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粉丝与明星的“准社会关系”

《梅艳芳》——粉丝与明星的“准社会关系”

首页角色扮演翻牌英雄更新时间:2024-06-25

《梅艳芳》是香港歌坛一代天后的传记电影,她在2003年12月因为癌症不治去世,电影从她带病最后一次开演唱会开始。当时她已经病入膏肓,但还是坚持开完了8场演唱会,而她在最后一场演唱会之后40天就撒手人寰。之所以要开告别演唱会,是梅艳芳与粉丝们的告别,在最后一次演唱会上,梅艳芳唱着《珍惜再会时》告诉粉丝,即便有一天她不在了,也会一直伴着他们。

有人认为,明星和粉丝的关系是一种“准社会关系”:粉丝跟明星没有私人交往,但是基于粉丝长时间的“了解”,不断通过媒体或者粉丝团体等渠道与“认识的”明星形象进行接触,从而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连接。粉丝首先会被明星优秀的外貌、声音或者其他优点所吸引,对明星带有好感。另一方面,明星在媒体上会高度曝光,除了作为演员、歌手的公众形象之外,还会展现自己的个人性格、思想,甚至是秘密。这使得粉丝会对明星产生比普通人更亲近的感觉。他们可能会将明星当成自己的朋友、导师,模仿他们的外貌和动作,会幻想自己也是影视作品或者明星生活的一部分,并希望能够真正见到明星。

在适当的范围之内,粉丝与明星之间的“准社会关系”对于粉丝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偶像”自古有之,最初人们将木头、石头、金属、泥土塑造成心中神的样子,成为祈求祷告的对象。古希腊就有英雄崇拜,当时的人普遍认为,英雄们即便在死后也能在自己有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帮他们度过难关,偶像和英雄是救世主和精神寄托一般的存在。明星和粉丝之间的“准社会关系”虽然是单方面的,但也意味着在这段关系中很少存在拒绝的情况,很多明星对于粉丝群体的积极反馈,也会被个体粉丝当成对自己的回应,形成一种自以为的社会情感支持。如果过分沉迷于与明星的“准社会关系”中,会让粉丝与周围的现实世界产生隔离、害怕被拒绝。

另一方面,对于青少年阶段的粉丝来说,寻找身份认同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明星为粉丝提供了可模仿的目标,粉丝的身份也变成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让大学生描写自己喜欢的明星偶像,在写作前和之后评估了学生自尊程度。结果显示,那些在以第一轮自尊程度最低的学生,在描述万明星后,自尊程度有了显著提高。

这种“准社会关系”还会让粉丝对明星和粉丝团体产生身份认同感,特别容易共情,从而形成“饭圈”和粉丝文化。如果粉丝进一步从“个人追星”到“集体追星”,参与到粉丝组织中,更会强化身份认同、建立更真实的社会链接,同时更多的投入(包括时间、精力、物质的投入),也会使得粉丝对明星本人和粉丝团体的卷入度和社会纽带日益加深。

《梅艳芳》并不是第一部关于梅艳芳的电影,前几年也有一部《梅艳芳菲(拾芳)》,是梅艳芳的粉丝为了纪念梅艳芳逝世十五周年,花了八年的时间和心血拍摄的纪念电影。电影从粉丝的角度讲述了和梅艳芳的故事。在梅艳芳死后10年,她生前居住的房子被拍卖,她生前一直保留在此的粉丝送给自己所有信件和礼品,也将没有去处。于是她的粉丝会就开始整理这些物品,并决定将这些信件送还给写信的人。这部电影浓缩了众多粉丝的故事:有国中女生亲手制作的相框,有她资助学习音乐的年轻人写的感谢信,有青年教师以她为模本写的剧本,还有昔日好友和她一起追星的应援物,每一个物品背后都是一段跟梅艳芳有关的感人故事。

梅艳芳生活的年代,明星和粉丝的互动远没有如今便捷频繁。社交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准社会关系”更加紧密。明星们在网络上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新的作品、参加的活动。对于粉丝来说,也有了更为丰富的跟明星们互动的渠道,比如点赞、评论或者发私信,自己的评论甚至还可能被明星“翻牌”,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翻阅明星的社交媒体主页,跟踪明星最新的动态,追星行为变成了日常行为甚至习惯,这也使得明星更像自己的真正朋友,更容易成为铁杆粉丝。

很多明星也将社交媒体作为建立维护自己与粉丝之间联系的重要渠道,有人就研究了明星哪些社交媒体行为会更受粉丝喜爱。明星在社交媒体上互动的频率、使用跟粉丝更相近的语言、表现出相似的兴趣爱好、更多自我表露,都会让粉丝们更认同,也更支持。换句话说,明星更“接地气”、更多展示自己私人领域,把粉丝当成朋友,会让粉丝更开心、更忠诚。

不论是《梅艳芳》还是《梅艳芳菲》,我们看到的是粉丝与明星之间最好的一面,她们一同成长、相互帮助。一个好的偶像,会用人格魅力给粉丝带去正面的影响,变成更好的自己。

不论粉丝还是明星,各自不忘初心,才是最好的关系。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