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飒团队 | “东篱”与“石湖”——范成大与陶渊明田园诗之区别

肖飒团队 | “东篱”与“石湖”——范成大与陶渊明田园诗之区别

首页角色扮演东篱传手游更新时间:2024-04-11

田园诗之传统可以追溯到《诗经》的《七月》,而它第一次的精神升华却是于陶渊明手中完成。可以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打破了前人“田家语”不登大雅之堂的偏见,为东晋沉寂的诗坛添上了一抹淡而不俗的色彩。而随着田园诗的发展,出现了多位出名的田园诗人,其中南宋范成大可谓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创新者。本文拟就讨论两者田园诗的不同之处,以期对中国田园诗有更深的理解。

01 人物生平为始

俗话说:“知人论事。”我想读诗亦然。若想知二者诗之不同,必先对此二人的生平有所了解。这里我只指出其中以为的重要的三点。具体情况烦请查阅相关书籍。

一、皆有大志。在仕途上,田园诗的杰出诗人大多怀才不遇,但都希望有所建树。如陶渊明在《杂诗》其二中写道:“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岁月流逝,自己的抱负却不得实现,只能满怀悲戚,无法平静,可见陶渊明初期并不是完全就想要归隐的,他也有自己的抱负想要施展。此点需谨记。同样,范成大亦是有抱负之人,且自己在作为地方官时,兴利除弊,不遗余力。

二、仕途境遇不同。尽管两者都是有志之人,但从上段中也可看出,陶渊明的仕途并不顺利,这其实也是他后来归隐的契机,亦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诗歌思想有了一定影响。而范成大则仕途较为顺利,是南宋最显达的诗人,晚年也是因病退隐,且当时家庭经济情况良好。

三、均走向归隐。不可否认的是,退隐都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尤其是他们诗歌创作的转折点。田园诗就在他们隐居田园后应运而生。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都是这个时候的产物。

02 思想感情为魂

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归隐理由,直接影响的便是他们田园诗中的思想感情。

(一)陶渊明:愤世嫉俗却终得返自然

说陶渊明是天性爱自然,且因此选择归隐,其实是不妥的。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操守从出生的那一刻便深植其心中,如上文所述,陶渊明亦有这样的想法,若没有现实打破他的理想,他未必会选择这一条路。

可以说,他的归隐是天性与时势的双重作用,其中隐含了愤世嫉俗且想借归隐追寻人生真谛的意义。所以,他的归隐是主动真心,却也是无奈的,当然配合着他本性的爱自然,便成了一种解脱。这表现在他的田园诗中,便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的思考,这是对尘网般官场的唾弃,是对自己守志不阿的高洁操守的赞扬,表露了诗人对于理想 “桃源”的向往。

同样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其三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总而言之,在他的田园诗里,我们能看到一个辞官后的隐逸者对于官场的厌恶及自然的喜爱,以及哪怕陷入饥寒却也没有屈服的高尚情操。

(二)范成大:农村!农民!

与陶渊明不同,范成大在诗中更多表达的是对于农民生存之痛的感怀和对剥削农民现象的披露,如: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四时田园杂兴》其十四)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九)

第一首诗写在“风浪紧”的情况下仍要人来“从外水种芦根”,可见农民生活之不易。

第二首则写为了缴纳租税,妇女只能连夜织布,幸好今年收成不错,才能留得下一些黄丝用来织夏衣,可以想象,若是收成不好农民的生活将是多么艰难。而这正是官员剥削造成的。

除此以外,他的诗也蕴含着对于处于如此艰苦环境下农民苦中为乐精神的赞扬,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八中写“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男耕女织,尽管辛劳,却也不用像牛郎织女那般隔着银河相望,这体现了农民夫妇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反映了农民虽辛苦,却也从中找到了快乐的状态。

可以说,范成大的诗大多与农民,农村联系在一起。

03 视角题材为皮肉

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更多地将描写重心放在了田园风光上,《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之五、《和郭主簿》二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等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作品。他的描写无疑有着几分理想主义的色彩,这也与他经历的现实有关,这种理想的美好恰恰与现实之黑暗对比,更增几分韵味。当然,他也有对于农事生活的描写,如《归园田居》其三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而范成大的田园诗所绘图景则是另外一幅景色。其代表作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以四季为顺序,分成了五组,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时间的美丽田园景色,同时又将对应时节的风俗习惯记录于诗中,勾勒出一幅农村风俗画卷。而且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他借这些景色道出了广大劳动者们的心声,改变了以往田园诗仅以抒发个人情态为目的的传统,这便是上面思想感情所提及的,这是田园诗的一个大进步。

04 语言风格为骨

元好问曾高度评价陶渊明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我以为这个“真淳”与“自然”二词的评价确实是十分精准。但除此真淳,尚有奇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说:“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而这奇便体现在他描写事物皆为平常,且语言极度普通,但却又含有哲理相关,故而所述虽是平淡,却可见真淳与自然,有所感悟,不沦为俗物。

说到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古人于此视角最多,分歧最大。有的说“温润 ”(姜夔),有的说 “宏丽”(宋濂),有的说 “清远”(王昶),有的说 “高峭”(陈讦),有的说“精工”(徐 晓亭),有的说“佻巧”(王士祯),有的说 “婉秀便丽”(叶燮),有的说 “滑薄少味”(李重 华)。但大体说来,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并不像陶渊明这么固定,应从多方面探讨,在此不做赘述。

05 结论

总之,同为田园诗诗人,他们的诗有相同之处,如内容、部分思想。但同样,身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人,他们之间自然有着差别。陶渊明是开创者,而范成大是传承者又是发扬者,他们一脉相承却又分属两流,田园自东篱传下,流入石湖,也必将再次传承下去。

在此,我仅是对二人诗的区别进行了简要阐述,具体还望大家认真研读,找到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江梅玲《论范成大田园诗对现实的开辟——以四时〈田园杂兴〉为例》,《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第7期 ,6-7页。

[2]黎远方《论陶渊明、“王孟”、范成大田园诗的异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8卷第4期 ,45-49页。

[3]邹祥平《 “桃源”镜像的圆融与疏隔——从东篱、辋川到石湖》,《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0卷第3期, 37-38页。

[4]赵新新《陶渊明田园诗之美学追求》,《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15卷第8期 ,130-132页。

[5]殷祥廷《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文教资料》 2016年第0卷第3期, 3-4页。

[6]胡明《范成大诗歌主题新议》《江海学刊》1988年第4期 ,170-174页。

如果您身边有对新科技、数字经济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转发给Ta。

获取详细资讯,请联络飒姐团队

sa.xiao@dentons.cn

guangtong.gao@dentons.cn

飒姐工作*【 xiaosalawyer】

飒姐工作电话:【 86 171 8403 4530】

肖飒法律团队,一支以学术业务立身的法学硕博团队。垂直深耕于“金融 科技”行业,对创新业务有独特的研究优势和一线实务经验。

团队创始人肖飒女士,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委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首批北京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专业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硕实务导师、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导师、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编委会委员。著有虚拟币规制畅销书《ICO黑洞》、合著学术书籍《网络金融犯罪的刑事治理研究》等。在《证券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财新》《经济观察报》等发表过近百篇署名文章。

坚守法律,让金融人 科技人远离“囹圄”!

办公邮箱:

sa.xiao@dentons.cn

guangtong.gao@dentons.cn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