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行之十二 都江堰 (二)

天府行之十二 都江堰 (二)

首页角色扮演大主宰之大千帝君更新时间:2024-07-26
天府行之十二 都江堰 (二)

原创 何永利 带走一片云彩

安澜索桥陈列室与秦堰楼

经过观景亭斜梯不远,两条石阶并排向上通往一所建筑,是几间木质平房,三门敞开,门两侧,亦是对等的格棂花窗,门额正中,黑底绿字,嵌刻着“安澜索桥陈列室”,双侧阶梯四排红绸花朵缠绕,将游人迎进房内,正中伫立着一对高大白玉石塑像,披红挂彩,正是传说中的何先德夫妇。

在安澜桥章节中,曾简略提到过何先德事迹,在此桥历史上曾留下过浓厚的一笔。历史记载中,从李冰开始,曾有不少官员对本桥的建设做出过贡献,但人们记住的却是一介平民,并且神话了他的建桥故事,让后代永远铭记。

正史有正史的记载,野史有野史的说法,我们不妨看一下百姓口中安澜桥的建桥经过。相传,清嘉庆年间,岷江无桥,靠船渡江,过河百姓常受船霸敲诈勒索,某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清嘉庆九年五月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桥,哪知桥将竣工之时,因浪大风急,桥索折断,有人坠河淹死,船霸乘机勾结土豪告到官府,让何先德蒙冤,被五花大绑斩首示众。何先德之妻何娘子妻继夫志,不畏强暴,继续修桥,在众人的帮助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建桥成功。人们为纪念这对夫妇,故取桥名为“夫妻桥”,即今天之“安澜桥”。

不管事情经过的虚实与否,但中国民间就善于流传这样的故事,以感化民心。

陈列室中,有安澜索桥的历史照片,有描写何先德夫妻辛苦建桥故事的连环画,还有一些安澜索桥的遗物,有何先德夫妻的画像,这座用生命换来的索桥,却是一个普通人建造的丰功伟业,让我们将永远崇敬他们。

“安澜索桥陈列室”后面,有一条向陡峭高峰弯弯曲曲的山道,牌子指示说,是通向秦堰楼的道路。秦堰楼海拔860米,是游览都江堰景区的好地方。

据说,该楼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一幢现代仿古建筑,依山而立,雄峙江岸,结构精巧,峻拔壮观。未建之前,这里是“观景台”,又称“幸福台”,因*于1958年3月21日曾站在这个位置,仔细观看都江堰。在伏龙观和二王庙里陈列了这幅珍贵的照片。

据说在堰楼极目眺望,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群峰会尽收眼底,甚为壮观。但我感觉时间有限,还要匆匆赶往另一个景点,所以舍弃了攀登。

此处遥望秦堰楼,被郁郁葱葱的山林隐藏其间,飞檐张开,似欲飞腾,红色建筑足足有五六层,据说有24.37米高,犹如双子星紧紧依靠山背,是一座古典、精美、颇具规模的木阁楼,踞山矗立,飞檐走阁,雕梁画栋。

镜头拉近,几乎所有的檐口、房柱、门楣上,都被历代文人墨客题上了或赞颂工程之宏伟,或赞美山川之壮丽,或缅怀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组织者——李冰父子之功绩,或深究由治水推及治世哲理的烫金匾额和楹联,字龙飞凤舞,意隽永深远。似乎还有影影绰绰的游人登临此间观景。林海翻浪,松涛啸鸣,而秦堰楼如同仙境,时隐时现。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思古之情。

二王庙山门到灵官殿

踏着湿润润的幽林小道向前行进,不远处,便到了二王庙,是人们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而修建的,它依山傍水,筑于狭长的山间。曲径通幽、环境极佳,石阶盘旋而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道迂转幔回,楼檐高啄,各趋一角;雕梁画栋,勾心斗角,整个庙宇显得愈加宏伟、壮丽。

这座庙宇原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时迁“望帝祠”于郫县后,为表达对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这里就被更名为“崇德庙”;宋朝,由于李冰父子相继被封为王,便改崇德庙为“王庙”;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为“二王庙”。

二王庙建筑有五大特点:一是占地少,仅10072平方米;二是建筑密度高,达到60%;三是不强调中轴对称,这与大多数中国古建筑基本特点相悖;四是上下高差大,有63米;五是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令人赏心悦目。

山门秀丽亦巧妙,金碧辉煌且别具风格。一般山门都是在正面,二王庙却建成南北西向的三开门。起几层台阶通行,初以为是山脚下的通道,飞檐画栋,古香古色,与外边的小径伴行外,一侧阶梯却向山上行去。

南门额上题写着“泽护两渠”四个大字,进门后内侧悬挂“功施万禩”。出北侧出口门额上,悬挂的门匾题字为“金堤重镇”,出门后回头再看,门额上悬挂的是“玉垒仙都”的牌匾。

照壁上,有清代末年绘制的巨型壁画“膏流千古”,上面绘制着清代都江堰画家陈星南的遗墨-都江堰《灌区图》。画风简朴,风格独特,反映了当时都江堰灌区的大概情况,是了解都江堰旧貌的宝贵历史资料。

二王庙现存为清代重修。临江依山,随著地势曲折而上,殿宇巍峨,错落有致。前临岷江,后依翠岭,南望青城,西连岷山,远近风光十分绮丽,故有“玉垒仙都”的美誉。

拾级而上,远远看到高高大庙额楣上的匾题“王庙”二字,门楣中书“高山仰止”,恰如其分的道出瞻仰者无限虔诚的敬仰之心。庙内建筑分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

梯行陡峭,继续拾级而上,高高的台阶上端是三官殿,供奉着天地水三官。实际是尧、舜、禹的化身,尧为天官,舜为地官,禹为水官,负责治水。

我想,治水的禹官和都江堰功臣李冰也倒相映交辉。有两位白虎(监兵神君)镇守着山门。他们手执兵器,身穿铠甲,脚登朝鞋,一左一右在三官旁值班,这个班次,一值就是几千年,从不下岗,但亦无大事发生,到是显得清闲了许多。

然后左拐,继续向上攀登台阶,便来到了灵祖殿(又名灵官殿),这里供奉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王灵官原名王善,是北宋的道士,死后被封为“先天主将”,主管天上和人间的纠察、赏罚之事。其人秉性刚直,执法不阿,赏罚分明,被称为“玉枢火府天将”。

灵官殿分为上下层,上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下祀太白金星。灵祖殿的另一侧,供奉着对都江堰有杰出贡献的清光绪四川总督丁宝桢塑像。将一专司人间纠察的神灵,与地方官员供奉一处,实属罕见。这让我想到,是不是当年的官员,也如同现任的官员一样,千方百计将自己大名留住,自我吹嘘呢?

后来查阅历史,这位四川总督丁宝桢,确实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其功不能与李冰、诸葛亮同日而语,然而塑造一位勤政为民的官员激励后世,也不枉设庙祭神的初衷。

壁字

在爬经的一排丹墙石壁上,镌刻历代积累都江堰维修治理的经验总结,字句精炼,涵义准确,高度概括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施工原则。有两则治水《三字经》,都是根据李冰治水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则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灌县知县胡圻依据治水经验编成的《三字经》,文曰:“六字传,千秋鉴。挖河心,堆堤岸。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笼编密,石装健。砌角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遵旧制,复古埝。”

另一则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府知文焕对原《三字经》作的修改,重刻于二王庙石壁上。内容是:“深掏滩,低作埝。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

治水三字经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理都江堰的行为准则。曾经有人批评《治水三字经》中的“遵旧制、勿擅变”是保守思想的反映。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珍视和继承。

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原则,是清光绪年间,成都知府文焕颂扬都江堰功德的六十字《三字经》。“遇弯截角”的意思是:河道有拐弯的地方,一定要“捣角”,把直角修改成为弧度的样子,这样江水流淌的更顺利一些,不会损毁堤坝;逢正抽心”的意思是,在主河道的中心,一定要深挖,让江水按照一定的轨道流淌。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不仅是对治水思想的概括,也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乃是清光绪辛丑年吴涛撰书。

“继承大禹为民众谋福利”乃是冯玉祥于民国三十年所题,还有“仙境”、以及宋戴复古《喜梅雨既晴》中名句“稻田足水慰农心”,皆是翰墨淋漓,锋芒毕露,大气凛然,可惜后两幅没有署名,不知何人所题。

乐楼与正殿

再上行,林荫深深的阶梯旁,看到了“乐楼”。屋顶为重檐歇山式,设计精美,气魄雄伟,充分运用木结构特点,使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如同展翅高飞的大鸟,在天际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柔和,不失力量;简朴,不失高雅。

飞檐长达2米,横眉、雀替、花罩、撑拱等雕刻精细,技艺高深。檐口上瓦也加以装饰性处理,色调的处理上,有着冷暖不同的感受,形成一种赏心悦目的对比。以黑色贴金为主,加以少量的朱砂、石绿,亲切、明快、素雅的感觉,使建筑更显神秘、庄严,极富神韵。整座建筑仅49平米,小巧玲珑中却透露出高大巍峨的表现力。

三重小楼三层台阶,横骑于通道之中。纵横方向均以“三为横数”,代表老子“三生万物”的思想,左右单层为青龙白虎二殿。整体上看,又与道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螣蛇”的“五行”相对。

每逢清明节放水,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典礼”,官员来时,在乐楼奏乐迎接。乐楼的装饰通过谐音、会意,或直抒其意等方法,组成各种雕塑、图案,镶嵌在屋面上下。各种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灵芝鲜果、羽士古人、琴棋书画和“福禄寿喜”等,鲜明形成道教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更妙的是,将若干小佛像并列成队,作为庭背陪衬,象征道教的“福”。乐楼左、右两边,分别雕塑汉代文翁和三国时诸葛亮。他们都是发展和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臣。

由于石阶的陡峭,把二王庙衬托得更加巍峨耸高,令人不得不抬首仰视。庙门楼阁端庄威严,可望见爱国将领冯玉祥手书的三个苍劲大字“二王庙”。

从这几个字中,人们可以感到,豪气冲天的冯玉祥,对一个真正的治水英雄是何等推崇,每个字都不敢有丝毫疏忽,每一笔画都凝聚着敬意。

门坊匾额是“庙貌巍峨”,两旁的楹联是:“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匾额下双合大门正对着陡斜的层层石梯,由石梯向上望,二王庙仿佛深处云霄之中,给人以人间仙境之感。殿下回望,影壁上是*题词“造福万代”,不少人在围观拍照。

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主殿是庙内一座重廊环绕的四合院式建筑,正中平台上是纪念李冰父子的两座大殿。高低错落,朱檐飞阁。

造型各异的石狮,守望着都江堰千年灿烂的历史。正殿横檐上悬挂着很多题匾,有清果亲王手书“功垂不朽”、光绪皇帝“功昭蜀道”。都是对李冰父子治水功绩的赞颂。斗大的金字,排得整整齐齐,蔚为壮观。

庙内树干上,长满了青苔,周围香楠、古柏、银杏、绿柳护卫。香风阵阵,柳絮槐花,漫天飞扬,犹如仙女散花,二王庙掩映在烟波云海里,宛如海市蜃楼,“玉垒仙都”之名即由此而来。

现在正殿中供奉的是李冰的儿子——三只眼的二郎神,殿前有清乾隆17年铸造铜制的哮天犬。据说,历史上李冰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后人给李冰杜撰了一个儿子,说李冰治水之举感动上苍,玉皇大帝派遣二郎神杨戬下界化身为“二郎”,作为李冰的儿子,协助李冰兴修水利工程。

二郎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二郎神,“西游记”、“封神榜”、“劈山救母”中都有二郎神。一个天神做凡人的儿子,虽然是儿子,但他是神,因此1000多年来长期雄踞主殿,二王庙历史上曾叫二郎庙。其父李冰只能长期偏殿配享,不少文人贬说这叫“子掩其父”。

1972年文革时期,重塑“革命的李冰”,一改千年传统,将李冰塑于正殿,儿子塑于偏殿,文革后又“拨乱反正”,恢复了原貌,按现在人看,父子两个只是调换了下住房而已,对于神仙来说,也是没什么的吧。

来到李冰的供位前,宽敞明亮,既无龛笼栏杆相隔离,也无护卫怒目侍立两旁,给人毫无戒备的感觉。李冰身着袍服,正襟危坐,手拿着半裹的绢图,凝神沉思治水方案;深邃而严肃的目光仿佛告诉人们:治水方案已经成竹在胸,志在必得。人们不能不暗自佩服塑造者独具匠心、把李冰塑造得如此体察民意,平易近人。

雕塑的李二郎像,也是匠心独运的。只见他手持开山铁铲,挽袖卷裤站在那里,身体向前倾去,双目凝视前方,那神情仿佛正等待父亲的一声号令之下,带领千军万马展开劈山造堰的会战……

据史料记载,“二王庙”始建于公元四百九十四年,原来规模较小。现在游人看到的,是经过宋代大加整修形成的规模。李冰之所以被称为“王”,体现了历代人民对他的尊敬。因为李冰生前不过是个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干部,根本达不到“王”的级别的。可见,对于造福于人类的人,人民是崇仰的,世代难忘的。

大殿左侧有一堰功堂,堂内供奉有70多位,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千年不衰贡献卓著的功臣,与现在离堆公园门口堰功道的内容相仿。

殿的对面是香炉和戏楼。戏楼顾名思义就是唱戏的地方,这戏是唱给李冰看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是二王庙庙会,明清时代,每到这一天,这里都要唱戏,人们赶庙会敬神、祈福、看戏,甚为热闹。1992年后,赶庙会的风俗又重新恢复。

殿前有座宝塔,是砖形铸造,红白相间,八角飞檐,塔尖有两只蛤蟆,甚是壮观。它又名“字库”,是烧纸钱的地方。庙会的时候,人们把纸、钱和一些歌颂或赞扬李冰的字、画从底层塞入燃烧,塔心中空,青烟直上,烟从蛤蟆嘴中冲出,直上云霄,这样,天上的李冰,就能知道人们对他的颂扬了。

旁殿

除了正殿之外,庙内还有观音殿财神殿送生堂、魁星阁、圣母殿、老君殿、太阴殿、太阳殿、城隍殿、土地殿、玉皇殿、娘娘殿、丁公祠、龙神殿等。它们依山势布局,有的在正殿,有的在后殿,还有的旁侧开门穿出主殿,依附穿插于山林之间,从各处殿宇都能俯瞰到都江堰的全景。整个庙宇崇楼丽阁,雄踞江边,气势巍峨。

财神殿供奉的是赵公明,他是武财神,是一个道教的虚构人物。传说是钟馗的老乡,陕西终南山人,乃上天皓廷宵度天慧觉梵气所化,因见秦始皇残暴不仁而隐居山中。一直到西汉时张道陵入鹄鸣山收他为徒,令他骑黑虎守护丹炉。

张道陵炼就天师后,又命其守护“玄坛”(道教斋坛),所以赵公明又称赵玄坛。后来,被玉皇大帝召为神霄副帅,一身数职,爵位很多。部下有八员猛将,以应八卦;有六毒大神,以应天、地、年、月、日、时六煞;有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以应五行;有二十八将、以应二十八星宿;以及天合地合二将,管理天上人间水火之事,能驱雷电、呼风雨、除温疫、祛病灾,并兼管诉讼,伸张正义,平反冤案,监督买卖,使双方生财。所以被民间奉为财神。

在《封神演义》里,他能迎祥纳福,追捕逃亡。手下有四位正神,分别是招宝天尊肖升,俗称招财童子;纳珍天尊曹宝,俗称进宝郎君;招财使者陈九公,或称乔有明;利市仙官姚少司或名姚迩益。他们和赵公明合称“五路财神”,很受世人敬仰。

观音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她是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并称的西方三圣之一,据佛经记载,菩萨在久远劫以前早已成佛,佛号为正法明如来,只是为了救度众生,倒驾慈航,于今在娑婆世界现菩萨身,拯救世人,观世音菩萨在佛教界受到非常高的礼遇和崇拜。

观世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所以称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在民间信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化现三十三种身相,是一种对“真善美”的希望和追求,也是对大士慈航普度的伟大精神信仰和希冀。慈航殿俗称观音殿。里面供奉慈航道人,也就是佛教的观音菩萨。

檐下阴影掩映,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略加金点。柱、门客和墙壁则以丹赤为主色,与檐下冷色彩画相反格调,与白色的台基相映衬,给红墙黄瓦一个间断。

送生堂供奉的是送生娘娘,相貌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送生娘娘,名字蕴含了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出自《封神演义》中,云霄、琼霄、碧霄在封神传中合称三姑,又称三仙童子,乃通天教主的门徒,今人称为注生娘娘其实就是三合一的称法。

魁阁即魁星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奎星的俗称。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28宿主,即北斗七星第一星--天枢,也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

中国民间信仰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神像头部红发绿面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足立于螯头、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加之“魁”有“首”之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也由此而出。

诸殿如云,因时间关系,未能逐一拜瞻,所以只能鹦鹉学舌地将名字叙述出来。极目眺望,天尽头层峦叠嶂,山如眉黛,与滔滔江水交相呼应,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佛教禅境,远近连绵的,是一幅壮阔秀美的泼墨山水。

二殿

从正殿再向上走,是二殿,经过存放商代古木和供奉元朝地方官吉当普的亭阁,穿过有两株“仙人松”的庭院,就到达了庙宇的文物陈列室。

里面有商代古木,明代铸造的铁花瓶、铁蜡台,以及徐悲鸿所绘的“天马图”,张大千的“仕女图”,关山月的“黄粱梦”等,其中以道教的镇火碑尤奇特,整个碑上所刻的文字都带有“雨”字,故又称为“祈雨碑”。都有很高的考古与艺术价值。

与陈列室平行是二王庙后殿,俗称李冰殿。供奉着李冰夫妇的塑像。二郎草履便服,手执铁锸,英姿勃勃站在一边,充满着青春的激情。

一副楹联,对李冰功绩做了高度概括: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由于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后人早已将他们神化了。并受到历代王朝的尊崇和褒封。五代后蜀(公元934~961年)封“大安王”,又封“应圣威灵王”。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敕封“广济王”,岁一祀。又御制二郎神碑(在平武玉虚观)。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加封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按:宋代诗人陆游在《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中已有“英惠王”称谓,可见宋时已有此封号),

二郎为“英烈昭惠仁佑王”。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敕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御制“绩垂保障”额颁立于庙。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川督丁宝桢奏请加号,敕加尊号日“显惠”,御制“功昭蜀道”额颁立于庙;

二郎尊号日“普济”,御制“锦江普佑”额颁立于庙。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复请加号,敕加尊号日“襄护”,御制“陆海金堤”额颁立于庙;二郎尊号日“昭福”,御制“安流利济”额颁立于庙(民国《灌县志•掌故》。

将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尊奉为神,这在中国宗教颇多世俗的国家里,被罩上宗教式的光环,于是,也就有了连接凡俗两界的通道。而反观历史上始皇帝嬴政,虽修建了万里长城,但他残暴的对待老百姓,终未能保住其千秋帝业,空留下“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悲叹。李冰无非蜀地一郡守,为民兴利,造福千秋,被后人尊奉为神,就连具有仇官心理的国人,也将大修都江堰有杰出贡献的四川总督丁宝桢塑像供奉在二王庙里,让他与李冰父子一道,世代享受后人的顶礼膜拜。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朴实和善良。

对于善良的中国人来说,即使一句空洞无法兑现的许诺,老百姓也会死心塌地的追随你,感恩戴德的忠诚你、崇拜你,并对你山呼万岁、万万岁,即使死后,也会把你的躯体供奉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都江堰和李冰给我们民族留下的人文精神,必将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走向,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文精神,必将长久的滋养着我们中华民族。

但愿每一个中国的父母官,都能实实在在为普通老百姓办事,但愿被中国人膜拜的神灵,都能像李冰一样造福一方佑护天下苍生。

遇到几个道家殿堂

从二殿再向上走,是圣母殿、老君殿、太阴殿和太阳殿。按理说,佛道不同,从来是分别而置,很奇怪,不知道二王庙的佛家殿堂怎么就容得下道家圣观呢?

圣母殿从外部形式看,是悬山顶和庑殿顶的结合,形成两坡和四面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俗称九脊顶。

圣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遍布全国各地,或单独成庙,或附于佛寺道观等庙宇为圣母殿。坐木制方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双手隐于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两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个塑像呈稳定的三角形,形态端庄,既吸收了佛教造像的传统,又据不同题材有所变化。

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雕像造型细腻,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殿内窗明几净,环境清幽,殿外景色秀美,风光迷人。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教祖,即太清道德天尊。又称道祖、太上道祖、开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师宝天尊。全称是: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名字太长了,估计没有人能够一口气读完。

老君殿右侧的太阴殿,供奉月府太阴元君,是中国道教神话中的月神,俗称太阴娘娘、月姑、月光菩萨等。全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太阴皇君孝道明王”。

八月十五日是太阴星君诞辰祭,古代,在入夜以后,面对当空的皓月,家家户外围院,排设香案点上一对红烛,供上四色鲜果,焚香膜拜,气氛十分虔诚,而又带有几分闲情逸致之感。

太阴星君普遍为中国民间供奉。中国古代男女热恋时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祷太阴星君。有些分离的恋人也拜求太阴星君祈求团圆。

老君殿左侧的太阳殿,供奉日宫太阳帝君,太阳星君又称太阳公、太阳菩萨、太阳神、日神。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太阳神,主掌太阳。道教尊称“日宫炎光太阳星君”,又称“大明之神”,俗称“太阳帝君”、“太阳公”。人们把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定为太阳星君的生日,太阳星君排行天界第13列。

此时,从最高处看二王庙,只见殿堂随山势叠落布局。从上往下,殿宇重重,错落有致。整座建筑在袅袅青烟中威严神秘,主次分明却梯回壁转,廊腰漫回,檐牙高啄,曲折深幽,仿佛无穷无尽。

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地方好好纪念一下,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将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世俗的人情,也会染上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成了连接两界的桥墩。

此时,眺望玉垒山,仿佛是刚刚睁开了醒松的眼,一座座山头连绵起伏,在朦胧中闪烁着翠绿的光。白纱飘浮在山腰,整个山峰仿佛被墨浸透了般莹绿。伴着泥土的芳香,深深吸一口气,马上便有一股清凉的感觉迎面扑来;轻轻拍拍手,远处的回声真切传来。真是一片神仙妙境。

敬修之治水德政坊与禹王宫

回到山下,沿着“二王庙”前行不远,竖立着一座牌坊,说是牌坊,其实是类似影壁墙般的三层砖石建筑,正中嵌入碑刻,呈“坊中带碑”的样式,在全国极为罕见。提写着“修之敬老公祖治水德政”十个大字。

看旁侧介绍,这个牌坊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修建的,名字叫做“敬修之治水德政坊”,是纪念清光绪年间任水利同治的敬修之。他“察民力无力负重,会详大府,撤消竹园档”,竹料改由官方直接采购,工料费由府县平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后人纪念他,建立了这座德政坊。

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善良,看起来,在敬修之之前,官家每年治水的费用,都是百姓供给材料,甚至出费用。明为官家治水,却是剥削民力民财,挪大的都江堰,整治起来需要多少材料啊,百姓不但要出人出力,还要上缴材料,政府费用完全转嫁到了穷苦的百姓身上,可想当年这里的百姓被盘剥到了何等地步?

而这个敬修之,还算有点良心,起报告免除了百姓的工料费用,但人力肯定是要无偿出工的,就这点公德,百姓都没有忘记,立碑来永世纪念他,可见当地百姓民风是何等淳朴,善良。

敬禧,字修之,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人,清光绪间任成都水利同知,同知是明清时期官名,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同知办事衙署称“厅”,属正五品或从六品官衔,康熙后,一些派驻在外分管某一事务的同知,逐渐成为主持当地政务的实际长官,清朝的地方机构是省、府、县三级。“府”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府的首长就是知府,副职就是同知。看起来,这个敬修之还真是个实权派官员,所以有这般的权利。

再前行不远,有个被一米多高的木栅栏围起来的石头,上面写着“时来运转”四个古体字,石头有半米多高,纹体光滑,上小下大,没有看出与其他石头有什么不同,可据介绍,它亦是都江堰的一景,唤做“转运石”,看起来,世间万物,只要有人附会上故事,它就有了生命。不管你的认知如何,只好姑且信之吧。

再前就是禹王宫了,这是一座清代道光年间的古建筑,是祭祀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庙宇。禹是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姓姒,也称大禹、夏禹、戎禹。据说他*民疏通江河,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治水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为部落联盟首领。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

考证说,在四五千年前,大禹出生于都江堰西北的汶山郡,在中华民族治水历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其实李冰治水,就曾借鉴大禹治水的经验,《蜀王本记》记载,大禹治水著名的经验就是“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这正是李冰治水“深淘滩,浅作堤”的精妙之处—疏导,实行无坝引水。才获得了这样永垂万世的功绩。

二王庙游客如织,禹王宫门可罗雀,最后只有关门了事,我们经过时,只看到紧闭的大门,心想,可惜了这座古老的建筑。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禹王宫里可供观瞻的文物、资料寥寥可数。都江堰虽为大禹出生地,但据说宫里居然连他的塑像都没有,反而在大殿上塑了东西南北几路财神,看来在经济社会,大禹只能为财神看大门了。

松茂古道

五根松木竖立在青石道路的正中央,三横两竖很是简单,中间悬着一个红底黑字的匾额,上书“松茂古道”四个翰墨淋漓的大字。视线中,道路扭曲着通向了远方。

这可是条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名的道路,松茂古道起于都江堰,终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茂县古城,全长700多里。古称“冉咙山道”。李冰创建都江堰时,多得湔氐之力,因而凿通龙溪、娘子岭迳通冉珑的山道。后经许多代人的努力,才形成这条“松茂古道”。

松茂古道最早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是最迟在距今1700多年的三国蜀汉时期就已经开通了。当时并非为贸易而开,主要是出于拓展疆域,便于军事行动的需要。至唐代,松茂古道的战略意义发生了变化,由于和唐蕃的关系,古道变成了以战略物资互换为主的战略交通要道。当时战马几乎是决定战争胜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大唐需要战马,但战马来源主要在吐蕃统治区域。吐蕃需要的重要生活物资如茶叶、布匹、铁器等,又主要产自中原,特别是茶叶,主要产在川西。

根据两个政权的协议,分别在甘肃和四川建立茶马互市的物资集散地。在四川,内地物资先在都江堰集中,然后组成几十上百匹的马帮经松茂古道运往松潘,再把战马赶回都江堰来,这样就形成了以都江堰市区为中心贸易区,包括茶关和博马场两大专业市场的格局:“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因此松茂古道又名“茶马古道”。

茶马,是关系国家安危的战略物资,可见松茂古道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后来宋朝为了控制茶叶的生产销售,更是对茶叶进行官买官卖,广大茶农在封建政权的压榨下,生活陷入绝境,青城茶农王小波、李顺率众起义,并提出“均贫富”的主张,后来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

松茂古道是南方通往藏区的惟一商业通道,所以又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再往前延伸,可以抵达尼泊尔和印度,也就是著名的“麝香之路”。同时,松茂古道又与古代丝绸之路相衔接,成为以西安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茂古道除了军事、经济战略意义外,还是一条文化交流大动脉,中原的汉文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都曾经通过这里向四面八方传播。以现在的眼光,区区700多里算不上遥远,但在古代,其艰难困苦和危险是无法想象的,这就有了马帮血泪凝成的民谣:“三垴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到松潘,上一回松潘作一回难,下一回灌县过一回年。”

长长的松茂古道上,历史的身影浓缩定格在一段石板路,悲壮而苍凉。行走在这条驿道上,我依稀能够听到昔日人喊马嘶的鼎沸声,也仿佛听到金戈铁马征战的厮*声。遥想当年,多少商旅的驼队走过这条古道,一队队骡马驮着货物,驮着商贾,驮着山里人零零碎碎的日子默默地走在山道上,踢踏踢踏的马蹄声成为山路上最有节奏的音乐,敲打着一块块青石铺成的键盘。商贾们则开始计算这一趟下来是亏还是盈。

又有多少征战的士卒从这里奔赴战场而一去不归。我似乎听到了那若有若无的马铃声,久久回荡在旷野山间,山风水啸之声仿佛还在吟唱着“古今征战几人回”的悲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年长达700余里路的松茂古道,如今只剩下都江堰景区内短短不到2公里的古道。今天,我们只能站在斑驳的山间远眺历史的背影,松茂古道早已消失在大山深处,隐隐传来几声羌笛的残音,只剩下这段孤独的石板路还穿插于林荫之间。

玉垒关到宣武门

玉垒山上林深幽静、楼台亭榭、苔痕曲折。立于山顶,向西看,连绵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满山苍翠,一望碧绿;山腰绕着薄雾,一缕缕地在山间飘荡,使人有如登仙境之感;向东南望,可见莽莽的天府平原,那内外江的水,在平原里蜿蜒盘旋,像明亮的带子穿过村庄与城镇。此时,若有诗情的话,定会想起杜甫的那首“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

从山顶沿台阶而下,山中小径隐于林中,走小径,穿幽林,过楼台,耳闻鸟鸣蝉沸,便可到斗犀台,传说斗犀台是蜀郡守“李冰斗犀”神话而得名。

相传,两千多年前,由于江神兴风作浪,造成成都平原水灾不断。为乞求江神不再危害生灵,每年旧历6月23日,百姓都要*猪宰羊敬江神,还要献上童女两名与江神为妻。但江神仍恶性不改,照样涌水为患,百姓苦不堪言。李冰任蜀郡守后,决心设法为民除去这个祸害。

那年祭祀江神之日,李冰将儿子扮成敬献江神的童女,在这个地方摆好祭品,亲自主持祭祀,向江神劝酒。李冰连劝三杯之后,见江神仍滴酒不沾,勃然大怒道:“我敬重你,请你喝酒,你却不识抬举!”拨剑刺向江神,江神见势不妙,化作犀牛而逃,李冰也摇身一变,化作犀牛紧紧追赶,于是,两条犀牛时而在江中,时而在这台上,战得天昏地暗。最后李冰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死了江神,为民除去这个祸害。为了纪念李冰,人们将李冰斗犀的地方,称为“斗犀台”。

斗犀台的对面,就是都江堰渠首三大工程。斗犀台的传说发生在这里决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渴望征服水患的愿望,对治水英雄李冰的崇敬和缅怀。其实,我们心里也知道,传说不可信,只是为李冰增加了神秘感罢了。

立于斗犀台的楼阁上,眼前一下豁然了。远望,都江水利工程尽收眼底,从分水坝的“鱼嘴”到“宝瓶口”,都江堰的水利要塞,全都可以看得清晰。而近处,那楼台临山崖而生,崖下便是滚滚的岷江之水,低头俯看崖下,水流奔急,浪卷水花,拍打着崖边的峭壁,惊涛拍崖,摄人心魄。

接着,便沿幽林栈道继续前行,古道两旁参天古木,千载银杏众多,杉树高耸,遮天蔽日,古道通幽。转过一个弯,就看到了玉垒关。

玉垒关又名“七盘关“,是古代屏障川西平原的要隘,也是千年来古堰旁的一处胜景。它早在三国时就已作为城防,不过那时非常简陋,真正意义上建关是在唐朝贞观年间。

唐朝与吐蕃之间一直是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的局面,唐朝便相继在川西和吐蕃接壤的通道上,设置关隘作为防御的屏障,玉垒关就是在此背景下,于唐贞观年间修建的重要关隘。这道关口,像是在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之间加上的一把锁,被誉为“川西锁钥”,为保证成都平原的和平稳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玉垒关用条石浆砌而成,宽13米,高6米,卷拱门洞高4米,宽3米,深7米,关楼为穿逗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小青瓦房三间。关门两边石刻楹联为:“玉垒峙雄关,山色平分江左右;金川流远派,水光清绕岸东西。”玉垒关一边临江,一边傍崖,居高临下,十分雄伟。

玉垒关是古代屏障川西平原的要隘,玉垒关上与山接,下与江连,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易守难攻之地。也是千余年来古堰旁的一处胜景。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成型于唐朝贞观年间的关隘,如今,防御功能早已废弛,但昔日雄关漫道的气势犹在,犹如一尊凝固的雕塑,雄踞玉垒山之巅,俯瞰脚下奔流不息的岷江,目送远去的飞雁。

下了玉垒关,右前面便是“凤栖窝”,是内江的一个弯道,这块形如马蹄形的空地,传说曾有凤凰栖息而得名。过去这里有许多民宅,古代时,由于西山少数民族要进成都,必须经过都江堰市,傍晚时宣威门已关,便只好在这里的民宅中休息,据载,李冰治水时,曾在凤栖窝正对的内江河床里埋有石马,以此作为每年清淘河床深度的标准。但如今石马已被卧铁取代。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看到四根卧铁是复制品,真品还埋在这里。

李冰时代,为了控制水流量,于此处作三石人入水,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华阳国志·蜀志》)。石人起着水尺作用,从石人足和肩两个高度确定,可见当时不仅有长期的水位观察,并且已经掌握岷江洪、枯水位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通过观察,掌握进水流量,再用鱼嘴、宝瓶口的分水工程来调节水位,这样就能控制渠道进水流量。

后来,李冰又作石犀五枚放入江中。石犀和石人的作用不同,埋的深度是作为都江堰岁修深淘滩的控制高程。通过深淘滩,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过水断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河床安全通过比较大的洪水量。可见当时人们对流量和过水断面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应用。这种数量关系,正是现代流量公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

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正在遐想间,看到远处仍有一座关楼兀立在山顶间,近前一看,一座气势恢弘的门楼矗立在古驿道之上,阻断了行人的路径,这就是古灌县城的西门“宣威门”。

由于山背后是藏羌民族地区,“宣威门”有宣扬朝廷威势之意。门楼为砖木结构,青砖拱门以上为两层重檐木楼,城垛保存完整,左旁江岸绝壁,门对驿道,右沿山脊而建残存的明代砖石古城墙,向远处绿林深处延伸,固若金汤,将驿道和来往行人牢牢把控在关门外,构筑了一道具有防御功能的城防设施。

登上宣威门楼鸟瞰江堤水岸,奔流的岷江和都江堰工程就在脚下,蜿蜒的城墙向山脊上延伸,在感叹都江堰的宏伟的同时,也不由对修筑在古驿道上的城防门楼的选址和布局由衷叹服。西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宋代为寨门。门上怀远楼里供奉的是武圣人关羽,在此可以远望岷江中的望娘滩,俯视近在咫尺的离堆伏龙观和宝瓶口景色。穿过宣威门,远远看见岷江右岸绿林之中,若隐若现的许多依江而建青瓦白墙的古民居,古灌县就在江边的山脚下。

出山遇到了城隍庙

穿过宣威门,道路开始下坡,在城门前有个平台,几位老人在练拳。悠扬舒缓的音乐在古城关前飘荡,我不禁疑问,若没有川祖修都江堰,现在此处飘荡的会是何种声音。历史没有假设,走到此处,原来的纸上崇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敬仰。

这段松茂古道景色非常漂亮,林木葱茏,花开芳艳,整个一林间仙境,古道有穹柏,古道有石桌,古道有竹海。脚下的青砖之中,细细晃动着油碧如丝的浅草,右边旁绵延的屋顶,凝结着岁月风华的隐世气度,“藏”的韵味大于“显”的气魄,让人隐隐觉得眼前的景致大有来历。柳枝依依,在这座古代枢纽重镇的东南西北,柔情飘拂了400余年,美的着实让人挪不动步子。

随山势拐了一个大弯,接着上山,山前有处仿古的廊口,就是出口了,如果从南桥进入,这里应该是入口的。

出口步行不足一分钟,可见前面有个近五十米的台阶。拾级而上,可见黑底黄字的“城隍大殿”隐于山林之中,座西向东,依山势筑就,各殿逶迤相连,上下错落有致,甚为气势。庙宇门柱上的一幅楹联,“不涉阶级,虽从这里过,行一步是一步;无分贵贱,都向个中求,悟此生非此生。”似有所悟,但不得其解。

城隍庙是都江堰的一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光绪初年及现代重建,有主殿1,配殿6重,牌坊5座,面积约30000平方米。城隍作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明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明太祖朱元璋曾是土地庙里的小和尚,做了皇帝后,对土地公公及其上级城隍爷极为推崇爱戴。他下旨京城和几个大城市的城隍爷神职为王,职位为正一品。各府、州、县城隍爷的神职分别为公、侯、伯,从而与当地的官署衙门同等级别,遂使城隍庙兴旺起来。

因为城隍爷是人们心目中的阴间长官,大都希望他们英灵能和生前一样护佑百姓,除暴安良。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初看到的是原“玉泉楼”遗址,今名“魁星殿”,有联:“粉堞横空,千里雪山如塞北;红楼带水,一堤烟柳胜江南”。进城隍庙内参观,殿左有一牌楼“通天路”,前行是“马王殿”。“马王殿”左右各塑有一匹马及武士,马毛色泽一黑一红。穿过“马王殿”向上,是“城隍殿”、城隍“娘娘殿”和“观音殿”(原为“龙王殿”)等一系列平行仿古建筑。各殿内都塑有较多的彩绘金身像,尤以“城隍大殿”内塑像为最,而且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据说原来的“城隍大殿”内还有“肃静”、“回避”的大木牌。

庙宇设计风格独特,依山取势,依坡形地势建筑,结构极为谨严奇巧。据“娘娘殿”前的说明文字介绍,根据灌县民间传说,城隍娘娘原为本地太平街的蔡姓小姐,当年她来城隍庙上香,被城隍看中,于是阴阳永隔,成为城隍娘娘。

“城隍大殿”后,就是万木萧森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玉垒山森林公园”。原城隍庙内,从山门到马王殿、城隍殿等殿宇、门楣处,配有许多匾额、楹联,多为警戒、教化世人的内容。

如:“彰瘅本无私,明明白白,举念时毋欺了自己;贤奸终有报,是是非非,到头处曾放过谁人?”(权水利同知徐传善书);再如:“善恶界几希,莫到此间才转念;阴阳同鉴察,须寻原处早回头。”(光绪四年陆葆德书)等等。现在的楹联、匾额多为本地名人撰书,其内容则紧密结合现实,即景抒情,歌颂都江堰市的大好河山和改革开放的胜景。

只有“娘娘殿”内还塑有城隍像,所以它的对联内容根据祭祀撰书:“统冥府秉清廉,公正号阴曹天子;领内宫布贤德,仁慈作皇室后妃。”这些保存完好的文物,建筑与和彩塑给这座庙宇增添了神秘感。

十殿

正确的讲,十殿应该是城隍庙的一部分,以路为分界线,上面以“城隍殿”为主,下面以“十殿”为主。向下便是长约30米的陡直阶梯,两旁是既相互对称,又错落有致、极具特色的“十殿”。其建筑多为小青瓦屋面,或两重或三重,层层飞檐斗拱,犹如雁群展翅飞翔,非常壮观。

十殿、是民间流传主管地府十个掌控者住的地方,即十殿阎王,分别是: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

“十殿”内塑的人物、动物都是根据民间传说的“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中的场景塑造,如:“滚刀山”、“下油锅”、“割舌头”、“过奈何桥”、“进枉死城”、“抱铜柱”、“望乡台”等等。这些彩色雕塑形象各异,造型别致,栩栩如生。其间还杂有宣传忠孝仁义的戏剧故事,如:川剧《活捉王魁》、《雷打张继保》、《腰斩陈世美》和《马前泼水》等。现在塑的是根据灌县民间传说中关于都江堰的治水故事的相关人物、动物及场景形象,如:《二郎担山赶太阳》、《白龙池》、《二郎斗龙》、《赵昱斩蛟》、《王婆擒龙》、《金鸡芙蓉斗黑龙》、《李冰锁龙》、《望娘滩》、《寒潭伏龙》、《黄龙负舟》等。这些塑像在逼真中又不失夸张,精巧动人,栩栩如生,使城隍庙的地方特色更加鲜明突出。

殿中最为特色的建筑当属十龙殿,建筑布置在一条长约三十米的上行梯道两侧,相互对称,错落有致,二层三层相间的飞檐,在人行梯道上宛如群雁展翅。殿中还有根据民间传说绘制的十龙图,向人们讲述着和龙有关的传说故事。

“十殿”再往前是“灵官楼”,两旁的对联为:“玉垒浮云山河竞秀;都江浪暖市井争艳”(樊文兆撰、汪犁书)。“灵官楼”内左右各塑有三个天王菩萨。

换个方向看,若从西口进入,城隍庙的山门是“灵官楼”,其左前有一戏台,过去它由木石构建,常年演出戏剧,多为宣传惩恶扬善,劝人尽孝行善、尚义尽忠的内容。戏台下庑廊空处设小摊,出售香蜡纸钱、银锞黄表类的进贡用品。戏台原址今天已只有空坝犹存。

从这个角度回望,每殿相邻,阴森可怕,层层飞檐,如入云霄,有一种森严神奇之感,确实不负蜀中“鬼城”之称。

从西边的门出来了

出了灵官楼,外面有棵奇怪的古木,看似人型,手里还拿只笔。这个家伙叫“魁星”,是棵千年乌木,牌子上说是天雕地刻自然形成的,但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人工雕刻。因是主宰文运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神。所以,好多学子都来拜魁星,求个高中。

再下去,就到了玉垒山脚下,玉垒山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气势非凡的公园大牌楼,牌楼镂空雕刻,蓝色琉璃瓦,檐角飞金,中额“玉垒山”三字为张爱萍将军题书,牌坊左为“龙吟”,右为“凤翔”,牌坊后面的照壁上书写“胜地寻踪”四个大字。站在广场,再回头看,玉垒山上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和山颠之上的玉垒阁都掩映在苍翠的绿林之中。

穿过广场就进入了古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老县城。沧桑满目的灌县老县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竣工,更带来了川西平原空前繁华盛世,使灌县城更加璀璨夺目。

老灌县城是省城至阿坝州的咽喉要地,茶马古道的起点,是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旅驿站,商业贸易十分发达。史料记载,清代至民国时期,阿坝州等地出产的山货、药材主要在此销售,虫草、贝母、鹿茸、麝香等销量巨大;本地特产的川芎、泽泻和茶叶也在县城行销。历史上由于灌县各种经贸业发达,带动餐馆、旅店、茶肆、酒楼、布庄、钱庄等业随之兴隆,古城内外店铺林立、繁荣兴旺、商贾往来、不绝于斯,素有“小成都”之称。

千秋都江堰不仅造就了一个水旱从人的锦绣天府,并且孕育了一座上善若水灵动古韵的灌县古城。古城与闻名遐迩的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山水景致相依相连,有玉垒山苍翠的山色,岷江灵动的水色,河曲横流,犹如画中,关楼古道,亘古悠远,玉垒浮云,南桥临风,一个承载千载历史的古城,至今风貌不改,风韵犹存。

带着这样一份寻幽猎奇的心境,漫步在古县城的街道上,游览古城的古朴风光。其实,老灌县古城是圆形的,这和修建都江堰有关。应该说,因为修了都江堰才有了后来的灌县,灌县县城就是为建都江堰和维修都江堰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可以想象古时的交通十分不便,修建和维修都江堰的人员物资只能尽可能地靠近都江堰,久而久之,在都江堰旁边就形成了一个人员物资的集中地,进而发展成城。

宽敞整洁的街道,高大的梧桐树为行人撑起一道林荫大道,街面都是条石铺路,街道两边都是两三层的门面房,大多是青瓦木屋,各式的古色古香的商铺招牌和迎风摇曳的幌子,更增添了古城的历史古韵。

见到一座清真寺,始建于明末,清初重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以礼拜堂为中心的四合院建筑,礼拜堂所悬挂匾额“世守良规”,为清朝果亲王题书,该寺为回族同胞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清真寺内设置有文化展览室,陈列有书籍、图册、生活用具等物品。寺院似乎已经与左右周边的建筑融为一体,它也见证了古城藏羌回汉唇齿相依的和谐关系。

出了清真寺继续向前走,有一座历史上专门管理水利的府衙—水利府遗址水利衙门遗迹。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的设置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清时,为成都水利同知署或知事署,简称“水利署”,俗称“水利府”。清时,水利官员不仅有维护和管理水利工程之责,还有办理水务案件之权。目前,按清代规制和布局建成的水利府是国内唯一复原的水利衙门,水利府内设置有堰功人物的展陈和文字介绍,以体现古城的水文化。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民国时期罐县民俗照片,看上去还是眼前熟悉的街景,只是人去景非,换了人间。从那些黑白照片里,我们似乎还能够触摸到昔日的历史脉搏,还能感受到这座古城的往日的历史气息,在时空的转换中,我感受到了时代带给这座历史古城的深刻变化。

在街头的一处拐角处,古树下,街道旁,一条溪流在街沿的水渠中流淌,一座小桥跨溪而建,石桥上有两老人坐在石凳上聊天看街景,此情此景,勾画出一幅小桥流水的诗意画面。

古城还有许多景致,我们只能择其要而记述之,还有许多景点也无暇浏览到,让自己留几分遗憾,留待来日再去找寻。

带着无限留恋的心情,沿南桥返回景区停车场。站在景区公园广场,再回望内江、南桥、离堆,心中似乎有种依依不舍、不忍离去的感觉。

李冰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即使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也难以飞跃漫长的时空,只能在内心里将他祭拜,如同千百年在二王庙里祭拜他的西蜀民众一样,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心中的神来祭奠。

因都江堰旅游面积大,景点多,不忍舍去每一个走过的地方,所以本文显得臃肿繁赘了很多,希望朋友们谅解。

安澜索桥陈列室与秦堰楼

石阶斜甚映坡红,白玉栏杆叩窗棂。

雕像齐眉听往事,花田共枕贺常恒。

秦楼他岁说无堰,斗室流年应记疼。

当拜何门佳过辈,丹心碧血写生平。

二王庙之山门与三官殿

借出石径左一边,楼殿通衢暗上山,

玉垒仙都达禅界,金堤重镇抖旆旃。

应尊香客朝灵祖,堪谢游人敬禄班。

不枉诚心攀万步,佛门执意拜三官。

二王庙之壁字

班驳待看忆当年,涨坝修堤语若磐。

宝典精读思释义,箴铭撰刻警赒全。

由来治水多伤命,复去析疑无枉言。

壁上毫痕犹血泪,于心万载永流传。

二王庙之乐楼与大殿

禅林扶径入云来,楼阙旁劳始澹怀。

乐引清平柔塔祝,炉燃香烟诉关白。

真君庙外拘天犬,水圣蒲前挡令牌。

一曲高腔惊梵殿,当年旧事又登台。

二王庙之旁殿

黄墙灰瓦筑禅楼,孤寂香炉待人求,

侧径盈歇听梵呗,旁门进殿诉忧愁。

初疑塔是神工造,久虑龛因佛影留。

幸入西天朝日月,此身如在鹫峰游。

二王庙之后殿

山松有幸驻高轩,商木檐头听杜鹃。

父乃灵王封主座,儿是真君享仙班。

瞻读马刻恭徐子,仰望闺图敬大千。

金地相陪皆宝物,难移幽步被情牵。

遇到几个道家殿堂

群峰碧透鸟悠闲,堂庑垂脊探四檐。

圣母慈祥难让座,老君沉稳信随缘。

日宫恬淡依云壁,月殿从容出玉盘。

山势层叠围寺庙,一条龙影锁连环。

敬修之治水德政坊与禹王宫

清江回护茂松荫,展翼牌坊叙百春。

行善遗碑终验果,为官减赋始贴亲。

禹门初闭当留史,好运方隔难奉君。

可叹人间说正道,焉知几个有佛根。

松茂古道

苍岩古径几折弯,柳翠青崖一线天。

策马千年征伐苦,驱驼百载茶道宽。

羌笛侧畔时惊壑,紫燕穿林欲下山。

枝叶稀疏容远望,蜿蜒龙影过雄关。

玉垒关到宣武门

山间垛影画云寒,落水雄诗低瘦檐。

卧铁深时波浪绿,犀台高处角锋蓝。

岷江清澈蟠龙过,关隘巍峨鸣凤还。

行去西门寻旧迹,说来宣武是当年。

出山遇到了城隍庙

山行梯路看苔斑,时有莺啼频与欢。

庙数年轮缥瓦旧,阶寻历史诲音宽。

冥府人来多伏状,城隍鬼去少举幡,

累代冤情无处诉,待听黎子喊青天。

十殿

人来鬼蜮亦识途,此处阎罗不姓胡。

浩荡王宫叠错落,森阴地府幻孤独。

双排夜叉瞧真假,一行冥路似有无。

戏演红尘应自笑,众生颠倒是民俗。

从西边的门出来了

天雕乌木镇幽灵,道是魁星射曜明。

步自仙楼出鬼域,阶由广场到桥庭。

清真院落传庚史,制府衙门统水城。

沿河垂柳情义重,殷殷送我请先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