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浠水的灵山秀水真是不少!
而灵山要算大别山系的绿杨、白莲北部山区最多。
站在绿杨三角山顶向北望去,云里云外,那大大小小的山就像春笋一样林立,雄伟壮观的不得了。
而这些年,打开了山门的大山里头,无论是过去在外有些名气的梓木山、望江山,还是从来名不见经传的那些“名山”的小弟,再也不甘寂寞,一个个像是铁了心,都想从大山的窝窝里“飞”出去,出“山”头地,实现自己的“山”生价值。当然,这个“飞出来",并不是山们真的一个个破山门而出,腾空而起,“飞”向外面精彩的世界,像山里的人一样到外面见那大世界的大世面,而是这些山的主人在乡村振兴汹涌澎湃的大潮面前,在路修好了、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了、村容村貌改变了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看清楚看准确了,实现山里的腾飞崛起,万事俱备,就缺腾飞的翅膀,而这得借助宣传與论和文化的力量,他们迫不及待,于是纷纷出山找文化人,请他们来写来画,通过媒体等现代舆论工具,把自己的“宝山”“宝水”推到山外精彩的大世界去,掀起山们水们几千年来蒙羞的盖头,使其深藏未露的美丽容颜展露在山外那些喜山乐水爱美的世人面前,吸引他们前来观山水赏奇景,前来投资兴业兴山兴村富民,推进山里乡村振兴的千秋大业。
你看,几年工夫,似乎是眨眼之间,绿杨大山里的望江山、梓木山等“先行者”,在乡村振兴的春潮中,通过宣传文化和舆论助力,凭借自己天姿丽质的大美资源都“火”起来了!
同处一片蓝天下,同在大别山里,看到昔日同样名不见经传的望江山、梓木山们,金槌打鼓,如今名声越来越大、日子越过越好、道路越走越宽,村庄越来越美、老百姓越来越富,山兄山弟们谁还肯落后,一个个都等不急、“坐”不住了,这不,一直隐身于大山里的葫芦石(人称“宝葫芦”的义丰山)也想“飞”出大山了!
他们盘算着如何找准助“飞”?
还别说,葫芦石还真找对了人一一
这个助“飞”人就是山区美丽乡村建设设计者、有“乡村美容师”之称的乡村画师谢光新!
老谢年过花甲,身板硬朗,精力充沛,谋事老成,是个很有天赋、灵气和乡村情怀、长年累月行走在大山里的乡村文化执着传播者,在农民心里,是个很“有窍”很难得的践行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大师”,在浠水和蕲春两县交界的洗马、绿杨、株林山里农村,他亲自设计打造了很多美丽乡村的样板,得到领导的认可和乡亲们的称道!
别看他是个农民,在浠水县美术界和民俗文化界名气大得很,在宣传和文化人心目中很有地位,在他身边有一大群文化人。这些年来,在他的主导下,引来了大批文化人深入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开展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创意创作活动,这些富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及文艺作品,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宣传到了全县全省乃至全国,引领当地的好山好水“飞”出了深山,走向外面的世界,使“窝"在大山之中本来没有名气的山水在外有了名气,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投资者,为推动名不见经传的山旯旮里的乡村振兴作出了不蜚的贡献,文化宣传的作用也让那些只重干不重文化和对外宣传的山里人刮目相看,“山里振兴文化建设和宣传再也忽视不得”成了他们的共识。 在大山里,人脉广和做人做事实在的老谢成了帮助他们联络和组织山外文化宣传的纽带和桥梁,老谢和他的文化艺术圈成了他们对外放“飞”好山好水的重要力量!
临近小满,白莲河库区鸡鸣河畔大山里葫芦石村的老支书就急不可耐地找到了老谢,“宝葫芦”想“飞”出大山,请他出山邀请他在县里“文化圈”的名人进山把脉,看看他们丽质天生的“宝葫芦”(葫芦石),并帮忙宣传推介出去,以期招来“伯乐”和“知音”……
这天一大早,我很荣幸地跟随老谢邀请的县里几位文化名人进了山。
可以看出,葫芦石的主人既热情,又执着,更心切,一大早,年轻的村党支部副*小黄就开着车等候在葫芦石(义丰山)下。我在这里要向像我一样从来没到过葫芦石的女士们、先生们特别解释一下,其实葫芦石并不是一座山,它只是义丰山上的一个绝壁上向外凸兀的悬岩。因为它的名气实在太大,人们便不知义丰山,从根本上更不认可它只是义丰山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硬要让它取而代之,众口铄金,民意难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就连山下的行政村也不叫义丰而叫葫芦石村。这就怪不得葫芦石了!
和绿杨、白莲山区的许多山一样,葫芦石这座山也有它不凡的来历。 相传,有一次观世音从西天到东海普陀山她的道场去,途经此地,听说大别山脉斗方山山系的仙人台、查儿山、羊角尖、太平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线山顶有丰乐、观音、黄石三大岩,岩畔有三座香火很旺的寺庙,便按下云头,逐一访问考察。
她访问考察的第一站便是义丰山丰乐岩附近的一座寺庙,看到庙里香客如云,香火鼎盛,梵语经声盈耳,僧众礼佛虔敬有度,观音菩萨喜不自禁,一说是观音大喜过望临行时竟忘记了带走小憇时放在禅房的宝葫芦,另一说是观音高兴,将一葫芦甘露和葫芦一并赐给了庙里主持,若干年后宝葫芦化作一葫芦石立于丰乐岩下,不仅成为镇庙之宝,也成了保护一方百姓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神石。
也有人言,当时义丰山有一妖孽十分猖獗,连年在这里兴妖作怪,伤害无辜百姓,无人能除,这天正坐在莲花台驾云头往东海普陀山去的观世音,望见妖怪正在义丰山下作孽伤人,便从云头丢下手持的宝葫芦,那宝葫芦迅速化作一巨型葫芦石将妖怪镇压在葫芦底下。观世音菩萨因为公务繁忙要赶路,来不及收回宝葫芦,这宝葫芦累月经年便变成了一方峭壁陡崖,且形似葫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去的葫芦石(山)。
传说虽然不一,但不失浓郁的民间文化色彩和山里特有的那种传神的乡土传统文化特质,由此我仿佛看到这葫芦里满满荡漾着的悠悠地方民俗文化历史的芬芳,它不仅是葫芦石的根,也是山下的葫芦石村的根,没有根就不知道从哪里而来,还要向何处而去。 没想到围绕着这宝葫芦在葫芦石下还发生了场有趣的争论。它是围绕观音菩萨的法器展开的。同行的画家老姚的思维像他的写实画一样严谨,对以上传说提出了质疑,他说:“我们只见到观音手中执净瓶和柳枝,还从未见过她身边出现过葫芦?
这个说法靠不靠谱?画出来写进文字里合不合适?”马上有人似乎恍然大悟,又进一步为质疑提出佐证:“古时一般男的才喝酒,观音是个女菩萨,也没见她在书里描写的哪个场合喝过酒,她带个酒葫芦干嘛?”如果这个葫芦的来历存在问题,那画家的画还真不好画,作家的文章也不好写!有人出主意:“干脆把观世音改成八仙里的铁拐李!”是呀,铁拐李手上除了那根无敌铁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须臾不离喝死人不填命的“宝葫芦"。这建议好是好,但观世音和铁拐李一个是菩萨一个是道仙,姑且不言这传说传了世世代代已经深入人心,能不能改,单就这个传说本身的价值而言,如果把观世音改成铁拐里,一个天上一地下,那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画出的画写出的文章必然大失成色,大跌眼镜! 还是被大家誉为“文化通”的阎生权先生厉害,他告诉大家不必为此纠结,他接着追根溯源:“印度佛教从晋代就开始进入中国,与中国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以唐朝为盛。如来佛祖的大弟子观世音前往东土大唐建普陀寺庙弘扬佛法,救苦救难,为百姓祈褔送子,被中国人视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民间百姓也虔敬地叫她送子观音。
其实观音是男性并非女性,有人说观世音成为女性是后来武则天手上的事,历来君权神授,中国一向都是男权政体,武则天区区一女流当政与国体不符,于是女皇身边便有高人利用在国人心中早已成为天上大菩萨的观世音做文章,无中生有,塑造出了一个慈眉善目、温婉尔雅又佛法无边专为天上和人世间除暴安良、主持公道正义的女观世音菩萨来,这样,天上有女观世音菩萨开的先河作出榜样,武则天这地下的女皇帝便师出有名,当得顺理成章,再说观世音作为“善”的化身和“我佛慈悲”的聚大成者,这些大善大德大慈大悲放在一个完美的女性身上,也更符合许多信佛从良从善的中国人心理,因此让男观世音由男性变为女性也很容易被人接受。这是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性别问题。再说观世音常用的三十三种法器当中的确没有葫芦,但葫芦谐音“福禄”,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吉祥,故在佛教本土化后观音就使用上了葫芦。比如说,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不少脍炙人口的章回里,就出现过多次观音菩萨利用宝葫芦降妖伏魔的大快人心的精彩场面。 这也是文化的力量。阎生权先生娓娓道来,一番话很快消除了大家的顾虑,结束了这场关于葫芦石传奇的质疑和争论。
大别山系里的绿杨和白莲河山区大山小山众多,每座山都有各自不同的秉性和与其形状极为相似的名字,在羊角尖你可以看到山上有酷似羊角的地方,在望江山上面西而立,在晴朗的日子你也一定可以望到西边天际的长江和江上的百舸争流。 若论山的资质及内涵特征,也都各不相同。
葫芦石名符其实,山上以各种怪石之巨之多之险见长。
这次县里的各路文化方家登山看山,刚好雨后初晴不久,山里湿润,空气清新,林中空寂,此时山外初夏的太阳照在人身上热烘烘的,这里的葫芦石山里却是天赐的清凉世界,无论静坐在那一块石头上,静观山林里的景致,都是一种大享受。
这座酷似葫芦的多石之山,植被繁茂,林木葱茏,有记载可见的海拔高度四百二十米,登顶的直线距离有十多里,外观称得上巍峨雄伟,属于山中的美男子,但却没有美男子的绅士风度,想深入其中却不容易,想到达山顶更是难上加难,如果不使出浑身解数、没有足够的胆量,那肯定会半途而废的。
为了带大家上葫芦石,葫芦石村的人作了充分准备。年轻的村党支部副*小黄手持棍棒,身先士卒,另外两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山民手持大砍刀,一马当先,披荆斩棘,在前面专门开路。
老谢长年在洗马、绿杨、白莲、株林一带山里奔波,此刻他正在前面,行使登山总指挥的职责。看来,这山他上过不止一次。据他说,他上葫芦石最近的一次是在四年以前,村里开发葫芦石的旅游资源,他那次负责组织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登山活动。这场轰动一时的活动,彰显了葫芦石的丰富文化内涵,由于文化策划和宣传非常到位,持续了大半年,来葫芦石的游客有两万多人,很多游客爱上了葫芦石,村里六七家农户专门为他们做饭,忙都忙不赢。可惜没有坚持下来。那是葫芦石盘古开天地以来最风光最热闹的时候,也是葫芦石人最开心和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如果说葫芦石这只“宝葫芦”想“飞"出大山,那是第一次,那时包括道路等很多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这次不同了,请大家进山来就是想让大家看看葫芦石的资源,体验感受一下“宝葫芦”的魅力和价值,从文化宣传方面出谋划策,助力葫芦石在当前的乡村振兴中实现第二次质的飞跃,使这只“宝葫芦”飞得高飞得远飞得更持久! 他边在前面带路边笑着告诉我们。
我们顺着弯曲的林间小道走了一会儿,便找不到上山的路了。我们只有按照当年老谢挂在树上的红灯笼别别扭扭、七弯八拐地作蛇形往山上艰难地攀登。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霜雨雪,当年挂在林间的这些红灯笼虽然褪色不少,但一盏盏依然牢牢地挂在树上,由此可见老谢做事不“水”,下了真功夫。如果没有当年的这些红灯笼“照耀”引路,我们这次上山就更难了。
可是艰难地攀爬着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红灯笼消失在了密密麻麻的丛林之中。没有红灯笼的引导,陷入茫茫一片石林子里,既找不到路也辨不出东南西北,横在面前的都是一个个或躺在树脚下或吊在高处崖子上如狼似虎的石头,大家心里不免有几分发怵,老山民找不到上山的路,老谢也辨不出真正到达山顶的方向,大家仿佛进入了迷宫。 这山还怎么个上法? 小黄*和在前面开路的两个老山民都停下脚步,一言不发,站在一块大石前发懵,只有老谢信心十足。说跟着他错不了,虽然大家也相信跟着他错不了,但那也是他估摸着的一个“大概"方向,再往上上确实太难了。
最后只有望着从头顶树梢上露出的天光,各行其是,拼了老命往那个朝着山顶的“大概”方向乱蹿硬上。最后,一个个手脚并用,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也不知这双根本不像自己的脚和手是怎么攀爬到那块终于能够见到天和望到周边莽莽群山的团头巨石上的。这巨石还不是山顶,它伸向山外的身躯上长满密匝匝松树,有的就那样朝山外吊长着,被山风吹得晃晃悠悠,奇险天成。还是诗人说的好啊:“无限风光在险峰。”坐在这块松风习习的团头巨石上,看到下边连绵的绿海巨浪一样起起伏伏的山脉,以及远方绿雾朦胧的田园、村庄和山水,才慢慢悟出来葫芦石的美妙与好处来,发凉的心里渐渐有了温暖和喜悦,感到此番辛苦真的是苦有所值……
下山就更揪心也更有趣了。经过此番艰辛,大家就更不敢再走回头路了。但谁也找不到一条下山的路,哪怕在林木深处有个路迹也好啊!我们满怀希望指望下山的路好走一些。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从惊险万分的团头石上下来,在前面开路的老山民和老谢、小黄*却引着大家误入了更难的歧途。 还是古人说得好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别说,这个“歧途”还真引得好,引得棒,它歪打正着,唤醒了我们这些老同志身上那早已泯灭的童心和成为遥远记忆的童稚、童真,帮助大家找回和复活了一段极为难得的可贵童趣。 一下了背后的团头石就再也难走回头路了,既然回不去那就“破絮包头往前闯”吧。
大家跟着带路的人一步一步地下“天坑”。从团头石下的夹逢里一出来,再抬腿就是两边丛生杂树夹着的一处很陡的石头沟,上面落满枯枝烂叶,前面年纪稍轻一点的小心翼翼好不容易下去了,他们虽然没受伤也出了一身老汗,我们后面几个老货没办法,就坐在枯枝烂叶上像小时候坐滑滑梯一样,往下跐溜,虽然一个个面如土色,但有惊无险,随着一个个胜利地闯过了这第一道难关,一阵阵充满童真的孩子般的欢笑声回荡在铺绿叠翠的山谷崖畔;最为好笑逗乐的是身宽体胖的“文化通”老阎,他在枯叶烂草上就像滚着下来的,最后还被惯性推着翻了个不大不小的斤斗才着地,见他爬起来没事,接着又是一阵忍俊不住的捧腹开心大笑回响在葫芦石的天地之间…… 好多年都没有这样开心过,大家只顾一时高兴,却没料想到下了这一节“天坑”,下面却是万壁陡崖,再也无处下脚往下去了。
负责在前面开路的小黄和老山民就横着顺着石壁往右前方的杂树林里砍出一条没有路的路来,可砍到前面尽头又是悬崖绝壁,实在无处可行,只有扯着树枝斜着往上面的林子里里强行钻去,希望能够找到往山下突围的路来。好不容易跟前面开路的小黄和山民钻出密匝的丛林,来到了一处向阳的山脊,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因为大家从山脊侧边下面老林子树与树之间疏朗的间隙里露出的光亮看到了路的希望,于是乎便一个劲地朝那边而去,却没想到前面更是关隘重重,险象不断…… 好在这些家乡的老文化人、老文艺家不仅身体好,而且精神状态极佳,他们虽然屡屡身历艰难险境却不烦不恼,不急不躁,这群喜山乐水的老“乐天派”今天分外兴奋,他们身上久违的“少年狂态”似乎被葫芦石撩发无遗。眼前是一处更险的“天坑”,只是没有那么密的杂树遮挡可以看清蔸底。但硬下无论如何是下不去。太陡太险了。小黄砍来一根长长的活树杆,一头把人在上面扯着,让大家逐一拉着树杆顺杆而下,这才安全些。但有人经过第一关的严峻考验并大获全胜,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不服老了,似乎嫌顺杆下不刺激,没味道,而且下得太慢,耽误工夫,非要硬下,结果不是半途坐了滑滑梯就是放了滚头,幸亏没伤,一个个从落满厚厚枯叶的地上爬起来,憨态可鞠,相视开怀大笑不已。
真是一帮“疯"老头! 这时,只见在后面的年过七十的“老帅哥”、浠水著名画家姚科寿老师站在高高的悬崖顶上,一阵兴奋不已的大笑过后,眼看他立马就要将双手抱向崖畔那棵光溜溜的树上去,显然是大家的少年意气点着了他心中曾经有过的少年狂气,他是要从树上溜下崖去,玩一出更刺的“猴把戏"。多亏他身边的徒弟及时制止:“你乱搞,七十多岁还以为自己是细伢呀?!"戴着眼镜的“姚老”不情愿地转过身来,这才想起自己的年纪,尴尬无奈地笑笑:自己的确不是当年那个顽皮逞强的美少年,岁月不饶人,可嘴巴上却仍不服输:“我小时候这算得了什么!”“关键不是小时候唦!" 徒弟缓了一口气道。 葫芦石啊,你漫山的石头怎么如此之多,又如此野性,你的悬崖峭壁几乎遍布全山,一个个是那么凶险,又那样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我们虽然不是那“左牵黄,又擎苍"的少年郎,你傑傲不驯的性格和深藏不露的君子之风、人性之美,却不止是“聊发"了我们这些“老夫"的“少年狂”,还“聊发”了我们难得的老来“疯”啊! 葫芦石啊,你哪来的这般如此使人“狂"、使人“颠”、使人“疯”、使人“痴"、使人着迷的魅力,莫非真的是观音菩萨的宝葫芦在冥冥之中显灵赋能么?
从葫芦石下来,走过山脚下一段林竹掩映、夏花盛开的山荫道,我和县里集书法、绘画、诗词和楹联五能于一身的县书协秘书长长钱小川,抓住午饭前的空隙想走访几户农家,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在村口塆头边接连有几户人家很漂亮的两三层小康住宅楼,门前后院绿树环绕,花果飘香。我们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只见客厅,睡房、厨房、卫生间、楼梯,处处收拾得条理利落,整洁干净,一看就知道这农家不是一般的生活质量。果然不错,听到我们的说话声,一位衣着整洁的农村老婆婆满脸是笑地从里屋迎了出来,又是请座又是泡茶又是递烟,知道我们刚从葫芦石上下来,便把我们领到厨房,老人一边咵儿媳妇会做菜,一边请我们吃她儿媳妇刚煎出锅的软饼。我们这时也真饿了,也就顾不上讲客气,俩人共了一大块软饼,扯开便吃了起来,这软饼是和着韭菜煎的,热乎乎的,二面黄,活闪了,娇淌了,真香!在城里哪里吃得到这样的软饼!
小川长期搞农村工作,很有亲和力,深入农家搞调研更是高手。他此时一边吃着嘴里的软饼一边咵软饼做得好,一边就弯腰顺手揭开了镶着洁白瓷砖台面的柴火灶上的锅盖,一阵香喷喷的雾气过后,锅里的疏箅上蒸着两个黄松松的玉米,一盘青菜,还有一碗韭菜蒸鸡蛋,加上案板前那年轻女子已经切好的一盘子香喷喷软饼。原来,老婆婆的老伴和儿子在外打工,婆媳俩在家留守。我心里暗暗感叹这婆媳二人的日子过得真好,这个年纪轻轻的儿媳妇竟然有如此一手好厨艺,又这么孝顺,真是难得。小川笑着点了点头,却满意地说,“葫芦石发展旅游业有基础!” 看来这个小川更不简单,处处在做有心人,真的是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啊!
这天中午,我们在葫芦石西边仙马寨下的一户农家就餐,一桌极富山里味道的农家菜非常可口好吃,让大家赞不绝口…… 好山好水好景有了,好吃好喝不缺了,进村的路畅通了,村庄也越来越美了,“宝葫芦”有了第一次成功的腾飞经验,老谢这次又带专业文化团队进山前来助推。这不,这几天,地方史专家、老学究朱兴中老师写的专访《探访葫芦石》,已通过网络平台传向全国;老画家姚科寿心中气势恢宏的《大美葫芦石》山水大画也即将在他的画台上完成;特别是那位从西藏日喀则回来的老领导、“地方文化通”阎生权——阎先生,从葫芦石回家后,夜不能寐,写下赞美葫芦石的古律,迅速发到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转发,前往葫芦石的愿望十分强烈。要知道,阎先生可是站在世界屋脊上看家乡的葫芦石!他在诗里写道
观音自此西归后,寂寞葫芦冷有年。
莲座化成甘露水,松涛奏起梵丝弦。
心游天地识鸿雁,人近山崖知枉然。
偷得浮生才半日,浮云几度落樽前。
更有热心执着的老谢,对葫芦石看好有加,他将继续在葫芦石倾心倾力倾情帮助大做助“飞"的妙手文章…… 我想,实现葫芦石的腾飞,现在内部条件更成熟,外部环境也更好,特别是在当前如如荼的全国乡村振兴大潮推动下,“宝葫芦"难道还愁没有第二次腾飞的机会吗?! 正在写这篇子的时候,夜里下了一场透雨,好雨知时节。清晨雨过天晴,我放下笔,站在窗前,望着霞光熹微中璀璨、清新、敞亮、生机无限的东方天际万山丛中的葫芦石方向,心中默默寄语葫芦石村的谢金胜老*,小黄副*,还有葫芦石村的父老乡亲:放心吧,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你们的心血和努力不会白费,“长江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们放飞“宝葫芦”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胡国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