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长只需做一件事

其实,家长只需做一件事

首页休闲益智砸墙竞赛更新时间:2024-06-04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从良老师”直播间。


上次直播因为时间关系,后面没有说完,也有家长鼓励说“没听过瘾”,所以干脆连续直播几周(每周五晚9点),聊聊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

#01

今天,我们先互动下,如果家长只做一件事,是什么事?

或者换一种问法:我们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事?

我们做老师的给学生讲题时,喜欢说一句话:答案就在问题里

意思是说问题的限制往往就是导向,常看我公众号或听微课的家长可能比较熟悉,我经常打一个比方:

我们在房间里被锁住出不去时,锁,是限制我们出门的东西,但也给我们重要的暗示——只要砸开这把锁,我们就可以出门了,不要去砸墙或挖地板。

学生回答问题时,常常是没有找到那把锁,去做砸墙或挖地板的事儿。

我们家长最应该做什么事?答案也就在问题中:应该做家长。

家长不是老师,不是狱警,不是敌人,不是保姆,不是骗子,不是营养师,不是神探福尔摩斯,不是超级演说家,不是感动事迹宣讲团,不是考核小组领导,不是监管评价主管,不是交易型社会化服务机构,不是辅导班个性化规划师……

我们做得太多了,但最应该做的是——家长。

具体点说,如果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应该和孩子保持良好关系

大家来看一个学生的留言。

其实,这五点都在指向一点:关系

今年国庆节,在一个班主任培训会上,我作了三个小时的分享,也说了这个观点,如果班主任只做一件事,应该是和学生维持良好的关系。

没有良好的关系,教育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我们做的别的事情,因为缺少了这个基础,常常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怎么判断是不是和孩子建立了信赖的友好的关系呢?

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你们在一起,孩子比你“唠叨”。Ta愿意分享,愿意请教。

汪曾祺写了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写到他17岁初恋,在家写情书,他父亲在一旁“瞎出主意”。我读到这个细节时,觉得非常感动。

其实,现在很多家长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她女儿上大学时和一个喜欢的男生聊天,两个人聊了很长时间都在尬聊,她在旁边指导,说你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女儿照做后,很快男孩子就发来信息:我喜欢你。我当时听了也非常感动,感动于这种互相信赖的母女关系。

有了这种良好的关系,我们的“教育”“影响”才能实现。

如果我们一说话,孩子不说话,或者只是“嗯嗯”,或者急着走开,是在敷衍或迁就着我们,那就说明还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

#02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容易陷入五种误区。

这里用“……主义”的形式来表述,普及个小知识,方便理解,大多数“……主义”的说法,可以换成“唯……论”,或者换种说法叫“只追求……”,如“形式主义”,就是“唯形式论”“只追求形式”。

第一种,完美主义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倾向。有时候我们想着用榜样和优秀的孩子激励孩子,但结果常常是,孩子没有被“鸡”,家长快成“鸡精”了。

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要具有天下所有最优秀的孩子的品质。孩子懂事听话,学习勤奋,性格开朗,自律包容,自理能力强,不用操心,这还不够。还要成绩卓越,特长突出,还要全面发展,文能诗词大赛冠军、作文大赛金奖,理能竞赛入选国家队、课题青少年科技奖,体育能国家二级运动员……我们家长的*从来没有节制。

有的家长说,“我不是那样的,我就希望孩子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知道学习”,这常常是因为在现实的一次次受挫,内心深处的*被暂时掩盖,只要一有机会,就随时会冒出“大胆”得超出孩子能力的诉求。而且,还会向全世界宣布:我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吧?

其实,每一个家长都是过分的。

所以,几乎所有的家长对孩子都不满意。

每天在“恨铁不成钢”的叹息,伴随着内心的伤痕累累。

我们家长要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缺憾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包括我们自己的孩子。

培养孩子,就是接受缺憾,悦纳缺憾。

我们的期待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水平。

第二点,命令主义。

命令的背后是“控制”,是“支配”。

我们不断地“指挥”“规定”“发号施令”,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遇事就请示,我可以XX吗?我能XX吗?

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增强,他不想请示了,不只是听你的命令了,于是我们创造出来一个词来给自己找台阶下:叛逆。

哪有什么叛逆,只是孩子在长大,我们还是用老办法,孩子不想让我们继续“控制”了而已。

我和一位同事说到一个场景,让她感慨不已,她说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妈妈和孩子(上高中了)回到家了。

妈妈开始接连不断地说:

“书包拿下来,放鞋柜上。”

“钥匙呢?把钥匙拿出来!”

“开门!”

“换鞋!”

“开灯”

……

我开玩笑说:妈妈不说话,孩子难道会爬着进去吗?

同事说,真得改。

第二天她说:“昨天回家控制住了;但一句话不说,特别难受。那一刻,很瞧不起自己。”

而且,当我们命令时,最好理性想一想,运用一下“第一性原理”,想想我们到底“命令”是为了什么。

高三学生课前演讲,说到一个细节。说自己周末打游戏,本来想再打5分钟去写数学作业。这时妈妈走过来“命令”:手机关上,去写作业!

于是,他回到自己房间,坚决不写作业,一上午“摆烂”。

这可以作为一个隐喻,就是我们的教育行为,常常与我们的目的背道而驰。

另外,有一个心理调查,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图片来自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家长民主态度的重要性很容易看出来。

另外,还要特别警惕“假民主”,很多家长懂得“温柔的控制”,后面再举例说。

第三点,技巧主义。

我们家长要学习,但不能只相信技巧,尤其是专家说的大多是普遍情况,不一定适应每一个孩子。

以前有位同事,非常受学生欢迎,上数学课学生说没听懂,又讲一遍,还说没听懂,他就在黑板上写了个“猪”字,说你们听不懂说明你们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然后画了个圆圈。老师和学生哈哈大笑。

一个年轻老师听课,他回自己班也用这一招,很快就被举报了,说“辱骂学生”。

如果最重要的信赖关系没有建立,模仿就会变成技巧主义。

有的家长,孩子出了问题查专家的说法,最后多半是失望的。

有个朋友就有这样的感慨,说自己越学习怎样教育孩子自己孩子越差。

再说,巧诈不如拙诚,一旦让孩子感受到你在用什么招,孩子可能就再也不想听你的了。

就像成年人,如果有人和你交往是有套路的,你肯定会敬而远之。

第四点,发火主义。

发火只能说明自己不成熟、没修养。

发火的唯一效果是发泄情绪,家长可以回忆一下,有哪一次发火我们不后悔的?

发火一时爽,百害无一益。孩子年龄大了,造起反来,你收不了场,面子没了不说,而且还有极坏的示范效应,孩子以后也很难友爱包容。

而且,发火还常常伴随着非常糟糕的道德绑架。

我在语文课上分析过“非对称性”语言现象,举了家长的语言例子。

“我和你爸,辛辛苦苦,起早贪黑,挣钱养家,供你上学,送你辅导,给你买书,给你租房,吃喝保证,家务全包……而你呢,一点不好好学。”

所谓“非对称”,就是在形式上,“我和你爸”做了十几件事,而“你”呢,只做了一件事——“不好好学”。于是前面的语句就会对后面的形成压力,这种压力常会带来非理性的论辩威力,让人不敢反驳。

类似的还有:你只要努力一点,就能学好;而你呢,上课不听,下课打闹,作业不写,考试睡觉,打篮球,玩手机,谈恋爱,打游戏……这是后面的压制前面的。

当然,还会伴随着人格羞辱:

“考这点分,你对得起谁?”

“生出你这样的孩子,是我们的耻辱!”

“这点事做不好,还能干什么?”

……

这种语言暴力,大家都知道伤害程度,我们自己经历过的,大多都是长期的心理阴影。

十年前,四川省的高考理科状元王猛曾经拉黑父母6年,写下15000字的控诉父母的信,控诉的主要是父母“发火”的事。

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维度要高,没有境界的家长培养不了有境界的孩子。

第五点,猛药主义。

我们经常想要用“猛药”,刺激到位,一次性解决问题。

希望孩子经过这次长谈、这次批斗,能“猛回头”,痛改前非,脱胎换骨。

言语中也流露出这种着急来。

“从今天起,你给我……”

“你再也不能……”

“你还敢不敢了?”

试图一次性解决问题,是非理性的。

我们要想着和问题共存,就像要和“病毒”共存一样。

当年小品里说“错了就改,改了再犯呗”,虽是调侃,也很符合常态。

而且问题守恒,没了这个有哪个。

改变一个人是非常难的,别指望一次性解决问题。

而且,孩子受到的最深刻的教育,一定是来自父母的示范。

身教重于言教。

想让孩子有斗志,就先让孩子真心地感受到“家长很拼,很自律,很上进”。

包括乐观的态度、对人的尊重和包容,这些都比“猛药”有效得多。

#03

因为以上的误区,我们容易产生以下行为谬误。

一个是合成谬误。就是每一步做得都是对的,但最后却形成了一个最终的失败。比如说,孩子有错要批评吧,要写检讨吧,要看他表现吧,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最后可能孩子越来越糟糕。

因为人不是机器,不是说我们按动一系列按纽,就能顺利产出我们想要的产品。

一个是过于强调意愿。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这是为了你的将来。”

“我不管你,你怎么能进步?”

今天孩子不吃这一套。

一方面孩子想的是:你别管我未来,我只想现在要爽。

另外,我们打着“爱”的旗号,让孩子感觉窒息。

出于善良的愿望,并不影响糟糕的结局。

是不是“为你好”,不是说出来,是孩子感觉到的。

大家都还记得,那位男孩用尽全力吼着:这辈子,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并不是因为鸡蛋和苹果不好,而是家长强加给我的。

第三个是一味教条。

只想着让别人指导一套方法,不知变通。

希望按公式套着在家里教育孩子。

一会读了本书,就觉得“虎爸狼妈”的理念是对的,对孩子要实行“打压式教育”,要实行“激将法”。回家就直接找事,借题发挥,觉得是在“践行”自己最新的教育“理念”。

孩子长期受到此类嫌弃和伤害,会更多地感受到自卑。

特别提醒一下,很多父母在外时,为了表达谦逊,会说“我家孩子不行”……然后说一大堆孩子的毛病,这对孩子有极坏的影响,有位心理学家写了一本书叫《中毒的父母》,里面就谈到了这种危害。

一会又听说要“静待花开”,多夸多鼓励,回家有的没的,乱夸一气,孩子觉得家长吃错了药,非常虚伪,觉得受到了另一种侮辱。

不能教条,不能本本主义。

要因材施教。

第四个是注重形式。

不停地问候、关心、鼓励,是一种形式。

像成年人交往,如果有人总是恭维你,是不是也很不舒服。

刚才提到的“假装民主”,也是一种形式。

有位同学在班级分享时说到,“假民主”比独裁更可恨。

他举了一个细节。

妈妈问:“你觉得你要不要补一补数学呢?”

他说:“你是通知我,还是和我商量?”

妈妈说:“补课是你的事,当然要征求你的意见,只是觉得这次月考你考得不太好,XX老师周日上午有个班,他教的很好……”

他就吼:“你已经和人家说好了,还和我商量什么,就告诉我周日上午补数学不就完了?”

在这件事上,我们不能含糊,民主就要真民主,哪怕不符合你的期待,但这是对程序的尊重。不然就没有了基本的信任。

把言论权、选择权和决策权,交给孩子。甚至非关孩子的事情,家庭里的事件这三权也要让度一部分给孩子,让他体会责任,了解社会。

孩子出现挫折时,先表示理解,别急着安慰。

尤其是男孩子,他需要有“洞穴时间”。他喜欢自己在洞穴里舔自己的伤口。我们不要硬安慰,非说“这没事”“这是小事”“重头再来”,千万急不得。

#04

有的家长不这么认为,“哪这么多事儿,以前我们……”

上一代的方式这一代不适用了,甚至会适得其反。

农业社会是一种几乎静止的社会,社会经验和知识一代一代相传,我们称为“前喻社会”,年龄大、经的事儿多,本身就是资本。

现在,是快速变化的社会,年轻人因为接受新信息快,学新东西快,他反过来教年龄大的人,这叫“后喻社会”。你在单位,年龄大不再是一种优势,所以现在人人都装嫩,而不是卖老。因为没有“老”的市场了,“卖”不出去了。

今天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呢?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林崇德教授观点)

大家看,这里的“自治需求”“平等商量的强烈愿望”,就是我们今天谈“关系”重要性的原因。

上面说的是共性的,不同的孩子还需要区别对待,有位教育学者有个开玩笑的说法,说要“牵牛、放马、赶猪、打狗”,可供参考。当然,这是个比方,是为了形象化。

我们还要去掉“培养”思维,我经常说“不阻碍孩子,就是非常好的家长了”。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在孩子教育中居功至伟,不可或缺,那就太高看自己了。

要做的无非就是要关注“生长”,做施肥、灌溉的农夫,不要做时时修剪的园丁

#05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前面已经说了,定好位,我们只是一位妈妈或爸爸,我们和他们建立信赖而友好的关系。

我们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我们支持他们,我们和他们一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请孩子督促我们,互为镜子,共同成长。最终激发孩子不断自我成长。

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今天在地铁上听到一个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在聊月考成绩。家长可谓亲切,语调也很平和,但一会孩子就不想说话了。因为家长一直在关注她的短板,不停地追问:“数学这个题你是不会呢?还是计算粗心了?那你下次月考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丢分呢?英语作文为什么被扣分,你请教过班里XX吗?”其实孩子已经非常委婉用自嘲的方式假装不经意地小声说句:“幸好,物理是全班最高分,不然总分就有点惨了。”但妈妈好像没听到一般,总是不提物理,我替这个家长着急,我下车时,她还在絮絮叨叨地说什么“细心”,孩子一句话都不说了。这就是只做“质疑式追问”,而不是“欣赏式探寻”。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提孩子做得好的?我们怕孩子“翘尾巴”。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总让孩子“耷拉尾巴”。孩子是在自信中开始奋进的,而不是在“找岔”“纠错”“提要求”中崛起的。

将心比心,我们大人是不是也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别人越认可的东西,我们做得越出色。为什么到孩子这里就吝啬了、警惕了呢?

我们每天都要想着找点孩子的亮点“探寻”一下,让孩子由这一点,扩大战果,实现正向迁移。

考完试,班主任最喜欢让学生写考试反思,但其实最好的反思,是让孩子说说他哪些科考得比较好,哪几题做得比较好,是怎样办到的,和大家分享下,肯定会胜过让他写自己的问题。

当关系稳定时,我们给孩子提建议、甚至批评他,才能真正达成目的。

有的家长和老师说“多鼓励鼓励孩子,你说一句抵我们说十句”。这个话里可能有两个误会:一个是家长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一个是高估了老师的鼓励效果。

有一位电视台制片和我说,现在不能老说家长如何如何了,家长都受不了了。我当时就想到这恰好可以让家长换位体会一下,孩子总是不被认可总是被否定时是什么心情。不过这里,我要鼓励一下家长,我们对孩子影响是巨大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了,就妄自菲薄。那是因为彼此太熟悉太了解了。仆人眼里没有国王,司机眼里没有领导,故乡人眼里没有耶稣,故乡人会说:“哦,原来是木匠约瑟夫的儿子。”然后全部走散了。一个孩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来自家长的

这里,同伴的认可往往被我们忽视,同伴之间互相发现闪光点,比父母和教师的表扬更能增强自信,与父母和教师的笼统和套路化相比,同伴的赞美更细致、角度更多,可信度更高,而且因为朝夕在一起学习、交往,这种赞美和认可更容易产生持续的“督促”力量。当然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自我认可,从而养成勇于探求、创新的品质。

我来举班主任的三个班会活动课案例,各位家长可以体会一下。

第一个是“时光留影”测试,这个我在“从良老师”微信公众号里写过《知道5.25是什么日子吗?》。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有受重视感,从而有信心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二个是镜像匹配测试,就是让每位同学写几位同学的优点,收上来,然后再让每个人写自己的优点,由本人评价哪一个人最了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同伴的认可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会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三个是国王与天使,先抽号决定自己的国王是谁,但国王本人不知道,在接下来的一周或半个月里,天使默默地帮助自己的国王,给他擦下桌子,给他送个小礼物,悄悄帮助他值日,于是每个人天天都在想自己的天使是谁,整个班级里充满了融洽温馨的氛围,有一种神秘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学会关心人,并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等到一个重要的节日时,如元旦,揭晓,每位国王送一份答谢天使的礼物,也可发表感言,整个效果比元旦晚会好多了。

实际上大多有经验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级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当然也包括亲子关系。实际上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

孩子什么时候愿意改变呢?就是他和周围人有良好的关系时,他时时希望做得更好。

上次直播所讲的权力的类型,直接上个图复习一下,我们记着要多运用共识型权力,让我们和孩子有价值的认同。

形成共识型权力,要注意三个方面。

以自己为榜样,孩子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哦,你当年这么厉害,现在还不是这个鬼样子,完全没有说服力。

否定命令句,例如“不要粗心”“不要紧张”,因为人的大脑是意象式的,否定命令很容易变成诅咒。

方式比内容更重要的意思是,有时孩子不是不赞同我们的观点,就是接受不了我们的居高临下或刻意为之的态度。“你在教育我”“你在命令我”,那“我就不听你的”……

一定要是分享式的,真诚的,不着教育痕迹的。

大家想想,吃饭时,家长刚说某某孩子学习如何拼、如何优秀,孩子马上就加速扒几口饭默默离开“现场”。

今天的直接拉拉杂杂讲了这么多,略微总结一下。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1. 多欣赏式探寻

2. 做到真正民主

3. 运用共识性权力

4. 关爱是无条件的

5. 方式比内容更重要

6. 有时不说比说更好

前面发过一篇《77岁的“网红”强叔说出了孩子优秀的两个秘密》大家可以关注下,强叔回忆60多年前自己的受教育经历时,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开完家长会和他一块回家时的那句:“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好?”这就是我常讲的最典型的“欣赏式探寻”。

第一次直播的文字稿《,也可参考。

做家长不容易,我们一起努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