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刘邦胜利的最关键两个战略

楚汉之争,刘邦胜利的最关键两个战略

首页角色扮演烽火楚汉更新时间:2024-06-04

公元206年刘邦大军在韩信的带领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开启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而此时项羽正带兵进攻齐国。刘邦在打败了“三秦”完全控制关中之地之后就率领大军出关中,趁项羽东面征讨齐国之机,刘邦率领56万大军攻占了空虚的彭城,但是被项羽以3万骑兵打败,最后双方在下邑、荣阳和鸿沟等地区长久对峙。

汉军与楚军对峙之初,楚军拥有优势,而最终刘邦却能以弱取胜,关键在于刘邦采取了两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这两个战略的出现,使汉军能“通阴阳之变”,以弱变强,而楚军因为两个战略由强变弱。这两个决定楚汉胜利的战略就是韩信提出的“向北发展”和张良提出的“下邑之谋”。

韩信和张良的战略都是在刘邦彭城之战之后提出。彭城之战后刘邦狼狈逃至下邑,对刘邦而言刚刚经历人生中最惊险的时刻,他也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打算放弃占有的山东之地,退守关中。这时张良站出来了,他提出了著名的“下邑之谋”,既利用英布、彭越与项羽的矛盾,与他们结成联盟共同对付项羽,同时任用韩信单独作战。

英布本来是楚国的大将,但是因为没有随项羽一起入关,最后只被封为了“九江王”,而九江王的封地在当时还属于未开发的地带,比较贫瘠,所以英布对项羽产生不满。在项羽要求英布出兵和他一起攻打齐国的时候,英布只安排部将带了少数人马参加,算是意思了一下,这也加深了他与项羽的矛盾。彭越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就更惨了,也是因为他没有随项羽入关,所以啥也没有捞到,就开始反对项羽。

张良的这个建议主要思想有两点,一是结成联盟,壮大自己地势力,其二是削弱项羽的力量。刘邦听到这个计谋之后,立即实施,彭越那边自然是没话说,因为他反抗项羽已经是定局,而自己本身的力量又薄弱,现在刘邦这位大佬来结盟,他何乐而不为。

英布这边则不同,他本来是项羽的部下,因为功劳和项羽的赏识得到了封王,虽然说与项羽有矛盾,但是并没有到要决裂的地步。刘邦就派遣随何作为使者到英布王宫,一开始英布避而不见,后来随何用激将法将英布骗出来,对英布晓以利害,英布也有被说动的迹象,但是依旧拿不定注意。这是恰好楚国的使者也在九江王王宫催促英布出兵,随何就直接到王宫,当着英布的面对楚国使者说“九江王已经投靠汉王”,此举让英布措手不及,但是也将生米煮成熟饭,随后英布*死楚国使者,出兵攻打项羽。

英布和彭越倒向汉军对楚汉的局势有什么影响呢?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影响。当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之后,项羽的大军还在齐国,他只带了3万骑兵南下,所以不能对刘邦进行追击,一旦项羽将齐国的大军调回西线,那么刘邦面对项羽的大军是根本没有一战之力。英布倒向汉军之后,他率领军队在齐国与楚国境内吸引项羽的主力,使楚国的主力不能立即转向西边,这一拖延长达数月半年之久,等到项羽大军调往西线的时候,韩信一举灭了魏国,并且将部队交给刘邦,刘邦有了与项羽长期对峙的能力。

项羽将主力转到西线与刘邦长期对峙的时候,彭越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彭越使用游击战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专门打击项羽的粮道,给项羽带领非常大的困扰。刘邦与项羽对峙荣阳的时候,彭越南下攻占了楚国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就派曹咎驻守城皋,亲自去攻打彭越占领的城市,彭越听到项羽来了,带着他的队伍北上谷城,避开项羽的攻击。等项羽率领大军撤退到西边的时候,彭越又带着部队攻克昌邑旁二十多个城邑,还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给刘邦的做军粮,极大的缓解了刘邦的压力。

英布和彭越的加盟,起到了不断削弱楚军实力的效果,但是只能保证汉军维持不败的境地,而不能使汉军取胜,所以张良“下邑之谋”的第三个关键人员韩信要登场了,至于韩信具体怎么样用,张良没有说,韩信自己说了。

刘邦彭城之败之后,魏国反叛,韩信一举将魏国灭了,将收降的部队交给刘邦,并且像刘邦建议“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意思就是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韩信其率军北上,开辟北方战场,逐步攻占北方的燕国、赵国和齐国,完成对项羽的围剿。韩信的这个建议简单的说就是“向南对峙,向北发展”,是一个强大自身的战略与张良的削弱项羽相呼应。

刘邦听取这个建议,给了韩信三万兵马,让他北上经略,韩信也不负众望,井陉之战以少胜多,一举攻占赵国,军队也发展到十几万,而后招降韩国,实力得到进一步扩充。

韩信进军齐国的时候,齐国已经在郦食其的游说下投降的汉军,不过韩信贪功,他趁着齐国没有准备的时候,率领军队偷袭了齐国,虽然郦食其被烹*,但是汉军更加稳固的控制了齐国。至此韩信的“向北发展”战略应该说基本已经达到了目标,完成了对项羽的包围。

不过项羽不甘心,他又送来了一份大礼。当时项羽中了陈平的离间计,对钟离眜和范增产生猜忌,在得知韩信破齐、赵,而且想要击楚的情况下,派遣龙且率兵20万出击齐国,准备与韩信决战。结果韩信用计斩*龙且,并且收降了龙且的部分军队,使自己的军队达到了30万之众,项羽听到龙且被*,史*载是“则大恐”。

楚汉战争发展到这里,局势已经明朗,楚军失败已成定局,而我们反过来看看这两条计策对楚汉双方实力的影响。彭城之战之后,项羽拥有大军不下35万,而且士气高昂,战斗力极强;而刘邦当时刚刚经历生死之战,只有韩信聚拢的败军军队不足十五万,军事实力上项羽有明显的优势。

等到张良的“疲楚”和韩信“强汉”策略实施之后,项羽到垓下之战的时只剩下10万部队,而汉军有30万(萧何关中子弟兵补充),韩信有20万,彭越英布等有约10万,汉军具有极大的优势。最后汉军也是垓下一战,将项羽四面包围,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张良的“下邑之谋”与韩信的“向北发展”是历代以弱胜强之道的宝典。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也是利用类似的战略,我军利用“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积极占领东北,由于东北当时是真空状态,加之有广泛的活动空间,所以东北联军发展迅速。南方在顶住国民党全面进攻之后,实施“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争拖入敌占区,达到了“疲敌”的效果,最终改变敌我双方局势,取得胜利。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