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小多十岁了。在师傅白毛老道和两个师兄清风明月的照料下,小多长的健健康康,聪明可爱。周围的村民也经常来看这个小婴儿道士,不时送些衣服鞋子和吃的。特别是老王两口,来的特别勤,不时送些东西。而且老王老婆经常抱着小多不撒手,逗个没完没了,惹的白毛老道张着长满白胡子的大嘴,哈哈大笑。一个孩子,给这个荒僻小庙,带来无限生机和快乐。
小多十岁,老道开始传授他轻功。练这个轻功,必须童子功。行话说:童子练轻功,一直往上冲。成人练轻功,总是不成功。十岁最好,太小筋骨未固,容易受伤。太大筋骨老化,不易成功。
白毛老道的独门轻功分天盘地盘两种。地盘功穿房越脊,身轻如燕。天盘功乘风御气,凭空悬浮。天盘功太难,一般人都练地盘功。但也有门派内的高人,练成了天盘。
轻功有很多种练法,有挖坑直腿上跳,有跑板横排八步,有穿铁衣铅瓦。老道的轻功主要是打坐练气,五心朝天,然后辅助铁衣铅瓦。
苦练了几年轻功,小多小成后。老道又教小多硬功软功。硬功是铁甲功,主要练铁拳铁臂铁脚铁腿,铁头铁身。练成后开砖裂石,横扫千军。他这个主要是内家功夫,不像世上练铁砂掌的,靠打砂包浸药水,练筋骨强健,弄的手掌变形。他这个功夫手不变形,柔软如同常人,一发功硬如钢铁,靠内气取胜。
软功主要练身法步法,活如灵猫,快如闪电。此外,又练习了各种器械和暗器。
就这样,小多每日苦练功夫,闲了打坐诵经,修身养性,学习道法。一晃八九年过去了,小多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也练成了一身惊人的武功。由于他天赋高肯吃苦,很多功夫都超过了师兄们。
一天,白毛老道把小多叫进屋里,对他说:“小多啊,你也长大了,功夫也练成了,该下山历练了。你是红尘中人,不是我玄门中人,所以为师没有给你取法号。明天,你就下山去吧,闯荡江湖,红尘历练,还还你几世的罪孽。”,小多一听,大吃一惊,喊一声师父,扑通跪倒,伏地痛哭,心中万分不舍。庙里面的感情,俗世之人难以体会。庙里没有父子兄弟姐妹,但是师徒如父子,师兄弟如亲兄弟。
白毛老道也动了感情,眼泪簌簌落下。近二十年,把小多从一个呱呱啼哭的婴儿,历经千难万苦,养成一个大小伙子,那感情都融入了血肉之中了。此时分别,心中也万分不舍。师徒哭了一会,老道拍拍小多说:“孩子啊,别哭了,有缘的话,我们师徒还会相见的。”。
到了晚上,老道安排做了一桌好饭。白毛老道,小多和清风明月,团团坐下。大家喝酒吃菜,说说笑笑。席间,老道讲了小多下山之事,二位师兄很是不舍,四人频频举杯,吃到半夜方散。
夜里,老道把小多单独叫去,给他讲了很多江湖之事,包括各门各派,奇人侠士,江湖春点,行业规矩等等。最后,老道打开一个小箱子,拿出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一本很旧的书。老道说:多儿啊,这是为师当年闯荡江湖的秘籍,里面记载了江湖春点,行业禁忌等等,你带在身边,行走江湖用的到。说罢给了小多。师徒二人又说了半天话,夜深才散。
第二天,两位师兄早早起来,给小多打了个小包袱,里面是衣服和应用之物,老道又拿出二十几块大洋,藏到包袱里。吃过早饭,师徒三人把小多送出庙门。临走,老道高声说:“孩子,临走师父送你一首诗,你记好了,将来我们师徒相见有日,滚滚红尘万里烟,不*良善不愧天,高来高去走一遭,闹罢红尘回仙山。”。
小多含泪给师父磕了三个头,挥别了两位亲如兄弟的师兄,离开火神庙,从此走上江湖路。这正是:猛虎下山鹰离巢,滚滚红尘走一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