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隐居士诗歌鉴赏答案(答友人论学诗歌鉴赏题答案详解)

寄隐居士诗歌鉴赏答案(答友人论学诗歌鉴赏题答案详解)

首页角色扮演道天长生录更新时间:2025-04-07

寄隐居士诗歌鉴赏答案,答友人论学诗歌鉴赏题答案详解

寄隐居士

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注】谢逸:字无逸,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乡间,博学工文辞。玉唾:珍贵的书籍。襄阳耆旧,泛指襄阳的隐士。庞公:庞德公,后汉襄阳人,居岘山南,未曾入城市。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诗开篇便写出了先生因自己“薄禄相”而未被封侯,无奈之下,只得选择隐居山林,语句中隐隐透露出作者些许不得志的情味。

B.本诗第二联描绘精致,对仗谨严,特别是数词的选用,很具代表性,体现先生藏书之富、研学之久,突出其隐居生活的鲜明特征。

C.本诗第三联告诉我们,虽然先生四海之内不乏相知之辈,但他们境界追求大多不会像先生一样,他们没有选择“高卧一庵”的生活。

D.本诗结尾两句描述了襄阳隐士的节操志向,他们为了高尚的品节志向苦苦坚守,庞德公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E.本诗语言朴素,表达简妙,写先生隐居,又不拘泥,有联想,有拓展,表面上“寄隐居士”,其实,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心志。

15. 作者对先生隐居山林后的哪些表现怀有钦佩之情?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分析。(6分)

14.A、D。

15.(1)潜心治学,勤奋不辍。先生每天在幽居诵读诗书,亲手勘校达三十年之久。(2)甘于孤寂,坚贞不移。四海知交很少垂青先生,知音极少,但他甘愿高卧山林,任己头白,保持高洁。(3)不慕名利,心志恒定。作者把先生比况成庞德公,说他不会像某些襄阳高士一样表面苦守气节,实则借此沽名钓誉,要入世求得显达,而会一直远离世俗,归隐山林,坚守节操,做一个不慕名利、心志恒定的真正隐士。(每点2分,三点6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