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河老师
先生著作富等身,歌诗往往动鬼神
——乾隆年间泰山诗人程鸣岐的悲情人生
作者:魏伯河
魏伯河(1953—),山东宁阳人,曾任宁阳一中语文教师、校长兼党总支*,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离岗后受聘于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原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任党委宣传部长、国学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现为副校长。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侧重于《文心雕龙》和齐鲁文化研究。对宁阳历史文化亦有较广泛深入的研究,曾主编《泰安区域文化通览·宁阳卷》,点校整理清代各版《宁阳县志》,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耗时六年最新学术研究成果《黄恩彤文集》(五卷本,500余万字),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摘要:程鸣岐是清朝乾隆年间泰山地区一位知名诗人、书法家,也是一位藏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才华出众,诗文名闻郡国,却终生未能中举;他鬻田购书,藏书万卷,贯串百家,著述颇丰,藏书和著作却都毁于一场大火;书法作品亦未能传世。如此生前坎坷、身后堙没的不幸经历,堪为传统社会文士悲情人生的代表。幸赖《宁阳县志·艺文》保存其诗赋十余首(篇),使后人可以略窥他的文人情怀和艺术成就。
清朝乾隆年间,泰山之南、汶水之阴的宁阳县有一位知名诗人,姓程,名鸣岐,字凤州,后更名襄哉,字陶村。生卒不详,约出生于康熙后期,卒于乾隆中后期,享年应该在70岁左右。他家住宁阳城北程家园(自然村名,今并入宁阳县文庙街道北关社区),出身于书香门第。
程鸣岐的高祖程宪文,字敬之,《宁阳县志·良吏》有传,据云:“顺治中,由岁贡选授定远县训导,迁知新安县。爱民如子,民呼为‘佛’。(康熙初)引年告归。时邑令刘公兴汉编辑《县志》,宪文综司校阅,多所订正。”[1] 祖父程待聘,字珍儒,《宁阳县志·孝友》有传,称:“父亡于兵,奉母朱(氏)孺慕终身。康熙中,以岁贡授乐安训导。乞养归,日率童稚彩衣戏母,侧见者以为老莱复生。为人廉直,学问淹雅,奖掖后进,如恐不及。母寿百有三岁,卒时待聘已八十三岁矣。居丧寝苫枕块,勺水不入口,竟以哀毁灭性。”[1]
他的父亲程豫,据《宁阳县志·文学传·程鸣岐》,也是一位廪生,但不幸“力学早卒”[1]。在这样一个诗书传承的家族里,出现一位优秀的诗人文士,本非异数;程鸣岐也的确经过努力成了一名优秀的诗人文士,并且还是当时有名气的书法家、藏书家。不过,令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虽有出众的才华,其生前身后的命运却充满了悲情。
一.生平考略
关于程鸣岐本人,《宁阳县志·文学传》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称其:“生而颖异,能自得师。未冠,以第一补诸生,旋擢异等,食饩。岁科试累冠其曹,名闻郡国。家世儒,故多积轴,又鬻腴田百亩,悉以购四部善本,键户下帏,寒暑弗辍,繇是博综群籍,贯串百家。为文沉博瑰伟,无一字无出处,稿甫脱,遐迩传抄殆遍。好为诗,[上]自胜迹名流,下逮琐物细故,靡不题咏,各极其妙;古体以杜韩为宗,而溯源汉魏,葳蕤轮囷,观者眩目。书法师欧阳率更 ,大而擘窠,细若蝇头,各凝重有骨骼。会李公因培以名翰林视学山左,少许可,独倾倒鸣岐,目为国士。”[1]
可知他天分甚高,悟性不凡,学力甚厚,且早享盛名。而卖田购书之举,更可证明他是志在问学,而不是仅仅以科举应试、成名致富为目的。有了这样的功底,他的文章、诗词乃至书法,能够出类拔萃自然不算意外。可惜的是,他虽然曾得到学政大人李因培(1717-1767)的青睐,却始终未能中举,则不能不算是意外了。
在传统社会里,士子的出路主要是参加科举求取功名,然后出仕为官,取得社会地位,从而光宗耀祖。程鸣岐得到学政赞许后,“嗣是学益进,名益高,数乃益奇,累荐于乡不第,乾隆中充岁贡,寻卒。”[1] 可知他终其一生只是一个秀才,未能通过乡试成为举人,直到晚年才得了一个岁贡的资格,但不久就去世了。他的高祖、祖父虽然也都是科名止于岁贡,与举人、进士无缘,但毕竟还曾担任过一官半职。他的学养本来青出于蓝,超越前代,却连这样一点机会也没有得到。从当时社会以科场、仕途论成败的评价标准看,这样的人生自然是悲催的。其中原因,时人无法名状,只能归之于“数奇”(命运不好);至于鬻田购书之举,在世俗眼光看来,简直就是“败家”了。他晚年生计无着,只能移居地处宁阳城东的葛石东山,以教读糊口十余年,聊以卒岁而已。
与程鸣岐之嗜书如命、醉心诗文而不事家人生产如出一辙的,是他的家兄程鸣皋。鸣皋字鹤村,据程鸣岐的《怀旧诗·家兄鹤村先生》自注,其人“善饮喜奕,富于文而不自收拾”,他建有书屋,名“宛在居”,“家多藏书,医药、仙经亦千百卷,兄殁后荡然几尽”。可知他的家庭已先于其弟败落,到了程鸣岐写这首《怀旧诗》时,“宛在居”已经只剩了破窗支撑着茅檐,摇摇欲坠,令诗人不禁“萧条满目怆中情”“可堪凄绝难回首”了。[1]程氏一门两位颇有天赋的读书人,结局如此相似,真可谓难兄难弟了。
其实,由于传统社会读书人多而科举名额有限,录取标准又因人而异(故有“考试中试官”之说),科举落第现象历来是大量存在的,其中也包括不少学富才高者。不过,有的人虽然科举不得志,却因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名留后世。
典型的例子如蒲松龄(1640-1715),也是早年中了秀才之后,几十年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成为岁贡。就此而言,与程鸣岐何其相似乃尔!但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及其他诗文词曲作品,却都得以传世,为他带来了极高声誉,使其跻身于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学家之列。人们甚至可以推论,如果蒲松龄科考顺利,早出为官,便未必会有《聊斋志异》这一名著的问世。这样说来,蒲松龄可谓“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并不能算是真的不幸。因为正如曹丕(187-226)《典论·论文》所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2]
以此观之,古代有志节、有追求的文人士子,对身后声名的重视,其实是不亚于生前的荣乐的。与之相比,程鸣岐的诗文、书法均名擅当时,却远没有蒲氏的幸运:因为他的作品绝大部分没有保存、流传下来。本传称:“后其读书精舍所云‘甃寒书屋’者复厄于火,遗编煨烬,残稿灰飞,唯青松在耳,士论悲之。其外曾孙宁讷加意搜辑,仅得所著《问蓍集》诗一卷、《古藤山园诗抄》一卷、《万枣山房》诗一卷,不及千百之十一。”[1]然而时至今日,宁讷加意搜集的程鸣岐这三卷诗,也早已失传、无处寻觅了。至于当初他卖田购置的四库善本等万卷图书,也早已灰飞烟灭、片纸无存。其书法作品,亦罕见传世者。传统社会清介书生之不幸,莫此为大!令人数百年后,行文至此,仍不禁掷笔长叹:痛哉,悲夫!
二.诗文选读
程鸣岐保存于《宁阳县志》中的作品,计有各体诗9题12首、律赋1篇。
他的12首诗,以内容而论,涉及宁阳人物者9首、涉及宁阳风物者2首、记录灾异者1首。以体裁划分,有五、七言古5首(《郭东有义士行》《题宁照彤表兄书势》《题临池家兄筋草书势》《灾异述事》《观剥枣歌》),五、七言律绝7首(《怀旧诗四首》《中成子》《禹庙龙头柏(次和郭纯亭)》《贺宁冠东由沣州别驾升建德县尹》)。另有律赋《兰为王者香赋》。这显然受限于《县志·艺文》作品必须与宁阳有关的选录标准。当时《县志》编者能搜集到的程鸣岐作品,应该多于此数,至少宁讷搜集的三卷诗稿当时应该是能见到的,但录入者保存下来,未录入的却流失了,殊为可惜。如果仅从留存的这有限诗章中考论其诗歌的题材及其交游,很可能属于瞎子摸象。但窥斑见豹,却可以借此了解其诗歌的风格和艺术水平。下面选录几首,略加评析。
(一)《观剥枣歌》——对劳动的歌颂:
螳螂伏乳秋蝉呼,姬文枣子红鼻初。男持长竿女携手,筠笼齐纳青珊瑚。晚山牛羊归村巷,月明满地霜华铺。络纬萧萧风景暮,场间剥枣妇子趋。棘针然火釜中沸,簸之瀹之不须臾。挹注更取井华冷,柔皮龟拆蛇蜕肤。好趁秋阳暴蘧蒢,蜡丸累累色不如。间日光浮云碧腴,麻油近市倾瓶须。甘香入口滑若无,青铜折直输官租。输官租,须勤劬;莫羡高堂辉明烛,金盘盛酒脍鲤鱼![1]
宁阳为大枣之乡,城东葛石一带为大枣主要产区。所产“圆红枣”,学名“圆铃枣”,以果实硕大、果肉肥厚、细腻扯丝、营养丰富、风味浓郁而驰名中外。不仅为美味适口之佳品,并且药用价值很高,能健全人体毛细血管,防止血溢病,对高血压有显著疗效,还具有养胃健脾、益肝壮肾、延年益寿之功效。有此美德,宁阳大枣故有“姬文枣”之雅称——姬文者,周文王也,为仁德之化身。由此雅称,不难想见宁阳大枣在前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这种地位,至今犹然,并且成为宁阳最靓丽的名片之一。
1982年,宁阳圆铃大枣被列为国家保健枣;1986年,宁阳县被林业部列为全国大枣开发基地县;1996年,在上海名优商品展销会上,宁阳“圆铃枣”被消费者评为名牌产品;1998年,宁阳“圆铃枣”“长红枣”均被全国林副名、优、新、稀产品展销交易组委员会评为全国推荐品牌;2000年9月,在乐陵全国红枣交易会上,宁阳“圆铃枣”被评为全国金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称号。[3]
宁阳大枣栽植历史悠久,但鲜见于诗文典籍,据笔者有限的见闻,这是第一篇直接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因而颇有文献价值。此诗描写逼真,语言朴实,生动地描写了大枣收获和蜜枣加工的过程。首联点出时令,是在初秋,大枣已经红鼻,整体尚呈绿色。枣乡男女满怀丰收喜悦,开始收获大枣,即“剥枣”(“剥”字音 pū,为“击打”意,语出《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待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收获的枣子已经铺满了场院。这时就可以开始加工蜜枣了。通过他的描述,我们知道,加工蜜枣的程序是,先用大火把水煮沸,然后把簸干净的枣倒入锅里,枣子基本煮熟后,注入井拔凉水,通过热胀冷缩,枣皮就会迅即开裂,像蛇蜕皮一样整个脱去。第二天趁着秋阳进行暴晒,加入麻油(即芝麻油,俗称香油),又甜又香的蜜枣就制作出来了。
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剥枣”及加工蜜枣过程的描述,而是对蜜枣的去向做了进一步交代:这么香甜可口的蜜枣,枣农们自己是不能尽情享用的,必须把大部分换成铜钱,用于缴纳官府的租税。“输官租,须勤劬”,好像是在劝勉枣农缴纳官租,为统治者帮腔;但最后两句“莫羡高堂辉明烛,金盘盛酒脍鲤鱼”,却明显表示了对社会不公——“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满,其社会意义陡然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二)长诗《灾异述事》——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诗云:
宁北门边一株柳,斜倚城桥左舒肘。年深苔古斑龙鳞,枯干中时作雷吼。强圉单阏纪新宪 ,春王正月日加酉。云挟风力霾光景,胎火自然积薪槱。丁娥悍发壬公位,离来乘坎灾岂偶?或曰经冬病愆阳,或曰应春改火母;或曰水藏不为妖,或曰燠征旱之咎。从此叠叠书大雩,四月田种未下首。才逢一雨蕤宾初,忽漫孽云蒸川后。狂霖暴倾雌甲子 ,如盆斯倾底下九。季夏一月雨尤怒,斋坛争禁龙蚴蟉。丰隆聒地屏翳啸,日夜只恐天柱朽。屋庐返埴还作泥,东家户通西家牖。注水连天沧海似,城门泛无轨可趣。瓯窭弥望污邪间,禾黍不实空长亩。一年无麦复无禾,十室九室叹星罶。张口受哺依皇仁,旧来黔敖拍空手。黠儿狡妒云多藏,乘风纵火窥间取。是处火种连夜投,不独然薪及茅蔀。人火善焰飘风多,少不知戒祸发陡。景阳山下村半墟,大东梁王伤人口。经日如闻鸟譆 譆,延烧时传又某某。灾柳之祲今始验,熯润相射纵横掊。暮夜人家怀戒心,室处懔乎不可久。披艺观之人道迩,盘根利见贤令守。遍书焚室宽其征,更与之财实所受。保甲频饬柝声急,三令五申严扞掫。昨来暴客已禽获,萑苻那更逋逃薮。渐看民思乐生业 ,相待明年穰如阜。天子况颁巡省诏 ,天下文明岁其有。[1]
这首四百余言的长诗,生动地记载了乾隆十二年(1747)宁阳的多种灾异。年初,城北一棵主干干枯多年的老柳树在大风中突然自燃,引起本就迷信的人们种种不祥的猜测。而当年的气候变化也的确严重反常,先是早春大旱,导致麦田失收。继以初夏暴雨,农家墙倒屋塌,“屋庐返埴还作泥,东家户通西家牖”,乡民不胜其苦;地里的庄稼被大水浸泡,秋季又全无收成,“一年无麦复无禾,十室九室叹星罶”。
在没有起码的抗灾能力、只能靠天吃饭的传统社会里,这样连续发生的严重灾情对乡民来说,不啻于灭顶之灾。更令人惊骇的是,天灾之外又有人祸,一些不法之徒乘机放火、抢劫,弄得乡民人人自危。当时的县令李甡(字恬斋)竭力救灾捕盗,才使局面基本安定下来。此诗自注“拟上李恬斋明府”,是准备送给县令李甡的,所以对其政绩颇有称道。但诗篇中对人民受灾惨状的生动描述,却真实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三)《题宁照彤表兄书势》《题临池家兄筋草书势》——对书法艺术的传神描摹
这两首诗是为当时宁阳两位书法家宁裕煌(字照彤)、程云路(别号临池老人)书法作品的题诗。书法作品的神韵,本来就易于意会而难以言传,更难形之于诗文。二诗的精彩之处,是对书法艺术的传神描摹。
《题宁照彤表兄书势》(节选)云:
墨池不合飞青霜,怪底武库生寒光。贲园主人挥神笔,肃然坐我将军旁。侧如簩箭头石,勒如横阵槊以钢。弩如长戟卓雍狐,趯如匕首铦锋芒。策如绿沉卧秋藓,喙如舞剑来项庄。掠如切玉新发硎,磔如延津龙怒翔。八法自泄天地秘,安知世间有钟王?[1]
诗中连用8个比喻,对宁氏书法之笔势加以多角度形容,凸显出其书法艺术的古朴刚劲风格,也表现了程鸣岐善于摹形绘状的非凡功力。
《题临池家兄筋草书势》云:
吾家元岑老御史,始变篆书作秦隶。方圆损益丞相法,万古蚕丛一朝易。泣鬼妙技由心生,吾兄得之筋草著。散笔往往追史游,汉章恨不见绝艺。池塘春草深碧抽,插天云峰当面坠。神怡事闲无杂宾,黄菊初开雪初霁。棐几琴寂胎仙鸣,花乳浮香爇芳桂。陶谢诗笔李杜文,庄*班马独得意。偶拂蚕茧拈鼠须,惊风飒飒透窗际。乘兴一挥千纸尽,多力丰筋破余地。世有评者皆子云,各从妙墨极形似。或曰狸骨虿尾帖,或曰曲玉垂金枝;或曰壁拆屋漏痕,或曰渴骥怒猊势;或曰警严击刁斗,或曰浑脱舞剑器。恭承嘉惠受笔阵,作歌十年无一字。名山慷慨人俱老,聊缀小言付孙辈:体气高妙如傲人,笔墨之性戛然异。大幅在手须捉得,不然凌风且飞去![1]
这位程云路是诗人的本家,也是一位不偶流俗之人,《县志》将其归入《隐逸传》,称其“少负异才,为文磊砢有高致。性兀傲,不谐于俗。曾一应童科,摈于有司,辄弃帖括弗事。科头箕踞,颓然任放,顾独喜草书。初师《十七帖》,渐乃变化出己意。秃毫糙楮,一挥数幅,瘦劲槎牙,自饶妩媚。晚益超隽,自号临池老人。”[1] 筋草,通称“今草”,亦称“小草”,其特点是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相宜,以东晋王羲之(303-361)《十七帖》为代表。程云路从临摹《十七帖》入手,又有所创造,形成了“瘦劲槎牙,自饶妩媚”的艺术特色,故能自成一家。至于“秃毫糙楮,一挥数幅”,则所谓“善书者不择笔”者也。
诗中提及的“吾家元岑老御史”,指秦代书法家程邈(字元岑),相传是他把篆书改造为隶书,因而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把程云路的书法与程邈扯上关系,使对其书法的定位有了历史的深度。看来程鸣岐对这位家兄的书法,是敬佩有加的,所以不惜浓墨重彩,加以描绘。
与《题宁照彤表兄书势》侧重于描摹笔画不同的是,他在这首诗里,是重在写意,用“池塘春草深碧抽,插天云峰当面坠。神怡事闲无杂宾,黄菊初开雪初霁。棐几琴寂胎仙鸣,花乳浮香爇芳桂”等多种超凡脱俗的意象,表现程云路书法纵横开阖、动静得宜的艺术境界;然后又借别人之口,连用六个比喻,极力描摹其不同的艺术特点:“或曰狸骨虿尾帖,或曰曲玉垂金枝;或曰壁拆屋漏痕,或曰渴骥怒猊势;或曰警严击刁斗,或曰浑脱舞剑器。”最后以“大幅在手须捉得,不然凌风且飞去”作结,极言其书法之生动,堪称神来之笔。
(四)律赋《兰为王者香赋》——诗人的自我写照
程鸣岐存世的唯一律赋《兰为王者香赋》以“生在幽谷无人自芳”为韵。此赋表面写兰,实为作者自况,《县志》总纂黄恩彤(1801-1883)赞叹其“骨韵甚高”,属程氏作品之“吉光片羽,文豹一斑”。赋云:
若夫名依《诗谱》,质别卉生,玉叶含馥,群葩谢清,色写天光之正,气冲坤轴之精,迎东风以吐叶,殷仲春而抽茎,戴日斯茂,泫露弥荣。尔其车辗空山,路转崔嵬,有猗其芳,求之斯在;上荫峰岭之高,下临涧泉之汇。翠鸟猗其相鲜,蕙心悦而如待。卓通国以无双,固自其所以乃。懿夫五百昌岁,九重凝旒,方拔茅以连茹,般吁俊而旁求。美真珠之丛泽,馨鱼子之作洲。兼收并蓄,搜冥烛幽。丹陛贡以林列,都梁爇而若羞。天颜有喜,中使传掬,体何芳而不竟,芳何竟而不育?作配万年之枝,比植八公之木。轻飚动以如袭,绮疏静而犹郁。脱碧嶂以何时,似春莺之出谷。由是万几余暇,五弦抚朱。对之成操,佩亦时须。釭有焰而照夜,杯泛英而酌醹。滋宜九畹,唯帝曰都。邀殊荣于天上,信百卉之所无。且夫人则如物,物亦犹人。怀奇者达,抱异者伸。讵有意于得援,乃同心之必邻。彼善人兮薰于室,繄君子兮镇相亲。伟兹花之殊众,应称首于三春。盖花有隐逸,亦有富贵,二者难兼,各于其类。猗嗟兰兮,三秀比瑞。苾芬氤氲,蕴清标异。掩揭车与江蓠,允钟神灵之有自。彼茁者芽,于春之阳,乾元资始,木德当王。阴崖挺其秀,晴煦发其光。冒庆云而葳蕤,度薰风而远飏。笑屈轶之无花,惜蓂荚之不香。君子曰:此诚王者之所有也,宜其傍玉砌而铺芳。[1]
律赋,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作品。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为唐宋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
写作律赋,就像戴着沉重的镣铐跳舞,难度很大。但程鸣岐此作,在恪守格律要求的同时,却能举重若轻,颇为潇洒地驱遣文字于笔端,把兰花的高雅自洁、超凡脱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赋作从兰花的出身高贵、气色不凡落笔,续写其栖身幽谷,飘逸世外,与山水花鸟为邻,尽得天地之灵气;再写其进身于朝堂,深受王者眷顾,散发出无限芬芳。以上均为直接写兰。随之笔锋一转,联想到人才际遇:“人则如物,物亦犹人。”像“花有隐逸,亦有富贵”一样,有的人适逢奇缘,“怀奇者达,抱异者伸”;有的则怀才不遇,久处幽谷,鲜有人知。尽管如此,善人、君子也只和同类相处,宁可孤芳自赏,决不有意攀援。相信他们的高风亮节最终还是会得到公正的评价。从这一仅存的赋作中,读者不难感受到作者的美好情怀和高雅韵致。
三.流风余韵
程鸣岐尽管一生淹蹇,但在历代宁阳人尤其知识阶层的心目中,却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地位。他身后,其甃寒书屋旁的古松成了当地诗人吟咏的传统意象。乾隆末宁阳青年诗人刘枋格曾在诗中吟叹:“乔松余古意,曾是读书堂。”[1]道、咸间著名学者黄恩彤更专门作有《程园古松歌》,其诗云:
老松伛偻昂其首,乍逢欲揖绿发叟;咫尺忽惊风雨来,怒涛直挟蛟龙走。森森俯瞰蛇眼泉(松在邑城北蛇眼泉侧),蟠根裂地针刺天;故家乔木今留在,雪霜饱历三百年。忆昔书堂构城北,有人把卷依松侧(地为程凤州先生甃寒书屋旧址);朝迎爽翠上须眉,夕挹浮青入翰墨。先生著作富等身,歌诗往往动鬼神;抚松不觉成白首,有如礀底空轮囷。巢倾鹤化不知处,惟见苍虬横当路;万劫不改岁寒心,应有精灵夜来去。[4]
黄恩彤此诗,气象宏大,情景交融,写松亦在写人,对程鸣岐的才华、命运大发思古之幽情,而“先生著作富等身,歌诗往往动鬼神”,则是对程鸣岐的最好评价。这并非出于诗歌的夸张,而是由衷的赞美。在《宁阳县志·文学传》中,黄恩彤认为“宁阳百年来作者,断以鸣岐为称首”[1],充分肯定了程鸣岐的文学地位,也成为世间的公论。他还多方搜集了程鸣岐流散在民间的部分诗文(当时搜集的程鸣岐诗文应多于《县志》所收,但受县志体例所限,未能悉数收录)若干首(篇),收入《县志·艺文》卷中,为这位悲情诗人留下了难得一见的雪泥鸿爪,使后人得以管中窥豹,略知其风采,亦可谓功不可没。
程鸣岐因诗文传世甚少,所以多年来一直不为人所注意,寂寂无闻。山东大学王绍增(1910-2007)、沙嘉孙(1929-)合著的《山东藏书家史略》(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 年初版、齐鲁书社 2017 年增订版)一书中将程鸣岐作为藏书家予以收录 [5],才使部分藏书爱好者对这位杰出诗人和鬻地购书的藏书家有所了解。斯人往矣,而风范犹存,笔者特撰此文,作为对这位被人遗忘已久的齐鲁诗人的纪念。
————
注:
①欧阳率更,即欧阳询(557-641),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曾任太子率更令(宫中掌知漏刻的官员),后人习称其为欧阳率更。
②宁讷,《宁阳县志·文学传》:“(宁)讷,字子敏,居邑城东街。沉潜笃学,博极群书,文思飙发,才锋英竖。尤善为诗,兼工诸体,不名一格。早擅名誉,游庠、食饩皆第一,宗工倾赏,有国士之目。家故寒素,友教四方,名士多从之游,陶成甚众,闻望大起,顾厄于遇,屡赴省闱辄被乙。年甫四十,竟郁郁以青衿终。士人识与不识,皆为郁悒。”
③黄恩彤(1801-1883),宁阳县添福庄(今属宁阳县蒋集镇)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累官广东巡抚,著作有《知止堂集》《飞鸿集》等二百余卷,曾先后主编咸丰元年版、光绪五年版《宁阳县志》。其主要著作已由魏伯河选编点校为《黄恩彤文集》五卷本,齐鲁书社 2018 年即出。
④刘枋格,《宁阳县志·文学传》:“字敬藻,邑北茅庄人。少颖悟,及长,笃学能文。乾隆末补邑诸生,年未弱冠,秀甲一黉。时乡先生陈懋存方以经学教授,及门多一时雅隽。枋格往从之游,尽传师说,与诸名士朝夕切劘,追逐后先,文思英敏,泉涌风发,有‘出蓝’之誉。好为诗,出语辄工,高自标识,嘐然慕古作者,时论翕然称之。旋擢高等食饩,岁科累试第一,学使者目为国士。省试屡荐未售,遽以疾卒,年甫二十有六。有《四略堂诗文稿》,藏于家。诸与同学如周百顺、宁云程皆成进士,馀亦多膺乡举,唯枋格高才早世,以青衿终,士论至今嗟惜。”
参考文献:
[1] 黄恩彤 . 宁阳续志(光绪十三年重增修本)[M]. 宁阳县档案局整理 . 北京:燕山出版社(影印本),2013:469,604,488,488-489,489,1038,489,1000,998-
1010,997,998,651,950-951,489.
[2] 曹操,曹丕,曹植 . 三曹集 [M]. 长沙:岳麓书社,1992: 178.
[3] 魏伯河,等.宁阳大枣 [J]. 春秋 .2012,(2):63.
[4] 黄恩彤. 飞鸿集 [A]. 光绪六年(1880)刻本 . 山东文献集成 [G]. 第四辑 , 第 30 册 . 影印本 .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99.
[5] 王绍增,沙嘉孙.山东藏书家史略(增订本)[M]. 济南:齐鲁书社,2017:159.
[本文刊载于《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总第193期
责任编辑:许海丽]
————
(说明:经作者授权在本头条号发布,文章原题《先生著作富等身,歌诗往往动鬼神:乾隆年间泰山诗人程鸣岐的悲情人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