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济学术语中,资本指的是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的建设和使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其意义在于利用设备建设和制造其他需要的东西。
- 努力使有限的资源(每种资源都是有限的)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就是经济这一概念最简单的定义。工具、资本以及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 牢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找到了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不管一个经济体最后变得多么强大,这个原因是不会改变的。
- 追求更多是人类的本性。不管已经拥有什么,我们总是想要更多。也许不是想要更多的东西,而是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乐趣、更多的选择,所有这些需求都需要资本。
- 一名员工的具体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需求(雇主是否需要这名员工所掌握的技能)、供应(有多少人具备这些技能)以及生产力(这名员工对那些任务的完成程度如何)。
- 通货膨胀其实就是货币供应量增加,与其相反的情况即为通货紧缩,意指货币供应收紧。从另一方面来说,价格自身其实不会膨胀或者紧缩,只会上涨或下跌。所以膨胀的不是价格,而是货币供应。
- 一旦某个产品被生产出来,它将必然被用于销售。可能发生变化的仅仅是其购买者和价格。
- 罗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中写道,在1900~2000年这10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房价平均每年上涨3.4%(只比平均通货膨胀率略高)。
- 通货膨胀不过是把财富从以某种货币储蓄的人手中转移到以同种货币负债的人那里。

假设你现在手里有五百万,只能用来买房或者开书店,大概率你会选择买房。
以武汉为例,近20年房价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什么概念?五年前你花五百万买套房,现在转手可以800万卖出去。
但是开书店的话,每个月的场地租金、人工开支等费用就是一大笔钱,最主要的是你有把握开书店赚钱吗?
对多数人来说,房价上涨是耳闻目睹的事实。
但是对于一个有能力让书店赚钱的人而言,会倾向于开书店。
买房还是开书店,取决于你的认知,而认知来源于实践!
《小岛经济学》开篇是有个人突发奇想,要制作一种捕鱼器,从而提升捕鱼的效率。
历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明,都是由那些突发奇想,并敢于尝试的人带来的。
当然,其中多数都以失败告终,成为后来少数成功的基石。
有个想法——怎么才能一小时看完一本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书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你上次看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用了多长时间?给你带来哪些好的改变?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更高效的阅读,原来一个月才能看完一本书,现在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就能看完一本书。
意味着我们能够掌握更多的资讯,同时有更多时间精力去处理其他事情。
让天下没有难读的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作者: 彼得·希夫 / 安德鲁·希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标题: 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原作名: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Crashes
译者: 胡晓姣 / 吕靖纬 / 陈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