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兴盛地
古代汉中禅院林立、梵音缭绕。南郑县龙岗寺出土的文物证明,佛教至迟在南北朝时即传入汉中,而龙岗寺可能就是汉中最早的佛教寺庙,唐代诗人岑参曾在此泛舟题咏,现仍有房舍116间,其中古建殿宇48间。在《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五灯会元》、《太平广记》等典籍的记载中,汉中有刘宋湘宫寺法主法理、广济大师志公、菩提寺僧慧序、牛头寺僧法融、竹林寺僧法照、龙兴寺僧智圆、大浪和尚和中梁山寺上座亡名、遵古禅师、崇禅师等高僧大德。
唐代,汉中的佛寺建设和崇佛活动达到鼎盛,有褒城县(今勉县东褒城镇)崇庆寺、打钟寺、延庆寺,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县一带)乾明寺、莲花寺、龙兴寺,兴州(今略阳县)灵岩寺,洋州(今洋县)醴泉寺、朝阳寺、崇法院、法轮院(开明寺)、智果寺等著名禅院。唐初,著名高僧玄奘曾来汉中从空、景等大师礼佛诵经。贞观年间,佛教禅宗牛头宗的创始人法融云游汉中,在褒城县西南的丘陵上建崇庆寺(亦称牛头寺),为三进大庙,庙貌雄伟,禅林幽静,其北一里有人造石窟一孔,浮雕大小佛像共1042尊,号称千佛洞。1958年千佛洞遭受毁像封洞之厄运。与牛头寺齐名的为南郑县中梁山的乾明寺(俗名中梁寺),建于残唐五代时期,后蜀及北宋间盛极一时,有殿宇僧舍千余间,庙产百余顷,年供应内外斋僧不下十余万人。后蜀广政间(935-965),一位新罗国(今韩国)僧人从海东云游挂锡于此,遂成珈蓝(领导汉上各寺的总寺院)。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768)勅赐寺额。《舆地纪胜》卷一八三曰:“剑外丛林,惟牛头与此为盛。”乾明寺“文革”前尚存宋碑一通,惜毁于劫。
略阳灵岩寺
洋县城北的崇法院,因兴道县(今洋县)的高僧法照在此修行而著名。法照(?—821),俗姓张,少小出家为僧,博通禅理,先后云游庐山、衡山诸名山学佛。唐大历二年(767)在衡州(今湖南衡阳)云峰寺师从承远长老,信奉净土宗(亦称莲社)。五年(770)到五台山参修佛法,兴修大圣竹林寺。十二年(777)法照回兴道故里,在城北念佛岩庵居泉饮,日夜念“阿弥陀佛”。据称,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久之,声闻长安,代宗李豫礼迎于宫中,赐号“供奉大德念佛和尚”,命为“五会念佛法事般若道场主国师”。后德宗吟诗赞法照云:“性入圆妙,得念正真。悟常罕测,诸佛了因。”上问法照:“佛留大法,众生皈依何门?”法照口占一偈云:“诸佛在心头,迷人向外求。内怀无价宝,不识一生休。”穆宗长庆元年(821)某日法照圆寂,诏谥大悟禅师。佛教界尊法照为“莲宗四祖”。至今洋县境内除了崇法院还有释子山、锡林山等法照遗迹。
智果寺建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宋元重修。明代智果寺有僧人以寺名为号,称智果和尚。智果身居禅林一心向佛,还精于医术。万历十二年(1584),智果云游京师,逢神宗之母皇太后李氏患眼疾,久治不愈,张榜招杏林高手。智果欣然应召,用药三剂,皇太后眼疾即愈。皇帝下诏于万历十四年(1586)给智果寺颁赐藏经678函6780 卷,并赐白银,命太监会同汉中知府田礼,着手重修智果寺,增建藏经楼。御书“敕赐智果寺”匾额一面,智果寺遂负盛名。现藏经楼前的《圣谕》碑犹存。是时,褒城云雾寺也蒙赐经卷。
洋县城区的开明寺,约建于唐开元十五年(727)前后,寺中有八角十三层佛塔一座,高27米。塔体有佛龛52孔,及单层小塔百个。诸龛内皆有石雕佛像。该寺宋代重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具丛林之盛。历经沧桑现寺毁塔存,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宋间连接故道与金牛道的陈平道河谷(今属宁强县庙坝镇),有古刹华严寺,殿宇栉比,规制恢弘,山水林木,掩映深幽。寺内除其他神像外,供奉铁铸巨佛3尊,明万历年间重修时又铸一万五千斤铜佛一尊,为商旅和地方礼佛胜地。20世纪50年代当地挖掘财源,砸铜卖铁,毁佛换值,庙貌急剧衰败。
宋代汉中佛教亦很兴盛,从城镇到远村,大小佛寺相继建修。仅《舆地纪胜》等地理总志收录的就有梵天寺、大历寺、西谷寺、精严院、圆觉院(铁佛院)、香积山、照应院、开化寺、宝光院、净法院、普净院、崇胜院、福胜院等。此外,还有西乡县城郊的弥陀寺,城内的广庆寺;洋县的石羊寺、海山寺、天宁寺、龙泉寺等。许多寺院曾香客如云,盛极一时。
净明寺东塔
汉中市东关的净明寺,寺内有佛塔一座名东塔,型制为密檐方形十三层,通高15米。1953年维修后为十一层。原不详始建年代,维修时在塔顶发现铁狮一对,上铸“庆元四年”(1198)等字样,故此寺最晚当建于南宋时期。传说东汉末马超部将庞德曾养疴于此。“东塔西影”曾为汉中八景之一。
位于南郑县殷家坝(原属褒城县)的福严禅院又称金华寺,规模宏大。寺前有龙骨塔和真身洞,塔旁有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刻立的《龙骨塔铭》碑。碑文曰金陵老僧在所居的洞穴中获龙骨,以为此洞乃神龙所栖,即建塔将龙骨珍藏塔中。禅院前东二里即为真身洞。清《褒城县志》载:“真身洞在金华山蝦蟆石之南,从石门委宛而人,内空而坦。真身饰以金,傍崖立龛而坐。中有佛殿三楹,林木茏葱,洞流瀺灂,最为幽胜。”惜尽毁于“文革”。
建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的镇巴简池乡篙坪寺,寺舍改作学校,与该寺同龄的重两吨的铁钟尚存。钟四面分别铸“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重臣千秋”、“佛日常明”篆书。
洋县的良马寺和汉中市的宝峰禅寺是汉中两座建于元代至今仍得以保留的寺庙。良马寺在洋县湑水镇庞家店,建于世祖中统二年(1261),亦名真性院。几经湑水泛滥和兵燹破坏,倾圮十之八九,现仅存皇觉殿,仍保留着元代建筑风貌。宝峰禅寺位于武乡镇哑姑山麓,至正年间(1341-1368)修建,清顺治六年(1649)重修,现存殿宇僧舍百余间。寺内造像森列,以千手观音最为精美,为礼佛游览胜地。
俄国人绘汉中万寿寺图
明清时代,汉上佛刹林立,南郑县的圣水寺颇负盛名。圣水寺建于明嘉靖年间,寺有青、白、黄、乌、黑五泉,黑泉从佛座下流出,馀在寺东西。院中有古桂一株,传为汉初相国萧何手植,故名“汉桂”。奇在花开五至七瓣,异于一般桂花三至四瓣。寺前松柏参天,清幽绝尘。
汉中城内南街的万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03),建筑雄伟,规模宏大,一直香火旺盛,惜毁于“文革”。20世纪90年代初,重建于汉中城西三里店,占地十余亩,成为汉上佛教活动中心。
来源:文化汉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