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臭万年!游戏史上这3部臭名昭著的“烂作”你了解多少?

遗臭万年!游戏史上这3部臭名昭著的“烂作”你了解多少?

首页角色扮演大主宰古剑情缘更新时间:2024-04-27

作为一名游戏玩家,游戏依然成为了米游君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从小到大,我们见证了太多优秀的游戏,这些游戏也在潜移默化中带给了、教会了我们很多。然而,即便是游戏玩家当谈论起游戏时,也不得不承认自电子游戏发展以来,确实存在诸多"烂作"。

纵观游戏史,这些本不该出现在玩家群之中的作品,数次出现并展现出了强大的破坏力。不少经典系列或因为这些烂作而口碑崩坏,更有一些足以记入史册的神级烂作甚至几近毁掉了整个游戏产业,老鼠屎之威力可见一斑。事实上,导致烂游戏产出的缘由千差万别,一些是因为开发者受迫于现实压力,无奈放弃游戏的继续精进;有一些则由于游戏公司或开发者的"自大"导致。

《最终幻想 XV》:绷了30多年,还是没绷住

即便没有玩过游戏,你也很难没有听说过《最终幻想》的名号。作为SE旗下的头号招牌系列,《最终幻想》与《勇者斗恶龙》一同几乎可以代表大半个JRPG,但就是这么一个系列,竟曾几次遭遇口碑危机。

再经历《最终幻想7》《最终幻想8》的巅峰与《最终幻想X》《最终幻想XI》的口碑爆炸后,系列也开始有了进入生命周期后半段的迹象,也正式这个阶段,《最终幻想》系列出现了几次不小的危机。如果你是个FF老粉,你一定不会忘记FF13这部作品。游戏初版充满了开发赶工的痕迹,虎头蛇尾的剧情、体验不佳的玩法,都成为了玩家对该作口诛笔伐的理由。

但幸运的是,SE并不希望自己的招牌就此沉沦,随后推出了《X-2》补完了剧情并改进了游戏玩法,最终也把口碑扳回了一些。但这并不是最终幻想系列俯冲的终点,2010年系列第二部网游作品FF14上线,自负的团队希望完全照搬《FF 11》的成功,不顾玩法更进与技术难题难以解决,最终导致FF14一度被媒体评为"史上最差最终幻想作品"。不过,幸亏空降的吉田直树拯救了这款游戏,最终又让这款游戏重获新生并重获巅峰。

然而,这些都只是最终幻想系列的回光返照。终于,《最终幻想 XV》没有绷住,彻底成为了烂尾之作。2016年《最终幻想XV》发布,这部作品可谓万众瞩目,首周出货量便达到了500万。然而,史克威尔恩尼克斯还是喂了玩家一嘴翔,这部"半成品"最终仍逃脱不了玩家的口诛笔伐,即便FF15在剧情方面仍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可以看出FF15希望做出创新,但由于SE内部的资源等在内的诸多原因,田畑端无奈只得决定将其赶工至此。

系列第三次口碑崩盘让《FF 15》覆水难收,SE的亏损问题更是扩大了问题的严重性。最终,SE在18年末举办了那场"史上最凄凉发布会",《FF 15》总监制宣布离职,本打算后续推出4款DLC补完剧情的计划也被砍掉了75%。就此,命运多舛的最终幻想系列还是在《FF 15》上栽了跟头,《FF 15》也成为了系列中真正意义上的烂尾作品,即便《最终幻想14》的口碑还在持续上升,但不少玩家对于系列的单机作品,这回是真的失望了。

《E.T.》:美国游戏业的噩梦

《最终幻想XV》烂尾让整个系列乃至SE公司处在了口碑崩盘的边缘,相比之下更有甚者不仅将公司自己拉向深渊,甚至足以震荡整个行业,谈到这不得不聊聊著名的1983年美国游戏业大萧条。

美国游戏业大萧条发生在上个世纪83年和84年,在这个期间美国的游戏电玩行业严重缩水。根据维基百科称,游戏行业总收入从32亿美元规模,将至85年仅有1亿美元,降幅高达97%左右。后人分析大萧条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家庭电脑的兴起,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游戏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你对游戏历史稍有了解,你或许回听说过它与创造它并曾制霸家用机游戏行业的巨头公司的名号,《E.T.外星人》与雅达利。它们在这期间对游戏行业造成了重创,导致北美游戏名誉到达冰点,后世甚至为这场美国游戏大萧条冠以"雅达利大崩溃"的名号。

事情要从雅达利逐渐走向巅峰说起。70到80年代,雅达利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游戏机及游戏厂商之一,它的创始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创造出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游戏《PONG》的作者诺兰·布什内尔。77年雅达利推出了自己的首款家用游戏机便让公司走上了巅峰,机型就是雅达利2600。

雅达利当时究竟有多火?这款售价199美元(算上通货膨胀价值如今823美元)的家用机在当年一个季度的时间便被售出35-40万台,成为国民级主机,不少媒体评价其为第二世代主机的开创者。足够强大的影响力让它获得了诸多开发者的青睐。

许多开发者都开始与雅达利合作,希望借助这个跨时代的主机平台来分一杯羹。或许因为急于求成的心态,雅达利2600采用了"数量压到质量"的市场策略,数以万计粗制滥造的雅达利2600游戏瞬间出现在市场之上,此时的它便已经饱受争议。直到后来,2款臭名昭著游戏的出现,彻底让雅达利名誉扫地。前者是粗制滥造的《吃豆人》移植版,后者便是《E.T.外星人》。

1982年,一款名为《E.T.外星人》的传奇科幻电影横空出世,震撼了当时不少的人。雅达利看到了这个商机,希望能够签下这个IP,制作出一个能够让雅达利达到下一个巅峰的游戏。然而,给雅达利研发的时间并不多:电影5月份

上映,7月份才合同才彻底签订,而在雅达利的计划中,这款游戏要赶上当年圣诞季,赚一笔大钱。

为了赶工,这款游戏仅仅花费了5周半的时间。研发时间严重不足,导致游戏内容极少,品质极低,整个系统和玩法感觉都是半成品。然而,自负的雅达利认为倚靠自身此前的影响力,这款游戏仍会成为爆款,于是自己划定了一个极高的生产规模。

早有怨言的用户这次终于不再忍受了,媒体也开始在此刻对雅达利口诛笔伐,游戏品质的低下最终使得销售规模远远低于预期,不仅如此,雅达利乃至整个北美游戏行业的口碑彻底崩盘,加上私人电脑粉墨登场,家用机彻底在后2年内无人问津,一直到1985年"宇宙主宰"任天堂的FC红白机(美版叫NES)的出现,才阻止了家用机市场的持续下落。

米游君曾想过,如果雅达利不采用这种"宁滥勿少"的策略,用心做一款《E.T.》IP的优质游戏,究竟会不会改变当时的局面。说实话不能确定,但是至少能让真正喜欢玩游戏的玩家找回一丝对于家庭游戏机的信心。鉴古观今,当前又出现游戏公司以赚更多钱作为第一目标,完全游戏可玩性,这不免让人感叹。不过,现在仍有不少游戏厂商在尝试做更高质量、更好玩的游戏,这也算是当今游戏业的幸事了,至少他们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人们看到游戏本身,并不是消极贬义的。

《血狮》:影响了整个中国单机游戏

说外国外,咱们来谈谈国内游戏。近几年,国产单机游戏有所抬头,几乎每年都有国产爆款单机游戏出现,从《失落城堡》《艾希》到去年的《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古剑奇谭三》,不少游戏成为了行业寒冬之中的标杆与指路明灯,成为了中国游戏的希望。

但你是否知道,在近几年国内单机游戏逐渐回暖之前,国内单机市场几乎已经名存实亡,造成这一局面的,除了诸多游戏行业外部因素外,事实上还有一个作品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这款被誉为"中国版E.T."的游戏,虽然没有造成"32亿缩水1亿"的壮举,但也给当时刚有不小上升势头的中国单机游戏产业来了力量不小的一棒,甚至有不少媒体、玩家、KOL认为,《血狮》几乎以一己之力破坏了中国玩家对于国产单机游戏的向往。

时间拉回到90年代,不少优秀的国外单机游戏都在那时引进国内(正版、盗版渠道都有),这段时间的经历影响了很大一批人,让玩家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好玩的游戏作品。之中包括了暴雪的经典,《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系列,以及西木的《命令与征服》系列和全效工作室的《帝国时代》系列。

95-96年,RTS还是PC游戏的主流品类之一,但由于诸多原因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引进中国游戏市场,加之国产精品RTS游戏几乎没有,因此人们对于优秀国产RTS游戏出现的期盼也达到了顶点。就在这时,一个名为尚洋电子的公司在《大众软件》上刊登了一则如今看来可能随时会被人们忽略的广告内容。

但在当时,这则新闻却犹如重磅炸弹一般在玩家群中爆炸。当时,所有玩家都在期盼这款国产的、能够吊打《命令与征服》的游戏出现,但游戏出现后,甚至不能用失望来形容玩家的心情,"国内单机游戏就是垃圾"甚至成为了那时候很多玩家的结论,对国产单机的绝望也让本来初露锋芒的国产单机游戏业在随后十几年间一蹶不振,国内也因此更加迅速地进入了网游时代。

"我们犯了开发一个游戏所能犯下的所有错误,前期的不了解,中后期受到的压力。所有的问题我都遇到了,唯一没有遇到的是市场方面的问题。"《血狮》制作人吴刚曾在事发6年后的一次采访中这样回忆。

不要低估游戏制作所需要耗费的金钱与精力,是吴刚给之后的游戏人们敲响的警钟,然而却总是有人执迷不悟。轻视游戏制作成本的人仍大有人在,最近来看仍能看到犹如《幻》这样的事件出现在玩家眼前,这种过错究竟怪谁?

写到这里,米游君也不由感叹,做游戏是要花费心血的,是要对自己作品负责的。由于诸多原因,尽力了还是没做好,还可以原谅,但牛已经吹出去了,带给玩家的只有失望,这样的作品,也就确实称得上"烂作"这一名号了。

在你心中,还有哪些让人糟心的“烂作”游戏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