,在琅邪台南的斋堂岛上,沐浴斋戒,祭祠海神。命入海船队携带捕获巨鱼工具,自己操连弩候射之。自琅邪登船北行,在芝罘海上见巨鱼,射*一头巨鱼。然后并海西至平原郡而病。七月病逝于沙丘平台。为掩盖死讯,车上载鲍鱼掩其尸臭。

二世皇帝胡亥元年春,东行郡县。事实上,二世东行郡县,从碣石入海,遍历始皇所到之处,二世以秦始皇所立刻石未称始皇帝和从臣名为由,于各处始皇刻石加刻二世诏书及从臣名。二世仓促此行,主要是效法乃父示威海内,而加刻诏书等虽是附带行为,但可借此立铭海内。而今始皇所立7处刻石尽毁,二世诏书刻辞泰山存10字,独有琅邪台一处存完整二世诏书78字和始皇从臣名等,共84字。

附录:《汉书。郊祀志》关于秦始皇祭祀求仙的记述

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功业。于是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祠,席用苴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黜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颠,立石颂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上,禅于梁父。其礼颇采泰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臧皆秘之,世不得而记。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既黜,不得与封禅,闻始皇遇风雨,即讥之。 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畤,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竟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阴主,祠之罘山;六曰月主,祠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盛山。盛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阳,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北,盖岁之所始。皆各用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圭、币杂异焉。 自齐威、宣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元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到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水临之。患且至,则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 及秦始皇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始皇如恐弗及,使人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从上郡归。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几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到沙丘崩。

四,汉武帝三次东巡琅邪

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九次巡视山东地区,其中六次到泰山封禅,六次东巡沿海要地。多次到琅邪巡视,其中在琅邪时间长且有重要活动的三次:

第一次为元封五年至六年(前106 –前105)。《汉书,武帝本纪》载:元封五年末,南巡九嶷山祭祠舜帝—登天柱山—寻阳后,改登楼船沿长江东下,次年初沿海岸北至琅邪港登陆。首次到琅邪,同秦始皇一样,留恋琅邪山海风光,驻跸两个多月,至春三月才离开琅邪,前往泰山举办封禅大典。此次首次琅邪之行,琅邪给汉武帝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次东巡琅邪为泰始三年(前94)春三月,"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邪,礼日成山。豋芝罘,浮大海,山称万岁。冬赐所过户五钱,鳏寡孤独帛人一匹。"

第三次东巡琅邪为泰始四年(前93)三月,行幸泰山琅邪。"夏四月,幸不其(今城阳),祠神人于交门宫,若有仙人向坐拜者"。《汉书,地理志》注曰:不其县有太乙仙人祠九所及名堂,武帝所起;晋 灼注曰:琅邪县有交门宫。不其县太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应该在崂山一带,交门宫应该在琅邪台上。这次汉武帝祠交门宫有收获,在交门宫中,似乎看见有仙人向坐而拜,算是汉武帝与仙人相交一次。高兴之余,作《交门之歌》。

其他多次在沿海考察入海方士成果和巡幸东莱等活动,是否来过琅邪,记述简略,不能确凿。但琅邪有汉武行宫,且是入海方士集聚地。今琅邪城和琅邪台残存大量"千秋万岁",汉砖及地下排水管道等,秦始皇百年后,汉武建筑不少于秦始皇所建。且汉武帝东海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花样更多,频率更高。

附录:《汉书,郊祀志》武帝部分节录

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艾安,缙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窦太后不好儒术,使人微伺赵绾等奸利事,按绾、臧,绾、臧自*,诸所兴为皆废。六年,窦太后崩。其明年,征文学之士。 ——明年,上初至雍,郊见五畤。后常三岁一郊。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磃氏馆。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亦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上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无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上病愈,遂起,幸甘泉,病良已。大赦,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曰太一,其佐曰太禁、司命之属,皆从之,非可得见,闻其言,言与人音等。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居室帷中,时昼言,然常以夜。天子祓然后入。因巫为主人,关饮食,所欲言,行下。又置寿宫、北宫,张羽旗,设共具,以礼神君。神君所言,上使受书,其名曰"画法"。其所言,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而天子心独憙。其事秘,世莫知也。 ——-其春,乐成侯上书言栾大。栾大,胶东宫人,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已而为胶东王尚方。而乐成侯姊为康王后,无子。王死,它姬子立为王,而康后有淫行,与王不相中,相危以法。康后闻文成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栾大入,因乐成侯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说。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数以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为亲属,以客礼侍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尊其使然后可致也。"于是上使验小方,斗棋,棋自相触击。 ——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印,得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制诏御史:"昔禹疏九河,决四渎。间者,河溢皋陆,堤徭不息。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乾》称'飞龙','鸿渐于般',朕意庶几与焉。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赐列侯甲第,童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十万斤,更名其邑曰当利公主。天子亲如五利之弟,使者存问共给,相属于道。自大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视不臣也。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天神也。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后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大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掔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

——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定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冕候,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视其书不经,疑其妄言,谢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上大说,乃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公,申公已死。"上曰:"申公何人也?"卿曰:"齐人,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曰'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公曰:'汉帝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黄帝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君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首,乃断斩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于是天子曰:"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拜卿为郎,使东候神于太室。 ——上遂郊雍,至陇西,登空桐,幸甘泉。今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祠坛放毫忌泰一坛,三陔。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一牦牛以为俎豆牢具。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其下四方地,为腏,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已祠,胙余皆燎之。其牛色白,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鹿中水而酒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郊礼。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而衣上黄。其祠列火满坛,坛旁亨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太史令谈、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晁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秋及腊间祠。三岁天子壹郊见。" ——其秋,为伐南越,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泰一鏠,命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而五利将军使不敢入海,之泰山祠。上使人随验,实无所见。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雠。上乃诛五利。 ——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言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如雉,往来城上。天子亲幸缑氏视迹,问卿:"得毋效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者求之。其道非少宽暇,神不来。言神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馆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 ——其春,既灭南越,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或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瑟自此起。 ——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大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上既见大迹,未信,及群臣又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间使求神仙人以千数。 ——天子既已封泰山,无风雨,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若将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复东至海上望焉。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上乃遂去,并海上,北至碣石,巡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五月,乃至甘泉,周万八千里云。 ——其来年冬,郊雍五帝。还,拜祝祠泰一。赞飨曰:"德星昭衍,厥维休祥。寿星乃出,渊耀光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享。"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人、采药以千数。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飞廉、桂馆,甘泉则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于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夏,有芝生甘泉殿房内中。天子为塞河,兴通天,若有光云,乃下诏:"甘泉房中生芝九茎,赦天下,毋令复作。" — 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礼其名山川。北至琅邪,并海上。四月,至奉高修封焉。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阯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及是岁修封,则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如郊礼。毕,燎堂下。而上又上泰山,自有秘祠其颠。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黄帝并赤帝所,有司侍祠焉。山上举火,下悉应之。还幸甘泉,郊泰畤。春幸汾阴,祠后土。 ——明年,幸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祀上帝于明堂,毋修封。其赞飨曰:"天增援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复始。皇帝敬拜泰一。"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几遇之。乙酉,柏梁灾。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勃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几至殊庭焉。 上还,以柏梁灾故,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庭。明庭,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粤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商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州、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名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上亲礼祠,上犊黄焉。 ——后五年,复至泰山修封。东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又祠神人于交门宫,若有乡坐拜者云。 ——后五年,上复修封于泰山。东游东莱,临大海。是岁,雍县无云如雷者三,或如虹气苍黄,若飞鸟集木或阳宫南,声闻四百里。陨石二,黑如黳,有司有以为美祥,以荐宗庙。而方士之候神入海求蓬莱者终无验,公孙卿犹以大人之迹为解。天子犹羁縻不绝,几遇其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