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震撼全球15亿人的封神之作,至今无人超越!

豆瓣9.3,震撼全球15亿人的封神之作,至今无人超越!

首页角色扮演封神之光更新时间:2024-05-01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一个人要配得上自己的苦难。”

人生苦难重重,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种苦难:来自生存的苦难和精神的苦难。

那怎么做,才能让自己配得上经受的苦难呢?

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里的主角阿廖沙,完美诠释了苦难之于人的价值和意义。

它让我们明白,应该拥有怎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才能让自己没有白白遭受苦难。

这三本书是俄罗斯文学里的巨著,被誉为是描写成长领域极为感人至深的文学经典之一。

作者高尔基,前苏联著名大文豪,被誉为“苏联文学之父”和人民作家。

他是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政论家和文艺批评家。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鲁迅先生说:“高尔基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同。”

他的作品致力于展现出“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高贵的东西”。

三部曲里,马克西姆·高尔基用惊人的细致和令人意想不到的笔触,描写了他在沙皇俄国贫穷残酷的成长经历。

书籍内容囊括了主人公阿廖沙孩童、少年以及青年三个时期所经历的成长故事。

读起来让人震撼无比,字里行间中能感受到强大而坚韧的生命力,让人倍受鼓舞。

01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里的主角阿廖沙,3岁丧父,从此跟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

外祖父生性自私,唯利是图,暴虐怪戾,除了常常殴打外祖母,对幼小的阿廖沙也是非打即骂。

有一次外祖父因为小阿廖沙私染桌布事件,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不省人事,大病一场,只能卧床静养。(看到这一段让我触目惊心,心里异常难受 )

对于幼小的阿廖沙来说,这是身心的双重折磨,除了身体上的疼痛,精神上的恐惧也如乌云一般从此笼罩在幼小的他心里,挥之不去。

因为贫穷,他上学时只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以及黄色的衣衫和带补丁的裤子。

阿廖沙一身极不协调的装束,引起了同学们的嘲笑、欺凌和老师的体罚,这些让他感到十分痛苦和困惑。

外祖父*之后,为了糊口,他和外祖母沿街捡破烂卖钱为生,去森林挖野菜,蘑菇,捕捉鸟儿以此换取生活费(这个善良的孩童,每次捉鸟时内心都极其不忍,倍受折磨……)

阿廖沙10岁时,母亲去世,为了补贴家用,他不得不到城里打工。

他做过许多工作,包括鞋店学徒、轮船洗碗工、搬运工,面包师等。

这些工作不仅辛苦,而且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还常常受到老板的剥削和精神上的打压。

16岁的他心怀梦想,远赴喀山求学,但在生存面前,才发现求学是如此遥不可及的愿望。

他开始跑到伏尔加河的码头上去打零工,在那些装卸工、流浪人和无赖汉们中间,干各种苦力活。

在谋生的间隙,他争分夺秒地读书,从书籍中热切地汲取着力量和智慧,同时结交了一群革命人士。

在俄国革命的暗流涌动和一群进步人士的熏陶下,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所有经受的苦难,使他的心智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02

看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看到幼小的阿廖沙遭受诸多苦难,常常于心不忍,忍不住泪流满面。

生活给予他的,是双重苦难,有来自生存的苦难,也有来自精神上的折磨。

阿廖沙童年悲苦,外祖母是他世界里唯一的光。虽然身处困境,但她从未忘记教导阿廖沙一心向善,做个正直善良的人。

得益于外祖母的敦敦教诲和温柔慈爱,消解了阿廖沙的诸多痛苦,他的一生永远被外祖母人性的光辉所照亮。

当我看过世间的诸多苦难,再回头看看自己,发现自己的很多情绪和行为,完全属于无病*。

比如,生个病,跟家人的一些小矛盾,对生活的不满,抱怨等等。

这种种遭遇和感受,都被我用受害者思维无限放大,我一直在渲染这些悲伤和不幸,想以此来实施对他人的道德绑架以及自己的无罪论处。

现在想想,真是小儿科,无知可笑至极。

生活十有八九不如人意,现状与期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是人生的艰难和问题所在。

而解决艰难和问题的唯一方式,是通过行动,让自己变好。

因为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当一个人变好了,他身边的一切也会随之变化,这就是磁场的力量。

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和索取,处于负面情绪中,那问题将永远横亘在那里,不被解决,无法消散。

03

《被讨厌的勇气》里说,“最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赋予被给予的东西以怎样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苦难是命运的馈赠。

经受过苦难的人,他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会更加深刻,他明白生而为人的艰辛和不易,更容易感知幸福和美好,也会加倍珍惜拥有的一切。

人生苦难重重,唯有深入心灵,才能真正获得解脱之道。

那如何才能让自己配得上经受的苦难呢?

可以参考以下三点:

01.反思复盘

①我的处境是什么?

比如我现在,为了生存,做着一份没有价值感的工作。

虽然没有价值感,但它依然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解决了温饱这一生存问题。

②我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感受是,这份工作没有前途可言,因此在工作之余,一定要做一些其他的努力,这份努力的结果最好是能够满足生存所需,也就是不用工作也能有收入。

同时这件事一定是能够增强自身能力的,有价值,有益于自身长远发展的事。

以此来创造另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取代这份无意义的工作。

③我的行为是怎样的?

工作之余谋发展:拼命读书写作,不断延伸自我边界,提升综合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④我想要怎样的生活?

奋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躺平。

我理解的躺平,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能够实现时间自由和财务自由。

可以远离自己讨厌的人和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

可以不做自己讨厌的事情,能够承担后果。

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条件和时间。

能够睡到自然醒,能够不为生存去贩卖自己的时间和梦想,能够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肆意过活。

⑤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成为一个像风一样自由的人,来去自如,不为琐事烦心,有精神追求,能够投身自己的热爱中钻研一辈子。

⑥为了我的目标我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和努力?

从被害者思维转变为得利者思维。

积极面对生活,遇事从“我损失了什么”切换为“我能从中收获什么?”

做事遵循心法和技法。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取势明道优术,心态保持持续的稳定平和,技能上反复练习优化。

日日不断之功。

人无恒,则一事无成。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持续性行为带来的影响远胜于阶段性的爆发。

02.要向苦难汲取力量

正视苦难,坦然接受命运的一切馈赠,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世上没有偶然,一切都是必然。

所有的遭遇都是我们修行的载体,只有经历过,才会成长,只有经历成长,才能迎来最终的成功,这是因果关系。

苦难可能会让我们身心俱疲,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深入骨髓的洗礼,才会造就全新的你。

03.要倾情生活

在苦难中,请不要忘记坚持做自己。

苦难或许会让生活变得卑微,但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永远要置于高处。

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坚持自己的热爱。

它是身心寄托的载体,有了它,我们才能屹立不倒。

就像高尔基一样,纵观他的前半生,颠沛流离,遭受诸多苦难,但无论何种境遇,他都没有自暴自弃,他一直执著坚守并完美维持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是怎么做的呢?

答案是读书。

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在求生的间隙拼命读书,做洗碗工的间隙不停地读书,在雇主家做帮佣时废寝忘食地读书,在邻居怪人叔叔那里不停地读书……

他热烈而饥渴地从书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以此来抵抗生活的苦楚和生命的荒芜。

经过书籍的洗礼和慰藉,这些苦难于他而言,不再难以接受,它对自身的负面影响,能够降到最低。

同时它也多了一份积极的意义——砥砺身心。

04.有所改变,有所坚持

改变什么?坚持什么?

改变那些浮华、轻佻的,有害无益的东西。

比如虚荣,受害者思维,唯利是图,不劳而获……

坚持那些属于自己本质的,唯一的东西。

对信仰的坚定,对梦想的追逐,对人性所有美好品格(善良、正直、勇敢、努力)的坚守和发扬。

04

美国哲学家尼布尔说:“我们需要上天赋予我们勇气,去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再赋予我们力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然后再给我们智慧,去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

苦难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遭遇,但如何面对苦难,这是我们能够掌控的。

我们需要力量,勇气和智慧,去诚实而理智地面对苦难。

始终认为,精神上的折磨,才是真正的苦难。

所以战胜苦难的根本是,要让自己的精神处于一个舒适,安然,自洽的境地。

也就是说,你要向内求,把心安顿好。

因为心安才有归处。

如何把心安顿好呢?

你需要找到一个载体来作为寄托,如文学大家汪曾祺所言:“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温柔。”

那些让你感到身心愉悦的事情,让你心甘情愿投入时间精力并且乐在其中的事,让你有价值感和满足感的事。

可以是读书,可以是写作,可以是绘画,可以是瑜伽,可以是舞蹈,可以是健身等等。

这些事情,能够让身心有所依,即便身处无间,也要手绘桃源。

05

苦难之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苦难是每个人一生之中必然的遭遇,它是每个生命体与社会碰撞之时因缘际会,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苦难之于人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单纯地折磨一个人,而是要让他从中有所得,以此砥砺身心。

对于强大的人来说,你可以折磨他,但你无法打倒他。

苦难不能阻止他从中成长,也不能阻止他继续把生活过得炙热明亮。

“一个人要配得上自己的苦难。”读完这篇文章,请你思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