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造成的信仰危机,刘邦是如何补救的?反其道而行之

秦始皇造成的信仰危机,刘邦是如何补救的?反其道而行之

首页角色扮演帝王雄途更新时间:2024-07-03

序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政权,可是,凭强悍武力镇压才造就的“大一统”,显然没办法获得百姓全心全意的支持,秦始皇面临着空前的信仰危机,直至秦朝灭亡。而后更是间接导致了西汉初年的国力十分衰弱,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严峻的“信仰危机”,刘邦又是如何补救的呢?究其原因,原来竟是“反其道而行之”。

秦始皇漫画插图

秦朝秦始皇执政时期“信仰危机”的表现

很多人可能会说,秦始皇给世人留下的那个“暴政”的名号,不就明摆着是他执政时期信仰危机的真实体现吗?

诚然,诸如焚书、坑儒、大兴土木、苛捐杂税等等秦始皇执政时期所发生的事件,都能算的上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但是这些却又略显笼统。

毕竟秦始皇在建立秦朝后,推行的依旧是他所崇尚的“法家思想”,尤其是可以帮他促进“中央集权”的那一套“严刑峻法”统治体系。所以说,这种种举措的背后,都是有着其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的。

秦始皇“焚书”事件漫画插图

就好比焚书、坑儒这两件事。

先说“焚书”,宋朝著名思想家朱熹曾说过,“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也就是说并不是统统就烧的一干二净了,是有所备份保留的,只不过是民间没有了而已。——《朱子语类·卷一三八》

至于“坑儒”就更是空谈了,“ 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或为訞言以乱黔首。......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什么意思?意思是整个“坑儒”事件的始末,仅有四百多人被“坑”,而且还都是一些妖言惑众,诽谤秦始皇的方士、术士什么的,并非儒士。——《史记·秦始皇本纪》

只不过是被民间恶意渲染然后变味了而已,就好比我们如今的“谣言”,开始可能没啥,但经过一部分人自我主观意识的强加然后再次传播过后,其意思就变味了,以讹传讹也就是这么来的。

更何况其背后隐藏的其实也只是秦始皇推行“文化专制”的一方面因素罢了,最终目的也正是为了补救当时“不得民心”的现状,借以挽救已经积弊成疾的“信仰危机”,但显然,终究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秦始皇”遇刺漫画插图

除此以外,诸如“荆轲刺秦”、“图穷匕见”、以及“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的“张良刺秦”案件,这一系列秦始皇被“暗*”的典故,也均足以证明秦始皇执政时期所面临的“信仰危机”确实是十分厉害的。——《史记·留侯世家》

毕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原本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原本六国“贵族豪强阶级”的利益等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都不小,自然难免会有人从中作梗、想方设法的破坏秦始皇的统治。

故而,终秦一代,也就形成了一种“上乐以刑*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的不良社会现状,百姓对“当朝天子”的信仰全面崩溃,长达三年的秦末农民起义也就因此而爆发,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汉高祖刘邦漫画插图

西汉初年国力衰弱

继而,也就致使秦末农民起义结束,而后又经历了四年的“楚汉战争”,这才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起来的西汉政权,在建立之初的国力十分衰弱,甚至已经达到了一种“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的严重地步。——《史记·平淮书》

大家想啊,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却连几匹毛色相同的马都凑不出来,将军宰相更是只能乘坐牛车,百姓也都是家无余粮,没有积蓄,是该有多穷?

“三公九卿”制度结构框架图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汉承秦制”,换言之,就是汉高祖刘邦沿袭了秦朝时期的那一套政权管理体系制度,即“三公九卿制度”,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制度。

也就是说,汉高祖刘邦其实与秦始皇的想法一样,想要打造的都是一个可以实现“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体系政权”。

但是,如果汉高祖刘邦依旧像秦始皇那样,选择推行“法家思想”中的那一套“严刑峻法”统治体系的话,其最终结局很有可能就和“秦朝”没有什么区别,同样将会面临一个“百姓对天子的信仰”全面崩溃的不良局面。

再加上已经有了“秦王朝”这样一个惨痛的“前车之鉴”,所以,汉高祖刘邦自然不会傻到去重蹈覆辙,重走秦始皇的老路。

李耳雕像插图

那么问题来了,这严峻的“信仰危机”紧急事态,汉高祖刘邦又是如何补救的呢?

笔者个人认为,汉高祖刘邦的补救措施其实很简单,也就是“李耳”所主张的“道家治国理念”中的“无为而治”思想。当然,只是理论概念上的很简单,并不是说其推行过程很简单,毕竟这是治理国家,又不是“过家家”。

很明显,其推行过程赫然就是与秦始皇“反其道而行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毕竟汉高祖刘邦虽承袭“秦制”,主动沿袭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官僚体系制度,但是在“百姓”的管理方式上却与秦始皇截然相反,不像秦始皇那般采用“以刑驭民”的法政,而是选择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仁政。

商鞅画像插图

相信大家从笔者上文所说的种种案例中,应该不难看出,秦始皇的那一套统治体系的核心其实就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著名思想家“商鞅”所提出来的“法家思想”中的那一套“严刑峻法”的统治体系。

所谓的“法家思想”,也就是一种“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的主张,顾名思义,即是强调“法律”在治国体系中的作用,“以刑去刑”,对犯人就要严惩,从而使人不敢犯罪,自然也就没人犯罪了。——《史记·太史公自序》

但如此一来,也就相当于是忽视了“道德观念”所能赋予的维系“人类群体关系”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把“治国重任”全权托付给了君主一个人,有功则赏之,有过则罚之,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在为利益驱使,根本无暇考虑什么是“道德的标准”。

故而,一旦等百姓或者官员失去了利益来源,又没有“道德观念”作为约束,自然也就会“崩盘”,成为一盘散沙。

秦始皇统一六国概念剧照插图

但也间接的说明,秦王朝能从战国时期那样诸侯割据的混乱大背景下*出重围,统一六国,显然“法家思想”在其中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否则也就不会有“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的说法了。——《论衡·书解篇》

不过,秦朝统一以后的社会动荡局势趋于安定,百姓无利可图,也就相当于没了“利益来源”,而秦始皇又要大力发展军事,自然只能通过繁重的“苛捐杂税”来弥补军费的消耗,百姓承担不起,“民心”自然而然也就开始逐渐的崩盘了,“信仰危机”又怎么可能不出现呢?

所以,汉高祖刘邦所选择的这一套“无为而治”的统治体系,也正是针对秦始皇“法家思想”中的“以法治国”的理念而设,加强了“道德观念”在治理国家时的作用。

提倡道家“黄老之术”中的“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借以通过这种减轻百姓负担,不去过度剥削和压榨百姓的方式来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能产生“幸福感”,继而达到补救“信仰危机”,同时也能提高社会生产力,恢复社会经济的目的。——《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汉高祖刘邦与百姓“约法三章”动漫插图

好比如,汉高祖刘邦曾在公元前207年,就宣布要废除秦朝那一系列的“严刑峻法”,“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从而借此获得了民心的支持。

之后建立西汉政权以后,汉高祖又提出了“德主刑辅”的主张,同时让萧何“除参夷,连坐之罪”,即以道德教化为主,刑罚为辅,借以达到对百姓宽柔并济的统治效果。——《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四·刑考三》

从而使得“法律”必须得基于最基础的“社会道德准则”才能制定和推行,继而达到一种“徒法无以自行”的“法政”目的。——《孟子·离娄上》

由汉朝儒生“叔孙通”所编著的《汉仪十二篇》、《汉礼度》、以及《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仪法法令方面的专著,无疑就是西汉整顿朝纲、推行“仁政”的最直观的体现。

“节赋敛”后百姓高兴的情景漫画插图

当然,不论是哪个朝代,犯罪的毕竟是少数,故而对那些绝大多数不犯罪的百姓的鼓励自然也就更为重要。

而封建时期的百姓最为关心的,无非就是日常的衣食住行,西汉时期亦是如此,所以汉高祖刘邦也就决定从“赋税”上入手,“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卷二十四上 食货志第四上

顾名思义,就是先大幅度减免百姓的赋税,而后根据统计官员和政府的开支结果,再决定向百姓征多少税,尽可能的让百姓少交赋税,从而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之后百姓一旦高兴了,自然也就相当于汉高祖刘邦获得了“民心”,缓解了百信的“信仰危机”。

大家想啊,大多数封建政权统治阶层的日常开销,肯定都是非常大的,毕竟怎么着也是统治者,所谓的“天子威仪”还是要顾及到的,但是汉高祖刘邦却与众不同,带头“躬休节俭”,一反秦朝皇室的那种奢华无比,穷奢极侈的浪费之风。

汉文帝漫画插图

继汉高祖刘邦之后的几代皇帝也均是如此,尤其是到了汉文帝执政时期,其执政二十三年,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其节俭程度可见一斑。——《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因此,汉高祖刘邦如此勤政爱民,西汉初期的“民心”又怎么可能不安定呢?秦始皇所造成的“信仰危机”又如何能不被汉高祖刘邦所补救解除呢?否则也就不会有后世的“文景之治”出现了。

也就更不会有汉武帝刘彻雄途大略,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等等丰功伟绩的出现了,毕竟,这全是基于汉高祖刘邦所奠定下来的“根基”才得以实现的不是吗?

汉高祖刘邦雕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高祖也就这样以秦始皇推行“法家思想”时所造成的“失败”为“前车之鉴”,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法家思想”所顾及不到的一些“重点”,慎重对待,巧妙的解决了“百姓”求而不得的一些需求。

从而得以顺利的化解“秦始皇”所造成的“信仰危机”,促进了西汉初年社会矛盾的缓和,以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这里,笔者也不得不提下秦朝“信仰危机”这个事件,属实也怪不得秦始皇,就像前文曾提到过的“焚书、坑儒”这两件事,秦始皇也均是为了能够促进文化专制的进行,促进中央集权进程。

毕竟这两件事的发生背景也多是基于原本的“六国贵族”从中作梗,使得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诗》、《书》中的一些上古先贤的事迹对秦始皇大为讽刺,继而动摇本就不多的“民心”罢了。

秦始皇封禅泰山漫画插图

再比如秦始皇“封禅泰山”这件事,就因为秦始皇在下山的途中遭遇到了下雨天气,结果就导致群儒“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的事件发生,同样可以证明秦始皇执政期间的“民心”支持程度属实很低的。——《史记·秦始皇本纪》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讥讽秦始皇的儒生,秦始皇并没有处罚,不是他不知道,而是秦始皇已经意识到了他离自己想要的真正的“大一统”政权之所以那么远的原因,欠缺的就是“民心”。

只不过由于“法家思想”先入为主,秦始皇之前也没有任何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可供参考,所以始终没能成功获得民心。故而,最终出现这样的“信仰危机”也就属实无可厚非了。


【end】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