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清明,上坟烧纸是一个很普遍的习俗。青海河湟一带的汉族上坟主要烧这四样东西:
一、黄纸(烧纸)
黄纸的质量品次有好有坏。还记得上个世纪,家里人烧的都是这种黄纸,不过很少。一是因为舍不得那一两块钱,二是还要自己加工。很多人家有各种冥币的雕版,有的刻着铜钱印章、有的刻着匠心类似纸币的冥币。买好几沓烧纸,用红墨水,红醋,讲究一点的人家还加入辛红、朱砂等矿物质,调成染料,再用那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雕版一张张重复印好,再将黄纸错开铺成花状,卷起来。通常一张烧纸上可印上数枚图案,那可是相当费力的事儿。当然,有的人实在找不上、借不到雕版,也用百元大钞一张一张的做”拓片“状,但就是不能烧空的黄纸。还有将黄纸剪成圆形方空的样子或用钢印一样的铳子打印出钱的样子的。
二、冥币(阴票)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造纸和印刷的成本降低,这些年市场上的冥币五花八门,有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当然,有些老人说,烧的钱面额太大了。他们梦见自己的先祖托梦,说是在那边不好找零,花起来麻烦。自然市场上也有很多小面额的民币。但烧的人还是喜欢大额的。钱嘛,肯定是越多越好啊!
三、往生(神咒)
当然,这东西的品次也参差不齐,不光是纸张和印刷的质量问题,还有内容要多糊弄就多糊弄,市面上很多这样的制品,除了中间的“往生神咒”四个字外,其他就没法看了。
其实,往生是佛教用语,是摆脱过往的恶业业力束缚获得新生之过程,俗称死亡。当然佛教说往生的法门有很多种,其中之一是佛教净土宗奉行的念往生咒,全文如下: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此处省略45字)…也有人将这几十个字刻成圆形的大印章。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用汉字标注梵文,这跟yes—爷死;nice—奶死;bus—爸死;mouth—妈死;girls—哥死;miss—妹死;cheese—气死;does—都死……有何区别?那边的佛陀和先人能看懂吗?哈哈。再多句嘴,佛说,焚毁任何经文是不容许的,造孽呀!
四、龙票
烧龙票在青海兴起不久,以前可能是道士专用吧。这要感谢买卖祭祀制品的商家和黄晓明饰演的同名辫子戏《龙票》。
从市场上出现的烧纸龙票图案来看,焚烧的龙票应该指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发家前向内地汉人暗中购买军火,又无法通兑银两的情况下,以大清至尊的身份发放的一种信誉凭证。后来被人利用,成为政治资本,当做护身符。换言之,龙票是清政府给富商们的信物,有着清政府的背书。类似于现在的国债之类的吧。后来又演变成清朝的营业执照之类的了。
当然,所谓正宗的龙票是道教的东西。龙票上印有道教的玉皇宝诰以及太乙救苦天尊宝诰,中间附录上道教大神名讳,也有叠加佛教六字大明咒和六字佛名等等内容。它既不符合佛教教义,也不是道教所创,而是从南方的乩童扶鸾而得。当然,由于佛教系统和道教系统掌管另一个世界的神老祖、佛菩萨特别多,很多名号专业和尚和道士都难以分清,所以在龙票上写上,道教的玉皇天尊与佛教的帝释天,再用佛教的佛号密咒加持,道教的画符表诰焚烧,所产生的作用不是未有证量的人能够理解的。权当普通人的美好祝愿吧。
青海这边很少有人烧亲手叠的金元宝、银元宝之类的东西。在这种祭祀的日子里也没有烧花圈的。还是那句话说的好,“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吨灰”。除了倡导厚养薄葬之外,上坟烧纸的习俗也应进一步理清重视,决不能把烧纸变成焚山,不能用烧纸的多少表现面子的大小。
哦,对了,我们上坟还放炮,各种烟花爆竹。我就寻思,“爆竹声中一岁除”,那是为了赶走家里的“年祟”这样的破神恶鬼和不干净的东西,您倒好,在老先人坟上大肆放炮是想吓死已逝的先人亡灵吗?临了,再用一杆加特林把祖爷爷、祖奶奶的家烧个精光,您这哪是上坟尽孝,你这是鬼子进村呀……哈哈哈。
关于上坟烧纸,本人在前文有专门的论述,若您喜欢,劳您翻开上一篇文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